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卢祖尚之死:唐太宗的权谋与魏征的智慧
...恢复卢祖尚子孙的门荫。《资治通鉴·唐纪九》【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自玄武门之变后,决意刷新政风,与封德彝、房玄龄、杜淹、魏征等讨论治国理政,言而有信、行有必果,广开言路,嘉纳雅言,一代明君的人设呼之欲出。...……更多
...个人才,这么轻易地杀了,十分可惜。几天后,李世民问魏征:“你说齐文宣帝高洋这个人如何?”魏征说:“高洋这个皇帝,狷狂暴躁,但是他和别人争论时,也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例如,当年魏恺抗旨不愿担任光州刺史,高...……更多
...,实则在情理之中。到了唐朝,有一位叫卢祖尚的官员,唐太宗李世民任命他为州刺史,卢祖尚也拒绝赴任,李世民一怒之下将其斩首示众,事后,李世民却十分后悔。公元628年(贞观二年),州刺史李寿因贪污被同僚弹劾,最终...……更多
唐初这一功臣,只因一言不合,就被李世民杀了
卢祖尚,字季良,光州乐安(河南省潢川县)人,家里钱特多,也喜欢仗义疏财,所以在当地很有侠名。隋朝大业末年,卢祖尚十九岁,参加了官军的捕盗行动,由于他打小混社会,所以对于管理下属很有一套,捕盗也很有成...……更多
平话与史传:卢祖尚之死的比较与探讨
平话脱胎于史传文学,史传是平话的母体,这一点前面己经有所论述。但是平话在脱离史传这个母体的时候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形呢?它是对史传的完整的复制,还是血脉相连下的再创造?这一切到底是如何生成的?对此,研究...……更多
魏征是如何成功化解唐太宗的一次重大过错
...唐朝的历史中,魏征以其独特的机智和智慧,成功化解了唐太宗的一次重大过错,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事情的起因是杨誉的一次闯祸。杨誉是唐朝的一位官员,他因为一次失误,导致了一起严重的事件。然而,唐太宗在处理这件...……更多
魏征之死:唐太宗李世民的复杂情感与历史反思
...征,因病离世,结束了他辉煌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助手,魏征以其直言不讳、敢于进谏的风范,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然而,魏征的去世却引发了一场令人费解的风波,唐太宗在哀悼之余,竟然做出了...……更多
从权臣到忠臣:裴矩的传奇人生与唐太宗的治国智慧
...疏远自己而保得一命,这时聪明的。还有一位甚至活到了唐太宗时期,还成了太宗李世民贞观一朝的宰相,甚至还成了与魏征齐名的诤臣,也是颇够传奇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隋末大乱时,当朝五位宰相的人生抉择,看看从中...……更多
魏征:那个敢说真话的宰相
...新建立的唐朝。魏征以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才能,很快就被唐太宗李世民重用,成为了重要的谋士和宰相。说到魏征,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的直言不讳了。他敢于向皇帝提出批评意见,甚至在朝堂上毫不避讳地指出皇帝的错误。这...……更多
...个皇帝也当不踏实。这种情况到了隋朝才有所好转,到了唐太宗时期,几次重修家谱,才最终使得王谢两家衰落。领土范围西晋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更多
魏征的进谏艺术:他是如何巧妙地说服皇帝的
...被皇帝采纳。他就是被称为一代名相的魏征。魏征一生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多达200多次(据说是264次,未考证),居然全部被皇帝李世民采纳。魏征能够让自己的谏言全部被皇帝采纳,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创造了奇迹...……更多
唐太宗与曹操:伟大领袖的用人智慧
...史角度来说成就伟大的事业,无过于开辟新的王朝。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凭借自己的非凡能力和远见卓识,创立了大唐盛世,可以说他算得上一位伟大人物。伟大的人物都有某些共同的特质,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用人之道精髓...……更多
魏征:智慧与忠诚往往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的忠诚,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魏征不仅是唐太宗的重要顾问,更是后世官员学习的楷模。在历史的长河中,魏征的形象被广泛推崇。他的谏言精神和治国理念成为后代官员的重要参考。网友们常常提到:“魏征的...……更多
李世民处理魏征、房玄龄谋反事件:超乎寻常的果断与深思熟虑
...实,则还被告者以公道并以构陷之罪惩处告密者。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曾经有过两次状告谋反的案件,皇帝李世民知道后,没有按照正常的办案流程:调查、取证、开堂、审判,而是不经调查、不问黑白,直接将告密者当...……更多
魏征:唐朝初期的政治家与文学巨匠
作为唐朝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魏征在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以直言进谏、匡扶天下而著称,成为了历史上的一面“镜子”和一剂“良药”。一、出身背景与早年经历魏征(580年-64...……更多
魏征:唐朝的“真话王”
...们要聊的就是那位敢于直言、勇于担当的魏征。他不仅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谋士,更是那个时代的“真话王”。在这个充满“官话”的时代,魏征的直言不讳如同一股清流,冲刷着虚伪与谎言。一、魏征:一个“真话”的勇士魏征...……更多
西晋王朝:腐朽之风盛行,催生历史最差大一统王朝
...取,丧失危机意识,社会风气严重败坏,政治日益腐败。唐太宗李世民在《晋书·武帝纪》中点评晋武帝司马炎说:“不知处广而思狭,则广可长广;居治而忘危,则治无常治。”可谓一语中的。 ……更多
魏征家族的荣光与沉浮:从开国功臣到四世孙的典当老宅
