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陈宝琛和陈宝箴是什么关
...(1831—1900)湖南巡抚,唯一筹办新政的“封疆大吏”;长子陈三立(1853—1937)维新四公子之一,近代爱国诗人;长孙(陈三立长子)陈衡恪(1876—1923)近代著名画家,并擅长篆刻、书法、诗文;三孙(陈三立三子)陈寅恪(1890—1969)现代著名史...……更多
两浙词人祠奇传
...,周君适能完整地写出姓名的人,有六位,个个不简单。陈三立(1853-1937),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至吏部主事。陈三立的父亲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维新变法时,全国数湖南风气最盛,完全得益于陈三立对陈宝箴的襄助...……更多
...换。陈溥,浙江天台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三甲进士,康熙五十八年(1719)出任攸县县令,时年51岁。雍正四年(1727),陈溥被革除职务,任期长达8年。陈溥革职事涉虚报田亩。清时,县官最喜田亩造假,相沿成习。早...……更多
...。李鸿,章出身农家,世代耕读,与功名无缘,直到其父进士登科,才从科甲奋起,遂为庐州望族。祖父李殿华耕读为生,守着两顷土地,过着清淡的日子,又设塾教书,督促儿孙读书甚严,把登科入仕、振兴家业的希望,寄托...……更多
...到了处罚,“宝箴着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伊子吏部主事陈三立,招引奸邪,着一并革职”。之后,陈宝箴携带家眷返回江西老家。1900年7月22日,陈宝箴突然死亡,终年69岁。按照陈家后人的说法,陈宝箴是被慈禧太后秘密赐死...……更多
聊聊科举同年徐世昌、陈夔龙与陈志喆
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同年是一个特别的群体,这一科出了很多影响中国近代史的人物,比如曾任前清军机大臣后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还有曾任北洋总督的陈夔龙。近日读史,发现同年进士陈志喆与他们颇有交往,遂收集...……更多
聊聊清末四公子之一:丁惠康
...他尽发所藏书读之,悉数被其继承。与谭嗣同、吴保初、陈三立并称\"岭南四公子\"。20岁赴京读书,结交名流谭嗣同,忧国伤时,研讨方略。不屑于科举之学,笃志于坟典,精于版本、目录学,曾与叶昌炽谈论版本,明眼能辩某...……更多
...,号捷峰,陕西省西乡县察院街人。咸丰二年(1852)殿试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七年,赴沈阳督办皇陵工程。八年,沙俄入侵东北,奉命赴山海关防营襄办文案。同治元年(1862),回京任礼部职方司、员外郎及郎中,掌管祠祭印信。...……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青史留名。在诸多影视作品的演绎中,诸如秀才、举人、进士等科甲功名的出现概率极高,让我们傻傻分不清楚。本文就以清朝时期的科甲制度为依据,对清代科甲制度的各级功名予以通俗说明。童生就如同现今的招生考试一样...……更多
陈寅恪之父,为何在85岁时绝食而死
...之辈,也有挺身而出的英雄。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诗人陈三立,字伯严,江西人,1853年生人。是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的长子,也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一生以诗名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古典诗人”。在1933年...……更多
晚清真正的能臣左宗棠,才冠当世收复新疆
...,被授浙江巡抚,成为了封疆大吏。整个清朝汉臣中不是进士出身坐到督府之位且声名远扬的就三人,田文静、李卫、左宗棠,三人都具才干,但田文静与雍正关系匪浅,李卫家乃巨富,左宗棠无所依凭,能为巡抚天时至为重要...……更多
被左宗棠骂的总兵结果如何
...宗棠是举人出身,所以他规定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要考中进士,在功名上压倒左宗棠。为了激励儿子,他在先人牌位旁边,写下“王八蛋滚出去”木牌,并命名为“洗辱牌”。还命令两个儿子身穿女装:“考秀才进学,脱外女服...……更多
张之洞:当风忘却冷,烟柳夕阳迟
...,他已学完四书五经及众多名家经典,要不是为了当时考进士的主考官是他的族兄,为避嫌而延误了两期,他可能在20岁前就取得进士功名了。取得功名后的他,先是在京担任了一段时间的编修一类的官职,后来便在多地担任考...……更多
为了营救左宗棠,胡林翼不惜舍去身家性命
