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笔如有神,很快写下一份答卷,是考场上第一个交卷的。宋太宗亲阅试卷,当他看到王世则写下“勾画乾坤,作我之龙楼凤阁;开穷日月,为君之玉户金关”的佳句时,钦点他为金科状元。不料殿试时宋太宗见到王世则本人,发...……更多
科举考试“连中三元”难如登天,明朝仅有三人做到,他们是谁?
“连中三元”原本的意思,是指古人在科举考试中,连续取得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因此后来“连中三元”就用来形容,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一共也只有21...……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倒地,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最自信的状元——胡丹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更多
古代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人是谁
“连中三元”是指接连考中解元、会元、状元。而“连中六元”又是什么呢?在参加乡试之前,考生必须要先参加县试、府试和院试,而这三场考试又被统称为童试。只有通过院试的人,才有资格去参加乡试。换句话说,县试、...……更多
中国历史上10大状元排行榜
...理由:史上最自信的状元 胡旦是今天山东惠民人士,在宋太宗大平兴国三年也就是公元978年考中状元。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才华横溢,于是便设宴款待他。知县的儿子很瞧不起那位书生...……更多
历史上有17人科举连中三元,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指皇帝在殿试钦点的前三名。科举考试中最牛的其实是“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古代科举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由于童试...……更多
史上9位“考神”,连中三元榜首,结果过得怎么样?
...士科到1905年清末废除科举,该制度共存在1300年,期间能连中三元者,文科16位、武科3位,共19位。当然了,历史长河中,有些王朝并非是大一统政权,例如两宋,常年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峙并存。在宋、辽、金对...……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桥,还激烈。考中一个第一名,就已经很难了,如果能够连中三元,那简直就是学霸中神级别的人物。在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一共就有16个人,文状元14人,武状元2人。可想而知,想要连中三元究竟有多困难。明朝连中三元的...……更多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的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宋太宗时期的科举改革也造就了许多多才多艺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01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采用。随着以姓氏为...……更多
明朝有个牛人号称“六首状元”,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
...元郎就是最高荣誉了吗?显然不是,想来应该有人听过“连中三元”吧,所谓“连中三元”,指的就是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均得第一的人,在历史上,总共也就出现了18位而已。当然,你以为“连中三元”是科举考试中最高荣...……更多
历史上哪个省出的状元最多
...元安守亮(子)。父子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3年。连中“三元”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进士状头(状元)...……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会试、殿试都得第一,连得解元、会元、状元,成为“连中三元”,这是了不得的事情。因为科举一千三百年的历史,“连中三元”者不过十四人而已,其中唐代二人、宋代六人、金代一人、元代一人,而科举制度最完备、竞...……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同时天子亲临殿试,“连中三元”也成为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愿望。同时在宋代,出现了糊名法等一系列措施来减少作弊和徇私舞弊。避免批阅考卷的考官看到是熟人就放低标准。参加殿试时...……更多
他战胜苏轼拿下状元,却仅一首诗传世
...有一位状元的强有力竞争者是来自福建的林希,林希之前连中两元,早已名声在外,就连皇帝宋仁宗都对这位才子有所耳闻,然而在这一次的考试中,林希所做的“赋”并没有让皇帝满意。就这样林希和状元擦肩而过。这时候一...……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这一千二百多年里,仅仅有数人连中三元,也就是在乡试、会试和殿试这三场考试中每一次都取得榜首的资格,也就是有着解元、会元和状元的称号。那么这些学子除了取得的功名不同外,在获得进士功...……更多
宋代四川首位状元苏易简38岁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结婚之后,夫妻俩成为东漂,到首都东京汴梁谋生,被宋太宗第三子韩王赵恒(日后的宋真宗)一眼看上,偷偷弄到王府。她的夫君一看妻子能被王爷看上,也就顺水推舟,没有表示反对。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传到...……更多
说说古代科举考试的步骤过程
...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其毕竟还不能做官,中举者,还需要连中会试和殿试,才有资格成为国家之大臣。乡试每年在阴历八月举行,因为考试已在深秋,所以这次考试也被称为是秋闱,每年,朝廷都会派一批主考官负责地方的乡试...……更多
钱棨连中六元,人称六元状元,乾隆写诗盛赞
...,这是为钱棨而建立的,钱棨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他曾连中“三元”,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六元状元\"之一,六元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钱棨,原名起,后来因与唐代诗人钱起同名,遂改为现名...……更多
梁灏:历经五代战乱,82岁终圆状元梦
...有600多人,中状元有多难可想而知。不仅是中状元难,就连中举人都很难。小说《范进中举》中,54岁的范进还是一个秀才,中举后喜极而泣,甚至高兴得疯了。虽说这是一篇讽刺小说,但也反映了古代的科举有多难。古代的读...……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这个方法并没有被广泛推广,直到宋代时,大臣陈靖才向宋太宗提出糊名的建议,得到了太宗的批准,“糊名考试”法才被确定下来,这项制度在现代高考中仍在延用。但也有人反对,认为糊名糊上了名字,文章虽好,但人品不...……更多
真·状元联盟:谁还不是个状元?
