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1 14:22:00 来源:戏说三国

提到,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唐伯虎。

我们的影视与民间传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多情风流的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人尽皆知。

但是,真实的唐伯虎是这样的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个真实的唐伯虎。

一、少年交游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

唐伯虎生于大明成化六年(1470)二月初四,为农历庚寅年,己卯月,癸丑日,并不是盛传的寅年寅月寅时。

唐伯虎的父亲苏州阊门内皋桥南畔吴趋坊的一家酒店的店主,叫唐广德,他读书不多,儿子生于“庚寅”年,于是便给儿子取名叫唐寅。唐伯虎的弟弟出生于成化十二年(1476),为“丙申”年,所以他的弟弟就叫唐申。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唐伯虎还有一个妹妹,比弟弟唐申大,但无姓名生辰记载。

父亲唐广德善于经营,人缘也好,酒店生意很好,唐家的生活渐渐步入小康。

九岁以前,唐伯虎除了照顾弟弟妹妹,就是到父亲的酒店里帮忙,他帮忙杀鸡宰鸭,出入于社会底层人物之中。

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商人的社会地位低。商人有了钱,便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在唐伯虎九岁那年,唐广德给他聘请了举业老师,他希望儿子通过科举改变社会地位。

在唐家不远的地方,是广东布政司左参政刘昌的家,成化十六年(1480),刘昌去世,他的大儿子刘嘉絠(ǎi),随母亲从洛阳回到苏州老家。唐伯虎便在此时,结识了刘,二人情如兄弟。

当时的读书人,都把精力放在科举时文上,很少有关注古文的。刘嘉絠自幼受到父亲影响,偏爱文史,唐伯虎受他影响,也对古代文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唐伯虎对古文的爱好,引起了另一个同样爱好古文的才子祝枝山的关注。祝枝山(1461-1527),本名叫祝允明,因右手有枝生手指(即有六指),故自号枝山。祝枝山听说吴趋坊唐家酒店的大儿子爱好古文辞,但欣然前往拜访。

这一年,唐伯虎十五岁,祝枝山二十四岁。本来是前辈拜访后辈,但祝枝山来了两次,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唐伯虎都没有见他,但过了几天后,唐伯虎便写了两首诗,投赠祝枝山,于是两人结为莫逆之交。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跟祝枝山结交后,在祝枝山引荐和带领下,唐伯虎进入了苏州的士人圈,这个十五岁的少年,声名渐起。

同年,唐伯虎还结识了他的一生挚友文征明。文征明比唐伯虎小八个月,他七岁时才能站立,十岁了才会说话,所以亲戚朋友都不看好他,但他的父亲文林说“此儿他日必有所成”,后来的事实证明文林确实独具慧眼。

唐伯虎的这些朋友,都是因为对古文的爱好而相互吸引走在一起。他们认为,科举时文只是程式化的应试工具,而古诗文才能陶冶性情,提升修养。这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不务正业的另类。

十九岁那年,唐伯虎娶了普通人家徐廷瑞的二女儿,徐氏性情温和,端庄大方,精于女红。

二、风流怪诞

少年的唐伯虎,人生顺利,加上才气过人,活得意气风发。他与祝枝山等人,看不惯当时的假道学,于是故作狂诞,做出了许多“出格”的行为。

唐伯虎曾和张梦晋二人,赤身裸体在府学的泮(pàn)水池中打水战,这种行为,相当天今天在北大的未明湖中赤身裸体地戏水。

一年大雪,唐伯虎与张梦晋、祝枝山三人扮作乞丐,在大街上唱莲花落,要到钱后买洒在寺庙中畅饮,还说:“这样的快乐可惜不能让李白知道。”

唐伯虎与祝枝山还喜欢相互戏谑,某年夏天,唐伯虎访祝枝山,恰逢祝枝山大醉,他赤身裸体,纵笔疾书,唐伯虎戏问:“无衣无褐,如何过冬?”祝枝山答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唐伯虎除了喝酒,就是喜欢狎妓。而文征明就不同,他虽然在文学爱好上跟唐伯虎相同,但行为上却很老实,于是唐伯虎就喜欢作弄这位好友。

