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读书丨江挺:静抚中华文明的文化脉搏——品读《中国文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3 06:49:00 来源:上游新闻

读书丨江挺:静抚中华文明的文化脉搏——品读《中国文脉》

静抚中华文明的文化脉搏

——品读《中国文脉》

文/江挺

还未翻开《中国文脉》,差点被这书名吓退,毕竟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整个中华文明,内容庞杂到不会轻易让人理清读懂,更别提见筋骨,得脉络,借用作者余秋雨的话说,“只用一本书来讲述四千年,无论怎么说还是太匆忙”。

但是我一字一句,一段一章读下来,文中描述的那些人那些事,忽然在心中具象化,有了呼吸,有了心跳,有了因果。有了这些人和事,中华文明因此气象万千,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存在,使人游弋在这段悠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久久不愿上岸。

“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文脉可以串联起一个文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延续千年不曾间断,却离不开文字,作为《中国文脉》的主轴线,本书以文字的出世将我带回了最初的地方:上古祖先们在石壁上肆意舞画着,在烧焦的甲骨上凝神铸刻着,这里的图腾符号还弥漫着神话与巫术的迷雾,“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这时的汉字并未成型,但中华文明的涓涓细流就从这里开始注入,缓缓展开,娓娓道来,随后倾泻而出,奔涌向前。

有了文字,便有了文学,文化,文明,但这些又离不开人。中华大地孕育的无数极具生命光芒的独特个体,他们是得脉者,不仅串联起《中国文脉》,更撑得起傲立于世的中华文明,作者的笔触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让这些得脉者都还了魂:从远古神话到《诗经》,再到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就在书中,排着队在我耳边轻语,可以听到他们的心跳,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如此亲切,如此自然,甚至还有了颜色,有了性格,那么真实,仿佛从未消逝。

读《中国文脉》的时候,四周是寂静无声的,内心是激荡起伏的,时而埋头低吟,时而抬头冥思,时而内心哀鸣,时而心潮澎湃,就像端坐在一片扁舟之上,在中国文化的长河里,感受每一条弯曲的河道,体验每一次腾起的波浪,欣赏每一朵绽起的浪花,无论是波澜壮阔,还是静谧无声,都是一位穿越时空而来的文学大家或文坛巨匠,遥远但熟悉,微弱却坚韧,由远及近,渐渐汇在一起,从未间断。

这本书于我而言,犹如一位兄长,紧紧攥住我的衣角,拉着我疾步前往他好不容易发现的一处秘境,入口很小,只能俯身进入,里面却是一派辉煌:日月未变,山河未改,此时此刻,函谷关外的大漠荒烟中,圣哲老子还骑在牛背上,孔子在宫邑下与学生们长揖作别,先秦诸子的思想光辉还未淡去,汨罗江畔的屈原狂笑着提出惊天一问,面色苍白的司马迁在微亮的油灯下熬写“历史母本”,魏晋名士的风骨仍然强健,桃花源里的陶渊明还在驻足神游,李白杜甫在月光下推杯换盏,苏堤上的东坡在盼着春天的日出……

《中国文脉》与其说是在复述时间维度上的历史过程,不如说是进行的一场文化探索,如开篇所言:“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通过描绘一个个场景,述说许多种可能,提出一连串疑问,唤醒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基因,打通流淌千年的精神主脉,这不仅仅是文化的自信,也是心灵与精神的回归。

作者简介:江挺,涪陵区作协会员,重庆中烟涪陵卷烟厂职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读书丨江挺:静抚中华文明的文化脉搏——品读《中国文脉》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行,旨在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脉,本义指人体中的血管,引申指“脉搏”。常组词有血脉、文脉、一脉相传。文化如水,水脉亦文脉。文脉,即文明
2023-09-13 06:32:00
走在云雾缭绕的云贵高原深处,身着传统服饰的布依族老人静坐村边,蹦蹦跳跳的孩童嬉戏玩耍,远处传来悠扬婉转的天籁之音让整个布依村庄醉了心。低吟,高唱,仿佛一声声发轫自布依族历史的音乐
2023-07-08 16:29:0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在“青铜史诗”里,触摸“中国”脉搏
...“青铜史诗”背后,那绵延数千年的“中国”脉搏,感知文脉赓续的深刻启迪。宅兹中国 走进位于宝鸡市区的中华石鼓园,仿佛推开了历史的大门。坐落其中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外观就给人强
2024-09-11 22:41:00
...民群众谋幸福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最终价值追求。赓续文脉,弘扬传统文化。“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浴兰汤、菖蒲酒,品味的是传统端午里的岁月积淀,是后人对端午的传承记忆
2024-06-04 17:2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看了这个!
...文明的智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根脉这些小木片中藏着中华文脉的密码竹木无言,文字有意简牍勾勒出历史的“大事件”和“小细节”让泱泱中华文明更加真切、鲜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
2024-11-06 12:55:00
...深化合作。”人与城的互动除了带领驻华外交官探寻中华文脉,“发现中国之美”品牌已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文旅沉浸体验新路径、创新发展新模式、综合治理新方式、夜间消费新场景的重要窗口。
2023-09-14 06:59:00
...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公诉席上的指控,是对千年文脉的庄严捍卫。比如,应城市盗墓团伙主犯李某某纠集人员,用挖掘机暴力盗掘5处六朝至明代古墓,对3件三级文物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
2025-06-14 17:55:00
文旅“协”奏曲丨赓续黄帝文脉 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以黄帝文化为弦,以文旅融合为谱,奏响了一曲赓续历史文脉、激活发展动能的新乐章。(刘远/文图 李彤/视频)编辑:王晓颖审核 :王世洋
2025-03-30 11:51:00
西泠印社举行建社120年庆祝大会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世佳作,不断以金石之学滋养城市文脉、以文化交流提升城市魅力,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传奇、篆刻新的辉煌。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重视、支持西泠印社的发展,
2023-11-11 18: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