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蜀道的历史底蕴与当代价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9 05:30:00 来源:四川日报

□熊梅

蜀道,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穿越四川盆地周边的秦岭、大巴山等崇山峻岭,打破了这片“四塞之地”的封闭,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它不仅见证秦国的崛起与统一六国的壮举,更在后续的朝代更迭中,持续发挥着军事战略、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多重作用。从古代战场的烽火连天到和平繁荣的经济交流,从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到学术研究的深厚积淀,蜀道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融合发展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壮丽史诗。

四川盆地,自古以来“其地四塞,山川重阻”。金牛道的开辟,打破了这一封闭格局。公元前316年,秦军沿蜀道南下,灭巴蜀,为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21年,随着秦灭六国,历史上首个中央集权制国家诞生,蜀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功不可没。蜀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控制蜀道即意味着掌握了中原至西南的关键通道。从“火烧褒斜道”的智谋,到“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急行军,再到姜维守剑门关、邓艾奇袭成都,蜀道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更替,推动了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进程。唐代多位皇帝避难于蜀,蜀道见证了帝国的动荡与重生。南宋、元、明、清各代,蜀道始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见证了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治理与巩固。

蜀道是经济发展的动脉。两千年前,李冰父子沿蜀道而来,修筑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国”。通过蜀道促进了中原与西南地区的物资流通与贸易往来,成都因此成为全国知名的商业都会。茶叶、井盐、蜀锦等地方特产通过蜀道远销四方,不仅丰富了市场,也为国家积累了巨额财富。尽管蜀道崎岖难行,但商贾们仍络绎不绝,推动着沿线经济的持续繁荣。

蜀道是民族融合的桥梁。秦统一巴蜀后,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政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万家秦民实边的举措。这一举措不仅充实了巴蜀的人口,更促进了中原与巴蜀文化的深度融合。《史记·项羽本纪》中“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的记载,便是此举的生动写照。此后,汉高祖刘邦为解决关中粮荒而令百姓“就食蜀、汉”,大量移民通过蜀道涌入巴蜀,寻找生存的希望。三国、西晋、唐、宋等朝代的战乱,更是引发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其中以陕甘移民为主,氐、羌、賨、汉等民族在巴蜀大地上交织融合,形成了多元共生的社会结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潮,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数以百万计的外来人口通过蜀道迁入四川,他们与土著居民共同生活,相互学习,逐渐形成了新的巴蜀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各地风俗习惯相互渗透,饮食习惯、语言、服饰等逐渐趋同,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在巴蜀大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正如《成都竹枝词》所描绘的“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这种跨地域的婚姻与家庭关系,正是民族融合的最好见证。

蜀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从新石器时代起,巴蜀地区就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不仅展示了巴蜀文明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与中原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秦并巴蜀后,中原文化涌入四川盆地,使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教育伦理、建筑风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翁兴学,更是将儒家思想、礼仪制度等中原文化的精髓带到了巴蜀,推动了巴蜀文化的飞跃发展。同时,巴蜀地区的独特文化也通过蜀道向外传播,蜀绣、川剧等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蜀道还是古代中国连接南北丝绸之路的重要路网,它不仅连接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还促进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巴蜀地区的丝绸、茶叶、井盐等特产,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南亚、中亚,甚至更远的地方。而域外的文化元素,如茉莉花,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巴蜀,丰富了当地的生活。

蜀道,作为一座活生生的历史与文化宝库,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与素材。通过对文物古籍的深入挖掘,学者们可以追溯蜀道沿线的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复杂的地质结构与地形障碍,则是研究古代交通规划与工程技术的重要窗口。古关、古桥、古城等遗址,以及石刻、雕塑、壁画等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建筑成就与艺术风格,更揭示了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与创造精神。此外,蜀道沿线的动植物资源与生态系统,也为环境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样本与案例。

蜀道沿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是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理想之地。从剑门关的雄奇险峻到光雾山的五彩斑斓,从水青冈森林的幽静深邃到古柏林的郁郁葱葱,蜀道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开发,蜀道可以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带动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蜀道,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通道,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古代先民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开辟出这条通往外界的道路。他们的智慧与汗水,不仅铸就了蜀道的辉煌历史,更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蜀道向天开,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改造自然、沟通往来、奋斗图存的宏伟史诗。我们应切实担负起蜀道研究传承的历史使命,让更多的人了解蜀道的历史变迁和内涵,激发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与文化自信。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蜀道研究院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限责任公司、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联合出品的舞蹈诗剧《蜀道》正式建组,将投排并进入制作阶段。蜀道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文旅资源富集,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深入
2024-07-26 06:08:00
□邓阿莲蜀道,作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陆路交通干线之一,横跨于古代长期作为政治中心的西安与西南地区的核心成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促进国家内部的
2024-08-16 06:12:00
... 王玉宝7月6日至8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等共同主办的蜀道研究成果发布暨专家学者蜀道行活动,在广元市青川县、昭化区举行。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通过行走青川阴平道、昭
2024-07-11 06:07:00
...:华西都市报2024年,名人大讲堂全新启程,正式推出“蜀道文化季”,邀请专家学者聚焦蜀道价值、蜀道考古、蜀道保护、蜀道与古代交通发展等内容,解读蜀道上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和自然
2024-06-17 09:05:00
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精选展即将开幕
千载古蜀道,半部中华史。“英雄风流华彩绚曜——蜀道上的大三国文化精选展”于7月28日在武侯祠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受到了广泛关注。为让观众更好地读懂展览,了解蜀道文化的多元魅力,8
2024-08-25 00:27:00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广元,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10月31日,广元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举
2023-11-13 06:20:00
纵横古今论蜀道,飞跃山河说广元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千年蜀道,万木争辉。蜀道沟通西南与西北,在我国历史中有重大意义。近日,四川几位历史领域的专家,就蜀道及蜀道文化进行论述,为人们研究蜀道提供了重要思路,为
2023-07-27 20:35:00
寻路蜀道|九路记者穿越千年足迹 探索古今蜀道的变与不变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从“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千百年来,先民们用智慧与坚韧,为发展带来无限可能。今
2023-10-27 16:38:00
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剑门蜀道 女皇故里 不可错过的“千年”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扫码查看三条线路详情,如有疑问可拨打电话
2024-05-27 06: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