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3 02:17:00 来源:戏说三国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劝世名言不仅适用于劝导平民百姓,就算将其拿来警醒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来说也并无不妥。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古往今来,若想江山永固、盛世得昌,帝王就必须能够敞开胸怀,广开言路,允许臣子们直言进谏,让他们为社稷和黎民的福祉而建言献策,以实现兴利除弊、长治久安的目的。

纵观历史,能够虚心纳谏的帝王并不算多,这其中的大部分帝王也只是能够接受"顺耳"的忠言,而唐太宗李世民就不一样,他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虚心求谏,重视贤臣,从而实现了光耀史册的"贞观之治"。

细说起来,千古明君李世民大治天下的功绩中,长孙皇后的从旁辅就也功不可没,这位冰雪聪明、德贤并重的伟大女性也因此而被史学家誉为"千古第一贤后"。

系出名门,德高品贵、睿智贤淑的长孙皇后

公元601年,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正室夫人高氏为其诞下了一名粉雕玉琢、乖巧可人的女婴。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女婴刚满月不久,高氏就请来术士为此女占卜测字,术士用女婴的生辰八字仔细推算后,说道:此女命格奇高,正合卦象中的"坤"字,天乾地坤,坤载万物,您的这个女儿当真是贵不可言呐!

术士的言论有真有假,而待这小小女婴成年后,还真嫁给了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之子李世民。此后,生活在宫墙深苑、皇家内室的她守礼知节、机智行事,还真就帮助丈夫李世民荣登了帝王之位,开启了皇图霸业。

而这个命格奇高、贵不可言的女子,便由长孙氏而晋升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母——长孙皇后。

当长孙皇后还是秦王妃的时候,她就能够一边相夫教子,一边恭孝有加地侍奉公公李渊,极大地缓和了李渊、李世民父子间的嫌隙。

玄武门事变中,长孙皇后亲自给一众官兵鼓励和慰问,成功地稳定了军心,助推丈夫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立刻册封劳苦功高的发妻长孙氏为皇后,让她母仪天下、尊荣至极。

身居后位,长孙皇后并没有就此居功自傲、贪享荣华,她依然选择默默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打理好后宫的一切,努力不让李世民为后宫琐事操心。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她在默默从旁辅佐丈夫稳固江山基业的时候,从不越界逾矩,只是加以温柔提醒,告诉李世民何为治国理政的中肯原则,其他一概不谈。

从始至终,长孙皇后处处以前朝国事为重,深信夫君李世民有驾驭群臣的实力,并且恪守妇德宫规,坚决维护"后宫不得干政"的皇室训制。

长孙皇后的母族一直都忠心耿耿地拥戴着李世民,尤其是当朝国舅、长孙皇后的胞兄长孙无忌,更是效忠李唐天下的肱骨重臣。

长孙无忌因为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至功而位及群臣之首,深受李世民倚重,得享了旁人不可企及的荣宠和功禄。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而当李世民想更多地提拔、封赏长孙一族之时,却被长孙皇后坚定地拒绝了。

长孙皇后认为朝臣自当努力建立功勋,然后皇帝可以论功行赏,而长孙氏一族已经得到了太多的圣眷隆恩,若再额外拔擢犒赏,恐怕外戚太盛不仅会招来无端的祸患,还会污了太宗任人唯贤的美名。

太宗曾问长孙皇后如何看待朝政国事,长孙皇后思虑片刻,坦诚地答道:愿陛下将"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这8字箴言放在心中,则万事可解。

后来,当唐太宗每每被魏征、杜如晦、褚遂良等谏臣的忠言弄得恼怒不已之时,长孙皇后却"以之为喜",祝贺唐太宗能得到诸位贤臣的直言进谏,故而国事必将昌明、天下必会太平。

长孙皇后经年的言行作为,无疑是在为李唐天下的顺治而默默殚虑助力,而当她面对家事和国事的利益相悖之时,同样能够理智地看待问题,做出聪明的选择。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长孙皇后识大体护忠臣,不为家事枉顾既定的皇家礼制

唐太宗一向爱重长孙皇后,也因此极为喜爱他和长孙皇后所诞育的皇子公主。在唐太宗李世民的21个女儿之中,最受宠爱的就是长乐公主李丽质,她是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女儿,也是李世民的嫡长女。

李丽质人如其名,天生丽质,遗传了长孙皇后的美貌和气质,自幼便由长孙皇后亲自抚养调教,这个金枝玉叶旁人可比不得,7岁就被父皇赐予"长乐郡公主"的封号,并得食邑3000户。

食邑3000户是什么样的封赏呢?就相当于长乐郡中3000个农户家庭上缴的田邑赋税皆归长乐公主所有,以确保其可以生活优渥、衣食丰厚。

作为独得厚宠的皇室明珠,长乐公主的婚事就成了帝后父母心中的一件大事。

太宗疼爱长乐公主,早就为其物色好了一个门当户对的驸马,而这个幸运的驸马并非旁人,而是长孙皇后的亲外甥、重臣长孙无忌的嫡长子长孙冲。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长孙冲为人品端貌健、才学过人,又是国舅之子,他与长乐公主的结合可谓是亲上加亲、难得的皇室佳缘。

