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尚书》与《韩非子》中的尧舜禅位:记录的差异和背后的意义
...传下来,但是根据《尚书·尧典》中记载是尧舜禅位。《韩非子·说疑》中的记载却和《尚书·尧典》记载的截然不同,那么这两本书谁记载的是真实的呢?《韩非子·说疑》中有这样一句话:“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更多
舜传位给禹后,为何却死在两千里外的湖南?
...书受儒家思想影响,极力维持“禅让”的美好愿景,而《韩非子》《竹书纪年》则直言不讳地写下:“舜逼尧,禹逼舜”。事实上,直到唐朝时,仍流传有“尧幽囚,舜野死”(即舜死于流放或出逃的路上)得到说法。至于舜逃...……更多
历史上宰相名称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礼之人,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宰相一职,责任重大,上以辅佐天子,下以教化人民,内以监理百官,外以安抚诸侯藩国。所以能达到宰相之职的人,都可谓人中精英。宰相的具体名称...……更多
此人死后谥号“文正”,是咸丰的功臣,但他同时又是大清的罪人
...仅是中庸正统的儒家思想,还掺杂了许多法家的思想,如韩非子所提倡的“术”“势”等,因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启迪心智,开启智慧,使奕詝大受其益。客观地说,当了上书房的师傅,没有一个是不想学生将来...……更多
《竹书纪年》揭示的禅让制真相:从和谐表象到权力斗争
...舜,舜又传位于禹,在这一段儒家学说认为的黄金时代,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我们乐此不疲的讨论,他们竟然可以民主的推举有贤能的人,再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对方,这与后代的家天下截然不同。然而到了近些年来,随着对于五...……更多
...,人们都渴望生活幸福。古代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韩非子·解老》云:“全寿富贵之谓福。”《尚书·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与吉祥观念有关的中国传统装饰创作题...……更多
华夏和三苗的战争,加速了夏朝的建立
...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韩非子》则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可见,禅让制发展到尧舜时代,已经无法维系了。最终到了夏后启时期...……更多
被忽视的真相:尧舜禹禅让背后的权力斗争
前言远在4000多年前,中原大地上繁衍生息着早期人类。在黄河流域,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尧、舜与禹。他们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却也留下了一个历史难题。我们熟知的历史,讲述着他们和睦有序的禅让故事。尧因德...……更多
千古疑案终破解:周公旦称王之谜的考古证据
...治理好殷畿旧壤,于是告以治国之道。正因如此,荀子、韩非子等都认为周公已经称王,比如荀子说“周公屏(除也,或蔽也)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偃然如固有之。”但在另一方面,司马迁的史记中却说“成王少,周初定...……更多
金世宗完颜雍:金朝的\\\'小尧舜\\\'明君
尧舜是上古时期的两位圣明君主,后来成为明君的代名词,“致君尧舜”成为许多人的理想。然而,能够成为尧舜之君的皇帝却并不多。金朝作为一个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权,虽然只统治了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但却出现了一...……更多
中国第一王朝虞朝到底存不存在呢
...却又暗合尚书等对这一时期的记载,因此西方否定尚书与尧舜禹夏历史显然过于武断。 ……更多
秦国兴衰,吕不韦韩非子功成身败,原因:会吸星大法,不懂易筋经
...国的壮大不得不说商鞅,商鞅的才学不在李斯、吕不韦、韩非子之下。商鞅时期秦国的国君是秦孝公。商鞅主动找到秦孝公来推荐自己,他给秦孝公说王道,秦孝公睡着了,给秦孝公说霸道,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为什么...……更多
中国的夏朝是否存在?夏朝的国都究竟在哪里
...重要价值的夏文化遗址。难道史书记载、人民普遍传颂的尧舜禹与夏朝,凭空从中华大地消失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是突然的,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学到许多经验,逐渐积累而流传下来的。夏文化的产生也是经过漫长的史前...……更多
终于发现古迹实物文献,证实尧舜禹、中国、夏朝的真实存在
...文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事情,尧舜禹是奠定华夏文明基础的三位圣人,他们的言行与思想是华夏文明的思想基石。没有尧舜禹奠定的华夏文化,就没有古代中国文明的辉煌;没有尧舜禹的历史,中国历...……更多
从妲己到妺喜:古代女性在权力斗争中的角色与命运
...样的记载。从最早的《尚书》,到战国中期的《国语》《韩非子》,末期的《吕氏春秋》,西汉时期的《列女传》《史记》,以及之后的种种史书,史评以及各种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妲己从来没有以正面形象出现过,一出现...……更多
