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征最重要的官职“侍中”,相当于今天什么职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6 12:23:00 来源:戏说三国

魏征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之一,他在太宗朝的最重要官职“侍中”,相当于最高监督长,多数人印象模糊,分不清职责;本文尝试从唐朝职官制度出发,结合我国2018年新强调的监察系统,来谈谈这一古代官职。

魏征生于隋末乱世,命运非常坎坷,在李世民之前跟过五位主人,“元宝藏→李密→李渊→窦建德→李建成”;到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他被太宗质问,魏征毫无惧色,留下了那段名载史册的对话:

太宗质问:你离间我们兄弟(让我们骨肉相残),为什么?("汝离间我兄弟,何也?")

魏徵回答:太子要是听我的话先动手,必定没有今天的祸患。("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

《旧唐书·卷七十一》

李世民见魏征临危不惧,直中要害,决定成为他的第六位主人。

可毕竟是死敌,作为李建成前谋士,这样的人该安排到什么部门,该给一个什么职务?

最了解你的,是你的敌人。

那就敞开胸怀,让他给我提意见吧。起码要给哥哥的余党做表率。

魏征最重要的官职“侍中”,相当于今天什么职位?

安排他在三省之二的门下省(主管监督、监察)。往“侍中”方向吧(最高监督长。在唐代群相中,掌封驳,对皇帝的监督建议叫“封回”,对下属叫“驳回”)。知人善任的杰出皇帝太宗,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一条完美路线。

魏征最重要的官职“侍中”,相当于今天什么职位?

”,除了必要的升迁历练外,他在掌管监督的门下省,占据生涯主流。

魏征最重要的官职“侍中”,相当于今天什么职位?

穿上象征极高荣誉紫袍,成为大唐宰相的一员,成为一名国家级副职的高级监察干部。

贞观十六年(642年)太宗想让他辅佐不听话的太子李承乾,仍想让他执掌门下省的事务(知门下省事)。

尤其注意的,魏征是“位重言重”国级监察干部,这与此后的宋、明、清“位微言重”言官迥然不同;侍中魏征敢多说,唐太宗也咬牙容忍,此二人成为了明君谏臣的杰出代表,也成为后来正经、不正经言官的学习对象。

我们这里再明晰一下概念,“监督”和“监察”。

监督、监察意思相近,不过“监督”含督促、督导之意,反映的权力更大一些;所以中国台湾历史作家柏杨,做官职对应,“侍中→最高监督长”,而非“最高监察长”。

但为了简化问题,结合我国不断完善的“纪检+监察系统”,我们把当时的门下省以及御史台,都纳入今天的纪检监察系统。其中,对于中国大陆,侍中≈国家监察委主任。

总之,作为监察体系的大官,魏征足够重要;多次亲自谏言的他,又怎样面对李世民,留下怎样的历史表现?

》),谏言和监察讲求“建设性”,“智慧性”,注重方式、技巧,为今天键盘侠所不能达到。试问今天键盘侠有几人能主编正史,主编目录学著作?

魏征最重要的官职“侍中”,相当于今天什么职位?

魏征主编的目录学著作(团结出版社版本)

Nigger”一样,任何大国,提意见都要考虑避讳;魏征作为门下省长官,不能无限制苛求他说出每一句话。

一生清廉,家中甚至沒有正堂,死后遗嘱婉拒太宗所賜羽葆、鼓吹等物,只以布車盛载灵柩。

因此,1400多年后的今天,魏征足够留下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明德慎罚,惟刑之恤”等成语和典故。

关于魏征直谏、监察的案例很多,主要方式是借古喻今,提倡贤人政治,贤君政治;我说两条不一样的,带您体察不一样的监察智慧。

魏征最重要的官职“侍中”,相当于今天什么职位?

案例一:劝谏太宗不能为了纳谏而纳谏(《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

李世民纳谏入流,臣下权万纪等人便投其所好,不断揭发其他人的隐私,受到李世民的宠爱,朝廷高官每每受到责备。

魏征提醒李世民说:“权万纪是卑鄙小人,认为揭发别人的隐私,才是正直,陷害别人受苦,才是忠贞;陛下知道这点,但看重他们无所畏惧的精神,用以激励百官。更麻烦的是,权万纪仗着受宠,所做的检举弹劾,不是真的有罪;陛下不能为了纳谏而纳谏,而亲近奸佞。”

李世民沉默不语,但赏赐魏征绸缎500匹,不久之后,权万纪等罪行败露,被加以定罪。

魏征最重要的官职“侍中”,相当于今天什么职位?

