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明朝的“南北榜”之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3 12:04:00 来源:戏说三国

你知道吗?在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就设立过南北考卷,对我国南部,北部,中部地区分别录取,目的是为了取得地区间的平衡。这还要从朱元璋时期的“春秋榜”,也就是“南北榜”事件说起。

在明朝初期政局还不太稳定,朱元璋特别重视科举考试,觉得这项考试可以稳定天下人心。

在洪武30年三月初五,是3年一次会试放榜的日子。如果会是得中,那么就可以参加后面的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

殿试可以分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三人,就是大家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那么这个殿试结束之后,新进士就能够在京城或者地方上做官了。

揭秘明朝的“南北榜”之谜

所以对读书人来说,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在考试中保证能够胜出,特别是在殿试中,如果能够中进士,那绝对是光宗耀祖了。

参加考试的人员乌压压的都在放榜的地方等着看成绩。放榜的地方就在秦淮河北岸的贡院门前。随着一阵鞭炮声响之后,上面书写着52名高中的人员的名字。

但见上面看到有自己名字的人都欢呼雀跃,兴奋不已。而没有看到自己名字的人则懊恼不已。

突然有个眼尖的人就发现了问题,发现上面榜上的人都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此人以为自己没有看清楚,再睁大眼睛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还是如此,于是叫了三五个相好的人一起看,确实全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

于是人群大哗,叫喊声,辱骂声不断。有人开始向黄榜上投泥巴,扔石块,大声高喊考官偏袒同乡。

人群越积越多,场面一度失控。落榜的举子们成群结队要求与考官对峙。官员们请来锦衣卫来压制,但是并不见效果。

揭秘明朝的“南北榜”之谜

很快,南京的街头巷尾都贴满了传单,指责考场上有猫腻,主考官员偏袒南方人。

很快,这场骚乱发展成为南北对抗,事情传到了朱元璋那里。

看到这里或许大家觉得肯定是出了科考舞弊案,有人接受请托,袒护南方人。但是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当时会试的主考是翰林学士刘三吾,他是学界的泰斗,为人清正廉明。他曾经修订了一些书籍,制定了明初科举考试的章程。

《明史》评价刘三吾悦"为人慷慨,胸中无城府,自号坦坦翁",可谓是人品才学俱佳的士林领袖。

刘三吾向朱元璋保证,这次考试的主考官都是他再三反复挑选的,中间绝对没有猫腻。

刘三吾在与朱元璋面谈时指出,说是北方民不聊生,当时一直处于元朝的统治之下,与经济繁荣,文化比较昌盛的南方相比,他们的文化水平确实是不如南方的人。朱元璋也同意了他这一看法,但是朱元璋考虑的比较长远,他说为了稳定人心,还是要从北方人的卷子中选出几人。

但是,刘三吾太过于耿直,或者是他没有领会朱元璋的良苦用心,竟然拒绝了朱元璋的这一要求。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就把刘三吾赶出了京城,同时受到连累的还有副主考白信蹈,也被革职。

揭秘明朝的“南北榜”之谜

朱元璋命令翰林院侍讲张信对所有的考卷进行复核,重新审阅。紧张的复核工作开始了。数10人的重新阅卷的队伍,被关在贡院里,不与任何人接触,进行了20多天的认真的评卷。

考卷重新复核这件事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大家都在热切地等待着结果。

到了4月13日,在奉天殿,朱元璋还有文武百官一起来听张信反馈结果。刚开始张信当众点评了几位北方举子的考卷,认为颇有可取之处。

朱元璋一听非常高兴,终于快达到自己的目的了,看来最后录取的人员里面肯定有北方人无疑了。

就在朱元璋期待着更好的结果,捋着胡子偷偷笑的时候,张信却话语一转,说南方卷和北方卷相比,北方卷却真的是不如南方卷。之前放榜的结果没有错,一榜都是南方人是事出有因的,但是里面并没有作弊的事情。

这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了,更出乎朱元璋的意料。但是也侧面证实了刘三吾的推断,还了刘三吾清白。

但是这个结果却不是朱元璋想要的结果,也不是落榜的那些举子们想要的结果,即使是事实,他们觉得也不是真实的事情。

朱元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直接大怒。指责张信是受了刘三吾的指使,官官相护。同时宣布,这件事自己来负责,原来的结果都无效。

