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林则徐纪念馆小长假人气旺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林则徐纪念馆小长假人气旺市民主动当讲解员服务游客小讲解员吴宸涛正为游客讲解。五一假期,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再次火爆出圈,街区南口澳门路上的林则徐纪念馆也迎来客流高峰。福州是林则徐的故乡,也是他求学、成长以及晚年退养之地,留下了许多林则徐的珍贵遗迹……更多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承德市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暨承德共青团“筑基·领航·暖心”长效工程启动仪式举行蒋文冬出席本报讯(记者刘向南)为激励广大青年接力传承五四精神,发扬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4月30日,承德市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暨承德共青团“筑基·领航·暖心”长效工程启动仪式在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举行……更多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庄奂南通市通州区(原南通县)的干部群众,至今仍然深切缅怀80年前英勇献身的两名少年抗日英雄邢法和袁世晃。邢法,1927年生,家住桂莲乡团结村(今属东社镇),1941冬参加县政府文教科领导的儿童工作队宣传抗日,后调《南通报》社任记者。袁世晃……更多
薛时雨、张謇和江谦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薛时雨画像 张謇照片江谦照片 □薛来彩晚清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是薛时雨最得意的弟子。而张謇最得意的弟子就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前身)的首任校长江谦。从薛时雨到张謇到江谦,一脉相承,提灯引路,薪火相传,滋兰树蕙,桃李芬芳。薛时雨是安徽全椒人……更多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王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天,民政部门给我们家送达一份烈士证,此时离细爹(父亲的小叔叔)王金安离家几十年,太爹太婆已然过世,收到烈士证后,三爹更是寡言少语。幼年走亲戚,我去到大姑婆家,有人告诉我大姑婆眼睛不是天生就瞎的,而是因为长时间哭被日本鬼子枪杀的二爹而哭瞎的……更多
风物|寿山 那山那人那情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袁寿山将军雕像。袁寿山将军墓。□张永波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有一个地方唤作寿山。这里,不仅仅是一片丘陵与草原交织的土地,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位英雄的故乡。提及寿山,人们总会想到那位清朝末年的黑龙江将军,那位以坚毅和忠诚铸就了不朽传奇的袁寿山……更多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回访“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吴丹——“米粒雕花”,勇攀科研高峰本报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柯溢能成像分辨率从毫米到亚毫米,意味着什么?在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党委委员、生物医学工程学系主任吴丹身上,我们看到了答案——常规的磁共振影像分辨率大多为1毫米甚至更粗……更多
站在招果洞遗址8米深的土坑里,你会看见令人震撼的场景——4万年的时间自下而上,被压缩进层次分明的土层,如同一本厚度8米、跨越4万年的“时间之书”。《贵州历史笔记》作者、历史学者范同寿认为招果洞遗址的学术意义重大:“其考古成果说明贵州史前文化积淀之厚重,已不仅局限于旧石器时代……更多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迎来“五一”假期参观热潮红色经典引客来■ 本报记者 陈子仪“作为一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她站在鲜红的党旗前,举起右手、紧握拳头,一字一句地宣读入党誓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5月1日下午,在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的展厅里……更多
读书丨江挺:静抚中华文明的文化脉搏——品读《中国文脉》
静抚中华文明的文化脉搏——品读《中国文脉》文/江挺还未翻开《中国文脉》,差点被这书名吓退,毕竟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整个中华文明,内容庞杂到不会轻易让人理清读懂,更别提见筋骨,得脉络,借用作者余秋雨的话说,“只用一本书来讲述四千年,无论怎么说还是太匆忙”。但是我一字一句……更多
张春艳 | 历史的温度——致敬齐鲁大地开埠以来的先驱者
文/画 张春艳每一个城市都是有温度的,她的温度在于她千百年来的人文历史。济南,这座历史名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今天就让我们将眼光投向1904年济南开埠以来120年间的历史精英们的传奇故事。他们是周馥、苗海南、孟洛川、张启垣……他们在济南这块土地上,留下了百年风云流转的印记……更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桐城利用文化资源,形成基层治理新路径——巧用“六尺巷” 礼让促和美■ 本报记者 陈 成5月1日,桐城市六尺巷景区迎来客流小高峰,游客们在这里打卡拍照,体悟“六尺巷”典故中蕴含的“谦和礼让”文化。“六尺巷”典故发生在清代康熙年间,南墙边是大学士张英的府邸……更多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卢冀峰 治灾自古就是安民兴邦的大事,十分考验官员的能力担当。北宋名臣赵抃(1008—1084年)人称“铁面御史”,素以刚正清廉著称。然而,赵抃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治灾能臣。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夏天,两浙路(今浙江省和江苏省南部)遭遇罕见的旱灾……更多
