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读书人的力量:操控舆论与左右评价
古代的读书人,也称为文人,他们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因为他们掌握着左右天下舆论,评判历代帝王的历史大权,就连至高无上的皇帝也要礼让三分。清朝读书人古代的读书人到底有多狠呢?他们往往...……更多
雍正皇帝要江山垂千古,就不怕身后骂名滚滚来
...上。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勤勉的皇帝,却遭到了当时无数读书人的辱骂,他们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加在了雍正头上,声称雍正的皇位是篡位得来的。他捂死了康熙皇帝,修改了传位诏书,将本该上位的十四皇子软禁了起来,...……更多
县令也可以世袭吗?朝代更替县令却不变
...国古代,这个孔是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权力,更代表着读书人的信仰。元灭宋统一全国以后,因为他特有的异族问题,当时的中华大地上对于元朝的反抗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因此,元朝统治者决定从文化上开始改变百姓对自己...……更多
古代读书人:皇帝不杀、强盗不打、小偷也要尊敬的特殊存在
...甚至连小偷见了都要给这类人钱。而这类特殊的人,就是读书人。虽然在古代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的确,因为常年读书,读书人体质确实不强壮。但是在古代读书人的地位其实是很高的,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度...……更多
中国古代那么多皇帝,真正的“仁慈”的君主竟是披沙拣金
...刀兵,定下偃武修文的国策。赵匡胤不仅自己未杀过一个读书人,还把“不杀士大夫,不杀上书言事之人”作为“遗训”告诫后世子孙,遂使有宋一代,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尊重读书人的朝代,王夫之说“终宋之世,文人无欧...……更多
2022-12-23 13:13:00君主,中国,皇帝
此人一生忧国忧民,却被后人黑了上千年
...相,辅佐过的皇帝共有十位之多。中国古代的士人尤其是读书人,向来以讲气节著称,讲究忠臣不事二主,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魏晋时期的嵇康和南宋末年的文天祥。冯道因为先后侍奉过10位皇帝,为后世的士大夫所不齿,欧阳...……更多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原因与结果的探索
...是导致他们起义失败的因素之一。其次,农民起义得不到读书人的支持。中国历史的农民起义,一开始就得到正统读书人支持的几乎没有。一般都是落魄秀才,或者教书匠这些被正统读书人边缘化的人。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更多
对古代皇帝称呼的区别,明朝是分界线
...谥号和庙号来表述。可是,古代人的平均文化水平不高,读书人始终是少数,底层的老百姓并不理解谥号和庙号的寓意,也不太懂得如何尊称前代皇帝。于是,从明朝开始,大多数皇帝在民间的称呼开始采用年号。如正德皇帝、...……更多
明朝内阁与文官集团:君臣关系的演变
...重任。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明朝的时期,读书人的地位到了顶峰时期。 从弘治朝开始,读书人只要有功名,那地位,当街大骂皇帝的绝对不是少数,只要不骂到想和皇帝身边的女性亲属们发生超友谊关系,随便...……更多
黄袍加身之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何失眠了
...出许多念头出来。明清有一些医案,专门记述了这些熬夜读书人的“病”。清代名医叶天士写过一个病例,说有个18岁的年轻人为了科举,经常深夜苦读,导致失血咳嗽,心肾不交,频频遗精。病人自述称,虽还未完婚,但夜半...……更多
...钱,而是一种有知识就应该高人一等的观念,清流们认为读书人就该和老百姓不一样,就该比老百姓高一等,如果实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那读书人岂不是和没受过教育的愚氓一样了。如果说欧洲中世纪是血缘导致的不平等,中...……更多
墨水惩罚:古代科举制度的奇葩法律
...升到了国家法律的阶层。这还要追溯到隋朝时期,当时的读书人如果想用“十年寒窗苦“来换取功名仕途,决定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先做好“喝墨水”的准备;《隋书·礼仪志》记载“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简单的翻译...……更多
明朝少有的正臣商辂, 既是读书人的楷模,也可以手撕西厂
...商辂不但未像众多神童那样成长为“仲永”,他还实现了读书人的至高梦想–“三元及第”(宣德十年解元、正统十年会元和状元)。在重视科举成绩的明朝,作为学霸中的学霸,商辂的待遇自然也不会差。不仅被任命为翰林院...……更多
古代这一类人无权无势无背景,但却得皇帝看重
...或许会有朋友产生疑问,一个破穷酸儒,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进京赶考学子的过人之处,一共有三大原因,个个都让你佩服的五体投地。其一,读书人的身份 有文化的人...……更多
道光帝与大皇子奕纬的悲剧父子关系
...每况日下,教书的老师也是干着急。老师也是一位迂腐的读书人自然是没有其他有趣的学习方式来增进皇子的读书兴趣。当时,老师劝说大皇子奕纬,以后如果要当皇帝,不读书是不行的。奕纬随即回应说,我要是当皇帝,第一...……更多
...一切结束的时候,发表一番隆重的赞颂,代表百官和天下读书人表达对皇帝学问和道德的崇拜。从雍正初年开始,张廷玉就担负起了这个至关重要的任务。饱读诗书的张廷玉也许有时会有点茫然。按照古训,经筵似乎不应该是这...……更多
...要操作得好,如操作不当,久则生弊。唐朝,科举让两个读书人受挫,一个是黄巢,一个是李振。这两个人科举不成,一是他们的文章的确不行;二很可能是科举执行者量材标准有失偏颇,让应该获得上进机会的人,遭受阻蔽,...……更多
铁腕能臣田文镜,雍正3次为他护短,乾隆却全盘否定
...用壮丁,田文镜就让士绅和百姓一体当差。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考中廪生,是可以免去大部分的赋役的。田文镜不是科举出身,认为读书人不应该坐享其成,要和普通百姓一起当差。 黄河大堤虽然修好了,但田文镜此举,...……更多
历史上的雍正并没有篡改遗诏,为什么读书人对他抹黑?
