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跳槽”鼻祖——魏征,却是辅佐唐太宗一生的忠贞谏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0 14:24:00 来源:戏说三国

魏征,字玄成,是我国隋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更是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谏臣。他有幸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共同铸就了被誉为“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魏征生于公元580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他出生后的短短一年,隋朝正式立国,这仿佛预示着他将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跳槽”鼻祖——魏征,却是辅佐唐太宗一生的忠贞谏臣

据史书记载,魏征出生在河北一个显赫的士族家庭。然而,命运多舛,他在年幼时便失去了父亲。家境的贫寒并没有压垮他,反而磨砺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促使他立下了宏伟的志向。他勤奋刻苦,博学多才,广泛涉猎各个领域。

隋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天下大乱。公元617年,魏征毅然加入了李密的瓦岗起义军,凭借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很快得到了李密的赏识和重用。公元618年,他随李密一同归顺了大唐王朝。此后,他又受到太子李建成的优待和尊崇,被任命为太子洗马(xiǎnmǎ),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跳槽”鼻祖——魏征,却是辅佐唐太宗一生的忠贞谏臣

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的坦率和真诚颇为欣赏。尽管魏征作为前太子李建成的旧臣,两人之间过去曾有矛盾,但李世民却并未因此而记仇,反而更加器重魏征。这一年,魏征已经47岁,从此他开始在李世民的麾下担任要职。

魏征全心全意地辅佐李世民,始终坚守着“初心”,立志成为一位“良臣”。他常常提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政治的深刻理解,更是他对广大百姓的深切关怀和爱护。正是由于他对初心的坚守,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而著称。据《贞观政要》记载,他曾五十次当面陈诉谏议,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有十一件,一生所提的谏言多达“数十余万言”。

“跳槽”鼻祖——魏征,却是辅佐唐太宗一生的忠贞谏臣

魏征还主张通过推行教化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宁,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多次劝诫皇帝停止战争,减轻赋税和劳役,与民修养,避免奢侈浪费。在用人方面,魏征认为要善于识别人才,发挥其长处并包容其短处,同时要做到赏罚分明,不偏袒任何私人感情。

李世民采纳了这些建议,制定了一系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政策。这些政策对“贞观之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跳槽”鼻祖——魏征,却是辅佐唐太宗一生的忠贞谏臣

公元643年,魏征因病去世,享年63岁。唐太宗李世民闻讯后深感悲痛,为此罢朝五日,下诏追赠魏征为司空,赐予他“文贞”的谥号,予以厚葬。然而,魏征的妻子裴氏却按照魏征生前的遗愿,婉言谢绝了这些隆重的丧葬安排,坚持实行简单的葬礼。

后来,唐太宗经常对身边的侍臣感叹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常常用这样的方式避免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宝贵的镜子。”