长乐公主订立婚约后,礼部不敢怠慢,提前一年就开始置办婚礼所需的一应之物。而彼时与长乐公主同年出嫁的还有一位公主,她就是李世民的妹妹、太上皇李渊的六公主——永嘉长公主。

李世民钟爱长乐公主,命礼部为长乐公主准备高于永嘉长公主两倍的嫁妆,礼部接到皇帝的命令却犯了难,因为这个决定显然违反了此前不久所敕定的皇室礼制。

不久,魏征听说了此事,就谏言于太宗:长幼有序,不该厚此薄彼。并用汉明帝刘庄的典籍故事加以劝说,希望李世民能够收回前言,遵照礼制来公平地置办两位公主的嫁妆。

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后,自觉有理,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收回了成命。待李世民退朝回宫后,看见长孙皇后,就把魏征进谏的事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太宗原以为魏征的举动委屈了长乐公主,长孙皇后会面有愠色,必竟帝后嫁女的事情说到底还轮不到一个臣子来指挥插嘴。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可长孙皇后却开口称赞魏征,她说:魏征考虑的是制度遵守和人言可畏,实则是在替陛下您维护皇威,真乃我朝的社稷之臣也。

长孙皇后为了嘉许魏征忠言进谏的行为,还特意请求李世民给予魏征奖赏。于是,魏征得到了帝后赏赐的400匹丝绢以及400缗铜钱。

其实,当初太宗决定命礼部为长乐公主准备丰厚的嫁妆之时,长孙皇后一定是知道的,并且没有加以阻拦。

而当一些朝臣认为此举逾矩并纷纷表示反对后,长孙皇后才思量利弊,不仅同意遵照礼制如常置办长乐公主的嫁妆,不再搞特殊化,还重赏魏征,恰恰体现了长孙皇后的聪明之处:如果执意拒谏,不仅会被世人认为帝后二人苛待皇室长公主,还会失去魏征这个诚臣的信服和忠心。

长孙皇后之所以能够处处留下懿德善行,于青史中流芳百世,与她善于分析局势利弊、礼贤下士、看重忠臣贤臣有关。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拥有如此智慧和格局的长孙皇后,确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果真担得起"千古第一贤后"的美名、堪称后宫女性的典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3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太宗一生有过十余位妃嫔,那么他最爱的女人是谁?
...作为唐代初期最重要的皇帝,也是唐朝实际上的创始人,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文治、武功都创下了很高的成就。在他君临天下的二十多年里,曾经有过十余位妃嫔。但若问谁是他的最爱,那么毫无疑问
2023-05-10 09:56:00
为何说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也就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可以想见的是,长孙皇后在男女地位极不平等的封建社会能够赢得百官和历史对其千古贤后的称赞,接触诗文史书是非常重要的来源
2024-06-08 20:02:00
为何长孙皇后被誉为“完美皇后”?
...得了后宫众嫔妃和朝廷大臣们的一致赞誉。虽然没能陪伴唐太宗一起走完贞观盛世,但是无论是在其生前还是在其死后,都对唐太宗李世民,对大唐盛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她临终前留下的三
2023-07-02 11:17:00
她是贞观之治幕后功臣,助李世民成就大唐盛世
导语: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历史上有名的一对帝后,唐太宗和长孙皇后。他们二人之间可以说是革命伴侣,也可以说是一生挚爱。在李世民的前半生,无论做什么长孙皇后都陪着他。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开创
2023-12-09 22:27:00
长孙皇后为何腰间总系一袋毒药
...。她语不及私,多次以外戚干政导致王朝覆灭的事实劝谏唐太宗李世民,让他以皇家安危为先,不要重用自己族人,不可让族人中枢要职。她竭力辅佐,在李世民被气昏了头的时候总是能温言劝抚,
2023-06-06 11:28:00
长孙皇后的有趣事情,得此女做老婆三生有幸
...正是前车之鉴,希望陛下千万不要任命我的哥哥为宰相。唐太宗一开始并没听进去,坚持给了长孙无忌高官厚禄,于是长孙皇后私下让哥哥主动辞去这些职位,到最后唐太宗不得不应了她。8,贞观
2022-12-16 14:48:00
长孙皇后:武则天唯一不能超越的女人
...永远无法超越的,一个是李世民,另一位就是长孙皇后。唐太宗戎马一生,与长孙皇后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一个男人成功的背后肯定离不开一个女人,那么唐太宗的成功肯定是离不开长孙皇后。长
2023-09-11 21:17:00
长孙皇后:唐太宗的“贤后”与一生挚爱
...国历史上无人能比的一代“贤后”,人们都说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挚爱的女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及万千宠爱与一身的皇后。许多人都认为长孙皇后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女人。只是,她
2023-09-04 11:21:00
李世民虽然信任长孙无忌,可为什么又不给他实权?
唐初,唐太宗李世民画像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中以赵国公长孙无忌位居第一,由此可见其人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长,而是李世民在跟李建成争夺皇位的过程
2023-04-22 07: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