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杜甫半生凄凉,悲愤之下挥笔成诗,诗中一成语更是人人皆知
...直都描写国家情怀的,也有很多写山写景的诗词。从他的诗中也可以感受到他的那份浪漫和豪放,如果杜甫生活在李世民和武则天的时代能更好一些,也许也能有机会谋得更好的差事。其实子古代社会文人才子落魄的很多,不是...……更多
诗圣杜甫晚年有多凄凉?儿子活活饿死,自己因为贪吃离奇身亡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流传下来的古诗对后世影响极大,被人尊称为“诗圣”。因为杜甫书写的诗句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较为真实地表现了历史,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然而,如此伟大的...……更多
杜甫这一首诗,被评为“七律之冠”,其中14个字几乎人人会背
...基调。这既让读者对秋日萧瑟的景象产生感伤之情,又在诗中间接传达了时令和景物的哀愁。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描写景色转为表达情感。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何在?前人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更多
杜甫因为穷,居无定所而忧伤?那是你太不了解杜甫
...在官场上自觉混不开,生活质量却不差。杜甫曾在自己的诗中说自己“两京犹薄产”,又说“杜曲幸有桑麻田”,也就是说他在长安、洛阳这唐代两大都城都有田产家业,而且据史料记载他这个薄产是真自谦,一点都不薄,最少...……更多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命运差别为何这么大?
...历过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深受战争之苦,所以诗中流露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揭露出尖锐的社会矛盾,抨击当权者腐朽麻木,从而体现出他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李白到处游山玩水,挥霍无度,几乎不工作,他的花...……更多
有一次,杜甫看到百姓被征调从军的凄苦场面,看到统治集团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痛心地写下了这首《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更多
人生如梦三万里
...命运。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出口成诗,斗酒百篇。诗如行云流水,人更如闲云野鹤。似生在这世间又似生在这世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无...……更多
冬至读诗说养生
...寒交迫。他的一首《冬至》,表现了他晚年生活的凄苦。诗中这样写道: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冬至大...……更多
...起码是个公务员),杜甫在郊区买个一座小宅院。在他的诗中《曲江》中:“自断此身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体现。杜甫虽然住在乡下,但还是解决不了温饱的问题。他在《醉时歌》中将:“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更多
宋诗中的哪场绝美夏雨,通篇模仿杜甫《春夜喜雨》
...低调,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他的一首喜雨诗。这是宋诗中的一场绝美喜雨,通篇模仿杜甫的《春夜喜雨》,读完才知他的深藏不露。《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更多
杜甫忧民情怀的巅峰:“三吏”和“三别”
...一点之后,就将这件破草房转移给了自己的妹夫(也就是诗中的“吴郎”),自己搬到了距离旧家数十里之外的东屯进行居住。然而这位“吴郎”却没有杜甫的心怀那么广阔,刚刚搬过来不久之后就将草屋用篱笆围了起来,吓得那...……更多
聊聊杜甫《蜀相》诗的隐微内涵
...,如同汉末从战乱关中流落到南方荆州的王粲。杜甫流寓诗中常见与汉末王粲心意相通的叙写,此诗中亦自比王粲,意味当然是很深长的。但这首诗里最为值得注意的句子,莫过于“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初月出不高,众星...……更多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的悲苦孤独……然而,杜甫安居在草堂的几年里,这个寂寞悲苦的伟大诗人...……更多
介绍杜甫的几部代表作
...》《春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灾难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无比珍惜。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更多
诗人沈佺期,初唐律诗定型人物,其诗《独不见》被誉为初唐之冠
