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苏州人士。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他不仅会作诗,连字、画也是一绝;他的画,兼并南北画派的风格,以画山水见长,比如下面这幅...……更多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先去拜访永安州知州叶道和,请他帮自己找个“枪手”,也就是找人代考,并承诺将以重金酬谢。叶道和打包票,说一定帮岑照考取举人,回头就去找了自己多年的好友曹文藻,请曹文藻混入考场内当“书办”(管办文书的属吏...……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伯,又字尚宾,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出生于1364,也就是朱元璋称吴王那年。黄观师从元末学者,自幼勤奋好学,注重时论,不尚浮文。明洪武二十三年,黄观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的乡试中,考取了第一名解元。洪...……更多
古代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人是谁
...谕广训》百数十字。通过院试的人,就被称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便有资格参加乡试了。考生如果中了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 县试、府试、院试中的第一名,被称为“案首”,如果三场考试皆为案首,就可以...……更多
科举考试“连中三元”难如登天,明朝仅有三人做到,他们是谁?
...,边境无虞。”深得朱元璋赞赏,被钦定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黄观深受朱元璋重用,入仕不久便升任礼部右侍郎。建文帝即位后,黄观又任右侍中。当时燕王朱棣态度傲慢,入朝的时候不肯拜建文帝,满朝文武惧怕燕王...……更多
...的榜首的的名字也有区别。如果你在乡试中考到榜首叫做解元。如果是在会试中考取榜首叫做会元,如果说在殿试中考取榜首那你就是状元了。这每一次考试都不容易不然范进也不会七十几岁才中一个举人,还兴奋的疯掉了。不...……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试选拔人才的这一千二百多年里,仅仅有数人连中三元,也就是在乡试、会试和殿试这三场考试中每一次都取得榜首的资格,也就是有着解元、会元和状元的称号。那么这些学子除了取得的功名不同外,在获得进士功名,准备做...……更多
说说古代科举考试的步骤过程
...员,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乡试的第一名,被称之为解元,这也算是所谓连肿三员之中的第一元。乡试之上为会试,会试是由国家主持的一次考试。会试由朝廷的礼部官员所主持,其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会试的时间和县...……更多
细谈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乡试录取的考生称为举人,俗称孝廉。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是地方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会试是在乡试次年春天举行的更高一级的考试,考试地点在北京,由礼部主持。参加会试的考生是各省的举人,考中的称为贡士(会...……更多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后朝廷还规定,各省乡试中,官员子弟按例是没有机会中解元的,中举的最高名次为第十九名。看到这里或许还有读者有疑问,既然清代科举实行官卷制度,为何清代还有那么多的官二代、官三代以及数不清的科举世家呢?难不...……更多
唐伯虎才情无双,为何却没能够金榜题名呢?因为他的一句话
...饮酒。在宴席上面,唐伯虎直接说这次的解元非他莫属,也就是全省第一。唐伯虎说这句话是有底气的,因为他确实很有才情。这一次的乡试,唐伯虎和他说的一样,考中了解元,因此很多人也称他为唐解元。不过在乡试的考试...……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更多
清代科举探秘:状元头衔背后的荣耀与仕途起点
...会试后,就可参加下月举行的殿试,由皇帝亲自监考,这也就是“天子门生”的由来。通过殿试后,就可以获得进士头衔,自此一步登天,步入官僚阶级。文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更多
历史上有17人科举连中三元,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举考试中最牛的其实是“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古代科举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由于童试在古代是基层考试,所以其第一...……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有女状元出现吗
...1300年。自从唐朝武则天时期开始,开创了殿试的先河,也就是由皇帝亲自来进行最后一项考试,决定出这一期考试的前几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合成“三鼎甲”。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更多
明朝科举考试的故事,隆庆年间出了7个宰相18名尚书
...考试,通过者可进入学习。乡试合格者成为举人,第一名解元方能参加会试。会试录取前三百名,第一名为会元,其余为贡生。这些贡生需参加殿试,前三名为状元、探花、榜眼,其余按名次获得进士或同出身。中举者迎来铨选...……更多
聊聊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年一度的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殿试第三名称探花,殿试第二名称榜眼,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再看考生李炜,考了那么多年也就只得了个同情的举人...……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和殿试。乡试是一省之间的考试,考中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全国的考试,考中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为京城考试,第一名为状元。那么如果一个人在科举制度中皆为第一,便称为连中三元。结语:中国古代的科...……更多
从世卿世禄制到九品中正制: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接受朝臣上拜。当时有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也就是说当时建立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仰仗这些世家大族,也就导致了后来这些世家大族的势力越来越大,那个时候皇帝就更不敢动他们了。所以也就更不敢废除九品中正制...……更多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科场案最终的判决是,“敏政、经、寅赎徒,等赎杖”,也就是涉案人员交钱赎罪了事。总结这场科场案,是徐经向程敏政送金币,打听到了部分题目,然后唐伯虎和徐经预作文章,却被旁人听了去。唐伯虎在《与文征明书》中...……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个地方都不一样,这是根据当地的官员需求量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乡试出来的举人,如果直接做官,很可能就是当地的父母官。对当地百姓而言,日后的父母官是谁,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大家肯定更加重视乡试的考试...……更多
史上9位“考神”,连中三元榜首,结果过得怎么样?