可怜的张信,刘三吾,白信蹈等人被缉拿下狱,就连他们的家人也被严刑逼供。最后给他们的定的罪名是“反叛朝廷”,最后,张信,白信蹈被处以极刑,刘三吾被发配。而其中高中之人中有一个叫陈安的,因为怀疑行贿过,也被被处斩。

到了5月初,朱元璋亲自重新审阅的考卷终于出结果了,新选的61名贡士全部是北方人。

是不是有点戏剧性,从开始的全是南方人到后面的全是北方人,来了一个彻底的翻转,这件事情也只有他朱元璋能够做得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南北榜“。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做呢?

朱元璋主要是为了收复人心,因为当时明代的军事要地一直在北方,北方人迟迟不愿意归附明朝,用科举制度来收服他们是当务之急。而张信等人没有领会到朱元璋的良苦用心,成了替罪羔羊也真是可惜了。明明朱元璋给他机会了,让他重新复审,如果中间他能灵活一些,录取上一些北方的学子,或许也不会出现这场科考大悲剧。

事后,朱元璋也进行了反思,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8年之后,在1425年设立了南北卷制,南卷取高中汞士人数的60%,北卷取40%,。再后来,南卷和北卷有各匀出5个名额给中部地区,以取得平衡,

《明仁宗实录》卷九下记载仁宗语曰:"科举之士,须南北兼取。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以十分论,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尔等其定议各布政司名数以闻。"

后来,这个趋势制度一直延续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3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科举设立南北榜,朱元璋为何要刻意打压南方的进士数量?
...举人便联名上疏,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朱元璋随即命人复阅落第试卷,然而复阅结果是所录取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并无任何徇私舞弊。可北方的落榜学子并不接受调查结果,朝
2023-01-06 21:02:00
明朝南北榜案:科举背后的政治纷争与南北矛盾
...愤。局势紧急,朝廷的声望岌岌可危。事态的发展引起了朱元璋的关注,他一直看重人才,洪武三年时恢复了科举考试,以选拔人才为国家服务。朱元璋命令礼部官员重新审查考卷,实际上是希望在
2024-01-03 15:08:00
聊聊明朝南北榜冤杀大案
...贴满便于,声讨主考官只录南方人,是舞弊。事情惊动了朱元璋,朱元璋一直重视人才,洪武三年明朝就恢复了科举考试,为朝廷选取人才。朱元璋批示礼部官员重新审查考卷,其实是暗示录取一部
2023-03-12 15:19:00
科举制的隐形弊端:以明朝南北分卷制度为例
...度选拔出来的士人的数字完全是天差地别。在明朝前期,朱元璋曾经在中国全方面的实行科举制度,但是在实行的初期,发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南方士人的录取人数是要高于北方士人的,
2023-09-04 12:31:00
南北榜案朱元璋错杀状元,只因事关江山社稷
...何隐情?到底是两位状元科场舞弊,死有余辜?还是因为朱元璋为维护社会稳定而不得已采取的\"帝王之术\"呢?\"命途多舛\"的科举考试朱元璋出身低微,文化程度低,因此他在位期间求
2023-05-31 19:12:00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乡的行为引起了北方学子的不满,于是他们联名上书请求朱元璋明察秋毫,秉公办理。(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徇私舞弊?这个杀人如麻的皇帝动了真火,查,狠狠地查!)消息传来朝堂震动,不少
2023-11-17 17:11:00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制度改良,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调和会试取士区域矛盾。朱元璋上位之后由于人才缺失对科举考试极其重视,受到考试科目的影响,南北取士出现矛盾现象,促进了南北榜的出现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三
2022-12-17 12:01
明朝为何是科举制的鼎盛期
...所以在此时期,科举制处于一个中落时期。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对科举取士做了进一步的改制,这次改制和前朝相比,有三个地方改动较大:一、扩充录取名额唐宋元三朝,每一次录取人数少的时候
2023-05-20 11:03:00
洪武年间的陈安,为何做了二十几天状元就被处以车裂?
...明朝洪武年间的状元,因涉及到明初的“南北榜案”,被朱元璋革去功名,并处以极刑,车裂而死。陈安可以算得上史上最悲惨的状元,仅当了状元二十余天,就落此下场。其死因,主要是碰触了明
2023-05-08 18: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