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帖子,有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杜甫多很多首赠李白的诗,但李白却没有一首赠杜甫的诗,这是为何?
查阅杜甫赠送李白的诗,确实有不少首,比如《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反观李白,只有一首《赠汪伦》,还不是杜甫。
李白和杜甫相识是在杜甫父亲杜闲家中,当时的李白因触怒权臣阶层被流放,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忘年交。此时的李白44岁,而杜甫只有33岁。年龄的差距并没有影响两人的友谊,次年两人便结伴游览齐鲁大地。
真正的友谊是能够经历磨难的考验的,比如杜甫就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便写道:“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乾元二年(759年),李白被流放到西南。杜甫得知后,悲愤异常,靠着写诗抒发内心的苦闷。
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杜甫并不知道李白的真实情况。于是天天担心自己的这个挚友,为此写下了《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杜甫还认为李白遇害了,事实是李白此时已经获得特赦,而且泛舟洞庭湖。此后,杜甫一直处在对李白的关切当中,因此有多篇关于李白的诗作问世。李白成名比杜甫要早,李白成名时杜甫是非常崇拜他的,所以杜甫给李白写的诗多,也是人之常情。
而李白并非没有给杜甫写诗,只不过两人很多诗作都没有能流传下来。也有专家表达了自己的一个看法,“古达人们之间的通信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有人帮你带信,否则两个人可能一旦分离,也许可能一辈子不会再见面。”
另外,大家还需要注意,古代通信非常落后。尤其边远地区到京都的通信,更是如此,如果不是有人愿意帮你带信,一旦两人分离可能很难再次相会。同时,唐朝没有完善的民间信件邮寄系统,而李白又远在西南,这里交通更为不便。
所以,有专家就表示,我们看不到李白给杜甫回诗,可能就是因为通信不便的缘故,使得李白写给杜甫的诗未能传播开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9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