揭秘三国时期的英雄形象:吕布、赵云与关羽的真实战绩
大多数读者对三国历史的了解都来自于《三国演义》。无论是《三国演义》小说还是《三国演义》电视剧,它们的受欢迎程度都非常高。认真读过《三国志》和《后汉书》的人并不多。与《三国演义》相比,历史书实在是太枯燥晦涩了。《三国演义》中,两军对峙,首先是战将。诸将纷纷跃马举刀……更多
治水能臣李冰:一个家族两千年的治水传奇
众所周知,都江堰是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其创始人是战国时期著名水利学家李冰。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都江堰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都会举办“放水节”。请李冰的后代参加仪式,还要求他们带回一些东西。李冰的后代现在在哪里?他们带回来了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更多
战国七雄:历史长河中的辉煌与陨落
公元前1046年,姬发率大军攻打商纣,胜利的武王建立了周朝。但周朝与后来的隋、唐、宋、明等朝不同,因为周武王分了很多诸侯国,这些人可以单独治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天子被忽视了。到了战国时期,天下逐渐只剩下燕、赵、齐、楚、韩、魏、秦七位英雄。但到了公元前221年……更多
刘植与江充:一场由误解和疑忌引发的悲剧
刘植没有陷害江充,那江充为何要陷害他呢?有两个原因。江冲陷害刘志之前的经历,让他萌生了陷害别人的念头。江充与赵王王室有姻亲关系,他的妹妹则嫁给了赵王太子。经历了人生的坎坷,江冲觉得人心险恶。如果他不先下手,就会被别人陷害。如果他不提前防范别人,他就会受到别人的攻击……更多
忠诚与智慧:揭秘魏晋八君子的非凡功绩
“魏晋八君子,以贾诩之谋,贾逵之忠,张济之政才,程昱之智勇,顾雍之秘,王浑之装备,刘询之判断力,于毅之志。”方知东平不应耻于德行。”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八君子中,贾诩、张济、程昱是曹魏的重臣。贾逵侍奉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顾雍担任东吴宰相十余年。刘询意气风发……更多
宗法礼制崩溃:东周天子无力维护权威,诸侯崛起称雄
东周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完全丧失,只能用土地奖励有功的诸侯。周天子作为周朝的最高统治者,主要是通过武力威慑、宗法制约和自然神力来维持统治权威。然而到了东周,随着武力的丧失,礼乐的崩溃,神权的彻底丧失,周天子失去了一切权威。周幽王在位期间,周王因申侯与权融的联盟而亡……更多
吴起:战功赫赫却遭冷遇,揭秘战国四大名将榜上无名之谜
吴起最成功的一次战役是魏秦之间的银晋之战。公元前392年,秦派50万人攻魏。要知道,战国初期,秦能出动五十万大军,已经算是国力强大了,而魏国只镇守吴起,还有殷晋五万魏兵。然而,吴起正值巅峰。他率领五十万人直接辱骂秦国士兵,将秦国五十万人打得瑟瑟发抖。以五十万人击败敌人的战绩……更多
子贡:春秋时期的商业巨擘与政治智囊,孔子的得力弟子
简介:商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有很多杰出的商业人物,但他们鲜为人知。为了总结这些远古先人的商业智慧,启发现在,《睿士商业评论》特别策划了“中国古代商业人物”系列丛书,供读者欣赏。本期的人物是儒商创始人子贡。刘丽萍|作者在东亚广阔的历史舞台上……更多
揭秘战国名将白起的两大对手
在战国时期,白起被誉为四大名将中的第一人,他的出场年代正值秦国实力雄厚、国王野心勃勃的时刻。秦昭王雄图天下,急需强大的将才,因此频繁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而白起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崭露头角的。尽管他以屡次战胜对手、被赋予“人屠”之名而声名鹊起,但放眼当时,白起并非没有令他感到恐惧的对手……更多
费无极:楚国第一奸臣,让伍子胥背离祖国掘墓鞭尸
公元前528年,楚国平王继位,本以为自己迎来了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是时候好好享受一番了。然而,一位名叫费无极的阿谀奉承之臣却成为了他身边的心腹,助长了他昏庸的一面。平王曾娶蔡国女子为妻,生下了太子建。登基后,他任命连尹伍奢为太子太师,而费无极则成为太子少师……更多
曹魏宗庙揭秘:二十六位功臣的配享顺序与背后的权力较量
往事逾千年,当魏武挥鞭东临碣石留下丰碑。曹操,魏国奠基者,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英雄之一。他麾下聚集了一群卓越的文臣武将,成就了魏国的疆土。曹操离世后,他的名字被永远铭刻在了魏国宗庙的殿堂中。为了纪念魏国的奠基功臣,从魏明帝曹叡时期开始,一批批英勇的功臣被配享曹操宗庙……更多
战国风云人物:魏无忌的思想交锋与智慧传奇
魏无忌,又被称为信陵君,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一起被誉为“战国四公子”。他是魏昭王的幼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在魏国日益衰落的时候,他养了数千名士兵,自成势力,并多次出兵助赵国抵御秦国的进攻。他最著名的事迹是偷取秦国的兵符……更多
苏秦:从农夫到六国相,谋略家的传奇人生
苏秦,现河南洛阳市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纵横家、外交家。他曾提出“合纵”六国从而抗击强大的秦国,兼佩六国相印,令秦国15年不敢出兵。苏秦纵横一生,就连他临死前都在“算计”别人。苏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年,他曾到齐国求学,师傅是大名鼎鼎的谋略家鬼谷子……更多
春秋争霸:楚晋之战与人才流失的危机
在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展开多年的争霸之战,最终在楚庄王时期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然而,庄王晚年却频现忧色,对臣子论事后产生疑虑。申公巫臣向庄王询问:“大王决断英明,臣等都信服,为何会有忧虑呢?”庄王回答:“我听说世上不会断绝圣人,国家也不缺乏贤人。君主若能得到像老师一样的圣人……更多
