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7 12:40:00 来源:杭州网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7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调研,先后专程看了两个地方:在广元市,总书记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在德阳市,他调研了三星堆博物馆。

从“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古道古柏群落,到“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城古国遗址,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可以清晰看到他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发展的深度关切,而这两者攸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根脉传承。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视频丨习近平在四川考察调研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 四川考察点示意图

01

走进翠云廊:古蜀道上的“国之瑰宝”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调研的第一站,是翠云廊古蜀道。

贯穿在川陕之间的古蜀道,曾经是千百年间进出两地的交通要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代诗人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蜀道难》,描绘了蜀道行路之艰难,也佐证了蜀道历史之悠久。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古蜀道示意图。(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古蜀道。(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当天承担讲解工作的广元蜀道文化研究会蔡东洲教授告诉《时政新闻眼》,蜀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秦并巴蜀时,古蜀道中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正式开通了。李白诗中所写的,也正是古蜀道金牛道这一段。

翠云廊,就在金牛道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绵延300余里,有着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被誉为“蜀道灵魂”“世界奇观”。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广元蜀道文化研究会蔡东洲教授。(总台央视记者贾林拍摄)

翠云廊,顾名思义,就是由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翠云廊”一名,出自清朝康熙年间剑州知州乔钵的一首诗:“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翠云廊内,古柏郁郁葱葱。(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目前翠云廊三线现存古柏12000余株,其中剑阁县境内7803株。据了解,自明朝始,剑州州官就开始实行驿道古柏离任交接任制度,并沿袭至今。

千年古柏,与千年古道相伴相生,历经风雨洗礼,见证历史变迁,一路逶迤连绵,环云耸翠,夹道成廊,升华为历史与文化交融的鲜活记忆,成为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珍贵标本。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古蜀道与古柏。(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02

走进三星堆:惊艳世界的古蜀遗址

第二站,三星堆。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的三星堆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情况。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三星堆博物馆航拍。(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三星堆遗址,被认为是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代表了距今4500~2900年间的古蜀文化面貌和发展水平,是同时期长江流域文化最丰富、面积最大的都城遗址。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1986年、2019年,三星堆先后发现8个祭祀坑。两次发掘出土珍贵文物近2万件,包括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神坛、青铜人头像、青铜纵目面具、黄金面具、金杖等稀世之珍。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当天现场负责讲解的三星堆博物馆公众服务部程静。(总台央广记者马喆拍摄)

此次总书记考察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约5.44万平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陈列面积2.2万平方米,展出文物1500余件(套),设有“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部分。7月27日起,新馆试运行,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新馆常设三大展览之一:“世纪逐梦”。(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当天,总书记还走进了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展示中心。

这里包括了文保工作区和参观区两大区域,融文物修复、文物展示、参观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沉浸式体验文物的修复过程、了解文物修复的技术方法,还可以看到部分新出土文物和三星堆考古最新成果。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显微镜下,三星堆文物的纹路清晰可见。(总台央视记者王萌萌拍摄)

03

注重文化传承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此次在四川考察调研,从翠云廊古蜀道,到三星堆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主要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考察时,也曾关注这两个主题。他走进眉州市三苏祠,叮嘱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到宜宾市三江口,就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提出要求。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三星堆文保专家正在就修复方案进行讨论。(总台央视记者刘琦拍摄)

时隔一年,季夏之月,再访蜀地,总书记再次重点关注这两件大事,这与近期相继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密不可分。

一是今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三星堆博物馆馆藏:金面罩。(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这次赴四川考察,是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之后第三次出京考察。

