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寻路蜀道|九路记者穿越千年足迹 探索古今蜀道的变与不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16:38:00 来源:封面新闻
寻路蜀道|九路记者穿越千年足迹 探索古今蜀道的变与不变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从“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千百年来,先民们用智慧与坚韧,为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今人用现代交通工具重塑时空,从川陕公路到宝成铁路、西成高铁,打造一条条“超级蜀道”,在崇山峻岭之间持续探寻蜀道的最优解。从天梯石栈到通衢大道,从雄关漫道,到通江达海,不同时代的交通动脉在蜀道交汇,见证巴蜀文明的变迁。

10月27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中共广元市委宣传部主办,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中共广元市朝天区委宣传部、广元市朝天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共同承办的“寻路蜀道”大型人文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将在朝天区明月峡举行。

活动上,将重磅发布“寻路蜀道”路线图,9路记者重走9条古蜀道,寻访“千年古道变与不变的启示”,力求再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光辉历程。

九路记者寻路蜀道

探秘古道前世今生

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元市剑阁县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这里是古代关中平原通往四川盆地古蜀道的重要路段,有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临行前,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当地负责同志,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殷殷嘱托,巴蜀回响。持续不断地去探寻和发现新的蜀道精神文化,在当下显得格外重要。

为充分展示朝天丰富的蜀道文旅资源,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建设,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将在第十三届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节召开前夕,举行“寻路蜀道”大型人文采访活动,派出九路记者,重走古蜀道,触摸历史,见证今朝发展。

10月27日,从明月峡出发,九路记者将依次前往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阴平道、祁山道、褒斜道、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等地,寻访千年蜀道、现代蜀道、科技蜀道、生态蜀道……在蜀道的由难到易之间,寻求“千年古道变与不变的启示”,纵横历史,链接未来。在新时代下,与时代同频共振,感悟蜀道荣光。

蜀道沿线,建筑、桥梁、石窟、石刻,地质、水文、生态等诸多跨学科领域的文化遗产,串点成线,交错纵横。数以万计的蜀道诗文、民谣和文物古迹、民间传说故事等跨越时空,汇聚成开掘不尽的蜀道文化宝库,璀璨繁荣。

此次采访活动将重点聚焦蜀道沿线发展,深入挖掘蜀道文化宝库,通过深度图文、精品视频、创意产品等,带读者沉浸式了解蜀道的前世今生,感受历史的宏伟画卷。

天堑变通途

千年蜀道化身物流枢纽

“古蜀道各条线路中,金牛道是古代最有影响和最繁忙的文化与经济交互传播的道路之一。”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勇先曾提到,金牛道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最兴旺的商贸通道,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古蜀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

金牛道由汉中市宁强县入川,在广元市朝天区与嘉陵江相遇,于是造就了蜀道咽喉中的咽喉——明月峡。

寻路蜀道|九路记者穿越千年足迹 探索古今蜀道的变与不变

嘉陵江从明月峡穿流而过。钟卫东摄

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的起点和核心组成部分,是先秦古栈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是现保存有开凿时间最早、形制结构最科学、孔眼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栈道。

在宽度仅100余米的峡谷上,“先秦栈道、古驿道、嘉陵江水道、纤夫道、川陕公路、宝成铁路”古今六道会聚一峡。蜀道陆路与江河水路组成的巴蜀交通脉络,一动一静,纵横捭阖。

时光回到1936年,国家修建的川陕第一条国道108国道穿朝天区而过,在这里划下蜀道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贯通南北。

寻路蜀道|九路记者穿越千年足迹 探索古今蜀道的变与不变

广元在全国重要的地理位置

位处蜀道南北连接之处的广元,是古蜀道的核心区域,境内蜀道保存最为完好,四县三区均还保存有古蜀道遗址遗迹。这里承载着巴蜀儿女成长奋斗的历史,秦楚文化和巴蜀文化在这里融汇发展,交相辉映。

10月20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闭幕之际,一场国家级的物流产业盛会—2023中国(广元)物流产业发展大会便在四川广元召开。

