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麻喇姑为何在清宫有极高的地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7 20: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苏麻喇姑,一个一年擦一次澡、完后还要将擦澡水喝掉的女子。她一生不吃药、不结婚,活到了九十多岁。她仅是一位宫女,但在宫中却有崇高的地位,孝庄与她情同姐妹,康熙帝称呼她额娘,抚养过皇子,死后享嫔级葬礼。

苏麻喇姑为何在清宫有极高的地位

天命十年(1625年),13岁的布木布泰(孝庄太后)盛装出嫁,同她一块来到盛京的,除了丰厚的嫁妆,还有与她同龄的侍女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原名叫“苏墨儿”,蒙语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可以想见她的原生家庭不会太好,她确实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一户贫困牧民家中,因为从小聪明伶俐,所以得以进入贝勒寨桑府中做了二小姐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

孝庄出嫁时,所带的仆人绝非一个侍女,可是最终却只有苏麻喇姑脱颖而出,不仅成为她的心腹,此后几十年,她在宫中一直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苏麻喇姑在宫中的地位之高,从几件事就能窥见一斑:

第一,宫中皇室人员对她的称谓

宫中上至孝庄,下至康熙帝的皇子们,对苏麻喇姑的称谓是不同的。

孝庄称其为“格格”,“格格”这个称呼,多用作对皇族女儿的尊称,但它本意是“姐姐”,孝庄用于称呼苏麻喇姑,可知将其视为了姐妹,而非一个奴仆。

康熙帝称其为“额捏”,康熙帝幼年至青年时期,就亲切地称呼苏麻喇姑为“额捏”,这是额娘的意思,孝庄为此还颇为赞许。

众皇子称呼其为“妈妈”,苏麻喇姑临终前重病,胤祉等皇子在跟康熙帝奏报时,就称呼她为“苏麻喇妈妈”,“妈妈”在满语中是“奶奶”的意思,而除了皇子们,康熙帝晚年对她也是如此称呼,这时的苏麻喇姑已经步入高龄,“妈妈”已成为皇宫内外对她的普遍称呼。

第二,清宫档案中她被归为皇室人员

康熙四十年(1701年),内务府马思喀等人针对宫中节约菜蔬列出详细方案上奏,奏折中苏麻喇姑被列为皇室成员之列。具体人员顺序为:

太后、端顺妃、淑惠妃、色木根母福晋、苏麻喇额捏妈妈,格格四人、皇上、皇太子、贝勒、阿哥、福晋。

皇宫等级森严,马思喀在官场中行走多年,不可能连这都不知道,可他却可以毫无顾忌地将宫女苏麻喇姑划入皇室人员之列。

而九五之尊的康熙帝,更该要强调等级尊卑,可是对此他却没有怪罪之意,可知无论是康熙帝本人,还是内务府人员,都默认了苏麻喇姑就是皇室人员。

第三,抚养康熙皇子,死后享嫔级葬礼

孝庄太后去世不久,康熙帝便将皇十二子胤裪放在苏麻喇姑身边抚养,而按清制,抚养皇子者须嫔级以上,当年乌雅氏生下四皇子胤禛,也是因为级别不够,胤禛交由皇贵妃佟佳氏抚养。然而苏麻喇姑自始至终只是一位宫女,未曾被皇帝临幸过。

这还没完,苏麻喇姑去世后,据《啸亭杂录》所载,她被“葬以嫔礼”,她出殡那天,除了留在宫中照顾皇太后的两位皇子,其余成年的皇子皆参加了出殡仪式。她的灵柩被移到昭西陵的暂安奉殿,和孝庄太后的棺柩停放在一起,直到二十几年后雍正帝就地将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将孝庄太后入土为安,她才被另外安葬在距离昭西陵仅1.5公里的墓地。

她去世后,康熙帝很是悲痛,据《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可见,当时康熙帝正在塞在,接到苏麻喇姑去世消息时,第一时间便让皇子们将其遗体留七天再入殓,只为可以赶回去再看一眼他敬爱的额捏,可后来一想,自己可能要十五天后才能回到宫中,便再次发出谕旨,让再留七日入殓。

对比乾隆朝废后乌拉那拉氏薨逝时,塞外的乾隆帝听后无动于衷,康熙帝此举可谓充满了眷眷亲情。

那么,不过一介出身卑微的宫女,苏麻喇姑凭什么能获得如此特殊而尊贵的地位呢?