...之家,他的父亲胡达源在嘉庆二十四年以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后走入官场,曾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少詹事等官职。然而,尽管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一些重要职务,但他的官位并不显赫,之后还曾在贵州省地方学政...……更多
简介清朝著名思想家阮元
...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更多
...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其父谭钟麟为进士,曾任陕西巡抚和陕甘、闽浙、两广总督等职,为人清正。谭延闿从小聪颖好学,幼时及青少年的生活,几乎完全以读书科考为重心。他六岁开始进私塾读书,其父规...……更多
...畲(1795—1873),五台县东冶镇人,清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清道光十年(1830),徐继畲服阕晋京,授翰林院编修,随后升任陕西、江南两道御史。清道光十八年(1838)春,徐继畲抵福建,在闽为官14年。其间发生了鸦片战...……更多
...才,十八岁中举,同治七年(1868年)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年)授编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宝琛又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梅尧臣,被称为宋诗“开山祖师”。这一次的贡考,获得进士中竟有数十位名动千古、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人物,横跨了文学、政治、思想、军事等领域,这里面有3人位列“唐宋八大家”,3人先后出任宰相,3位理学创始级大师,...……更多
简介湘军重要首领——胡林翼
...交河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抚鄂期...……更多
...,但仍被雍正委以重任,担任云南盐驿道。后来升任浙江巡抚。雍正五年,李卫升为浙江总督,兼任巡抚,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除了李卫外,李卫的堂弟李绮被雍正升为甘肃省临洮知府,李氏一族成...……更多
最早打压太平天国的这九位官员,结局几乎都很悲惨
...负重伤,投水而死。八、李孟群。李孟群是河南光州人,进士出身,官二代,曾任广西灵川县、桂平县知县,参与镇压过李沅发起义,以及陈亚贵领导的天地会起义,被升任知府,曾率军救援桂林。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李孟群...……更多
中南门,谁予你数百年繁华富庶
...筑城墙的事宜。两年后的景泰二年(1451年),四川巴县进士朱鑑出任铜仁府知府,面对着前任知府孙顺留下的满目焦土、遍地残垣,他开始组织夯土筑城。 “郡城斜倚石高低”。朱鑑组织夯筑的土城,“始因东山,环以土城”...……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他将丫鬟嫁给穷书生,将女儿嫁给了富商,结局却大反转
...知道真相,但二年后陶澍竟然中得举人,又在25岁时高登进士,他也是安化地区的第一个进士,从此开启了步步高升的仕途生涯,当过的总督,巡抚数不过来。当时的黄小姐自嫁人后,夫家很快衰落,而黄员外看到当年骗婚的结...……更多
他才是湘军真正奠基人,为何名气不响
...出身在官宦之家。他的父亲胡达源就是以一甲第三名中的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来在詹事府任职,官至四品。所以胡林翼从小便得到良好的教育,6岁开始便在祖父教育下读《论语》。那年,他随在益阳修志馆任职的祖父生活...……更多
...陶澍打破了家乡的一项历史记录,他成为安化县的第一个进士。之后,陶澍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二、宦海生涯陶澍为人正直,做官也是兢兢业业,他在担任言官时,多次揭发、弹劾官场的丑恶现象,“...……更多
...灯夜战。咸丰九年(1859年),谭继洵如愿以偿,他高中进士,并获得了第一份官职——户部广西司主事,这一年他已经36岁了。此后十七年,谭继洵先后任职于户部的八旗现审处、井田科、捐铜局、收铜局、捐输局、军需局、则...……更多
铁腕能臣田文镜,雍正3次为他护短,乾隆却全盘否定
...,而是雍正的另一位宠臣李绂[fú]。李绂是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康熙六十年,李绂还做过科举副主考,在朝堂上,不管是人品还是学识,李绂都非常受读书人尊重。同样是雍正的宠臣,雍正经常拿李绂和田文镜作比较。之前雍正...……更多
