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卢祖尚出宫后,李世民大松一口气,对杜如晦说:“有了卢祖尚,交州无忧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卢祖尚突然反悔了。
原来,李世民当面任命卢祖尚为交州刺史时,卢祖尚没有多想,头脑发热就答应了。回到家后,越想越不对劲。交州不仅离长安几千里,蛮人本就不好管理,再加上多有瘴气,卢祖尚担心自己有去无回。所以赶紧上奏,谎称自己突然生病,无法赴任,请求辞职。
李世民接到奏折后,气不打一处来,火冒三丈,怒道:
“匹夫犹敦然诺,柰何既许朕而复悔之!”
意思是:普通人还知道一诺千金,你作为朝廷大臣,既然答应了这个差事,岂能出尔反尔?
李世民派杜如晦前去劝说,杜如晦到了卢祖尚的家中,好说歹说,劝他不能言而无信,况且在天子面前答应的事情若是反悔,置天家威严于何地?要是惹怒了天子,治你个欺君之罪,可不是闹着玩的。
卢祖尚当了半辈子的官,岂能不懂这个道理。但他一想到自己去了交州,恐怕一把老骨头就埋在了那里,便铁了心不去赴任。任杜如晦舌灿莲花,卢祖尚仍坚持要辞职。
杜如晦无功而返,李世民又派卢祖尚妻子的哥哥前去劝说,并且承诺,只要卢祖尚去赴任,三年之后一定将他调回来。可惜,卢祖尚还是不答应。
李世民非常郁闷,召卢祖尚进宫,当面再问他最后一遍:“你既然答应了朕,到底去还是不去?”卢祖尚答:“臣固辞之!”李世民怒不可遏,发天子之怒,对群臣说:
“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朕发号施令,官员却不听,朕又怎么能治理国家呢?)——《资治通鉴》
李世民一怒之下,让人将卢祖尚推出午门,斩首示众。不一会,卢祖尚人头落地。
但是,卢祖尚死后,李世民后悔了,他觉得卢祖尚是个人才,这么轻易地杀了,十分可惜。几天后,李世民问魏征:“你说齐文宣帝高洋这个人如何?”
魏征说:“高洋这个皇帝,狷狂暴躁,但是他和别人争论时,也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例如,当年魏恺抗旨不愿担任光州刺史,高洋知道原因后,并没有责怪魏恺。这就是高洋的优点。”
李世民听闻后思考良久,羞愧地说:
“然,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资治通鉴》
李世民的意思是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卢祖尚虽然失信于朕,但朕就这么杀了他,太粗暴了。朕还不如高洋呢!”于是,李世民下旨,荫封卢祖尚的子孙,弥补自己的过失。
他没有死在交州,却死在了长安城内,十分不值。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卢祖尚有这样的结局,并不能怪李世民,怪自己没有想清楚就答应了这件事。但李世民在魏征的引导下,领悟了更深层次的东西,最终觉得自己杀卢祖尚过于残暴,还不如暴君高洋,从此不再轻易杀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8 09: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