案例二:做良臣,不做忠臣(《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

魏征一次对太宗说:“臣有幸侍奉陛下,愿意做良臣,不做忠臣。”

唐太宗奇怪:“良臣,忠臣有什么区别?”

魏征回答说:“后稷、契、皋陶,君臣齐心合力,共享荣耀,这就是所说的良臣。龙逄、比干犯颜直谏,身死国亡,这就是所说的忠臣。”

(魏征玩个概念梗,一面把唐太宗比作后稷、契等明君,又一面体现了魏征作为监察官的自保意识,监察官更需要懂法律法规,懂历史!)

唐太宗听了十分高兴,赏赐魏征500匹绢。

本文之所以强调“侍中”一职,是为了从监察系统的看贞观之治;任用曾经的死敌当宰相,当侍中,反映了唐太宗高超的用人智慧、政治智慧,是推动贞观之治的重要举措;其实对于君臣双方,这份对纪检监察的系统把握和理解,至今都有学习意义。

历史是和古人的无尽对话。

哪怕“侍中”这一个官职,从秦汉的内朝官,到元朝最后废止,本文只谈了作为门下省实任长官的侍中。就这一丁点,我们也有趣发现:比如唐前期的侍中,还具有推荐官员的权利,为今天监察系统所没有。

魏征最重要的官职“侍中”,相当于今天什么职位?

这种和组织人事挂钩,提前的监察方法,是否应该引入今天的监察系统?

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姻,还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到高丽失败后,魏征墓碑又被重新立起。

这种“监察后”细节,说明了监察官并不好做,哪怕是魏征,哪怕是李世民。

总之,侍中魏征,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青史回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1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最痴情的唐太宗,筑高台眺望皇后陵墓
...权没有好下场的。最后,唐太宗同意长孙无忌辞去官职。魏征经常犯颜直谏,唐太宗有时候也很烦,长孙皇后总是抓住时机赞扬魏征,改善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保护良臣。皇上非常宠爱长乐公主,
2023-09-30 15:24:00
唐高宗为什么用皇后礼仪下葬妹妹
...称心如意的驸马成为唐太宗的心事。公元643年,唐朝名相魏征病重在家,唐太宗非常关心魏征的病情,每天赏赐的药物和食物不计其数,“送货”的使者和宦官频繁往来于皇宫和相府。此外,唐
2024-04-25 22:46:00
揭秘:唐高宗妹妹缘何享有皇后礼仪下葬?
...山郡公主的“苦命夫君”们作为唐太宗最为敬重的大臣,魏征称得上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魏征病重,唐太宗亲自前往,安慰魏征,并答应满足魏征的一切愿望。面对如此“好处”,魏征却并没有给
2024-03-15 06:58:00
唐初,河北、山东地区支持李建成,李世民是如何消除隐患
...太子李建成主动请缨到河北、山东地区镇压叛乱,他采纳魏征的建议,以收复人心为主,军事镇压为辅,果然他的安抚政策很奏效。李建成剧照 此时河北地区的老百姓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
2024-04-26 16:13:00
明朝言官陈愕:被活埋七天不改其志,被救出后怒怼皇帝
...陈愕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就比如之前的方孝孺,唐代的魏征等。方孝孺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朱棣要诛他十族,方孝孺也宁死不从,而唐代的魏征,坚持给李世民上谏,李世民受不了了想偷偷走掉
2024-04-12 06:44:00
长孙皇后用温柔的话语谏言
...虽然从不干政,却对唐太宗有着重大政治影响。唐太宗和魏征堪称君臣典范,然而魏征对唐太宗的谏言属于犯颜直谏,经常不分场合不会拐弯抹角的直接阻止、甚至连生活中的小事都要挑毛病,唐太
2023-08-02 21:13:00
宋太祖把他比作唐太宗的魏征,但他在仕途上却屡进屡退
...宋太宗感动地说道:我有寇准这样的大臣,好比唐太宗有魏征一样。魏征是唐代的一代名臣,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位列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四位。宋太宗将寇准比喻成魏征
2023-06-27 10:40:00
魏征死时唐太宗失声痛哭,两人的君臣关系古往今来无人能比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楷模。魏征以直言敢谏,不怕得罪龙颜著称,唐太宗善于接受大臣们的意见,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道。魏征死后,唐太宗失声痛哭,两人的君臣关
2023-02-21 21:43:00
为何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将他墓碑推倒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是中国封建史上有名的明君贤臣,二人在君臣共事的17年里(公元626-643年),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塑造了唐太宗纳谏任贤的明君形象,也成就了魏征直言不讳
2024-04-13 21: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