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22 14:2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社会中的各种功能也越来越健全。在古代的时候,人类最大的威胁就是饥荒。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想办法让自己的粮食变多,虽然他们的最终目的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所追求的是一样的东西。没有谁能够离开粮食而存活下去。

现如今我们却已经将这个威胁给解决了,虽然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依然存在着饥荒问题,但我们脚踩着的这片大地以后不再会有饥荒的出现。

当我们的基本温饱被满足以后,我们会自然而然的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越来越注意自己体态容貌的大众的审美也在跟着改变。在以瘦为美的今天,减肥、健身等词汇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四周。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想要减肥的人他们平常都是吃了很多油腻、高热量的食物,而且也不经常运动。管不自己的嘴,身上的肉肉就会一天比一天多。他们不胖谁胖?

但是寺庙里的僧侣忌食荤腥,他们都不吃肉,为何却个个肥头大耳?如果只是个别僧侣出现这种情况,那可能只是偶然,但现实是不少的僧侣都出现了这种现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古代佛教状况

僧侣身体肥胖的现象是一直都有吗,他们从古至今都是肥头大耳、肚子圆润的形象么?并不是。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这一点我们可以查找历史中与佛教相关的文字资料并以画像资料佐证。以前和尚的身体大多都是在一个正常健康状态,微胖或者偏瘦,但不至于让人看见的第一眼心中就在想“这是一个胖子或者竹竿”。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时期的和尚,他们的体态存在差异”的结论。

佛教起源于印度,东汉魏晋时期传入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鼎盛阶段。但是这种鼎盛状态并未持续太久,伴随着唐朝的灭亡,佛教宋代的传播也大不如前。在经历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衰弱后,佛教再也回不到当年那种盛况。

古代僧侣生活艰苦

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那就是佛教的兴衰往往与当朝的国力有关。佛教兴盛流行的朝代,国力都是空前的强大,人民经济水平很高。因为封建社会主要还是以农耕经济为主。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所以,百姓经济条件好就说明他们能够吃饱饭,穿上暖和的衣服。有的时候还会有余钱去寺庙拜拜佛、捐赠香火什么的。寺庙本质上还是靠着附近百姓的香火钱养活的,百姓生活好了,和尚也有钱修整寺庙,或者做些其他的事情。

最初佛教刚传来中国的那个时期,当朝的经济并不是很理想。百姓们自己连饭都吃不饱,哪还会对一个不清不楚的佛教感兴趣。

可是寺庙都建起来了,总不能因为没有百姓来就拆了吧?寺庙里的僧侣其实并不太在意百姓是否会来寺庙捐赠香火,他们所追求的更是自身的修行。不过,修行的前提必须是填饱肚子。就跟“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一样。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对于僧侣来说,他们可以不在乎百姓的香火,但是不能不在乎自己的肚子。于是乎,住持就带着僧侣们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一部分人去百姓家化缘,一部分在山上开垦田地种菜,尽量实现自给自足的状态。频繁的劳作和外出,还有当时的社会条件,根本就是想胖都胖不起来。街上要是看见一个肥头大耳的人,你就知道他家准是一个富翁,不然身上怎会如此有“油水”。

后来到了贞观年间佛教最为鼎盛的时期,也并不是所有的寺庙香火都非常旺盛。只有那些历史悠久而且名气响亮的寺庙才会有很多的百姓前去烧香拜佛,其他很多小寺庙也只是和之前差不多的状态。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这就是一个宣传的作用了,但是很少有僧侣会注意这些。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是正常的,毕竟谁出家当和尚是为了宣传寺庙去的呢?

现在僧侣的生活

现在社会的生产力比之以前不知道高了多少倍,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尽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信鬼神,但仍然会去寺庙里烧香拜佛,这又是为什么呢?

自从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之后,整体国民素质提高了许多,我们都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中国人。虽然不信鬼神,不信迷信,但是烧香拜佛更多的是求一种心安。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而且佛教只是信仰的一种,佛教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佛经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不在少数。

如今寺庙的收入来源不仅仅靠香火钱这一方面,更多的是靠着旅游发展。还有通过售卖寺庙中开过光的小物件等等。

中国人口庞大,大家生活水平比之以往提高了太多,就是普通人家每年一样有很多机会出去旅游。不光是寺庙,只要是稍微热门一点的旅游景点就完全不愁会缺游客。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一些偏冷门的地方也不会太差,因为总是有那么一部分喜欢冷清、人少的游客会将它们列为自己的主要目的地。