其实说到底,是她具备旁人没有的几样特质:

聪敏巧慧

苏麻喇姑最初进入贝勒府做侍女时,必定是要经过一番筛选,才能成为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这主要是因为她的聪敏巧慧。

而在随嫁盛京后,她很快便因这些特质为孝庄立下了功劳。

清朝建国之初,皇太极为了强化皇权,命人重新制定皇室和官员冠服,孝庄听闻第一时间推荐了自己的侍女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心灵手巧,加上聪敏好学,来到盛京后很快融入新的环境,并主动学习各种知识,因为本身是裁剪能手,又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她给皇太极与众朝臣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孝庄出嫁时年纪过小,并未引起皇太极的重视,后来慢慢变得耀眼,除了她本身的聪慧,亦有这位伶俐侍女的加持。

苏麻喇姑不仅成为了孝庄的得力助手,也成为了孝庄的心腹。

机敏能干

顺治帝即位时年仅六岁,军国大权全由多尔衮独揽,为了继续独揽皇权,多尔衮将孝庄母子分宫居住,几个月才得见一面。内心牵挂幼子的孝庄,想要了解儿子的起居日常,甚至想要和儿子传达一些重要的事情,必须由心腹去办,而苏麻喇姑就成为唯一人选。苏麻喇姑的机敏和谨慎,不仅能不让多尔衮起疑,还能准确完美完成孝庄的嘱托。值得一说的是,顺治此人生性多疑敏感,但后来却没有对苏麻喇姑有任何不满,可知苏麻喇姑办事能力之出色和周全。

虽然出身卑微,长相平平,但是苏麻喇姑非常好学且刻苦勤奋,陪嫁到盛京后,在感受国都繁华的同时,她也为自己制定了目标,那就是学好满语和汉语,尤其是满文,她学得异常出色,更是写得一手漂亮的文字,连孝庄都自愧不如,所以后来她被指给康熙帝作为满文老师。

康熙出生时,正是天花肆虐京城的时候,所以他出生不久就被抱出宫外避痘,祖母孝庄对这位皇孙很是挂念,可是又无法出宫探视,苏麻喇姑自然就担起了探视的任务,那段时间,苏麻喇姑经常骑着马儿穿梭于慈宁宫与康熙避痘处之间。

也正是有了这段时期的接触,康熙帝痘症痊愈后,孝庄将康熙帝的满文启蒙托付给了苏麻喇姑,此事在《啸亭杂录》中亦有记载,称康熙帝幼年时“赖其(苏麻喇姑)训迪,手教国书”。如今我们能看到的遒劲雍容的康熙满文御笔,正是苏麻喇姑精心教导的结果。

忠心耿耿

她一生没有结婚,自十岁左右进入贝勒府成为孝庄的侍女,直到孝庄去世,她伴随照顾了孝庄六十多年,她将全部身心都献给了孝庄及她的家人。在照顾孝庄生活起居、为其处理皇宫内外事务的同时,她还保护和培养了孝庄的儿子顺治帝和孙子康熙帝,而在孝庄去世后,她又继续为她的曾孙付出。

孝庄去世时,苏麻喇姑已经年过七十,陪伴了六十多年的姐妹、知己突然离开,于她是一记重击。康熙帝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很贴心地托付她一项重任,那就是抚养皇十二子胤祹。

那时的胤祹才两岁,而苏麻喇姑不仅年迈还并非后宫妃嫔,康熙帝却宁愿打破祖制将皇子给她抚养,可知对苏麻喇姑的信任和敬重程度。

苏麻喇姑深知康熙帝的用心,马上欣然应允,此后将全部身心再次投入到抚养这位小皇子上面。苏麻喇姑具绝佳的品行,亦不乏老道的社交手段,她见识广博亦擅温柔关爱,胤祹正是在她的培养和教诲中,养成了出色的办事能力和优秀的品质。这成为他后来在夺嫡中得以独善其身,终得善果的主要原因。