...可原。其中,雍正皇帝让士绅一体纳粮,更是直接得罪了读书人,他们不恨雍正才怪呢,能不在背后说雍正的坏话?其实,历朝历代关于皇帝的谣言都发生过,大多数皇帝对待这些谣言,都是严加禁止,而雍正皇帝处理谣言时却...……更多
被霍光拥立的刘病已,坐稳皇位为何反杀霍家
...氏。宣帝诛灭功臣全族,让当时的人觉得很过分,当时的读书人觉得宣帝刻薄寡恩,就连元帝在登基后都说宣帝对待霍氏太过无情,看看元帝都这么想更别提当时社会舆论了。理由这么充分,其实光凭毒杀皇后就是诛族大罪了,...……更多
...能乱写,比如某个皇帝的名字中有一个“玄”字,当朝的读书人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避开这个“玄”字。皇帝的名字是忌讳,但与此同时皇帝又有很多种的称号,皇帝拥有“年号”、“尊号”、“谥号”还有“庙号”,这四种...……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主事,当然倒数的基本就外放了,不留在京城。在清朝,读书人想要成为一名知县,确实需要历经一系列的考核环节。这些考核环节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合称“科举考试六步”。县试:通常在县府进行,...……更多
古代最幸运的考生,因皇帝出差错被钦点为状元
...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到朝廷当中的人,大多数都是穷苦的读书人,而且没有任何的身家背景,对于这样的人,皇帝用起来才更加的放心,因为他们能够依附的人只有皇帝。所以很多皇帝对于科举考试都非常的重视,尤其是在最后...……更多
为何最后年羹尧被杀,而李卫没事
...们来看看李卫,李卫是一个务实的人,他为民请命,即使读书人为官有很多瞧不起他,他也淡然处之为读书人说话。我们知道李卫大字不识有时候状书,卷宗都要别人念给他听,但是他深得雍正信任,身居高位。但是总有一些寒...……更多
...撰的教本,如《帝学》。因为皇帝爱读书,宋朝被称为“读书人的天堂”。宋朝时,政府对读书人十分尊崇,官员的待遇也极高,是历朝中最优厚的。禄米、俸钱是基本收入,正一品官员月领禄米150石、俸钱12万文,外加每年绫2...……更多
...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才华横溢,却并非完美无缺
...对他的态度。但是,因为纪晓岚的才能和学识,他在天下读书人中,却有着很高的威望,受到许多人的尊敬。也正是因为此,人们在谈论纪晓岚的时候,多是称赞他的优点,突出他在官场上的成就,而很少会谈论到他的私人甚或...……更多
西晋王朝的兴衰:士族势力与文人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历史,很多人认为西晋之所以这么快就灭亡,读书人难辞其咎,这话不是没有道理,若是当时的读书人能有所作为,或许西晋不会那么快灭亡。一、西晋读书人多为门阀士族子弟,缺乏上进心1、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更多
聊聊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有法令皆出自陛下一人,作为百姓就应该从事农业生产,读书人应当学习今天的法令。现在读书人(指淳于越)不学今而效仿古分封,这就是扰乱民心。因此,我请求陛下把不是秦国的书籍全部焚毁。这便是名震天下的“焚书”...……更多
丧失舆论阵地有多危险
...重任,成为掌管全蜀教育的\"省教育厅厅长\"。按理说,一个读书人出任这种文职,很正常。但谁料到,他竟成了推动蜀汉灭亡的\"黑手\"? 诸葛亮在位期间,蜀汉屡次北伐中原,势力一度强盛。但亮亡后,无人能同时掌军政大权,本土益州...……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徐潋作家冰春与历史对话,以长篇小说的表达文本让人们感知泸州的一段历史。读冰春的长篇小说《川江东逝水》,会感到这是泸州历史的艺术转换
2024-06-28 06:13:00
王利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军兴军,关键在人。在乌蒙高原的威宁,有这样一群大写的“人”、大写的“兵”:一门三代四个兵
2024-06-28 06:19:00
李慧李商隐、杜牧创造出晚唐诗歌靡丽的风格,没过多久,大唐崩溃了,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这战争频发的乱世中,有两个国家比较安定繁荣
2024-06-28 06:19:00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