三位书法大家齐聚尧舜牡丹助力高质量发展
记者 马璐璐11月26日,在“新时代 新征程”尧舜牡丹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上演了一场文化盛宴。穆治钢、尹祥君、刘峰三位书法大家莅临现场,或泼墨挥毫,或捐赠作品,为大会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首先登场的是中国悬...……更多
...如能效仿先贤用好“凶兽”,就可以实现皇兄“吾弟当为尧舜”的遗言,由此崇祯更重视谢陞了。谢陞入阁后除了负责朝堂人事任命外,参与的最大政务主要是协助崇祯指挥“松锦大战”以及与后金议和。若骐本不谙军旅,谄附...……更多
夏朝到底因何得名呢?历史上的夏朝到底在哪呢
...说说商的先祖之事。说夏必说商。商的先祖名为契,他在尧舜时期辅佐大舜有功,被封为司徒的官职。“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尚书舜典》而《左传》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更多
古代宰相制的优缺点是什么?
...历史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韩非子·显学》这是史料中对宰相最早的记载,到了先秦时期,宰相的雏形就已经比较明显,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有周公做太宰,这些都是宰相的雏形。当然那个时期,...……更多
这3大历史人物功劳越大结局越惨,他竟被埋入雪中冻死
...了监狱,埋入大雪堆中被活活冻死了。最后我们介绍的是韩非子,他是法家思想的代表性的人物,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人物,他的主要思想都被写在《韩非子》这本书中。这本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而且影响非常的深远。...……更多
考古发现推翻历史认知:烽火戏诸侯是假的?尧舜禹是篡位?
...沦亡。竹简上并提都没有提“烽烟戏诸侯”的故事。四、尧舜禹不是禅位,而是篡位?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在如今根本上都是一种美德故事了。但是后来却依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就发现,基本不是禅让而是篡位的,“昔尧德衰...……更多
浓缩的历史 别样的视角
...家、法家等不同的学术流派,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学术大家相继出世,他们的学术思想光芒四溢,影响深远,交替成为后世帝国统治者统治人民,驾驭宇内的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更多
韩桓惠王的水利策略,修剪郑国渠背后的真实意图
...,而是努力想成为一个好国君的有志之人,身边的群臣以韩非子为主不乏良臣,之所以当时众多高层支持这一决定,恐怕也有人心怀想求秦国保全之意。虽然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是那是国与国的层面的事情了,对国内的某些...……更多
为何古人非要立嫡长子不立贤明的儿子
...世,禹就把位置禅位给了跟皋陶关系密切的伯益。根据《韩非子》和《竹书纪年》的说法,大禹死后,大禹的儿子启不满意伯益继位一事,便在拥立自己的诸侯们的支持下对伯益发起了进攻,并杀死了伯益:“古者禹死,将传天...……更多
创意千古无古今
...上,更为常见的是坐商的各种店招如酒旗、招幌等。据《韩非子》所载:“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其中大意,是说宋人有个卖酒的,分量足,服务好,酒味美,还懂得宣传,将“帜”高高...……更多
...两人同时出现时,绝大多数都是毛嫱在前,西施在后。《韩非子·显学》说:“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管子·小称》中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更多
头条大赛(第20季)丨王杰平:外面
...事要有方法和原则。孔子主张内外兼修,他之后200多年的韩非子对此推崇不已,其著《解老》曰:“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如此,外面也好,里面也罢,我们都该表里如一。“不是外面事,只是自见得意思不同...……更多
夏朝真名是不是叫夏呢
...文化、河南新砦文化,并延伸到了龙山文化时代。联想到尧舜命禹治水的记载,那么大禹生活的年代上承尧舜部落联盟的龙山时代,下启夏朝家天下的二里头文化时代,也属合理。但是,这里有一个时间上的Bug。如果夏朝建立时...……更多
隋朝:短暂却影响深远的朝代
...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分别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权力最大并且地位最高的是尚书省,尚书省管理着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民部六部,下辖二十四司,掌管了较多的权利,执行权很大...……更多
韩非子的故事与教训:洞悉人心的智慧