周公旦:从东征平叛到礼乐制度的奠基者
周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周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姬旦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周公旦是周文王姬昌之四子,周武王之胞弟。周文王儿子颇多,单独嫡王妃就生育十个儿子,其中周武王姬发和周公旦最能干,最得民心。周公旦为人宽厚仁爱……更多
长平之战背后的外交风云:秦国的巧妙布局与东方五国的失误
引言:长平之战中,赵国面临着后勤补给的严重问题,饥荒让士兵们饱受折磨,尽管眼前是对岸强大的敌人,但空腹的咕咕叫声却传达着绝望。面对危机,赵国不仅积极寻求援军,还考虑借粮于他国,而最有可能支援的齐国,却因为历史仇怨和现实考量变得犹豫不决。一、同仇敌忾下的赵齐同盟战国时期……更多
秦国相邦十任全揭秘:从樛斿到吕不韦的权谋风云
相国,起源于春秋晋国,称之为相邦。汉初著史时,为了避讳刘邦的名字,改名为相国。随着《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的火热,观众们对于秦国的历史也越来越了解,但却出现了把商鞅误认为是秦国相邦的错误认知。那么,今天咱们就依据史料文献和各地的出土文物,来谈谈战国时期的秦国,到底有过几任相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朱元璋为什么要屠杀功臣?为什么没有人敢造他的反
纵观明代的历史中,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真的算是位传奇人物。这位出身市井草根,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流过浪造过反的皇帝,同样也犯了历史上大多数从草根到皇帝的人所犯的通病
2024-06-24 15:47:00
李自成放弃北京到底是不是错误
李自成进京,几百年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很多人都用这个历史事件作为“功亏一篑”的代名词,李自成进京已经无限接近于成功了
2024-06-24 15:48:00
刘伯温最后为什么没有善终
民间都争相传颂: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都说刘伯温的智慧和谋略堪比当年刘皇叔的诸葛武侯,他也是明朝的开国元勋,著名的政治家
2024-06-24 15:48:00
历史上崇祯帝一共有多少儿子
朱由检,明光宗第五子,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公元1644年,面对着李自成的兵临城下,崇祯感到了无比的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了
2024-06-24 15:49:00
明光宗朱常洛的一生过得怎么样
朱常洛,即明光宗、泰昌帝,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在位仅一个月,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生母是孝靖皇后王氏朱常洛在万历十年出生
2024-06-24 15:51:00
明宣宗朱瞻基与朱高煦之间的关系如何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叔叔谋反,朱瞻基没杀他,只软禁,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但3年后
2024-06-24 15:54:00
明神宗朱翊钧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翊钧,即明神宗、万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共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
2024-06-24 15:55:00
简介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徐达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6:04:00
明朝时期的王爷造反那么多,最后为什么只有朱棣成功了
“我在猪圈里吃了几年的猪屎,才把这个天下拿下来。”这是《大明风华》中朱棣的台词,虽然有艺术加工,但当年朱棣的境遇真的很惨
2024-06-24 16:07:00
造就刘伯温一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是一位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臣。朱元璋统一江南期间,刘伯温曾经给他指明了先进攻陈友谅后进攻张士诚的作战路线
2024-06-24 16:23:00
明朝50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2万人马
土木堡之变明朝50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2万人马?这都要从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开始说起,明英宗皇帝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
2024-06-24 16:29:00
建立明朝前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元璋,即明太祖,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
2024-06-24 16:32: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徐有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6:48:00
崇祯帝为什么选择自杀,而不是逃往南京另立朝廷
朱由检,即崇祯帝,他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6-24 17:04:00
简介明朝初年宰相汪广洋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