阳城藐山先生张慎言最后是怎么死的
...七五有其传。张家在屯城是个大家族,五世之内出了三位进士。张慎言祖父,嘉靖庚戌(1550)进士,后官至河南布政司左参政。六十年后,张慎言中进士。清康熙壬午(1682),张慎言侄子张泰交又成为进士,后来官至浙江巡抚。阳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煜与小周后之间有何故事
在历史上的昏君有很多,从商纣王到溥仪每一个朝代的没落似乎都是因为皇帝的昏庸。然而,就算不是末代皇帝也有不少的皇帝做事十分的荒淫无度
2024-06-27 20:32:00
和珅背后的最大靠山是谁,是乾隆吗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腐败问题一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是和珅。他太贪婪了,能吞下多少就吞下多少。在他家被查抄后
2024-06-27 20:32:00
四爷的得力干将李卫,最后结局如何
四爷就是这样在最后一刻绝杀,打败其他几个兄弟登基的。但是,先皇生前留下的圣旨也不是临时起意就写的,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会确定继位人
2024-06-27 20:35:00
苏麻喇姑为何在清宫有极高的地位
苏麻喇姑,一个一年擦一次澡、完后还要将擦澡水喝掉的女子。她一生不吃药、不结婚,活到了九十多岁。她仅是一位宫女,但在宫中却有崇高的地位
2024-06-27 20:33:00
慈禧宠爱的四格格结局如何
晚清的时候国家处于风雨飘荡之中,一方面山河破碎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腐朽的统治阶层依然只顾奢侈享受。这其中的代表就是慈禧太后
2024-06-27 20:34:00
张廷玉被乾隆抄家,那他抄出了什么
1735年,雍正病危,临终之时,他为太子弘历选定了三位顾命大臣,其中之一就是张廷玉。雍正深知弘历的禀性,因为担心他会亏待张廷玉
2024-06-27 20:34:00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内忧外患,外有帝国列强侵华,内有太平天国祸乱,而这样的帝国却在一个女人手里,这个人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虽然不是皇帝
2024-06-27 20:38:00
乾隆禅位后的三年,他都干了什么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两千年都处于帝王统治的封建时期,在封建时期里诞生过422位皇帝。其中乾隆就是这四百多位统治者中最长寿的一位皇帝
2024-06-27 20:45:00
和珅贪污的钱比清代15年的总收入还多,为何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
明代末年,兵荒马乱。心藏抱负的崇祯皇帝,却无力回天,外有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内有奸臣当道擅权,此外连年干旱蝗灾鼠疫横行,这种内忧外患的死局
2024-06-27 20:37:00
顺懿密妃为何被乾隆尊为皇祖顺懿太妃?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
2024-06-27 20:36:00
介绍慈禧太后的养生秘方
女官德龄在其所著的《御香缥缈录》中记载慈禧到老60岁时:“肌肤白嫩光滑如同少女一般,细腻光润,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
2024-06-27 20:44:00
雍正最器重的皇子,弘时后来什么结局
根据历史上的一些说法,雍正有一个儿子弘时,他最后死是因为被雍正给处死的,要知道这可是父子两个人,即使雍正再不疼爱这个儿子
2024-06-27 20:35:00
纯惠皇贵妃为什么没能和乾隆合葬
在清东陵的裕陵中,葬着乾隆帝和他的五位后妃,除了他心中的白月光孝贤皇后富察氏以及嘉庆帝生母孝仪皇后魏佳氏外,还有几位宠妃
2024-06-27 20:38:00
康熙皇帝的\
清朝最有能力的皇帝当属康熙了,他8岁就开始登基,14岁亲政,跟着打掉鳌拜,成年后的康熙皇帝先后作战,分别对三藩、明郑、准噶尔发动进攻
2024-06-27 20:35:00
历史上哈密瓜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提速,人们外出越来越方便,运送物品的速度也有了质的飞跃,因此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很容易就可以上享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
2024-06-27 2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