一天,唐伯虎与众友在石湖上纵饮,他将妓女藏在舟中,然后邀请文征明来一同饮酒,酒至半酣,唐伯虎突然叫妓女出来,文征明大为惊诧,便要辞别,唐伯虎叫妓女拉住文征明,文征明大叫,几次想跳水,最后买了艘小船逃走。

唐伯虎还有一些恶趣味,比如有一次,他与朋友出游,看到一处茂盛的果园,他们便想翻墙偷果,唐伯虎先上,结果翻过墙后,掉进了厕所里,他爬出来后,蹲在一旁不说话。外面的朋友等了许久,不见他出来,便说:“唐伯虎一个人吃独食,肯定都吃饱了。”一个少年朋友说:“我们也翻进去吧。”于是率先翻入,也掉进厕所里。唐伯虎看着他说:“你也要来吃这个吗?还好我没有说话,才能与你共享。”接着其它朋友也翻进来,掉在厕所里,众友相顾大笑。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时期的唐伯虎,过得确实挺快活的。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唐伯虎画像

三、家庭巨变

唐伯虎第一次人生巨变,是亲友的逝世。

弘治四年(1491),唐伯虎人生第一个好友刘嘉去世,刘嘉絠只比他大两岁,此时刘嘉才二十三岁,为了悼念好友,唐伯虎费尽心力收集刘嘉絠的诗文,编成《刘嘉絠遗稿》。

三四年后,唐伯虎的父母妻子,相继去世,她的妹妹,也在婆家自杀。这一切,都发生在唐伯虎二十五岁之前。

在写给好友文征明的信中,唐伯虎说:“不幸多故,哀乱西寻,父母妻子,蹑踵而没。”

整个唐家,只剩下他跟弟弟唐申,这对唐伯虎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唐伯虎自读书后,便不事生产,父亲死后,酒店便没人管了,家中的积蓄渐渐耗去,生活日益艰难,唐伯虎只好替人写墓志来赚取生活费。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四、高中解元

父母死后,唐伯虎变得非常消沉,生活更加放纵。好友祝枝山不愿看他继续消沉下去,写来一封信开导唐伯虎,劝唐伯虎参加科举。

虽然他们都不喜欢科举时文,但祝枝山说,才华必须施展出来才能令人信服,志向必须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实现,而只有科举一途,才能让他们得到他人的认可。

在祝枝山的劝慰下,唐伯虎想起了父亲对他的期望,于是他决定花一年时间来准备科举。

唐伯虎十五岁时,便考得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此时,唐伯虎要准备的乡试。明清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和状元。

但唐伯虎在乡试前的科考,便遇到了刁难。因为参加乡试的人数太多,明朝自正统九年(1444)开始,规定生员必须通过由提学官主持的科考且成绩优异者,才能取得乡试的资格。

而唐伯虎科考时的的提学官,是方志。此人对古代文学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是无用之学,所以他非常排斥崇尚古文的生员,同时他又非常看重德行。唐伯虎崇尚古文,又行为放纵,自然入不了方志的眼,方志甚至在公开场合批评过唐伯虎等人的行为。

果然,科考成绩出来,唐伯虎被置下等,失去了乡试的资格。唐伯虎一下急了,他赶紧去找文征明的父亲文林,求他想办法。文林得知后,一面安慰唐寅,一面立刻去找苏州知府曹凤。文林向曹凤说明来意,并把唐伯虎的文章拿给曹凤看,曹凤看后大为赞赏,称唐伯虎是“龙门燃尾之鱼,不久将化去”。在曹凤的力荐下,唐伯虎才在录遗中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弘治十一年(1498)七月中旬,唐伯虎约上好友文征明、徐祯卿、钱贵等人,一同去南京参加乡试,二十八岁的唐伯虎,第一次走上科举之路。

乡试分三场:第一场在八月初八日,试《四书》义三道;第二场在八月十二日,试论一道,诏告表选作一道,判语五条;第三场在八月十五,试经史时务策五道。令唐伯虎高兴的是,这次考试的题都不偏僻。

考完试便是等待放榜,在等待放榜的日子,南京秦淮河边的岁月场所,少不了风流才子唐伯虎的风流印迹。

放榜的日子来临,在榜单上,中举人共一百三十五名,而榜首,就是唐伯虎,他高中解元。同来的钱贵,也中了举人。

唐伯虎苦读一年,第一次参加乡试,便中了解元,这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同为“吴中四才子”的文征明和徐祯卿,都在这一次乡试中落榜了。