本月初,总书记赴江苏考察时,走访了苏州古城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强调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在考察期间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工作中的三星堆文保人员。(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另一次重要会议,是上周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在这场时隔5年再次召开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最高规格大会上,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翠云廊古蜀道,现场陈列的柏木和松木果实。(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此次赴四川考察,是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之后首次出京考察。实地踏访翠云廊古蜀道,了解当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再次传递了鲜明信息。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总书记的四川之行,指引我们把重要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 视频丨瞰四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14: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赴四川陕西考察,足迹之中饱含深意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专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在前往陕西途中到山西运城考察。2个多月后,总书记再次展开跨省行程:在出席
2023-07-30 12:17:00
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并主持召开重要座谈会,前往甘肃途中还来到陕西宝鸡考察。总书记这次甘陕之行,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次赴地方考察,也是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
2024-09-15 19:22:00
3月17日,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镜头记录下这样一个暖人场景——在村寨的信团鼓楼,习近平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亲切交流。大
2025-03-19 12:32:00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开启全国两会后首次地方考察,重点关注了什么?
仲春时节,一场春雨普降三湘大地。3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长沙考察调研。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后,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他先后走进一所红色底蕴深厚的学校、一家创新特色鲜明的企业
2024-03-20 08:49:00
时政微观察丨“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
...就业则是最基本的民生。11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文章中,总书记深刻总结新时代就业工作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面临的突出
2024-11-02 18:48:00
时政微观察丨心系人民 情牵万家
1月22日,农历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看望慰问基层群众,实地察看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恢复重建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除夕和春节,是
2025-01-25 09:34:00
时政新闻眼丨腊月二十七,总书记同我们视频连线
...,承载着中国人特别的期盼。过去十年,每到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走基层、问冷暖,听民声、送祝福。这个春节,不一样的年景。总书记同基层干部群众拉家常,也有了不一样的方式——视
2023-01-19 10:26:00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出席这场大会,深刻阐述跨越时空的“两个答案”
...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此作出系统阐述。《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12:46△视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
2024-06-29 16:54:00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南非之行第二天,重点谈到这两个关键词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8月22日,是习近平主席南非之行第二天。从上午出席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的一系列活动,到下午向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发表致辞,再到晚上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特别会
2023-08-23 20: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6日,42项湖北“尖刀”成果集中亮相,标志着湖北正朝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稳步迈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2025-11-08 12:00:00
作为山西对外开放的“空中门户”,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承载着全省人民对高效便捷航空出行的期待。由山西建投二建集团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建的综合交通中心安装项目
2025-11-08 07:15:00
11月8日又逢记者节这既是属于我们的节日更是一份对过往的沉淀与对未来的奔赴在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在时代奔涌的发展前沿我们始终在场记录时代变迁的每一个脚印书写黑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生动故事笔尖流淌的
2025-11-08 07:39:00
11月5日,小店区审批局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太原昌盛万达广场现场办公,为入驻商户办理证照、送政策、送服务,让经营主体办事更省心
2025-11-08 07:46:00
《河北省地名管理规定》十一月起施行增强地名文化保护力度,留住乡愁1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河北省地名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正式施行
2025-11-08 07:50:00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访张家口市委书记赵文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2025-11-08 07:52:00
关注进博会丨河北再赴进博之约(三):企业路演,广邀全球合作客商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第3天。连日来,河北参展企业积极开展路演推介活动,展示自身优势、推介产品特色,深入进行对接洽谈和经贸交流
2025-11-08 07:54:00
河北新闻网讯 近日,石家庄市八一小学组织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场以“探秘国之重器,绘就国防梦想”为主题的国防绘制特色活动
2025-11-07 17:55:00
邢台经开区:健康服务“零距离” 义诊惠民暖人心
河北新闻网讯(李院红)11月6日,邢台经济开发区沙河城镇卫生院联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举办“初冬送暖·健康护航”大型公益义诊活动
2025-11-07 17:56:00
尚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学堂精准服务群众
河北新闻网讯(李登峰)笔者近日获悉,尚义县以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为依托,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的群众需求
2025-11-07 17:57:00
尚义县启动消防宣传月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史惠英、冯苗)11月5日,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主题的尚义县“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该县文旅局举行
2025-11-07 18:00:00
涿鹿县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
河北新闻网讯(李佳宁、王怡)11月6日,涿鹿县以“预防为主,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主题,举办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涿鹿县消防救援大队
2025-11-07 18:01:00
非遗传承人走进秦皇岛市抚宁区第二中学
河北新闻网讯(范弘桥、于广明)近日,秦皇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金伟走进秦皇岛市抚宁区第二中学,为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沉浸式剪纸体验课
2025-11-07 18:02:00
记者从十堰市公交集团获悉,11月8日,“十堰首届足球超级联赛(堰超)揭幕战暨香港明星足球赛”将在十堰市体育中心举行。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025-11-07 18:05:00
河北新闻网讯(霍宇露、齐海涛、于洪海)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邮政快递行业党委深入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创新推行“党建+安全”融合发展模式
2025-11-07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