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云连蜀道三千里,柳拂江堤十万家。”蜀道一头连接着四川盆地,一头连接着八百里秦川,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南的交通命脉,也是政治、军事、商贸、文化等信息流动的重要...……更多
“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在四川广元启动
中新网成都3月1日电(记者岳依桐)“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启动会3月1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并讲话。蜀道始于战国,修建于秦汉,至隋唐一直是沟通连接当时中国政治...……更多
...理位置、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融合发展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壮丽史诗。一四川盆地,自古以来“其地四塞,山川重阻”。金牛道的开辟,打破了这一封闭格局。公元前316年,秦军沿蜀道南下,灭...……更多
穿越历史风云 揭秘三国名将邓艾一战成名的阴平古道
...及那条历经风雨仍顽强存在的古道,无不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裹毡亭段碥道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阴平古道逐渐成为热门的文化旅游景点。越来越多的游客踏上这条古老的通道,去感受...……更多
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精选展即将开幕
...幕以来,展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收获了广泛赞誉。作为中华民族成长壮大最精彩、最传奇的载体之一,蜀道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毅力,书写着三千多年中华民族改造自然、沟通往来的史诗。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通过策划蜀道相关...……更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广元,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10月31日,广元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举行“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发展巴...……更多
...,历代统治者在大西南置郡设县,古蜀道功不可没,更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同体建设,打下了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坚实基础。今观古蜀道的历史价值,我的目光不仅向北,还转头向南。无论古今,真正意义上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更多
...作者表示了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四川日报全媒体对11处史前遗址的寻根,从见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见证中华...……更多
...立千年的古柏,有如一动一静两个特别的意象物,标注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任由时间流泻,沉浸于拦马墙,我听到了秦灭蜀的铁蹄声,看到了诸葛孔明的北伐身,闻到了唐皇入蜀的叹息声……秦汉盛世,三国烽烟,唐宋气象...……更多
...梁启超在梳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之变迁时,最早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随后,“中华民族”这一说法逐渐被仁人志士们接受,并成为彼时亡国灭种危机下强调身份认同的关键词。李大钊对“中华国家之再造”与“中华民族...……更多
□明海峰 李政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多
...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四川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巴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绘就中华...……更多
...地方与祖国大地形成共有家园。西藏高原从远古时期就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繁衍和居住地。旧石器时代,喜马拉雅山脉成为横亘于西藏高原和南亚之间的一道巨大地理屏障,也成为西藏高原与南亚之间的一道巨大的民族和文化屏障...……更多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为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铜仁坚持“红旅融合、体旅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四个融合,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更多
...,已构成当代汉诗独异的梁平现象。他新近完成的长诗《蜀道辞》(《诗刊》2024年第2期),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诗中的千古浩叹,让蜀道成为中国无人不知的雄险之路的代名词。蜀道,...……更多
中南民大举行第二届“道中华杯”大学生演讲比赛
...紧围绕“共读铸牢金教材 树立正确民族观”主题,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以及“道中华”微信公众号内容为主要素材来源,用慷慨激昂的演讲给在场的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选手、嘉宾合影。学校供图校党委常...……更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蜀道,穿越秦岭,翻越巴山,到达四川盆地,见证了中华文明国家统一、南北沟通、民族融合的历史。穿越历史长廊,蜀道上回响的有商队的马蹄哒哒,也有战马的呼啸嘶鸣。“石牛粪金”“暗度...……更多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我市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活动校园开出“团结花”本报讯(记者王雪 通讯员齐永刚)3月27日,在黄骅中学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前,一场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题班会正在进行:黄骅中...……更多
一核双驱、六位一体,实现各族师生文化思想情感深度交融
...交融,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之路。主动担当 高端谋划 协同推进河池地处桂西北边陲,是广西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长期以来,各族人民以自己智慧和劳动创造了灿烂的文...……更多
德阳什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街头发放宣传手册,进店入户解答群众疑问,详细讲解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深刻内涵,让广大群众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社会营...……更多
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们共同造就了中华文脉,共同书写了何以中国。8月24日,“长江对话黄河:新时代大河文明保护传承弘扬研讨会”在汉江之滨、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源头的湖北十堰丹江口举行。“中华民族...……更多
...深度融合、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创新性实现路径、融合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化主体性与“第二个结合”、大历史观之下的近代中外关系的互动比较、三星堆考古与中华文明等不同角度作主旨演讲,深入...……更多
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在济南举行
...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山东省委会主委、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孙继业表示,近年来,山东坚决扛起文化大省责任担当,深耕人文沃...……更多
山东聚力搭建“新载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论研究、教育实践、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新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月1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吕妍 摄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曹金萍介绍说,在理论研究载体方面,该省成立41名专家组成的山...……更多
...时代价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日益彰显,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之源。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场域,应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加强中...……更多
平顶山学院龙狮队参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开幕展演活动
...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和国家文物局共同打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4年第一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轮展开展仪式举行,平顶山学院龙狮队受到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推荐,参与了开幕仪式现场的文化展...……更多
...河“两带多节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抓好101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试点学校和推广学校。全省民族、教育部门积极作为,大中小学、幼儿园一体推进,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把爱我...……更多
...步之魂。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人心归聚的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新疆作为旅游大区...……更多
湘西州政协召开专家协商座谈会 助力文旅发展
...电6月20日,湘西州政协召开常委会议政性课题“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旅品牌,建设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专家协商座谈会。州政协主席李平、副主席邓建英,州政府、州政协、州委宣传部、州委统战部、州文...……更多
构建弘扬中华文化新格局,曲阜市与云南省建水县签约
...员 陈曙光11月20日,曲阜市与云南省建水县举行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联盟签约仪式。双方就构建弘扬中华文化新格局、打造文旅强县(市)、深化教育协作交流等5个方面开展合作。仪式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魏俊 通讯员 张娟 龚义)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日寇却仍在中华大地上负隅顽抗
2025-09-01 21: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
2025-09-01 23:04:00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