高中解元后,唐伯虎意气风发,他在主考官梁储、刘机主持的宴会上,写出了著名的《金粉福地赋》,名颂一时。

回到苏州,苏州知府又为此次乡试中举的举人设宴庆祝,解元唐伯虎,一时风头无两。

但另一边,他的好友文征明却苦闷极了,他将考试的情况,写信告知父亲文林。文林知道文征明性格内敛而且喜欢自责,便立马回信安慰文征明,并说:“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将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角度也。”不得不说,文林看人的眼光,非常准确,他将唐伯虎的优点与缺点都看得十分清楚,“恐将无成”四句,竟成了唐伯虎人生的预言。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唐伯虎绘画

五、科场案发

风光了一阵子后,唐伯虎却愁了起来,因为他没钱进京参加第二年的会试。

虽然到北京参加会试的路费,都是由官府提供,沿途的驿站出提供车马乘坐,但到北京后的住宿,以及一些应酬所花的费用,唐伯虎却拿不出来。这便是他多年不问产业的后果。

好在一位富家子弟,给他伸来了援手。江阴富家子徐经,也要去北京参加礼部的会试,于是邀唐伯虎一同进京,到北京后,徐经找了一家离贡院较近的客栈,因为房价高,入住的客人少,环境清幽,非常适合备考。

到北京后,唐伯虎拜见了他乡试时的主考官,一是尽师生之礼,二来也想打听会试的主考官,增加考中的几率。

当时,安南国王去世,弘治皇帝派梁储前往安南册封嗣王。唐伯虎参加了送行的宴会,宴会上还有负责教授皇太子的礼部右待郎程敏政。在席上,每人给梁储写了一首送行诗,席后,唐伯虎请程敏政为他们写的诗作序。

弘治十二年(1499)二月初六,弘治皇帝命礼部尚书李东阳、礼右侍郎程敏担任本次会试的主考官。

会试跟乡试一样,都是三场,初九日第一场,十二日为第二场,十五日为第三场。第三场考试结束后,经过十多天的批改,最后将录取者的姓名挂于礼部衙门口,这场会试便圆满结束。

然而,正当考官阅卷接近尾声,即将拟定草榜之时,一场改变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命运的事件爆发。

二月二十七日,户科给事中华(chǎng),奏报主考官得贿泄题。

会试第一场开始之前,《论语》题已经传诵于外,第二场开始之前,表题又泄露出去,第三场之前,又有策之第三问、第四问泄露出去。这些题目,都是程敏政泄露给徐经,徐经又泄露唐伯虎,因为唐伯虎口无遮拦,可能被别人听去,最后传到了华的耳中。

弘治收到奏报后,下令礼部调查回奏,因为涉及朝廷高官,礼部的回奏很谨慎,说华一定是有所听闻,才有此奏报,但风闻之事,未必为真,建议将程敏政看中的举人重新批改,并将放榜日期推迟到三月初二。

事发之后,唐伯虎等人没有立即被捕,而是到了三月初七,弘治才下旨将唐伯虎、徐经和举报者华下狱。

为什么举报的华被抓了,而程敏政却没有下狱呢?这是因为程敏政是弘治皇帝当太子时的老师,现在又是自己儿子的老师,弘治皇帝显然有心偏袒程敏政,定下举报不实的调子。

在镇抚司的审问中,徐经坚持说华是诬陷,但是到了朝廷上的审讯时,途经突然翻供,说程敏政确实收了他的金币。会试的考试官之一林廷玉也上奏折说,华所陈,并非空穴来风,并暗指弘治皇帝包庇程敏政。结果林廷玉也被抓了起来。

弘治皇帝考虑了十多天后,终于放弃了对程敏政的袒护,于四月二十二日下旨逮捕程敏政。程敏政被抓后,徐经的供词又变,说他给程敏政送金币是向他求学。

这场科场案最终的判决是,“敏政、经、寅赎徒,等赎杖”,也就是涉案人员交钱赎罪了事。

总结这场科场案,是徐经向程敏政送金币,打听到了部分题目,然后唐伯虎和徐经预作文章,却被旁人听了去。唐伯虎在《与文征明书》中说:“侧目在旁,而仆不知。”出卖唐伯虎的,很可能是他的一位朋友。