...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人性深处的波澜壮阔?唐太宗痛失心腹患难之臣遗孀谢绝最高礼仪送葬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心腹大臣、开国功臣魏征患重病卧床。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唐太宗震惊万分,立刻从宫中赶往魏...……更多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智慧
骁勇善战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不仅完善了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而且实行了轻徭薄赋、疏缓刑法的政策。包括府兵制、均田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并颁行了《大唐律》...……更多
温彦博与魏征之事,谁的责任更重
...,温彦博和魏征的事迹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股肱之臣,他们各自展现了不同的忠贞与智慧。然而,在权力的巨大漩涡中,两人曾有过冲突,那么在这场历史事件中,谁的行为更显正确呢?要回答这个...……更多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这其中的大部分帝王也只是能够接受\"顺耳\"的忠言,而唐太宗李世民就不一样,他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虚心求谏,重视贤臣,从而实现了光耀史册的\"贞观之治\"。细说起来,千古明君李世民大治天下的功绩中,长孙皇后的从...……更多
关于皇位传承武则天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唐神器?武则天,一个极具野心和智慧的女性,自嫁给唐太宗以来,始终秉持着雄心万丈的目标。她出生在一个寒微的家庭,凭借自身的才智和机智,小心翼翼地攀爬至太宗的身边,最终成为太后,掌握实权。然而,太宗去世...……更多
魏征与高力士:唐朝宦官的历史影响
...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最有名的宦官之一是魏征。他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时代担任宦官,因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的品行而备受赞誉。魏征在唐朝的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参与了许多重要决策,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更多
从直言进谏到沽名钓誉,揭秘魏征的真实面目
魏征:直言纳谏还是沽名钓誉?魏征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创下“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也因虚心纳谏而被后人称赞为“一代明君”。魏征从来不会因为李世民是皇帝而说出阿谀奉承的话,据...……更多
为何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将他墓碑推倒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是中国封建史上有名的明君贤臣,二人在君臣共事的17年里(公元626-643年),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塑造了唐太宗纳谏任贤的明君形象,也成就了魏征直言不讳、尽忠直谏的一代名相。但鲜为人知...……更多
“跳槽”鼻祖——魏征,却是辅佐唐太宗一生的忠贞谏臣
...学家,更是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谏臣。他有幸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共同铸就了被誉为“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魏征生于公元580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他出生后的短短一年,隋朝正式立国,这仿佛预示着他将与这个时代...……更多
魏征直言进谏,奠定“贞观之治”基石
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怒骂中丞黄莆德参:难道让宫中的人都剃掉头发,你们这群人才会满意吗?说完这句话,李世民当即要以诽谤罪处罚黄莆德参,好在这个时候魏征站了出来,他的慷慨陈词,李世民听了心服口服,立即...……更多
魏征与李世民:一代名臣的身后是非
前言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二人之间的互相提携和忠言逆耳的交流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然而,在魏征死后,李世民看到他留下的一本册书后,勃然大怒,并当众表示“给我挖了此贼的坟!”这...……更多
唐朝时期为何会出现“贞观之治”的景象呢
...征很正直,就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公元626年,有大臣向唐太宗建议说,有些16岁以上的男孩,虽不满18岁,但长得身材高大,也应征之入伍。唐太宗准奏,但是魏征却扣住诏书不发。唐太宗几次催促,魏征就是不发。唐太宗愤...……更多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崇及向往的朝代,那便属唐朝无疑。唐朝在政治方面,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这几位明君的领导;在臣子方面有魏征、孙无忌、狄仁杰等人的辅佐;在诗歌文辞方面有着世人皆知的白居易、刘禹锡、李白等。唐代的一片繁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日本著名小说家田中芳树的历史小说《天竺热风录》最近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田中芳树著有《银河英雄传说》《亚尔斯兰战记》《创龙传》等长篇小说
2025-02-15 07:55:00
甄嬛传:敬妃至死都不知,皇上为什么从不让她侍寝?真相太扎心!