寻路蜀道|九路记者穿越千年足迹 探索古今蜀道的变与不变

广元获“全国物流发展创新城市”称号

借势扬帆,广元瞄准“全国区域性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这一目标,探寻从“好区位”走向“强枢纽”,形成“高质量”的“变身之道”。

从古蜀道到“公铁水空管”,广元以路布局“大物流”,下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精准棋”,趁“一带一路”和物流产业“风口”之势,上演新的“速度与激情”。

传承开拓精神

在“新蜀道”中见证

作为一条从关中平原穿越秦岭、翻越大巴山到达四川盆地的大动脉,蜀道开通于先秦,开辟于汉魏六朝,兴盛于隋唐两宋时期,完善于元明清。

以牧马立国的秦人先祖从这里出发,一路向东,合六国,统华夏;楚汉之争,刘邦麾下大将韩信“明修栈道”,另遣奇兵从这里“暗渡陈仓”,一举平定三秦大地,成就大汉王朝之基;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在这里留下出师未捷的千古遗恨。

第一个将四川大熊猫介绍到全世界的谭卫道,曾经在金牛道上跋涉;埋葬在褒斜道终点的张骞曾建议五路使者通过蜀道进入四川,最终抵达云南,让蜀道成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之路;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德国考古学家李希霍芬来过蜀道,拓展了蜀道的内涵和外延;蜀郡太守李冰通过蜀道进入四川,修建了都江堰,让成都成为天府之国……

千年蜀道以这种博大的文化特质与深厚的精神内涵,成为巴蜀人民与天搏,与地斗,与大自然抗争的激励与鞭策;成为巴蜀人民在新时代,大众与万众,创业与创新,成为巴蜀文化基因的动态脉络与无价瑰宝。

站在新时代下,蜀道定将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旅热土,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度假乐土。寻路蜀道,没有终点。未来,还有更多的路,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追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蜀道:见证中国人的奋进与执着
广义的古蜀道是一个交通体系,巴蜀大地,崇山峻岭雄峙,古人打通道路以通四方。狭义的古蜀道则专指“秦蜀古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翻越秦岭、巴山,途经众多雄关险隘。“蜀道难”
2023-07-27 08:35:00
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剑门蜀道 女皇故里 不可错过的“千年”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扫码查看三条线路详情,如有疑问可拨打电话
2024-05-27 06:30:00
...‘兹游奇绝冠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诗和远方。”蜀道是连接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的中国古代大型交通体系,横跨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四省(市)。国庆期间,“蜀道金牛——蜀道(金牛
2024-10-05 07:38:00
...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怀 王国平 王青山 燕巧 田珊 张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的诗句天下闻名。千百年来,穿越秦岭巴山,在川陕之间的古蜀道上,众多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传颂
2023-07-30 06:33:00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后专程看了两个地方:在广元市,总书记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在德阳市,他调研了三星堆博物馆。从“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古道古柏群落,到“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城古国遗址,沿着总
2023-07-27 12:40:00
鉴往知来|剑门蜀道翠云廊 跨越千年 苍翠如昔
... 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千百年来,“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雄关
2023-07-28 10:43:00
为千年蜀道撑起“蓝色保护伞”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为千年蜀道撑起“蓝色保护伞”四川广元:凝聚检察合力提升古蜀道保护实效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图①:2023年12月,剑阁县检察院干警在翠云廊古蜀道查看古柏
2024-01-26 06:46:00
穿越古今,看蜀道千年变迁
来源:极目新闻 这里是蜀道 诗仙李白曾为之慨叹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古老的蜀道曾是连接关中和巴蜀的交通网络 它犹如一条条金线 蜿蜒于秦岭、巴山蜀水间 金牛道 是
2023-07-28 10:11:00
广元昭化:让蜀道文化绽放时代新韵
...群、排列整齐的古石板路、历史悠久的古关隘……走进大蜀道(昭化段),无数令人惊叹的古代文化遗存随处可见,时不时有“背包客”来到此地,“沉浸式”体验千年蜀道上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特
2024-04-17 14: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