这次科场案的判罚,实际都不重,但对程徐唐三人,在声名上无疑有很大的影响。程敏政在出狱后,便发痈而死。唐伯虎被叛充吏役,虽然还是吃皇粮,但地位低下,且不许应试。顺便提一下,王阳明也参加了这次会试,他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

当时在京的吴地官员吴宽,一直关注唐伯虎的遭遇,在唐伯虎的判罚出来后,吴宽动用自己的关系,将唐伯虎派为浙江布政使通吏,并写信给当地官员,请求照顾唐伯虎,但唐伯虎不愿为吏,没有就任,而是回到了家中。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六、六如居士

科场案发后,唐伯虎所有的风光,都一去不复返了。

当他回到家里,与当初乡试后回家的情形,完全不同了,这一次,他是带着耻辱回家的。

唐伯虎在写给文征明的信中说:“僮奴据案,夫妻反目,旧有狞狗,当户而噬。反顾室中,甂瓯破缺,衣履之外,扉有长物。”

一个人受了伤,家便是最后的避风港,但是他回到家中,连他的妻子都不愿意正眼看他了。唐伯虎的第二任妻子,不知娶于何时,但此次科场案后,唐伯虎便将她休了。

为了赎徒,唐伯虎花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回到家中,已是家徒四壁,他自己休了妻,光棍一个,但弟弟跟他还未分家,他的侄儿才三岁,一家人的生计让他处处发愁。

唐伯虎只能卖文卖画求生,但因为科场案的人生污点,前来求画求文的人很少。在这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他只好向一直支持他关心他的挚友文征明求助,于是他写下了饱含血泪的求助信《与文征明书》。

在这封求助信中,唐伯虎说:“但吾弟弱不任门户,傍无伯叔,衣食空绝,必为。”希望文征明“捐狗马余食,使不绝唐氏之祀”。

在文征明、祝允明、沈周等好友的帮助下,唐伯虎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书画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

书画谋食之余,唐伯虎便饮酒读书度日,一天,唐伯虎读到《金刚经》中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唐伯虎顿时想到,这不就是他的人生写照吗?他曾高中解元,风光无限,为天下士子所羡慕,如今一朝散去,尽被世人所唾弃。于是,唐伯虎便自号”六如居士“。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唐伯虎画像

七、桃花庵歌

书画生意有所起色的,唐伯虎又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与少年时的风流不同,现在的他更像是自我放逐。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唐伯虎反复思考人生的意义,但思考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停留在当下的享乐上。

他说:“大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既然无法成为别人效仿与尊敬的楷模,那就成为别人眼中的另类。唐伯虎还给自己刻了一枚闲章:“江南第一才子。”

放浪形骸的唐伯虎,渐渐连家庭也不顾及了,他的弟弟唐升,再也忍受不了他的荒唐行为,跟他分了家。

唐伯虎的行为,连他的挚友文征明也有些看不下去,他写信给唐伯虎,说他操行奇邪,有失斯文。这一封信触动了唐伯虎的敏感的内心,他立马回了封信《答文征明书》。

在信中,唐伯虎十分不屑文征明的劝告,还说自己二十年来,一贯如此,要是看不顾,就别做朋友。

结果,文征明并没有真的跟唐伯虎绝交,可以说,能得文征明做朋友,是唐伯虎一生之幸。

自从跟弟弟唐申分家后,唐伯虎便不愿回皋桥旧居,他时而寄居寺庙,时而去朋友家里打秋风。但这样四处漂泊,终非长久之计,于是打算营造一处自己的居所。

唐伯虎看中的是皋桥西北廖家巷里双荷池旁的桃花坞,这里原是北宋章质夫所筑别墅的一部分,因多栽桃李,成了当地人游春赏花的好去处,到了明代,这里已经成了菜地和花园了。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三月,唐伯虎三十六岁,他看到桃花坞的风景,但已经想象自己的新居的样子,并写下了《桃花庵歌》。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贱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这首诗是唐伯虎的代表作,诗中营造出了一个精神家园,在这里,他不在管世间名利,不在乎人间是非,他只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桃花仙。

但是,诗好写,房子却不好建,因为要钱。

为了建房,唐伯虎只好四处卖文卖画筹钱,又向朋友借了一些。正德元年(1506)桃花庵开建,正德二年春天,双荷池旁的桃花庵初步建成,此后又增建了梦墨亭、学圃堂、歌斋、蝶斋等,到正德三年峻工。

八、宁王来聘

唐伯虎在《桃花庵歌》中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他自己真的看穿了吗?