我们熟知的一些成语典故守株待兔就是从韩非子这里相传出来的,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典故,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总的来讲韩非子的才学智慧是异于常人的。韩非子和李斯师出同门,他们都是荀子的高徒,实际上李斯的能力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殿英盗窃乾隆墓葬,为何将乾隆牙齿掰断
孙殿英盗的墓葬非常多,甚至在民国时期被称为盗墓狂人。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先后盗了乾隆皇帝的墓葬和慈禧太后的墓葬,有趣的是根据一些民间野史记录
2024-06-20 19:40:00
聊聊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王妃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广西藤县大黎里西岸村人,于1837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早丧,牧牛为生,家庭十分贫困,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2024-06-20 19:20:00
她是皇帝的表妹,也是大清皇后,皇上为何执意要将她废除
清朝的时候,朝中的局势比较稳定。同样清朝的后宫也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波澜。清朝皇帝废除皇后位分的事情很少见,但是顺治皇帝的皇后孟古青就是清朝入关以后第一位被废的皇后
2024-06-20 19:41:00
吴三桂投降满清的原因是什么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明末清初大诗人吴伟业所作《圆圆曲》中的两句,写的正是镇守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
2024-06-20 19:19:00
曾国藩许诺湘军的口头支票,为何害苦了南京百姓
1863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湘军攻陷雨花台,水师也进泊护城河,天京(今南京)被合围。紧接着,1864年6月,洪秀全因病逝世
2024-06-20 19:43:00
谨记左宗棠哪句话,给人生开个挂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胡林翼评价他说,“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梁启超称赞他为500年来第一伟人。曾国藩还说,“论兵战
2024-06-20 19:44:00
聊聊曾为康熙连生三子的顺懿密妃
康熙前期,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清朝后宫大多是一些满蒙妃嫔,到了康熙中后宫,随着孝庄太后的去世,越来越多的汉妃出现在了后宫
2024-06-20 19:42:00
太平天国哪位出色将领,带领7人击败千人大军,下场却很惨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因为政府的软弱,所以在当时中国受到外国的欺压,很多人都觉得当时的军队当中,肯定一个有能力的将领都没有
2024-06-20 19:44:00
嘉庆的能力比他哥哥差上百倍,为何乾隆还选他
嘉庆是乾隆的第十五个孩子,在嘉庆还是皇阿哥的时候叫永琰,登基后改名为颙琰。但是,颙琰可以说是整个大清朝的皇帝里面最平庸的一个
2024-06-20 19:47:00
乾隆生前给和珅留下一封保命信,和珅看后为何仰天长笑
关于和珅,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小时候看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和珅在上面一直扮演着一个坏人的角色。纪晓岚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2024-06-20 19:43:00
为啥清朝的圣旨会出现在大英博物馆里
皇帝的旨意一般是中国古代皇帝对其下属所颁布的一种法令。根据常理,圣旨一般都会出现在朝廷和周边小国。但是很多人都很难理解
2024-06-20 19:46:00
康熙哪位妃子的养子后来称帝
古代皇家的生活虽然让人羡慕,但后宫当中到底存在着多少危险?对我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我们从影视剧当中看过后宫之中事物繁多争风吃醋的斗争也因为君王权势油然而生
2024-06-20 19:52:00
康熙唯一写诗悼念的女人是谁,死后皇帝亲自送葬
康熙是清朝拥有后妃数量最多的皇帝,能够让他写诗悼念,想必这个女人在康熙心中的位置定是数一数二的,那么,究竟是谁幸运地获得了康熙的追忆呢
2024-06-20 19:48:00
年羹尧20多万军队,为何与青海的叛军对峙了2年
在雍正在位期间,年羹尧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年羹尧曾率领了20多万军队,平定了青海地区蒙古贵族的叛乱。但是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让人很怀疑年羹尧的能力
2024-06-20 19:50:00
乾隆赐儿子一“女奴才”,8年后生下大清天子
提到皇帝后宫的三千佳丽,很多人第一时间总是会想到脂香粉腻、顾盼生姿,其实皇帝的后宫并不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百无一用。俗话说
2024-06-20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