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如寄》之力与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9-03 22:14: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张吉祥

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

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后又见魏建师于大洋彼岸视频祝贺,旋又读到魏建师专文,则更沐桃李春风矣!其后又陆陆续续见到各界名流发表关于《如寄》种种观感评述,至今可谓蔚为大观,其所以至者,皆因为《如寄》之才气性情,动人情愫,发之于中而形诸笔墨矣!是为感染力也。

二曰渗透力。何来渗透力?杜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寄》所赐,其非工部之诗乎?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时节,《如寄》如期而至,恰如一场静无声息的春雨,落入干涸的土地,每一滴雨都滋润了每一块儿细壤,春气氤氲,沁人肺腑,读《如寄》者,或著文发乎其外,或寸心波澜,吾自馨享,恐无一无动于中者,此非渗透力乎?

《如寄》之力与美

其美有三:一曰笔墨之美。《如寄》收介耳书画若干,书画者,以毛笔蘸墨写形状物,敷彩寄意者也。宋元以降写意画大盛,其间文人占其胜场,是又有文人画之称,介耳饱读诗书,擅诗词歌赋,是文人也,其落笔简约,文趣横生,是文人画也。介耳腹有诗书,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故其以笔墨胜,笔墨者何,画人自性之流露也,探其根原,佶屈聱牙,言语难辩,非个中人,不足为道而美自在也。是其为笔墨之美。

二曰文字之美。文字之美,藏诸历代文章,泱泱数千年,如煤如金,沉于山体岩层,非有毅力者,不能得其一二,是故读书如掏矿,非是寻常所谓读书也。介耳生诗书之家,而又幼耽诗书,不辍年日,不惑之年已有名于同侪,将及耳顺,且有《近溪初集》,虽诸事磋砣未付枣梨,而觌者称许,今更有《如寄》之《浮世》、《日札》,检玉披金,灿乎其间,一卷在手,读而且思,如甘如饴,畅流心肺,此非文字之美乎?

三曰人性之美。《如寄》为书、画、文之汇辑,其书、画为文人之书,文人之画,故文为其书画之灵魂也。文,甲骨文曰纹理也,引申为文字、文章也,能书画文章者为文人也,介耳精书画擅文章,则介耳为文人也,吕家乡先生论介耳人品,以君子称之,则介耳文人中之君子也,君子者,道德之高尚者也,人性之美者蕴乎《如寄》,显于笔墨文辞,故曰人性之美。

予有幸与介耳同窗,早年即知其爱读书,会读书,故下笔为文则妙笔生花;工作若干年后知其习字,故今日其书法已积有余年,功力风格日显;见其画作则是近十年之事,今已是落笔有方,满纸文人雅趣。

《如寄》之力与美

曾询介耳之为学,其自言概有两:一为稻粮谋;一为身心之好。于今之世,为稻粮谋者众,为身心之好者寡,介耳之学问为传统文化,或国学之谓也。然学问往往不显于大众,故明清以至民国学人多以书画名世,今则介耳亦如是矣。故《如寄》之展示诗文书画,乃介耳之本色也。万物如寄,吾亦如寄,故吾爱《如寄》!

甲辰腊月廿五日,时客京华

(张吉祥先生笔名屺庄,书画家。《中国书法全集》编辑,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绝诗书画 十足精气神——方军教授大写意雄鹰赏析
...雄姿" "雄视"方军画雄鹰,以书法入画。书法入画是中国文人画的一个优秀传统,也是方军明确的追求。他在几十年里,对书法艺术孜孜以求,潜心钻研秦汉魏晋碑帖,研究书法理论,领悟书
2024-06-03 08:16:00
贞珉有声——王大中跋兖州金口坝残石拓片展
...庄流丽,而碑意的融入,又使其隐含刚健雄强、风清骨峻之美。其用笔一派神机,笔酣意足,自然冲和。笔法、墨法相得益彰,笔墨线条浑圆而爽俊,如熔金出冶,自然流淌,元气浑然,简静至极。
2025-02-08 23:55:00
艺术人物 | 专访旭宇:大器终成,诗书画三绝
...和谐统一的文化瑰宝,是欣赏当代诗书画各自独特的形式之美和美美与共的一部宝典。所有诗歌、书法、绘画、美学、哲学、文化领域的耕耘者,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若能深入研究,就会体会到旭宇
2024-08-24 21:30: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可以说这是不刊之论。中国的读书人都具有大体相同的文人本色,其外在体现即是追求诗书画三者俱佳,这是文人精神的三维载体。诗以言志,寄托生命境界‌;书法能直接体现生命中的精神筋骨
2025-09-03 22:15:00
...砂石、鞋底、钉头等,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产生巧妙的残缺之美,极大地丰富了篆刻艺术的表现手法,并创造性地将篆刻艺术中刀石效果产生的金石味,上升到残缺美的审美新境界。在中国画的传统技
2024-02-25 06:59:00
一音禅师诗书画印箫融合的破界与重构
...山水堪称当代艺术史的标志性突破。其指墨技法摒弃传统文人画的程式,通过线条的断续虚实与墨色晕染的偶然性,将《心经》“色不异空”的哲思转化为视觉语言。如“虎跑问泉”一音禅师指墨画
2025-04-08 14:43:00
“清风徐来——诗书画扇面五人展”在京开幕
...亮相。墨花着纸,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追寻的境界和理想。诗人寇宗鄂和林莽,均为当代著名诗人和《诗刊》编委,都曾担任过《诗刊》的编辑部主任。寇宗鄂曾师从著名
2023-09-29 17:12:00
...众多赴此地交游、求学、生活的书画家。明清时期,各地文人墨客在此赏玩山水、结社赋诗,激发了不同地域之间的艺文交流。“清初四王”之一的王原祁擅画山水,孜孜一生以元代画家黄公望为宗
2024-07-24 18:36:00
浓墨重彩,礼赞华夏大好江山
...到新时代地标,跟随她们的视线与感受,华夏大地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时代之美得到了完美呈现在观众眼前。在节目中,文蔚还将自己对华夏山水的热爱,对时代精神的感知留存纸上,以一系列
2024-01-17 13: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