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般新帝登基,必将有一批心腹官员得到迅速升迁。清朝康熙驾崩后,雍正继位,胤祥、隆科多、年羹尧等人迅速被雍正重用。除此之外,雍正还善于培养地方官,例如田文镜、李卫、鄂尔泰等人,都是雍正亲自任命的封疆大吏。另外,雍正曾十分看好一名官员,此人名叫李绂,曾官至直隶总督。李绂是同时代的文坛领袖,他才高八斗,却一直弄没有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康熙六十年的“科举黄雾”事件,李绂还因此贬。
李绂,字巨来,江西临川人。李绂家里很穷,但他十分有天赋,十岁时就能写诗,被人称为神童。众所周知,江西临川是“才子之乡”,王安石、晏殊、曾巩、汤显祖、陆九渊等名人都出自此地,因此当地有文人结诗社的习俗。
李绂才华横溢,但家境贫穷,当时有很多人资助李绂,李绂从不收取别人的钱财。李绂刻苦学习,在乡试中考中第一名(解元),并且在康熙四十八年考中进士(二甲第十四名),光耀门楣。当时的名臣,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看到李绂的考卷后曾说:“这样的考生,应该高居一甲呀,在欧阳修、曾巩之后,恐怕只有李绂有这样的才华。”
李绂很快受到了康熙的重视,他先后被选为庶吉士,然后又升为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等职位,闲暇时还给康熙讲课。此后,李绂被外放云南、浙江等地担任乡试主考官,这是翰林院官员们最佳的历练途径。康熙五十九年,李绂被提拔为内阁学士,兼任左副都御史。李绂在当时,是一颗闪亮的政治新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绂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康熙六十年。这一年,李绂担任科举副主考。在科举发榜之后,多达300多名落榜考生齐聚李绂家门口闹事,李绂和考生们发生言语争吵,因为处理不当,被康熙贬官。考生为什么会齐聚李绂家门口闹事呢?
原来,康熙六十年,正值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因为那一年是农历辛丑年,因此这年的科举会试又被成为辛丑科。因为李绂才高,康熙任命李绂担任辛丑科科举副主考。在会试刚刚结束不久,李绂等人匆匆阅卷,一刻不敢耽误,并且将中榜的名单公布出去,时称“张榜”。一般到了张榜那天,所有考生们基本上都会来到贡院,查看自己是否中榜。不巧的是,这时候,突然刮来一阵“黄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