...王宗哲自然也就混得不是很好,他最终官至湖广宪佥事,也就是帮湖广地方官打下手。第五位、黄观(1364年—1402年),子澜伯,安徽池州人,明朝第一个三元及第获得者,而且是“六首状元”(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更多
他是明朝第一位连中三元的人,因得罪皇帝名字从《登科录》中抹去
...上的提问。殿试完成,根据考生的表现,分成三个档次,也就是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及第,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及第。考到此,那么就...……更多
关西师表与文人心志——说巩建丰(上)
...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称“亚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于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更多
一甲、二甲、三甲的进士区别是什么
...时举行的大典仪式,叫传胪大典。二是指二甲的第一名,也就是殿试的第四名也叫传胪,后来有时候把三甲的第一名也称为传胪,但是这个传胪就没有多大意义,还不如二甲的最后一名。说到这,不免要提一下状元。状元是全国...……更多
清朝科举三奇案:一个高兴,一个伤心,一个悲惨,科举制最终废止
...参加科举考试,令他们高兴的是吴獬名列第一名,成为“解元”,曾、魏亦均高中,传为士林佳话。第二奇:太伤心兰州人秦霖熙中了清光绪五年(1879)己卯科进士后,将要参加保和殿皇帝的殿试,决出状元。秦霖熙文采出众...……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有差。也就是说,“两榜进士”能获最高官职的记录发生于“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身上,能被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翰林院,基本类似于现今的“社科院”,...……更多
古代同学会到底是什么样的
...以士大夫为主举办的文会。文会的类型繁多,其中,包括解元文会、丽泽会等。解元文会一般是由各科乡试的解元举办,在文会上面以诗会友,堪称君子之交。在文会结束之后,会由专人将这次文会上的诗文编纂成册。丽泽会有...……更多
江南才子唐伯虎的坎坷人生
...少也能中个进士。果然,唐伯虎第一次参加乡试,就考中解元。表面来看,距离进士又近一步,美好的未来正在向他招手,然而现实很快就将他击垮。 中解元的第二年,唐伯虎去参加会试,当时的主考官为李东阳和程敏政。两...……更多
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能舞重达180斤的大刀
...三甲在1897年的时候,参加了武举考试。乡试,一举中的解元。会试,力压群雄,无人能敌,被亲自监考的亲王点为会元。在最后的殿试中,张三甲更是拔得头筹,骑马射箭百发百中,抡起重达一百八十斤的大刀舞得那是一个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十二生肖国画系列——徐建明生肖《鼠》作品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
2025-04-22 10:41:00
朱元璋父亲下葬之谜:抬棺绳子断,土塌变成坟
明太祖朱元璋祖父的陵墓,原葬在凤阳杨家墩。清康熙十九年,沉入洪泽湖以后,从此这座陵寝就不为人们所注意了。朱元璋还未正式做皇帝以前
2025-04-22 11:38:00
朱元璋让人把刘伯温的棺材头锯掉,露出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
神机妙算刘伯温,刘伯温真是聪明啊,帮助朱元璋很多很多,和诸葛亮相比,刘伯温也毫不逊色,天上地下,无所不通,正所谓一个人太有才
2025-04-22 11:38:00
两国为抢夺土地大打出手,一国在中国人率领下,直接杀进敌国老巢
古中国时期,国力强盛,又是东方正统王朝,周边各国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臣服朝贡,当然也有不服的,比如缅甸,明朝时期缅甸就经常侵犯边疆
2025-04-22 12:02:00
94岁大爷去世留下100万遗产,法院却判给居委会,法院凭什么?
94岁大爷去世留下百万遗产,法院不判给四个子女孩却判给了当地居委会?父母去世之后,子女继承遗产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江苏无锡老人去世后
2025-04-22 12:19:00
5月3日即将开集!来孝善故里——祝阳镇井家洼村乡村周末大集,感受人间烟火气~
瀛汶河畔 祝山之阳人杰地灵 瓜蔬飘香孝善故里 惠风和畅岱岳区祝阳镇井家洼村周末大集于2025年5月3日9:00即将开集自5月3日起
2025-04-22 12:24:00
古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可直呼老爹的大名
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家的标准。尤其是每个人的称谓,在日常生活中是最能体现礼制的。古代,一个新生儿在出生百日由父亲为其取名
2025-04-22 12:33:00
05年“背母上大学”的刘霆,10年后接受变性手术,后来怎样了?
2007年,在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一位22岁的清秀男子脱颖而出。此人名为刘霆,因“背母上学”的感人事迹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2025-04-22 12:35:00
三国时代的\
在刀光剑影、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历史舞台似乎总是被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与冲锋陷阵的武将所占据。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2025-04-22 09: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渡江战役纪念馆坐落于巢湖之滨,2020年8月19日下午,在安徽合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2025-04-22 09:41:00
朱元璋曾用“蚊刑”叮死中国最后一任宰相,“蚊刑”,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听说过满清十大酷刑,那是相当残忍,事实上每朝每代都有骇人听闻的残酷刑罚。古代行刑都是公开执行,于是这些血腥的场景还能起到震慑作用
2025-04-22 05:57:00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是啥菜?沈妙答3字保全性命
中国古代有着历史悠久而庞大的官僚体系,按照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来划分,为官者处于最高的社会阶层,现在备受推崇的商人倒是位于歧视链的底端
2025-04-22 06:16:00
朱元璋悬挂一铁牌,不到80年他摘下来毁掉大明王朝:也就这样完了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宦官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存在,按照存在即合理的观点,宦官的出现是种顺势的潮流,皇宫里的男人只能有皇帝
2025-04-22 06:19:00
琅琅书声穿越千年 “解码”山西书院阅读特展
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图为“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书院展第六展厅:“山右风雅——山西书院阅读特展”。王韵菲 摄白鹿踏云
2025-04-22 07:30:00
洪秀全有一张大床,含有特殊机关折磨人,妻子都不愿躺上去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经历过四百多位皇帝,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免不了战乱,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他们可以说是农民的代表
2025-04-21 2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