当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僧侣的温饱已不成问题。僧侣们所吃的斋饭也不会像以前吃得那么清汤寡淡。

尽管僧侣忌荤,但现在除了荤食之外的食物还会少吗?他们的早餐基本上都是稀饭、馒头、素包子,还有油条标配。他们所使用的的油大多也是植物油,大豆油偏多。僧侣尤其喜欢食用豆制品,像豆浆、豆腐、百叶等等。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饮食条件并不是导致僧侣们肥胖的主要原因,他们只是让僧侣们摄入的营养更多了。最主的原因还是僧侣们缺乏锻炼。

僧侣们每日主要活动就是打坐念佛,他们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做一些劳作来养活自己。现在不仅是僧侣,我们普通人一般也没有什么需要过多需要耗费体力的活动,锻炼完全靠自觉。

还有一点就是,僧侣们的追求和我们普通人并不一样。以前是被困于尘世间,我们现在被困在城市间。斩不断的人际关系,社会中的我们处处身不由己。

僧侣们能够出家就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切断烦恼丝,去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身体不过是精神的载体,是胖是瘦对他们来讲并无太大区别。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小结:

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胖一点瘦一点都没有太大关系。更重要的心境上的平和。

现在的我们总是过分的在乎自己的身材,明明已经很瘦了,可还总觉得自己胖。病态瘦逐渐也随之流行起来,畸形审美似乎要掌控大众的思想。还好这种不良的现象及时被批判、遏制,不然越来越多的人会陷入一种容貌焦虑中,使得大众丧失真正的思考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和尚们每天吃素,为何个个都是肥头大耳
和尚,以和为尚的修行者。提到和尚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都是禁欲苦行的僧人一类,或者是武侠小说里嵩山少林寺、武当派,武功深藏不露的大师。但其实和尚在历史上并没有如此高深莫测的身份。在
2023-07-21 13:34:00
和尚不杀生,能抗日吗?
...规戒律。这期探讨一个严肃的问题:抗战时期,不杀生的和尚,能不能抗日?02华北事变之后,日本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1935年1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大上提出了“和平未到绝望时期
2024-01-22 21:00:00
...,寺里供奉佛祖的长明灯沿着长廊几里远。早上点灯的小和尚需要骑着马去把点灯,供奉拜佛的人从早上到晚上络绎不绝。僧侣的增加带来的是侍奉奴婢的增加,许多平民也因受到战乱选择躲避到寺
2023-08-18 15:39:00
古代的和尚是可以吃肉的,不准吃的是荤,那荤和肉区别在哪里呢?
提到和尚,大家并不陌生,通常对他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只吃素、不沾荤腥。不过你是否知道,实际上在古代,和尚是可以吃肉的,他们当时被禁止的只是食用荤腥。那么很多朋友可能会有疑问:这“荤”
2024-08-19 10:59:00
这四位皇帝都是有为之君,他们都做过同一件事
...国家并没有什么大的贡献,为了让国家经济发展,只有让和尚们也成为国家的建设者,所以才有“三武一宗”灭佛。
2023-06-10 17:22:00
和尚不吃荤腥,为何很多和尚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饭菜就知道了
佛家讲求四大皆空六根清净,这让很多人都产生了错觉,认为和尚一旦进入了佛门,就一定会因此变得十分清瘦。然而放眼望去,现如今,很多和尚不仅不瘦,反而看起来白白胖胖的,挺着个大肚子,看
2025-01-25 15:09:00
和尚每天都吃素,为何能长得肥头大面
...问,他们每天都吃素,为何能长得肥头大面?看完他们的伙食就明白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很多佛门圣地不再神圣,他们开始与经济利益挂钩,清净之地甚至开始收取巨额的“香火钱”,不少
2024-04-30 16:06:00
他是高僧,却被美女环绕,圆寂时出现一现象无法解释,网友:神奇
...师远赴西域,前往古代的印度寻求真理,而他的徒弟辩机和尚在《大唐西域记》里面,把西域描述为“万里佛国”。不过,严格追溯佛法的传入,应该是在秦汉时期。秦王嬴政在位的第4年,就有一
2024-02-27 23:42:00
书讯 | 《信仰与利益之网》:600年间中日僧侣、海商与权势精英共绘海上贸易图卷
...,陈咏因此正式成为一名僧人。这样一来,陈咏作为新晋和尚可以陪同成寻的弟子返回日本,并将宋朝的文书递交给日本天皇。这一策略,加上朝廷对礼物的慎重选择,表明宋廷在抓住机会,利用宗
2025-03-04 11: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