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高考有多难?考官出题刁难学生被革职
...生,后来被治罪,自杀而死。“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更多
曾国藩中进士的前夜,道光皇帝做了个什么怪梦
...持的殿试,考生按成绩分为三等。一等三名,由皇帝“赐进士及第”,头名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称“探花”。二等若干名,由皇帝“赐进士出身”。其余列为三等,由皇帝“赐同进士出身”。其中,状元、榜眼、...……更多
明朝为何是科举制的鼎盛期
...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做岗前培训;而第二和第三甲则需要再次考试,考中的成为庶吉士,没有考中的则直接分配到地方或六部做一个小官。而庶吉士再学习三年,三年后参加考试,通过的被分配到翰林院,没有通过的...……更多
历史上有17人科举连中三元,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亲自主持,考中以后一甲叫进士及第、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连中三元,意味着三次考试每次都是第一名,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自从隋唐开始科举...……更多
明代万历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的传奇故事
...就是晋升的跳板。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高中二甲第九名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庶吉士是从进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一般由内阁重臣亲自教导,明代中后期,非庶吉士不能入阁,所以,庶吉士也有着“储相”之...……更多
...(考贡生),再度取得全国第38名的好成绩。紧接着,以三甲第53名的殿试成绩赐同进士出身。中进士后,窦垿在吏部供职长达20年,并先后担任多个职务。其间,34岁时父亲病故回家守孝,三年入京后仍然回吏部工作并官至郎中...……更多
旧称至今犹存的“缪翰林胡同”
...)他再赴会试,虽已年逾四十却终得金榜题名,并以殿试二甲第五十五名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沈阳旧宅处也随之有了“缪翰林胡同”之称。令人遗憾的是,在成为翰林后的四十多年生涯中,名扬故里的缪润绂,却极少出现在...……更多
乾隆三巨头:和珅、纪晓岚、刘墉的权力与命运
...华和志向。他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参加科举考试,以二甲第二名的成绩中了进士,被选入翰林院,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刘墉在官场上历经了风雨坎坷,曾经因为父亲的罪责而被革职下狱,也曾经因为自己的失察而被发配边...……更多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让其做状元。但在看到这篇策论文章后,朱棣将于谦贬至三甲第九十二名,让其勉强够得上同进士出身。一代名臣于谦。图源:网络不过,这种情况是极少发生的。按照成熟的殿试流程,皇帝根本无法通阅所有答卷,于是会让大...……更多
曾国藩连考6次不中,这期间他做了什么
...加殿试了。殿试由皇上出题,每3年一次。通过殿试者分三甲,一甲3名: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立即进入翰林院,成了吃皇粮的人。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进士需再一次考试,才能进翰林院及各部任职。...……更多
聊聊一代首辅张居正的故事
...年举人。 正所谓“少年得意须尽欢”,23岁时,你中了二甲第九名进士,当上了庶吉士。庶吉士是皇帝近臣,也是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内阁重臣徐阶的教导下,你日复一日地学习国家的规章制度,见识到了内阁的斗争...……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他们三人在那场考试中是非常厉害的,不然也不能作为前三甲,只能说后来他们和唐宋八大家发展的领域不同吧。宋仁宗嘉佑二年,这年的科举考试,被后世称为“千年科甲第一榜”,实至名归。 ……更多
举人如果没有考中进士,能到哪里工作呢
...寒窗苦读十几年,可是能够中榜的人依旧是小众。举人和进士都是科举考试等级的一种称谓,虽然科举考试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但是隋唐时期的举人和明清时代的举人,有着很大的区别,隋唐宋时期的举人都是由地方...……更多
此人死后谥号“文正”,是咸丰的功臣,但他同时又是大清的罪人
...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道光三年,杜受田会试第一,殿试二甲一名,被选为庶吉士,授予翰林院编修。后为山西学政,道光十五年特召入京,入上书房,从此成了皇四子奕詝的老师。在上书房当老师,是许多读书人可望不可及的...……更多
聊聊科举同年徐世昌、陈夔龙与陈志喆
...艾溪陈家人。根据上海图书馆藏陈志喆硃卷记载有他殿试二甲三十一名,朝考一等四十三名,属于比较靠前的名次,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他的同榜进士徐世昌由于殿试、朝考成绩都不佳,所以八年得不到外放主考的机会,...……更多
康熙王朝魏承谟的原型是谁呢