作者|籽玲《甄嬛传》中雍正妃子众多,每晚都有不同小主陪伴,但却很少看到敬妃侍寝,唯一一次皇上主动去敬妃那,还是因为甄嬛回宫后
2025-02-14 23:27:00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在中国,很少有人没看过《倩女幽魂》,这部经典电影堪称几代人的共同回忆。《倩女幽魂》的故事是由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聂小倩》一文所改编
2025-02-14 23:51:00
民国女特务“乌梅”,留下1串密钥64年无解,却被孙女无意破解
音乐之谜:隐藏在《秋水伊人》中的乌梅传信密码最近,一宗牵涉到特务、密电码和音乐的神秘事件在西安引起轰动。这一事件起源于外祖父母坟墓的拆迁
2025-02-14 16:31:00
《大明王朝1566》严嵩雨中训子,究竟是为什么?
执掌内阁二十年来多少风雨挥洒而去。今天这场大雨,就凭严世蕃替父亲擎着的那把伞还能挡得住吗?在浙江巡抚郑泌昌和浙江布政使何茂才的指挥下
2025-02-14 16:34:00
1951年处决汉奸,81岁刘雨田被押入刑场,高喊着:我这辈子值了
在1951年的一个清晨,新中国的曙光刚刚洒满大地,一位八旬有余的老者,刘雨田,在万众瞩目下被警方带到处决的现场。这位曾经的显赫人物
2025-02-14 16:36:00
清朝被推翻后,为啥没有杀掉溥仪?专家: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夜晚,寂静的庭院中一盏明灯孤独地闪烁,照亮着四周。或许,你会想起夜明珠,那神秘的绿色光芒曾经在古代皇宫中闪耀。夜明珠,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充满想象力
2025-02-14 16:47:00
贵妇人带1400年古做鉴定,专家:赝品!贵妇大笑:你可知出自哪
提及古画,大家脑海里应该出现的都是天文数字一样的价格。但是实际上,古画要想被卖出足够高的价格,那前提必须是它是真品。倘若古画本身就是仿制品或者赝品的话
2025-02-14 17:17:00
溥仪有多无能?作为皇帝的他,只能默许皇后伺候日本人,还怀孕
溥仪有多无能?作为皇帝的他,只能默许皇后伺候日本人,还怀孕要说我国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虽然经历了多个朝代,但是文化一直都保留下来了
2025-02-14 17:18:00
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谁?美国专家拿出了DNA
一提到日本人,你的印象是怎样的?我们中国人自不必多说。由于民族之间的历史等诸多因素,我们很难代替先烈们选择原谅,所以对日本人的印象也不是很好
2025-02-14 17:27:00
当年那个风靡一时的老劳模李素文,如今怎么样了?
提起李素文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曾是风靡一时的劳动模范。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
2025-02-14 17:31:00
日军制造爆炸案致张作霖死亡,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流泪:一切都完了
引言:1928年,“东北王”张作霖坐上了慈溪太后生前的专列,坐在火车当中的张作霖殊不知危险悄然而至,“嘭”的一声爆炸只见火车被瞬间炸成了两节
2025-02-14 17:33:00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陆龙杰)房县古称房陵,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炎帝神农、周太师尹吉甫、汉太守黄香
2025-02-14 17:34:00
比孙殿英还牛的盗宝将军, 生前作恶多端, 死前幡然悔悟将国宝捐出
比孙殿英还牛的盗宝将军,生前作恶多端,死前幡然悔悟将国宝捐出中国近代有一段历史是被军阀割据的时期,这些军阀分布在自己的地盘上
2025-02-14 17:37:00
浅析:包青天从人到神的形象演变(二)
宋代以后,包公成了一个符号。元朝,蒙古人的统治技术非常粗糙,民族歧视和官员治理的放松造成了深深的痛苦。社会底层的人们呼吁清朝官员为他们做出决定
2025-02-14 1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