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
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笔、墨、纸、砚必不可少。《文房四谱》记载:“四宝砚为首。”足以见砚台的核心地位。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作为研磨墨汁的工具,是古人书写、绘画不可或缺的“文具搭子”。
最初的砚台不过是块磨平的石器,到了汉代,添了雕刻的石盖,还生出稳稳的足,魏晋至隋,圆形瓷砚登场,三足变多足,透着几分灵动;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随着时光流转,砚台早已不只是文具,它成了案头的艺术品,更是贵族和文人墨客们彰显品味的象征。
在双辽市郑家屯博物馆,就藏着这样一件有故事的“文具”:辽人物故事三彩釉陶砚。它通高9.5厘米,口径与底径都是18.4厘米,八角形的直壁筒式座方正规整。器身上黄绿釉色相间,四个绿釉方块与四个黄釉方块交错排布。最妙的是每个方框里都浮雕着“罚人吃肉”的人物故事,人物的姿态仍清晰可辨。
这件文物,就像穿越千年的 “开学文具天花板”,可能曾经有一个少年,捧着它等待自己的求学之路。而这件文物,不只是博物馆的珍藏,也是研究辽代文化和生活的宝贵资料。如果你有机会去双辽市郑家屯博物馆,一定要看看这件文物,体会下千年前的 “开学仪式感”!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制图 赵一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3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