“跳槽”鼻祖——魏征,却是辅佐唐太宗一生的忠贞谏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征最重要的官职“侍中”,相当于今天什么职位?
...、明、清“位微言重”言官迥然不同;侍中魏征敢多说,唐太宗也咬牙容忍,此二人成为了明君谏臣的杰出代表,也成为后来正经、不正经言官的学习对象。我们这里再明晰一下概念,“监督”和“
2023-06-26 12:23:00
他是李世民既爱又恨的人,一生进谏2百多次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明君之一,在他统治期间开创了闻名世界的贞观之治并为长安后来发展成一个国际大都市奠定了基础。李世民虽然是大唐帝国的主人,但是他身上并没有地王超
2023-06-15 13:29:00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初五,长安城一片欢快气氛。家家户户院子里竖起长长的竹木竿,竿顶飘悬着纸或布制作的五颜六色的长条旗,称为“发愿幡”,上有墨书,风吹幡动,祈求长命百岁
2024-06-05 06:50:00
为何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将他墓碑推倒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是中国封建史上有名的明君贤臣,二人在君臣共事的17年里(公元626-643年),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塑造了唐太宗纳谏任贤的明君形象,也成就了魏征直言不讳
2024-04-13 21:27:00
魏征家族的荣光与沉浮:从开国功臣到四世孙的典当老宅
...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人性深处的波澜壮阔?唐太宗痛失心腹患难之臣遗孀谢绝最高礼仪送葬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心腹大臣、开国功臣魏征患重病卧床。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唐太宗
2023-12-26 09:00:00
魏征与李世民:一代名臣的身后是非
前言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二人之间的互相提携和忠言逆耳的交流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然而,在魏征死后,李世民看到他留下的一本册书后,勃然大怒,并当众表示“给
2023-11-28 14:57:00
魏征的进谏艺术:他是如何巧妙地说服皇帝的
...被皇帝采纳。他就是被称为一代名相的魏征。魏征一生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多达200多次(据说是264次,未考证),居然全部被皇帝李世民采纳。魏征能够让自己的谏言全部被皇帝采纳,
2023-10-21 08:12:00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明镜自照’的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一代明君,在他身边,有着像魏征那样的诸多谏臣,他积极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堪称中国历代君主之典范。在他心中,始终有一面镜子在警戒、提醒、劝勉自己不要
2024-06-22 21:26:00
魏征:唐朝初期的政治家与文学巨匠
作为唐朝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魏征在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以直言进谏、匡扶天下而著称,成为了历史上的一面“镜子”和一剂“良药”。一、出身背景与
2023-12-04 14: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厦门受降地为何有两个?
第一次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地点:鼓浪屿海滨旅社旧址(现鹿礁路2号)●厦门受降代表:海军少将李世甲、厦门要港司令刘德浦第二次受降●时间
2025-08-15 08:39: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⑩|青纱帐里的“阿庆嫂”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张海音 陈亚飞文案:张灵 刘杰 刘岚制作:齐媛媛 赵燕杰 马然 刘彤瑶鸣谢:中共容城县委组织部灵韵数字艺术工
2025-08-15 09:07:00
1966年上映的影片《地道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025-08-15 09:4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8月15日,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
2025-08-15 09:53:00
大禹文化②丨九州与德州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15 11:07:00
文学里的抗战·红旗谱三部曲丨烽烟淬笔绘红旗
梁斌。 散襄军供图盛夏,蠡县辛兴镇梁庄村。天空湛蓝如洗,干热的风裹着草木芬芳,拂过冀中平原。土地变得滚烫,像燃烧过一样
2025-08-15 11:19:00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分享一个热知识:《恭喜恭喜》不是拜年歌,而是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
2025-08-15 11:20:00
文学里的抗战·平原枪声丨从未远去的“平原枪声”
抗战时期的李晓明。 肖张镇政府供图夏风,从平原上涌起,掠过无垠的青纱帐,晨曦里的肖张镇从酣睡中醒来。合上《平原枪声》最后一页
2025-08-15 11:22:00
80年前,抗日烽火燃遍燕赵大地。在那个鲜血与战火交织的年代,河北作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并以笔为枪打响文学里的抗战
2025-08-15 11:40:00
文学里的抗战·小兵张嘎丨苇淀深处觅“嘎子”
徐光耀近照。徐丹供图在百岁老人徐光耀床头的经典版画里,嘎子与玉英坐在船头,咧开的嘴角里盛着满溢的阳光——那是烽火岁月里最澄澈的笑
2025-08-15 12:30:00
文学里的抗战·野火春风斗古城丨暗夜星火耀古城
图为李英儒。 李小龙供图8月1日18时许,北京长安大戏院内热闹非凡,由抗战经典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改编、北京京剧院创排的同名京剧即将首演
2025-08-15 12:30:00
文学里的抗战·敌后武工队|敌后尖刀写传奇
1942年,敌后武工队军事行动前的留影,左起第一持枪者为冯志。 资料片“伟大的作品将来一定要产生,而且一定会产生在前线
2025-08-15 12:34:00
文学里的抗战·烈火金钢|烈火中的“金”与“钢”
河间市冀中烈士陵园内矗立的冀中革命烈士纪念碑。河北日报记者 田 恬摄夏日的滹沱河,阳光洒落碧波荡漾,一片绿意盎然。这条发源于山西的河流
2025-08-15 12:35:00
菏泽民盟书画院系列作品展——花风归来·田立致敬家乡国画作品展
菏泽民盟书画院系列作品展之首展——花风归来·田立致敬家乡国画作品展主办单位:民盟菏泽市委会承办单位:郓城县博物馆民盟郓城支部协办单位
2025-08-15 15:22:00
光耀太行 | 山西抗战中的白求恩
图为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外观。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张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历史长卷中,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以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025-08-15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