...会淡淡地招呼:“你好,听说你也是状元?”文武双全、连中六元……状元故事一箩筐作为最聪明勤奋的一群人,600多名状元可谓个个都是有故事的人。唐朝郑冠是唯一的文武双科状元。长庆三年(823),郑冠一举夺魁成了文科...……更多
宋代科举“抑势家,拔寒士”是为什么?
...有宰相的儿子李宗鄂,王扶等世家子弟考中了进士,但是宋太宗没有给与他们任何官职,而是直接把考中的这些人的资格取消,根本不会给他们任何的机会。▲李宗鄂画像6、势家子弟不会成为榜首势家子弟不可能成为状元,这...……更多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连中三元、进士及第、金榜题名、独占鳌头、鱼跃龙门……”来到位于夫子庙的中国科举博物馆,随处可见这些成语,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让无数读书人魂牵梦萦、爱恨交加、欲罢不能的科举时...……更多
他是明朝第一位连中三元的人,因得罪皇帝名字从《登科录》中抹去
...”的也只有状元、榜眼和探花。如果你是学霸中的学霸,连中三元,那你不仅在全国有名,还会被载入史册,让后来人知道你是读书人的巨无霸。明朝二百七十六的历史中,登科录记载连中三元的只有一个。但是,明朝第一个连...……更多
苏易简:才华横溢的宋代状元,因酗酒而英年早逝
...香门第。他的父亲苏协是一名娴熟文学的知识分子,深受宋太宗赏识。苏易简这么一个文人世家,自小便承载着家族的期待,也因此受到极为严格的教育。据说,苏易简聪慧过人,两岁时就能静静地听父亲背诵唐诗数个时辰;三...……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更多
趣谈北宋状元的故事,宋祁用一首词抱得美人归
...差阳错成了状元,而且,还成全了他另一个最大的美名:连中三元——此前,宋庠已经在乡试、会试中连得第一。虽然宋祁因两岁之差惜丢官方状元之名,但时人并没有忘记他的才名,无论朝廷还是民间,都认为宋祁仍然是名符...……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为状元。那么如果一个人在科举制度中皆为第一,便称为连中三元。结语: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打破了封建贵族的出身限制,是中国任人制度的伟大变革,给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供了晋升机会,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更多
一甲、二甲、三甲的进士区别是什么
...等次,就取决于原来授二甲还是三甲。通常我们俗语说的连中三元,是指在乡试时考第一名解元,会试时考第一名会元,殿试时考第一名状元,就叫连中三元。这种现象是很少见的,在清代也就几个人。相关的概念还有传胪,传...……更多
古代状元能做多大的官职
古代的状元,可以视作是今天的学位,或者是一种荣誉称号,和官位有本质上的差别。不过,任何一位能够考取状元的人,进入官场后肯定会顺风顺水。有着学神称号的加持,只要自己做事稳一点,未来身居高位肯定不成问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贾琏没有哥哥却称琏二爷,弄清贾珠的死因,才发现不叫大爷是对的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提到贾赦的儿子,有过一番明确说明:(第二回)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做亲
2024-09-16 15:44:00
细说红楼梦:葫芦僧门子本不该死,只因一个举动让贾雨村留不得他
上回讲到贾雨村得遇故人。应天府门子正是当年葫芦庙的小沙弥。贾雨村先是雷霆一惊,转而和颜悦色与他拉手攀谈。可门子的一个举动
2024-09-16 15:44:00
红楼梦:贾母将八旬寿庆定在八月初三这天,就明确预告了她的死期
贾政出差回家后,便张罗于八月初三给贾母作“八旬之庆”,在家大开宴筵,亲朋好友齐至庆祝。所谓“八旬之庆”,容易引起读书人费解
2024-09-16 15:45:00
为什么说《红楼梦》最惊险的一幕,就是门子与贾雨村相认?