显然不是。

唐伯虎的疯癫,只是人生失意时无可奈何的佯狂,实际只要一有机会,他还是希望能有所作为。

这不,机会来了。

正德九年(1514)夏天,远在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寄来重金,聘请唐伯虎入幕。

宁王朱宸濠,素有狼子野心,他恢复了被废除的护卫,同时建立阳春书院,招揽天下贤士,为他日后起兵制造天下归心的舆论。

跟唐伯虎一起接到聘书的吴中文士还有文征明、谢时臣、章文等人,除了文征明,他们都接受了宁王的聘书。对于为什么不接受宁王的聘书,文征明说:“岂有所为如是,而能久安藩服者耶?”意思是,像宁王这样的作为,哪里是能安心当个藩王的人。显然,文征明继承了父亲文林的识人之术,他一眼看出了宁王的狼子野心。

唐伯虎虽然犹豫,但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聘书。

唐伯虎到宁王幕府后,宁王“处以别馆,待之甚厚”,唐伯虎除了跟宁王谈诗论画,就是参加一些应酬与游览。在宁王府中,唐伯虎渐渐看出了宁王的狼子野心。

宁王朱宸濠,一方面招揽天下名士,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另一方面招兵买马,囤积粮草,为日后起兵做准备。这些唐伯虎看在眼里,惊在心里。宁王一旦起兵,唐伯虎作为幕僚,免不了杀头的罪。

于是,唐伯虎只好设法从宁王幕府中安全脱身,关于唐伯虎是怎样脱身的,目前有不同的说法,王世贞说,唐伯虎看出宁王谋反意图后,便装疯卖傻,每当宁王派使者来找他,他就“纵酒箕踞漫骂”,甚至赤身裸体露出阴私,宁王觉得他真的疯了,就放了他。

我想宁王不至于看不出唐伯虎是不是装疯,但唐伯虎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所以就放了他。

正德十年(1515)三月中旬,唐伯虎回到了桃花坞。回来后,唐伯虎休整了一段时间,才回过神来。此时,他又想起了的好友文征明,他与自己同样接到宁王聘书,却有先见之明,拒绝受聘,经历此事,唐伯虎对文征明彻底心服。

文征明一生参加九次乡试都没中,而自己第一参加乡试就中了解元,但文征明虽考不中,但其文章德行为天下所重,而自己却在会试中留下了难以洗清的人生污点。

两人同时接到宁王聘书,但文征明的识人之明,让他免遭祸害,而唐伯虎又多了一个人生污点,而且将来可能带来杀身之祸。

于是,唐伯虎给文征明写了一封“检讨信”《又与文征明书》。在信中,说文征明“虽万变于前,而有不可动者”,虽然文征明比自己小八个月,但他愿拜文征明为师,并说:“非词伏(服)也,盖心伏(服)也。”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文征明画像

在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伯虎的真性情。从《与文征明书》中向文征明求助,到《答文征明书》中要与文征明断交,再到《又与文征明书》中向文征明拜服,他们两人的深厚友情让人感动。

正德十四年(1519),唐伯虎刚过五十岁生辰没多久,宁王朱宸濠便起兵造反,这让唐伯虎内心担忧不已,他不知道朝廷秋后算账会不会算到自己头上来。他把自己关在桃花庵内,生怕别人把他当成宁王的同党,他还给自己写了一首《百忍歌》,反复诵读。

宁王的造反,只四十三天,就被王阳明平定,朱宸濠也被王阳明活捉,幸运的是,唐伯虎因为脱身得早,没受到朝廷追究。

九、凄凉逝世

对于唐伯虎的风流,骆玉明在《纵放悲歌》中说:“唐寅的放浪行为之中,深蕴着巨大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社会统治力量表示蔑视的态度。……唐寅的行为,是一个天赋极高、真诚热情的人受畸形社会压迫的结果。”

