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千古疑案终破解:周公旦称王之谜的考古证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4 01:53:00 来源:戏说三国

《逸周书·度邑》记载:武王临终前说“汝其可瘳于兹,乃今我兄弟相后,我筮龟其何所即。今用建庶建。”对此“叔旦恐,泣涕共手”。其实,武王计划兄终弟及、传位于周公旦。

武王灭商之后,因为商人势力还很强大,因此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灭商三年之后武王去世,嫡长子姬诵大概才13岁,根本镇不住野心之辈,因此武王想要传位同母弟周公。

问题在于:周公到底有没有继位称王呢?如果周公旦称王,那么西周第二位君王就是周公;如果没有,那么周成王姬诵就是第二位。对此,现代考古发现揭开真相,但由此也带来另外一个疑问。

千古疑案终破解:周公旦称王之谜的考古证据

诡异的史书记载

关于周公是否称王,史书记载极为诡异,让人难以确定。

《尚书·周书》中有多篇诰文是周公所作,如下文谈到的康浩中有“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但“诰文”帝王对臣子下达命令的文书,如若周公没有称王,那么何来“诰文”?当然,宋儒认为周书中的这些诰文出于成王、最多是周公代作。

《尚书·康诰》中还有一个“铁证”,即周人东征,成功消灭商人残余势力之后,对康叔发布的命令,其中第二段首句是“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其中“封”是指卫康叔姬封,他在史记“太姒十子”中排第九,是周公的弟弟,姬诵的叔叔。

千古疑案终破解:周公旦称王之谜的考古证据

既然“王”称康叔为“弟”,那么“王”就不可能是姬诵,而应该是周公,即周公东征之后,担心康叔年少,缺乏政治经验,不能治理好殷畿旧壤,于是告以治国之道。

正因如此,荀子、韩非子等都认为周公已经称王,比如荀子说“周公屏(除也,或蔽也)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偃然如固有之。”

但在另一方面,司马迁的史记中却说“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先秦诸多史料中也明确记载西周第二位君主是周成王姬诵,周公以“冢宰”名义摄政!

总之,如果只看史料的话,周公称没称王,都各有论据,似乎很难辩出一个子丑寅卯来。

千古疑案终破解:周公旦称王之谜的考古证据

考古发现揭开谜团

周公称没称王,这是重大政治事件,更事关儒家推崇的周公名声,对后世影响极大。现代考古兴起之后,可以让这件事得到确认,因为如果周公真的称王,那么西周金文对他的称谓必然有所体现。接下来,看看以下三件著名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何称呼周公旦的。

首先是“西周禽簋”,作者是周公旦长子伯禽,背景是周公东征伐奄,其铭文为“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说得很清楚,成王伐奄、周公为谋。

千古疑案终破解:周公旦称王之谜的考古证据

其次是“史墙盘”,微子启的后代,叫“墙”的史官,在西周中期时制作了青铜纪念盘,上面记载了西周前七代君主,其中武王之后是成王,不是周公旦,可见周公的确没有成为君王。

第三是“冉方鼎”(上图),讲述周公东征胜利后,赏赐了贵族“冉”,后来“冉”以此铸鼎纪念,其铭文记载“唯周公于征伐东夷,丰伯博姑咸裁”,依然称“周公”,而不是“唯王”征伐。

总之,迄今所发现的周代青铜器铭文上,没有一处称呼周公为王的,因此据此可以断定,周公的确没有称王,应该如史记所说的只是“摄政”,如此看来史记又一次被考古印证。

千古疑案终破解:周公旦称王之谜的考古证据

余论

青铜铭文明确周公没有称王,如此带来又一疑问:既然如此,为何《尚书·康诰》却说“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康浩记载有误,还是另有隐情?

或许,问题就在“王若曰”上,因为正常君王讲话,可以直言“王曰”,加了一个“若”字,似乎表示“王如此说”之意。因为周公摄政,代为颁布各种法令,因而说“王若曰”,站在他的角度,自然称呼康叔为“朕其弟”,其中“朕”是先秦通用的“我”之意,并非帝王专属。

因此,尚书记载应该没有错,史记等记载也没有错,大概是后人对“王若曰”解读错误(其中可能不乏故意的,比如王莽篡政的需要而大肆宣扬周公称王),导致了一场千古争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4 12: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武王伐纣后是如何对待商民的?
...考虑如何处理殷商之民,于是就询问了姜子牙、召公奭、周公旦三人:姜子牙说将殷民全部杀死,召公奭说将有罪的全部杀死,周公旦说让他们不因朝代变更而变化,让他们继续各安其业,只清算纣
2022-12-25 14:04:00
中国的称谓始于西周?周人何以史诗级逆袭?
...念不忘的那个礼乐昌明、政通人和的时代,正是以文王、周公代表的先周晚期和西周早、中期。在后世,“周制”留下一个令人怀想的政体模式。周人更加娴熟地使用起语言和文字,系统地撰写历史
2023-06-09 08:49:00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泱泱文脉共传承 中华文明之花已开放
...度概括了观星台“昼测日影,夜观极星”预测天气变化和周公测景台“正日景,验四时”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它们的科学价值。观星台景区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告成村,包含周公测景台、元代观星台
2024-12-26 15:08:00
周朝周公旦发展周朝,这才是汉文化真正的开端
...并不多,更像是远古的传说。周文王、周武王开辟周朝,周公旦发展周朝,这才是汉文化真正的开端。爱读史书的大家都知道,君臣论事,举例多远称尧舜,近称文武(周文王、周武王)。中间泱泱
2023-02-04 20:36:00
商朝是否已驯服大象作战
...氏春秋·古乐》中的一则记载:“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从字面上看,这则记载的意思是:周成王即
2024-05-18 16:36:00
召公燕国从何而来
...,以便监管武庚。此后不久,武王逝去,幼子成王继位,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对此十分不满,到处散布周公想篡位的谣言,并串通武庚起兵反叛,终于酿成了“三监之乱”。此事的结果如《逸周
2024-01-04 04:45:00
《史记》为什么找不到关于妇好的记载?
...商朝是什么样子的?周武王是十分清楚的。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也十分清楚商朝的真相。但是,西周统治商朝,是少数群体统治多数群体,类似后世的清朝统治明朝。因此对于西周统治者来说,需要
2024-01-13 07:09:00
夏朝未被西方承认的原因
...然无法得出完美的结论,实际上在《尚书·周书》当中,周公曾经对着殷商贵族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这句话什么内容?周公的意思是:你们都知道,殷商
2023-09-05 21:38:00
武王伐纣时,吴国为何没有出兵响应
...”,吴国并不在其中。商朝灭亡后,纣王之子武庚回国,周公旦率军东征。他与姜子牙、伯秦等人一起出击,消灭了无数商朝的铁杆势力。然而,在这场真正确立了周人统治的战争中,却依然没有吴
2024-05-03 18: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