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9-03 18:49: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

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在这温润的天色映衬下,愈发显得庄重而有力量。

这天,97岁高龄的张文兰老人早早便洗漱完毕,他身着整洁的衣物,双手虽微微颤抖,却无比郑重地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佩戴在胸前。随后,老人缓缓地走到客厅,坐在椅子上,目光紧紧地锁定在电视屏幕上,眼神中满是期待,静静等待着阅兵仪式的开始。尽管年事已高,但老人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当阅兵仪式开始,国歌奏响的那一刻,老人神情肃穆,身体微微前倾,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却充满了力量,那熟悉的旋律仿佛将他带回了那段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爷爷7岁就当抗日儿童团团长,15岁入了党!”孙女张晓航在一旁介绍道,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在黄楼据点与状元张楼仅一河之隔的烽火岁月里,年少的张文兰因胆识过人被称为“平原小老虎”。他曾扛住敌人三天四晚的严刑拷打,硬是守住了重要情报;1942年,他成为边区抗日学校的首批学生党员,将青春热血汇入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投身剿匪战斗,因奋勇冲锋、屡立战功被评为“反暴勇士”。如今,老人珍藏的泛黄黑白军装照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被摩挲得发亮,承载着往昔的峥嵘。

阅兵仪式上,整齐的方阵、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张文兰老人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忍不住用力竖起大拇指,声音发颤却字字清晰:“咱国家现在的武器和以前比,真是天壤之别!过去打仗缺枪少炮,哪敢想有这么多厉害家伙?如今咱们的军队,天下无比!”话语里满是对祖国强大的自豪,也藏着对往昔艰苦岁月的感慨。

看着电视屏幕上的阅兵场景,老人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为了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年代。曾经的他,在酷刑下坚守,在战火中冲锋。如今,看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他知道,曾经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知何时,窗外下起了蒙蒙细雨,雨点轻轻地敲打着窗户,仿佛是历史的回声,在为老人的故事吟唱,也为祖国的强大而喝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菏评】烽火淬炼中的红色蝶变
...蹄踏破鲁西南,菏泽人民迅速掀起抗日救亡的澎湃浪潮。郓城潘溪渡,八路军巧妙运用“围点打援、设伏围歼”战术,全歼日伪军,一举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单县湖西,军民鱼水情深,抗
2025-08-16 22:20:00
郓城县金太阳志愿者协会开展“‘七一’暖心行动 关爱退役老兵”志愿服务活动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上官钊铨 郓城报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郓城县金太阳志愿者协会走进潘渡镇,组织开展“‘七一’暖心行动 关
2025-07-03 17:50:00
郓城包揽齐鲁文化情景阅读大赛菏泽双冠
大众网记者 邵钰 通讯员 苏亚 郓城报道8月29日,2025齐鲁文化情景阅读创意大赛菏泽地区选拔赛落下帷幕。郓城县普通话与朗诵协会选送的《亲娘》《问君杨花可曾开》两部作品,从全市
2025-09-03 17:20:00
温暖路人!郓城退伍老兵冒雨疏通下水道
来源:国防时报5月4日,一夜中雨让山东郓城县部分城市路段积水,刚上早班的状元府小区物业经理陈修瑞看到小区门前积水较深,行人车辆路过困难,急忙找出铁铲工具,来不及更换工作服,就冒雨
2023-05-06 16:28:00
山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系列活动凝聚“兵”心
...休人员、现役军人家属代表,齐聚山亭展览馆,共同观看阅兵仪式。同时集中参观了山亭展览馆,重温山亭区的革命历史和发展变迁。两位期颐之年的抗战老兵精神矍铄,全程观看了阅兵仪式。抗战
2025-09-08 20:31:00
...等奖,绽放独特光芒。体彩篮球主题店3726090112位于菏泽郓城廪丘路与郓州大道交叉口北300米。自8月开门纳客,它便以独特魅力,成为体育爱好者与公益践行者的心仪之所,为体
2024-12-22 21:31:00
青春华章丨以奋斗作答,让青春力量与家国情怀共鸣
...当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榜样分享着奋斗故事,2025“青春华章 我们的回答”网络大思政课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释放芳华、链接青春的的思政盛宴,既以“有热度、有高度、有温度”的
2025-10-17 18:25:00
郓城村民观看九三阅兵 感叹国家富强与生活巨变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苏亚 郓城报道9月3日,郓城县郭屯镇邵文新村广场电子屏前,淅沥小雨未能驱散人群。当“九三阅兵”画面亮起,广场上闲玩的村民们纷纷驻足,自发排成一片,眼睛
2025-09-03 18:46:00
郓城红色展览进校园:弘扬伟大精神 引领青春追梦
周千清 菏泽报道 通讯员 崔如坤9月26日,郓城县第一初级中学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文化展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暨郓城党史图文展”。此次活动由中共郓城县委宣传部、中共郓城
2024-09-27 12: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