少年时的唐伯虎,因为对假道学不满,所以故意以荒唐怪诞的行为来反抗。中年时的唐伯虎,经历科场案,人生跌到谷底,他找不到出路,只能通过酒色来麻醉自己的精神。到了晚年,又做了反贼的幕僚,人生处于惊惧之中,唯有纵情声色,来释放内心的恐惧。

大概四十五岁左右,唐伯虎娶了第三任妻子,大概是想延续唐家香火,可是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嫁给王宠的儿子。

五十多岁的时候,唐伯虎还梦到自己再次进入科举考场,醒后写了一首诗,道出了他晚年的心境:

二十年余别帝乡,夜来忽梦下科场。

鸡虫得失心尤悸,笔砚飘零业已荒。

自分已无三品料,若为空惹一番忙。

钟声敲破邯郸景,仍旧残灯照半床。

二十年后,梦到科场,还会“心尤悸”,可见当年的科考案对唐伯虎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大才子唐伯虎考场作弊毁掉一生,连仆人都嫌弃他

晚年,唐伯虎疾病缠身,他说“老我近来多肺疾”,大概是得了肺病。

嘉靖二年(1524)十二月初二日,唐伯虎带着一生的遗憾,在贫病中死去。在人生最后的节点上,唐伯虎写下了一首绝命诗:

生在人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一个愤世嫉俗、坎坷失意的唐伯虎死了,另一个风流多情的唐伯虎却在民间活了,五百年后,唐伯虎点秋香人尽皆知,但多少人知道,唐伯虎曾被妻子看不起,同样也被当时的人看不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15: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风流才子唐伯虎的一生有多坎坷呢
一提起唐伯虎,人们的脑海里立马便会为他定格一个形象: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名满江南……他到底有多风流?唐伯虎自己刻了一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第一才子应该不会自吹自擂吧?
2024-06-25 21:07:00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真的是风流才子吗?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514年,45岁的唐伯虎赤身裸体,狂奔在南昌的闹市街头。他一边跑,一边色眯眯对着路过的美女傻笑,众人纷纷侧目,大骂他“有辱斯文、不要脸、就是个疯子”,眼看身边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
2023-01-09 21:47:00
《唐伯虎点秋香》背后的真实人生,传说越美好现实越不幸
《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秋香,本名林奴儿,出身官宦,后遭变故,成为金陵名妓,但她洁身自好,不甘沦落,后来脱籍从良。她比唐伯虎大二十多岁,所以秋香不会在华府,唐伯虎也不会去找比他大二十
2023-10-03 20:17:00
你是怎么认识唐伯虎的呢
世人认识唐伯虎,大概是从故事《唐伯虎点秋香》开始的世人认识唐伯虎,大概是从故事《唐伯虎点秋香》开始的。唐寅,字伯虎,自命“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明史》唐寅本传说,唐伯虎天生聪明伶
2023-10-26 11:08:00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一生充满了悲情
...飘过他的身影,作为中国古代最知名的才子,影视剧里的唐伯虎是才高八斗、风流倜傥、妻妾成群,他以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逍遥世间,令很多人羡慕,但是,在历史上的唐伯虎的一生却充满了悲情
2023-04-18 10:40:00
江南四大才子的人生沉浮与艺术成就
...才子,又称为吴门四才子,在四大才子中,最出名的当属唐伯虎,但是,除了唐伯虎以外,其余三人分别是谁,有多少人知道呢?先来说说历史上真正的唐伯虎吧,别看电影里他幽默诙谐,历史上的
2023-11-14 05:00:00
唐伯虎点秋香:不仅是风流才子,更是历史上的真·大赢家!
...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莫过于那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唐伯虎。你或许对他“点秋香”的故事耳熟能详,但今天,我们要揭开唐伯虎的真实面纱,看看这位明代才子究竟是如何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
2024-08-31 13:09:00
聊聊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抑郁而终,唐伯虎家破人亡
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将江南四大才子再次带人人们的视线,不过不同于电影,在现实中江南四大才子结局十分悲惨,他们的结局和历史上大多数文人一样基本上都是惨淡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外
2023-04-20 07:19:00
唐伯虎学识渊博,为何明朝三大才子中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唐伯虎的一生可谓是非常曲折。但是不可否认他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有着不小的文学成就。在明朝各种才子的选举中,他有三次被评为某某才子之首。其中最著名的成语则是他的江南四大才子。但是如此
2022-12-20 15:17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