...范承谟才学出众,十七岁时被选为侍卫,并于顺治九年中进士,担任翰林院庶吉士,授予弘文院编修。要知道庶吉士主要是在进士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的官职,是皇帝的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任,吏部侍...……更多
烟雨查济 访古寻幽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头,都充满了故事。现存的二甲祠、宝公祠、洪公祠等,依稀可见其曾经的辉煌气派。最著名的祠堂是二甲祠,又名光裕堂,建于明末清初,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祠堂,前门是典型的五凤楼式门...……更多
朱元璋在位期间,举人的地位提高,知县一般也是举人出身
...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没有淘汰一说,只有一二三甲排名之说,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科举次序 也就是说,只要“举人”于“会试”中考试合格,最差也能获得一个“同...……更多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与和珅不是同龄人,根本斗不起来
...再一次参加会试,这次顺利进入殿试。最后纪晓岚中殿试二甲第四,赐进士出身,授庶吉士,后任编修,又迁左春坊左庶子,正式走上仕途。其实纪晓岚的仕途与和珅完全不同,纪晓岚是靠纂修史书来积攒功绩,而整个纂修过程...……更多
他是明朝第一位连中三元的人,因得罪皇帝名字从《登科录》中抹去
...问。殿试完成,根据考生的表现,分成三个档次,也就是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及第,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及第。考到此,那么就要恭喜...……更多
揭秘明朝的“南北榜”之谜
...加后面的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可以分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三人,就是大家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那么这个殿试结束之后,新进士就能够在京城或者地方上做官了。所以对读书...……更多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榜,四十名和四十一名二人决定明朝生死
...合往往就藏在一些历史的细节之中。这一年,孙传庭中了三甲第41名,而他名字前面一个,也就是三甲第40名的位置上写的名字叫袁崇焕。一个是大明帝国未来在辽东的唯一支柱,而另一个则是大明帝国最后的救命稻草。一个是...……更多
...乡试中考中第一名(解元),并且在康熙四十八年考中进士(二甲第十四名),光耀门楣。当时的名臣,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看到李绂的考卷后曾说:“这样的考生,应该高居一甲呀,在欧阳修、曾巩之后,恐怕只有李绂有这样的才...……更多
“父子双翰林”传佳话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萍乡进士贺澎恩写给萧玉铨的信《昭萍志略》卷九《人物志·列传》萧玉铨传 欧阳静 凌焰翰林是中国古代官名,可以追溯到唐朝,唐玄宗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更多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第三名,得探花,乾隆帝认为他是大臣之子,就把他改为二甲第一名。进入仕途后,董诰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侍郎,《四库全书》副总裁,奉命辑《满洲源流考》,充武英殿总裁,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乾隆四十四年担任...……更多
...试,以《春秋》名列第三十名[6]。三月殿试,张礼闻位列二甲第十二名,赐进士出身,授户科给事中,从七品,时年二十九岁。张礼闻后改派地方,并降为从九品的杭州府学教授,笔者怀疑其被谪或与方孝孺事件有关,这从应天...……更多
蒋冕生下来就是神童,在文化方面造诣很高,过目不忘的本领
...进来的,你会背诗,我也会背,你会编书,我也能编。你二甲及第,我一甲探花出身,谁也不比谁差到哪儿去。而想要在这样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实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儿。蒋冕一度很迷茫,大明的官场就像一个深...……更多
...才,十八岁中举,同治七年(1868年)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年)授编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宝琛又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更多
绍兴十八年登进士潘国光的历史原型
...“潘观国,字元宾,泗州盱眙军人,绍兴十八年登进士第三甲第十九人。”⑦《江南通志》亦载:“潘观国,都梁乡(今属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⑧可见,嘉靖《广德州志》中潘观国进士,不是广德人,而后来后来的州志...……更多
...乱臣贼子”谭嗣同,于是没有把他列进去,最后谭延闿以二甲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并选任翰林院庶吉士。谭延闿与其父谭钟麟同为翰林,成为当时科举场上的佳话。到了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