...指南朝乐府歌中的洛阳女子莫愁,后来泛指少妇,在这首诗中,她就是抒情的主体。诗中写少妇住处的华美,又以”海燕双栖“来比喻夫妻的双宿双飞之壮。本来这位少妇有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但是这会少妇却在赶制过冬的秋...……更多
杜甫的坎坷仕途路
...了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所以七岁就能作诗,如他自己在诗中所写一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2.杜甫的四次远游731年,19岁的杜甫开始第一次出游,此时的他正值少年,意气风发,徘徊吴越之地,历时数年,直到735年...……更多
杜甫是怎么死的?你可能想象不到
...,山河在历史变化中是不变的。有学者说:“是杜甫,让诗中的山水变成了山河。可以说,是杜甫让眼前的风景,走进了时间,赋予了它们民族的、文化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折。”杜甫在长安滞留了一年多的时间,终...……更多
诗人杜甫虽然是官二代,但是一生却坎坷凄凉无比
杜甫是个官二代杜甫,生在一个好家庭,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家族是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祖父杜审言,官至洛阳市副市长(当时洛阳还是首都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北京)。父亲杜闲,当过陕西乾县县令,相当于如今的县...……更多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中不但展现了十里黄云、北风卷雪的塞上风光,而且显现了环视宇内无人,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同李白“吾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宛然同一神韵。高适第一次赴塞,...……更多
杜甫的一生为何“高开低走”
...笔端,导致读者觉得他似乎经常不快乐。但应当注意,他诗中很多情绪的背后,是对政治、社会的现实关照,不能单纯坐实了看。大体说来,杜闲去世、杜家分家以前的杜甫,基本上不为生计操心,从出生算起,有二十多年无忧...……更多
历史上诗仙、诗囚、诗鬼、诗佛、诗狂、诗魔、诗圣的代表作
...诗是贺知章的代表作之一,表现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中描绘了他少小离家,老大才回的情景,乡音虽未改,但鬓毛已经衰白,显现出岁月的痕迹。儿童相见不相识,却笑着问他从哪里来,这种对比更凸显了他的沧桑感。此...……更多
杜甫:盛唐中时期的孤独行者与现实主义诗人
...定了他能成为当时耀眼的那颗星,但是杜甫不一样,他的诗中忧国忧民、心怀怜悯,在浪漫的盛唐当中,他如同一个另类,格格不入。年少时期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个鲜衣怒马、好生快活的少爷,他出身名门,家族底蕴深厚,人...……更多
一起来欣赏来自唐代的爆火的旅游攻略
...你发现了诗歌:“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诗中的华山,高耸如云。“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建德江夜景,悠然宁静,适合一个人看书,思考人生,静待晚霞。“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辋川山庄,勾起...……更多
...刘晓晖。出于对诗词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他们把诗中意境融入日常生活,将读诗、背诗作为一种心灵的愉悦、充满梦想和希望的远方。诗词是美好的,正如外卖小哥雷海为所说,感谢诗词给予我心灵的给养,面对生活的...……更多
梅花唱和 往事重现
...何诗构成在语词上的呼应。结合“衔霜当路发”,可知何诗中的“雪”乃真正的积雪,但裴迪所对之“雪”到底是积雪还是雪白的梅花?裴诗不存,我们无从寻找证据。但从稍后张籍《成都曲》中“新雨山头荔枝熟”一句可知,...……更多
杜甫:家国情怀与幽默人生的“诗圣”传奇,笑看历史风云
...抱,开始了他那段传奇的“诗圣”之路。二、家国情怀:诗中有国,心中有民杜甫的诗歌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国家和人民深切关怀的体现。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杜甫目睹了无数战乱带来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对家...……更多
想你,在那滴雨成诗的雨巷,如若不是戴望舒的唯美诗行
...头的剪影,应该是这夕阳下最美的画卷。想你,在那滴雨成诗的雨巷,如若不是戴望舒的唯美诗行,我又岂能明白你才是作者笔下真正的丁香姑娘。撑一把油纸伞,就这么婀娜着娉婷的身姿,朝着我莞尔一笑。想你,在这布满星...……更多
2022-12-17 20:37:00戴望舒,成诗,诗行
...都 诗”收官后,2023年12月16月,阿来新启系列讲座“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 ……更多
杜甫给李白写了很多诗,为何李白不回复