上回讲到贾雨村出任应天府,上任伊始就遇到林黛玉听闻的王夫人外甥薛蟠打杀人命案。贾雨村当然知道他被空降应天府,就是要替贾府处理这桩案子
2024-09-16 15:45:00
绝望才是黛玉的现实,贾宝玉不懂她的心思,当和尚说法是最大误解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看似黛玉占上风,实际是贾宝玉在主导,林黛玉在跟随。正是黛玉的妥协,才让二者关系维持在贾宝玉认为“美好”的境地
2024-09-16 15:46:00
细说红楼梦:贾雨村直到看见“葫芦案”,才知道贾政的权力太恐怖
上回讲到薛家进京时,插了林黛玉眼中李纨守寡的细节。黛玉至此安心住下,逐步融入贾府生活。且说薛家进京之事,曹雪芹笔锋一转
2024-09-16 15:46:00
贾元春:为什么将贵妃活成深宫怨妇?作者取名时就没给她留脸面
贾元春名字源于她出生在大年初一,又是立春日。用冷子兴的话说“这就奇了”。古代,正月初一是一年初始,为元。立春日是春节,为春
2024-09-16 15:47:00
细说红楼梦:抽丝剥茧看贾珠的死因,才发现他的死因很可疑
上回讲到李纨嫁给贾珠,也是一对木石姻缘,预示了诗书传家。李纨,字宫裁,与林黛玉一样都是草木人。父亲李守中是国子监祭酒,诗书大家
2024-09-16 15:47:00
王熙凤为何不叫薛姨妈姑妈?你看她怎么称呼王夫人,就知道没叫错
薛姨妈王氏,是王夫人的一奶同胞妹妹,也是王熙凤的亲姑妈。可原文多次写到凤姐并不称薛姨妈为姑妈,反而和众人一起叫姨妈,这又是为什么呢
2024-09-16 15:48:00
细数红楼梦:李纨名字不简单,弄懂宫裁二字才知她重要仅次林黛玉
上一回讲到林黛玉进京第二天,南京薛家来信。王子腾派人告知王夫人要调薛家进京。显然王家兄妹已经达成共识。王子腾调任在即,薛家进京无疑要来贾府
2024-09-16 15:49:00
细说红楼梦:薛姨妈来信透露三条信息,果然薛家进京是另有目的
上回讲到林黛玉问通灵宝玉,袭人想要拿给她看,终究没看到,不想此后再也没提黛玉看玉之事。第二天,黛玉和三春才省过贾母,去给王夫人请安
2024-09-16 15:49:00
贾惜春是贾赦私生女,还是贾敬老来得女?别让养小叔子谎言给骗了
多姑娘曾说过一段振聋发聩的话,曹雪芹借最污秽的女人之口讲出的至正道理,真正是大讽刺:“可知人的嘴一概听不得”。这话说的是多姑娘亲眼见到贾宝玉和晴雯“发乎情止乎礼”后
2024-09-16 15:50:00
细说红楼梦:林黛玉和袭人讨论通灵宝玉那番话,细品才知漏洞百出
上回讲到贾宝玉摔玉,惹哭林黛玉。预示未来林黛玉要为他泪尽的终局。而贾宝玉衔玉而生,林黛玉自然也好奇那玉什么样子。之前因摔玉风波不得看
2024-09-16 15:50:00
秦可卿为什么字兼美?弄懂才知她在太虚幻境与贾宝玉初试的秘密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他从小都没在宁国府睡过觉,如何长大后反而非要在宁国府午睡?以他的脾性,又如何肯用人家的“寝具”
2024-09-16 15:50:00
细说红楼梦:林黛玉因贾宝玉引发的第一次哭,为什么与众不同?
上回讲到袭人性格“忠贤”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容易获贾母赏识重用,另一方面则有易变嫌疑,难以获得绝对信任。日后贾母果然看重晴雯不选袭人给贾宝玉做妾
2024-09-16 1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