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清军问鼎中原后,西北蒙古各部屡兴刀兵。
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率众反叛,公然和雍正帝叫上了板,忍无可忍的雍正立刻以年羹尧为帅,派兵远征西北,翌年便直捣叛军巢穴,青海战事遂宣告平定。
谁知好景不长,雍正七年,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起兵反叛,边疆烽火再起。这回雍正帝任用岳钟琪与傅尔丹为将,各领大军齐赴西北,誓要将噶尔丹策零叛乱消灭在萌芽状态。
然而令雍正大跌眼球的是,原本在年羹尧时代横扫西北的清军,却在此次征战中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败。
那么,同样是征战西北,清军为何在短短的几年间突然"不行了"呢?一、信任危机
当初年羹尧领兵平叛时,雍正给予了年羹尧全方面的支持,口口声声说要和年羹尧做个千古君臣的榜样。
可惜,最后的结局却是年羹尧最终不仅自己家破人亡,也带走了雍正对西北统帅的一腔信任。
等到岳钟琪为帅时,雍正便时时刻刻防备着他成为第二个年羹尧。
对于雍正来说,年羹尧追随自己多年,亲妹妹还是贵妃,尚且能干出"跋扈不臣"之举,又怎么敢对岳钟琪放心。
正因如此,雍正不仅一改当时年羹尧主政西北的做派,将人事任免权和物质财政权统统收归中央,还派了满洲亲贵傅尔丹同往西北作为掣肘。
然而,战场风云瞬息万变,常常需要主帅因时制宜。
可岳钟琪惧怕雍正的疑心病,根本不敢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反而早请示晚汇报,事事都要雍正拍板才敢放手去干。
虽然雍正也曾专门为西北战事成立了特别工作组,带领着胤祥、张廷玉和蒋廷锡日以继夜的处理前线物资粮草种种问题。
但北京与青海相隔千里,雍正的指示到达前线时往往战机已失,再加上身处大后方的雍正不了解前线情况,分配物资时难免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这又间接引起了岳钟琪与傅尔丹之间的矛盾。二、武器精良
清军满汉主帅不合之际,噶尔丹策零正抚摸着他的新式武器,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的天空,留下一个孤傲的背影。
准噶尔汗部地处内亚和东亚交汇要冲,境内又富含铜、铁、硝石等矿产资源,中亚的冶铁技术与火器技术在准噶尔汗得到极好的发扬。
1722年,奉命出使准噶尔的俄军温科夫斯基大尉就曾被如此高精尖的军事科技深深震撼。
反观清军,直到岳钟琪出征时使用的军事武器依然是明朝时期就有的老式装备。
而且清军的武器主要以冷兵器为主,偶有几门大炮,技术水平也停留在16世纪,与叛军的武器水平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三、惨败而归
可惜清军对此却是浑然不觉,等到两军交战后,准噶尔汗部小策凌敦多布带着他的新式武器,以一条"声东击西"之策轻轻松松拿下了岳钟琪的粮仓科舍图牧场。
岳钟琪部死伤惨重,还损失了12万余匹马。
雍正听说后,气得连连朱笔批谕,把岳钟琪骂得狗血淋头。
不过更让雍正闹心的事还在后面呢,噶尔丹策零收拾完岳钟琪部后,立刻率领大军向傅尔丹部发起了一场冲锋。
傅尔丹只得据城死守,准备将噶尔丹策零耗死在科布多城。
为了尽快战胜清军,噶尔丹策零派卧底去骗傅尔丹说:"准格尔正在爆发内讧,策零的女婿带着一万多人叛逃哈萨克,而且这次进攻的军队还没有完全集结好,策零眼下非常被动"。
听完卧底的话,傅尔丹认为眼下是一个战胜噶尔丹策零的良机,于是求生心切的傅尔丹立刻率军杀向博克托岭,准备一举全歼噶尔丹策零。
谁知噶尔丹策零早已在博克托岭设好了伏兵。
清军深入岭中后,突然间四周山谷高地敌军四起,清军仰攻不利,武器又远不如噶尔丹策零精良,结果阵亡和俘官兵高达7000多人。
其中,清军副都统以上的18位将领中,仅主帅傅尔丹等4人生还,无数满洲亲贵就这么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而还。
这场战役堪称清代史上对蒙古最大的败仗。
自此后,"满洲不过万,过万无人敌"的传说就此终结,而雍正帝也因此彻底失去了征战蒙古的能力,只得匆匆与准噶尔议和,将这份遗憾留给后继之君。
愤恨之极的雍正很快将岳钟琪与傅尔丹统统判了斩监侯,若不是雍正猝然而世,这两位武将只怕也不会再有乾隆朝的辉煌了。
不过,与其说清军惨败是将帅无能,倒不如说是清军内部矛盾重重已经初现端倪。若是雍乾时代的君王,能够早些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晚清的一部血泪史,或许便不会登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