•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字到号,再到排行:古代中国人称谓方式的演变与内涵
古代中国人的称谓一直以来都颇具讲究,姓和名之外还有字、号、别号等多种方式。比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被尊称为李十二通常。在古代社交中,平辈或尊辈之间使用字或号以示尊敬,而自己则使用名字表示谦卑...……更多
...“人民主体性”,这就要求发挥作为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中国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以更加奋发昂扬的姿态把厚重多彩的中华文明推向前进。其二,从文化“也是为人的”角度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服务主体...……更多
...本民族的发展提供经验至关重要,但同时也要注重讲好“中国故事”。这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语言工具,融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新型信息技术,优化当下的英语课程育人机制。融入民...……更多
传承文脉 创新发展
...二者是中国雕塑的伟大传统,有“魂”有“体”,透现出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后者是新时代雕塑家对中外艺术关系问题的思考与实践,是一种基于深度理论认知...……更多
...是时间的坐标,标注了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精神内涵。中国人历来最重家国情怀,扫墓祭祀与踏青郊游是清明时节两大礼俗主题,这种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是对整个民族文化根脉的追溯和尊重。体验传统文化...……更多
“国韵”悠长,国潮何以成热潮
...糕点广受消费者欢迎。董蓓摄/光明图片参观者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茶具展台观看展品。新华社发 在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的一家蟳埔女簪花围体验店,老板为游客簪花。新华社发重庆市永川区十里荷香景区的郁金香竞...……更多
在汉字中感知中国
...国文化中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其意义和文化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通过观看展览,参观者除了可以感受汉字字形之美,了解汉字字体演变历史,还能对中国的“家”文化有初步认识。值得一提的是,“遇见·北京”的“跳...……更多
筷子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演变:从远古到明朝的餐具变迁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与故事。每一双筷子,都彰显着中国人的智慧,以及对自然、社会、生活的体悟。筷子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方式。它们见证并推动了中国餐桌文化的变迁,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结下不解之...……更多
...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策,了解国家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国家认同感。爱国主义教育还应与当今社会热...……更多
【大学生网评大赛·理论评论】文化故事日日新,国际传播练强音
...的文化底蕴,容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囊括了中国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的飞跃。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要努力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革命文化故事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进步...……更多
...亲近感。例如,《黄河大合唱》这首经典的红歌,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顽强抗争的精神。留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抗战历史,还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团结精神。(二)促进留学...……更多
赓续文脉,守正创新,美创江南论坛在西塘盛大召开
...事长张桓等嘉宾在对话中表示,人人都追求美好的生活,中国人有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崇尚人和之乐。科技和文化,如同海洋和高山,科技如海洋无限,源源不断推动进步,让生活更美好;文化如高山厚重,巍峨雄壮,让生...……更多
揭秘易经的科学与哲学内涵
...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怎么能拿来做国考题呢?易经被中国人质疑了3千年吗?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从汉武帝起两千多年来一直以儒学为尊,而西汉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经学家刘歆,把易经定为儒家六经之首。而儒家的创始人...……更多
劲霸男装:展现东方美学设计魅力 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前沿动态。作为2023年首批走出国门再登世界时尚舞台的中国品牌,劲霸男装以“玉礼四方”为主题,携高端系列KB HONG 2023秋冬秀款,第四次登陆米兰时装周官方日程,展现东方美学设计的独特魅力,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更多