自孝庄到顺治帝,自康熙帝到皇子胤祹,苏麻喇姑整整侍奉了四代人,她的毕生精力和青春,全部献给了清皇室,堪谓一代忠仆。

正因这些品质,本是宫女身份的苏麻喇姑,才得以在清皇室有着崇高的地位,得此殊荣,她当之无愧。

苏麻喇姑不仅将一位宫女的一生活成了传奇,其个人生活习惯也一度为人所津津乐道。据史料记载,她“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一年用水擦一次身,再将擦过身的脏水一饮而尽,这是因为苏麻喇姑出生牧民家庭,视水为最珍贵的东西,水只能用于人和畜饮用,将其用于沐浴是一种罪过。

此外,苏麻喇姑还坚持不服药,即便是在临终前,康熙帝命人送最好的药物给她服用,她也拒绝了。

不过,虽然这些生活习惯令人无法理解和接受,但苏麻喇姑却活到了九旬年纪,即便是在今天已算高龄,更别说在平均寿命不高的古代了。至于是这些古怪的生活习惯使其长寿,还是因为其心态平和、不争不抢,只怕也很难说清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北发现苏麻喇姑墓,专家进入墓室后,发现康熙帝的“百年谎言”
在众多康熙朝的清宫影视剧中,有一个我们常见且熟知的人物,那就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原名苏茉儿,她是作为清初孝庄文太后的侍女而进入清宫。苏麻喇姑历经清初四朝,他与康熙之间关系,令后世
2024-02-01 11:59:00
苏麻喇姑:从宫女到受皇室礼葬的传奇人物
她只是清宫中的一名宫女,死后却以嫔妃之礼下葬。清廷为她举办了隆重的出殡仪式,成年的皇子几乎都参加了,甚至还有皇子为他守灵。这位宫女为什么能够受到清朝皇室成员这样的重视?1625年
2023-09-18 08:47:00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为啥康熙还那么宠爱她
...上难免会有异味,她是如何被人接受的呢?除此以外,从清宫规定来看,侍从身上有异味,是对皇室大不敬,苏麻喇姑即便地位再高,毕竟也只是个侍从,她不注重个人卫生,是不符合规矩的。然而
2023-06-06 15:09:00
苏麻拉姑到底是后妃还是侍女
...深知自己的母妃定嫔身份低下,没有资格和其他皇子争夺地位,他又自幼受到苏麻拉姑的教诲,因而表现得十分低调。康熙末年,一向独来独往的允祹,深受玄烨的信任,但他不受其他皇子拉拢,只
2023-03-19 11:48:00
苏麻喇姑与康熙帝超越主仆的深厚情感
...且向来对满、蒙、汉三族的服饰有研究。所以制定出来的清宫服饰,不仅得到了皇太极的认可,还一直被后世所沿用(我们看到的清宫剧的服饰,就是在苏麻喇姑的参与下制成的)。公元1643年
2024-01-04 19:23:00
苏麻喇姑从一个侍女,成为备受皇帝及皇家尊重的长者
...衮以“摄政王”身份辅佐福临即位。多尔衮大权在握,以清宫规矩为由阻挠顺治帝与孝庄太后见面。孝庄太后很是苦恼,既担心多尔衮篡夺皇位,又忧虑年幼的顺治帝懵懂无知,时时需要她的扶持和
2023-06-22 16:06:00
苏麻喇姑:康熙启蒙老师,一年只洗一次澡,历经五朝成大清传奇
...登基,苏麻喇姑跟顺治幼年登基时一样,每天都往返于乾清宫与慈宁宫,一方面将孝庄太皇太后的一些嘱托告知康熙帝,另一方面将康熙的情况告知孝庄,使得祖孙二人能及时互传信息。我们在看《
2024-12-08 09:41:00
苏麻喇姑的一生有多传奇
公元1705年九月初七,清宫中一位年长的宫女病逝,康熙的心情十分沉痛,下旨为该宫女举办隆重的葬礼。这位宫女不是别人,正是93岁高龄的苏麻喇姑。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苏麻喇姑的话,肯定是
2023-06-15 17:08:00
苏麻喇姑服侍几十年,康熙为什么没有迎娶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相依为命。也正是因为这样,苏麻喇姑在宫里的地位非常高,孝庄一直把苏麻喇姑当做姐妹,康熙一直叫苏麻喇姑额娘。但是就算这样苏麻喇姑一直对康熙很恭敬,一直自称奴才。在康熙二
2022-12-24 16: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