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8 06:46:00 来源:戏说三国

每个朝代都有繁荣和落幕,更迭换代、斗转星河也只是一瞬间而已。但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突出的朝代也就那么寥寥米粒,几个而已。如果说令人推崇及向往的朝代,那便属唐朝无疑。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唐朝在政治方面,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这几位明君的领导;在臣子方面有魏征、孙无忌、狄仁杰等人的辅佐;在诗歌文辞方面有着世人皆知的白居易、刘禹锡、李白等。唐代的一片繁荣可谓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也是登峰造极,人人膜拜向往的圣地。特别是贞观之治的盛大,更是撩拨着人的心弦。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在建唐初期,一切还是百废待兴。经济水平以及社会劳动力急剧下降,这时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小人物出现了,便是一个洗马官;最先是跟随在李建成身边,在李建成死后,因为一次与唐太宗的面见被唐太宗所注意,后因直言敢谏而被唐太宗重用。

没错,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了他就是魏征,魏征一直是一个敢于直言的人,于是唐太宗便经常召魏征进宫,让他提出一些建议,听取他的看法与见解。更有甚时会让唐太宗也下不了台,很是尴尬。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特别是有次太宗听取一位大臣的建议,决定要让身体强壮年满十八岁的未服役青年都去当兵,在魏征听后却是极力的阻止,丝毫不给作为一国之君唐太宗的面子。随即更是提出了他已经违背了“二十岁当兵”的治国安民方针。还叙述了其中的缘由,便是“把森林烧了,很容易打到猎物,但是明年便没有猎物了。”这样简单的举例就道破了其中的关键;是啊,如果今年把身强体壮的青年都派去当兵,那明年的赋税怎么收取。随后唐太宗醒悟,立即撤回了命令。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由此可见,魏征是一个能够思前想后可览全局的人才,最值得称赞的一点就是他敢于直言,能把唐太宗不足的地方说出来并且让其改正,做到不私言苟。就连唐太宗纳宾妃的时候,他只是听说别人已与其他人订婚。便着忙的觐见唐太宗,说“把已经与人订婚的女子夺过来,这种行为欠佳,不能符合人家父母的心愿”,唐太宗听后更是羞愧不已,赶忙取消了册封。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在魏征死后,唐太宗罢朝五天,亲自登上西楼遥望魏征逝去的地方,沉痛的说道“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端正衣帽;用历史作镜子,可以懂国家兴亡;用人作镜子,可以明自我;现在魏征的离去,便是失去了一面镜子啊”。可见魏征在初唐政治舞台上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可以说唐朝繁荣昌盛的开始,离不开这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人。我们不曾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没有这样一个人物,会不会有后继的开唐盛世?会不会出现文化极聚的舞台?我想应该是不会的,没人的直言进谏,永远无法认知到自己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还是一国之君,万人之上的地位,如果没有一个敢于发现并且纠正自己错误的人,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或许就没有了盛唐之势吧。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一个敢于直谏的人,唐朝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他的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名相魏征在天庭是武曲星,在地府是判官,这些身份是怎么来的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后,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唐太宗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征询问得失,魏征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唐太宗李世民全然接纳。因辅佐唐太宗
2023-04-18 18:14:00
为何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将他墓碑推倒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是中国封建史上有名的明君贤臣,二人在君臣共事的17年里(公元626-643年),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塑造了唐太宗纳谏任贤的明君形象,也成就了魏征直言不讳
2024-04-13 21:27:00
为何说大唐没有魏征的谏言,就没有贞观之治的盛况
...不是最头铁的那个,但是魏征最难得可贵的地方,就是和唐太宗十七年如一日的互动与坚持。魏征一生面谏太宗50次,上奏疏11道,这还是有记载的,他恐怕一生的奏言都能写本书了,绝对是史
2024-06-19 10:54:00
他是李世民既爱又恨的人,一生进谏2百多次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明君之一,在他统治期间开创了闻名世界的贞观之治并为长安后来发展成一个国际大都市奠定了基础。李世民虽然是大唐帝国的主人,但是他身上并没有地王超
2023-06-15 13:29:00
魏征直言进谏,奠定“贞观之治”基石
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怒骂中丞黄莆德参:难道让宫中的人都剃掉头发,你们这群人才会满意吗?说完这句话,李世民当即要以诽谤罪处罚黄莆德参,好在这个时候魏征站了出来,他的慷慨陈词,
2023-11-15 14:20:00
唐朝时期为何会出现“贞观之治”的景象呢
...征很正直,就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公元626年,有大臣向唐太宗建议说,有些16岁以上的男孩,虽不满18岁,但长得身材高大,也应征之入伍。唐太宗准奏,但是魏征却扣住诏书不发。唐太
2024-05-20 19:38:00
从直言进谏到沽名钓誉,揭秘魏征的真实面目
魏征:直言纳谏还是沽名钓誉?魏征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创下“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也因虚心纳谏而被后人称赞为“一代明君”。魏征从来不会因为李世民是皇帝而
2024-03-16 06:52:00
聊聊唐代关中十八陵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帝陵——昭陵
...光武帝刘秀原陵“高六丈”的规格来营建唐高祖的帝陵。唐太宗画像。图源:网络最终,李世民采用房玄龄的观点,“封土为陵”,在今陕西三原县的徐木塬营建唐高祖献陵,仅用5个月就完工。唐
2023-05-18 14:07:00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明镜自照’的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一代明君,在他身边,有着像魏征那样的诸多谏臣,他积极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堪称中国历代君主之典范。在他心中,始终有一面镜子在警戒、提醒、劝勉自己不要
2024-06-22 21: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