守信重诺人保同行!中国人保正式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文化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2024年3月15日,中国人保正式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文化。中国人保消费者权益保护文化标语“守信重诺人保同行”,凝练了一代代“人保人”践行“人民保险服务人民”使命的精神内涵,是中国人保“守正...……更多
...被视为一种充满哲学内涵和东方智慧的体育运动,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身心和谐、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思考。“他们欣赏太极缓慢而流畅的动作,认为这种运动方式有助于放松身心。”在米兰,意大利中文太极文化节4月27日开幕。...……更多
全新演绎版《上春山》来自观众心愿
...,人们可以从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对于中国人而言,过完元宵,才是一年真正的开始。元宵节作为春节假期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寓意着收拾行囊重新出发。” 于是,《2024元宵奇妙游》以“再欢聚,再出发...……更多
...界报》评出全球12位“千年英雄”,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因此,中秋佳节眉山向法国民众送去了来自苏东坡故乡的美好祝福。此外,东坡城市品牌海报、短视频和推文还在欧洲影响力最大的华文媒体《欧洲时报》官网及...……更多
施耐庵笔下《水浒传》,108位好汉没有家室,是如何解决需求的
...课的时候就学习过。青春期男孩分散这方面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体育运动,一场足球踢完,累的筋疲力尽,哪里还有心思想那事。梁山好汉更方便了,吃饱喝足精力无处宣泄,直接去打仗,北平辽国,南征方腊,不仅没机会好...……更多
...、建筑雕塑、环境艺术、影视动漫等多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数字视觉艺术对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中国优秀文化“出海”具有积极意义。高校作为承担...……更多
这个春节,去网上办年货(网上中国)
...、品质化的新特点,有助于促进消费,实现多方共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培丽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各地开设特色专场,有助于推广地方商品,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商家、农户等市场主体通过积极参与网上年货节,有...……更多
...子旁边的纷飞蝴蝶寓意财富多多。凡此种种,体现的都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中国人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年味渐浓,人心愈暖,升腾着无限的希望和活力,让人久久回味。当然,春节作为传...……更多
...的英译“正名”,很有必要。随着对外开放的日渐深入,中国人的春节也早已“走出国门”,成为普天同庆的“全球时刻”。全球将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有1/5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庆祝春节。就在去年年底,...……更多
“国风饮品”圈粉“Z世代” 为传统文化买单成新风尚
...引入港式鸳鸯奶茶的概念做成新的特调咖啡。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以茶会友。如今,与三两好友一起坐下围炉煮茶,畅谈生活二三事,也成为部分年轻人新的消费以及社交场景。“有人觉得喝茶是一种上了年纪的表现,但我...……更多
《衣袂飘飘——成都·后现代城市生活美学》新书发布会在蓉举行
...生活史”等主题进行了交流。人类服饰是一个百花园,而中国人自古对服饰美和服饰综合性的社会功能的重视和运用,罕有其匹。因为有最源远流长的丝绸文明、丝绸之路为底蕴,稳定连续、未曾中断的文化教育为保障,多民族...……更多
盐都区中小学同上思政“开学第一课”
...验小学四(5)班学生孔誉诺很有感触,他说“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思政课的第二篇章是《美丽中国,我的家》,主讲老师是吴...……更多
“何以为家——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展,首场论坛聚焦校家社协同育人
...国社会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支点,还是中国人的心灵归宿与精神依托所在。1由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联合主办,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北京歌...……更多
世界卫生日看“健康中国”贡献值
...法。 ■新华社传真照片 ■综合新华社消息守护好14亿多中国人的健康,对世界卫生意味着什么?从消除疟疾、脊髓灰质炎等重点传染病,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条健康之路,不仅与全球约18%人口的健...……更多
韩教授谈韩剧角色脸上写汉字,内涵中国网友文化自卑
...无文化底蕴的思密达将中文写在角色的脸上,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只有古代犯人才在脸上刺字。从过去暗搓搓抄袭中国文化,到如今明目张胆把中文刺在脸上,韩国现在可是动用全国的力量去“偷文化”,面对中国网友的...……更多
诠释“中国年味” 古井贡酒·年三十龙年生肖上新
...年节市场推出,2024甲辰龙年生肖版年份原浆·年三十以“中国人的年酒”为产品特色,在视觉设计上彰显中国风,以中国红为色调,飞龙、祥云为饰,融入极具年味的剪纸元素。背面包装烫印了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