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帖子,有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杜甫多很多首赠李白的诗,但李白却没有一首赠杜甫的诗,这是为何?查阅杜甫赠送李白的诗,确实有不少首,比如《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更多
韩愈为维护李白写下流传千古的骂诗
...张籍”就是调侃张籍的意思,并不是狠话。而且,韩愈在诗中,显然也不是特意指责张籍,而是指桑骂槐。 让韩愈大动肝火的,还是白居易、元稹这些人。其实,韩愈和柳宗元推行古文运动,白居易和元稹推动新乐府运动,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7月3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庙(亚圣庙)。孟庙是祭祀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场所。在孟庙亚圣殿中央设青石须弥座神龛
2025-07-31 16:05:00
【灵山夜话】灵山神仙传说知多少
江西灵山的云雾里,藏着一串响当当的名字,他们不是缥缈的神仙,却是被山民捧在心上的“仙”。(图:郑群)左慈的故事最带些传奇
2025-07-31 17:36: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清廉爱民,循良为吏;积德行善,宅心仁厚……识才爱才,推贤黜佞;远离浮华,崇惇尚厚。”走近高密市逄戈庄村的清爱文化园
2025-07-31 18:00:00
大皖新闻讯 烽烟岁月,山河铭记。行走在江淮大地的山水之间,仿佛仍能听到新四军将士的抗日壮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7-31 19:44:00
文脉华章丨成语里的中国:徙木立信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
2025-07-31 22: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菜根谭》有言:“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意思是说,人要坚持操守就要有定力
2025-07-31 16:53:00
雨花英烈陈子涛遗物中发现《日寇暴行实录》书中有多幅侵华日军屠杀南京城百姓的照片南报网讯(通讯员周鑫玥记者李子俊)电影《南京照相馆》里被盖上“不许可”红章禁止外传的日军屠杀百姓照片
2025-07-31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战火中的妇女纺织班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妇女纺织训练班旧址。(资料图片) 在抗日战争艰苦的岁月里,娄烦妇女纺织班于吕梁山深处诞生,在日军“扫荡”与经济封锁下
2025-07-30 08:23:00
青铜铸史,文明交融。“晋疆铜辉,丝路和鸣——青铜文明交流展”7月3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揭幕,开启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对话
2025-07-30 08:23:00
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但有些记忆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血脉之中。每当翻阅抗战历史相关书籍,或是聆听那激昂的抗战歌曲,内心深处对抗战岁月的敬意便如潮水般翻涌
2025-07-30 11:35:00
山河铭记丨童长荣:用热血在白山黑水间铸就抗日丰碑
大皖新闻讯 在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壮阔史诗中,安徽籍烈士童长荣挺身而出,以“宁为抗日而死,不为惜生而生”的钢铁意志,创建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
2025-07-30 11:44:00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修文“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由此昌明、影响世界。可以说,五百年前的“龙场之悟”深刻塑造了阳明心学的本体论
2025-07-30 15:06:00
吴济夫梁山,座落于鲁西南黄河畔,俗称水泊梁山,史称梁山泊。它本名“良山”,春秋设良邑,秦置寿良县,汉代为皇家猎场。《史记·梁孝王世家》载
2025-07-30 15:33:00
阳坊涮肉:重走“贡羊进京”古道,唤醒百年饮食文化记忆
2025年7月,阳坊涮肉以“头羊节”活动为载体,沿着“贡羊进京”的历史轨迹,从锡林浩特大草原启程,穿越居庸关长城,经阳坊镇集散
2025-07-30 17:44:00
滨州邹平:焦桥学子聆听“八路胡同”里的红色传奇
通讯员 刘晴晴蝉鸣渐起,蛙声阵阵。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邹平市焦桥镇初级中学的学子们踏着朝阳走进前大成村,围坐在老兵韩发俭的身边
2025-07-30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