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这一类人无权无势无背景,但却得皇帝看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8 17:41:00 来源:戏说三国

要说到最幸福的人,还是说古代,那大家第一想法要么就是皇帝,因为他是古代最高掌权人,要什么有什么,还掌握着别人的生杀大权,谁都不敢得罪他,还要围着他转,并且后宫美女如云,然而,真实的情况并不是如此,因为还有一类人比皇帝更牛,这一类人皇帝都不敢杀,强盗不敢抢劫,就是平常小偷见了他们都要恭恭敬敬的送给他们银子。这就很奇怪了,还有这么厉害之人。

古代这一类人无权无势无背景,但却得皇帝看重

那么问题来了,这类人究竟是什么人呢?为何让有着天下至尊的皇帝都不敢拿他们怎么样?其实这类人从古至今都是很普遍,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实行科举制之后出现的赴京赶考的考生。说到这里,或许会有朋友产生疑问,一个破穷酸儒,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进京赶考学子的过人之处,一共有三大原因,个个都让你佩服的五体投地。

古代这一类人无权无势无背景,但却得皇帝看重

其一,读书人的身份

有文化的人从古至今还是受人尊重的,特别是在古代这个封建社会,我们都知道古代封建社会的阶梯等级很是严厉,封建时期的中国,有一种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老制度“士、农、工、商”。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读书人是排在第一的。

言外之意就是,古代时期的读书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敢去招惹读书人。另一方面,读书人动的是脑子,一旦你得罪了读书人之后,读书人的笔杆子会比一把利剑更厉害。

古代这一类人无权无势无背景,但却得皇帝看重

虽然人们经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历史上投笔从戎的英雄比比皆是,而且个个都是名垂青史之人,例如:汉朝著名的班固,明朝著名的国师孙承宗,民国时期第一牛人孙中山等。这些平时看起来懦弱不堪的文人,却都是响当当的战场大将。所以千万别小瞧了文质彬彬的书生。

其二金榜题名

古代这一类人无权无势无背景,但却得皇帝看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正是这些读书人最真实的写照,这些科举考生大都有过头悬梁锥刺股的痛苦经历,因为他们都懂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因此,他们之所以能够数十年如一日的独守寒窗,为的就是能够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虽说这些考生并不能够保证都金榜题名,但还是会有很大的一部分人会“鲤鱼跃龙门”,成功进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庙堂参与国事,成为人上之人。他们以后一定会成为朝廷勋贵,封疆大吏,王侯将相。

古代这一类人无权无势无背景,但却得皇帝看重

第三朝廷背景

大家一看见这个是不是很是不解,他们有什么朝廷背景,从电视剧中看过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穷酸秀才,有时候连盘缠都没有,但就是这些身无分文的考生,让国家对他们特别的重视,对他们还放开了很多令人羡慕的优惠政策。如朝廷会给他们安排进京赶考的路费,还让沿途驿馆供这些考生休息,到了京城之后,朝廷会有人专门安排旅店、宾馆供这些学子们居住,考试期间所有的食宿花销都有朝廷负责。因此可以断定,这些学子背后得靠山就是朝廷,并非一般的寻常百姓、富家大户可比。

古代这一类人无权无势无背景,但却得皇帝看重

皇帝之所以对这些科举学子们如此看重,是因为皇帝需要这些未来的人才来帮助自己治理天下,维护自己本家的统治。而土匪、恶霸不敢抢劫这些学子;是因为这些考生们虽然有朝廷的背景,但大都是寒门学子,身无分文;小偷之所以会给这些科举考生们一些钱财,则是因为,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这些寒门学子进入庙堂之后,能够成为老百姓的父母官,为老百姓做实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8 2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一考生殿试时写了八个字,获得皇帝钦点状元
...变命运。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和现在最为公平的高考,都是读书人人生道路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今有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最终走出了困住数代人的山村,在大城市工作生活
2023-02-04 19:44:00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了一半以上。 汉武帝中后期为官之人基本上都是民间的读书人,后来举孝廉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按照户口多少进行一定的比例划分”,与现代的高考录取比率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在
2023-02-02 18:53:00
古代最幸运的考生,因皇帝出差错被钦点为状元
...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到朝廷当中的人,大多数都是穷苦的读书人,而且没有任何的身家背景,对于这样的人,皇帝用起来才更加的放心,因为他们能够依附的人只有皇帝。所以很多皇帝对于科举考试
2023-04-18 12:03:00
古代的皇帝也是颜控?他因为长得太英俊,成为明朝首位状元
...士之道。由此看来,科举制度的实行,不论是对国家还是读书人,确实是一件双赢的事情。要说科举考试中最风光的事是什么?当然是高中状元了!状元,顾名思义就是全国第一名,单看这个名词,
2023-04-25 11:02:00
状元李春芳的幸运与平庸:科举考试背后的故事
...。与之不同,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廷的人,大多是穷苦的读书人,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这使得皇帝更加放心,因为他们只能依附于皇权。因此,历代皇帝对科举考试非常重视,尤其是在最后的考试
2023-12-14 05:03:00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一的文状元。科举考试拖的时间很长,除了极个别的天才读书人,能在二十多岁就考中状元,一般来说当上状元的人都三十多岁了。因为考上秀才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当上秀才后,才有资格继续考
2023-01-31 16:15:00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对于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走进官场的唯一正途渠道。他们在科举考试之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寒窗苦读数十载,因此古代还
2023-01-17 22:49:00
明朝为何是科举制的鼎盛期
...却是明朝。或许你会想到明朝的“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那为何科举制反而在明朝发展到鼎盛期呢?这就要说说洪武末期的一个科举案子,和明朝前几任皇帝对科举取士的进一步改制
2023-05-20 11:03:00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的屎盆子,胡惟庸都死了十几年了怎么可能还会和几个读书人是一伙?其实无非就是为了找个理由光明正大杀人而已!若本次科举公平公正,那为何南北双方的试卷水平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为了
2023-11-17 17: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