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雍正在位期间,年羹尧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年羹尧曾率领了20多万军队,平定了青海地区蒙古贵族的叛乱。但是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让人很怀疑年羹尧的能力。年羹尧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24万人左右,才平定只有2万人的叛乱。其实这也不怪年羹尧,清朝的军队在青海并没有主场的优势。
在清朝的统治前期,西北准噶尔部一直是清朝最大的威胁。清朝虽然几次击败了准噶尔部的进攻,但是由于当时能力有限,所以还是没有办法彻底消灭准噶尔部。康熙在位的末期,准噶尔部又一次的挑战清朝。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派遣自己的儿子胤禵率兵出战。经过系列的战斗,清朝的军队成功的击退了准噶尔部的挑衅。但是在这个时候康熙突然去世,青海的贵族罗卜藏丹津乘机发动叛乱。而且规模达到了十万叛军。
在康熙去世后,雍正顺利继位。当时的胤禵对雍正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毕竟胤禵手里有20万大军。此时的年羹尧就发挥了他的作用,利用自己的优势顺利牵制住胤禵。最后逼得胤禵没有办法只能返京。但是青海的叛乱又不能不管,当时由于雍正手里没人可用,于是年羹尧就走马上任了。
当时,青海地区的叛军总共有十万人马,其中还有一大部分人都是被被迫加入的。真正意义上的叛军也就只有2万兵力,战力并不算是太强。当时年羹尧统率的各路军队人数有24万余人,是叛军的12倍左右。但是这场战争却打了有1年多。其实叛军的优势就是他们熟悉青海的地形,逼近那里是他们的地盘。
其实这也是游牧部落经常用的套路。在青海那么辽阔的地形下,想发现一支军队是很困难的。在明朝的时候,蒙古军也是用这个办法对付明朝的北伐大军的。雍正在后方已经焦头烂额了。在一年的拉锯战之中,年羹尧也可以说是千辛万苦终于确定了敌方的位置。其实这场战争本来就没有什么悬念,可能是年羹尧的作战能力不是很强才导致了这场战争拖了这么长的时间才结束。在清朝的军队歼灭了大部分的叛军后,叛军的首领罗卜藏丹津突围后投降了准噶尔部。在这次的战争中,清朝的军队也除了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八旗军的战斗力下降。
之后就是年羹尧的“自杀”过程。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战功赫赫的大将如果不懂得明哲保身的话,那结果就是只有死路一条。年羹尧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个道理才会死的那么惨。其实觉得年羹尧是那种不管我有没有功劳,我功劳大小都想吹一波。雍正能忍这种人四年,也可以说是忍功了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