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故垒访古叹英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10-22 18:56: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独上山城思寂寥,

英雄千古恨难销。

鸣蛙尚产居民灶,

惊马空留义士桥。

齐洞僧归云冉冉,

汉宫人去雨潇潇。

堪怜此地多离乱,

莫向明时负酒瓢。

——苏祐《太原怀古》

《太原怀古》是明朝苏祐任山西巡抚期间创作的一首怀古诗。通过对太原古城及其历史遗迹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诗人独自登上太原的山城,感受到一种寂寥与孤独。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历史上英雄人物逝去、功业难成的感慨。“英雄千古恨难销”一句,直接点出了本诗的主题——对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对历史遗憾的感慨。太原从战国以来到宋元时期,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这“恨”可以理解为英雄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

颔联:“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巧妙化用了两个与太原密切相关的历史典故。“鸣蛙尚产居民灶”典出“沉灶产蛙”:春秋时期,智伯联合韩、魏围攻赵襄子于晋阳,并引水灌城。城中积水深重,灶台沉没水中,甚至生出了青蛙,但百姓仍无叛意。此处暗喻太原城经历的惨烈战祸与百姓坚韧不屈的精神。“惊马空留义士桥”典出“豫让复仇”:智伯家臣豫让,为报知遇之恩,漆身吞炭改变容貌嗓音,伏于桥下刺杀赵襄子。因马惊而被发现,行刺失败。他最终请求击斩赵襄子之衣以示报仇,而后伏剑自尽。这里借义士桥的遗迹,抒发对忠义精神的凭吊,以及壮志未酬的历史遗憾。

颈联:“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了深沉的历史感慨。齐洞(指北齐年间在龙山、天龙山开凿的石窟)的僧人归来时,云雾缭绕,仿佛带着历史的尘埃;汉宫(指北汉时期的皇宫)的人离去时,雨声潇潇,更添一份凄凉与落寞。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美丽与哀愁,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人事更迭的感慨。

尾联:“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太原历史上多次战乱、离乱的悲叹,以及对和平时代的珍惜。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和平生活,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负酒瓢”化用了饮酒避世的传统意象。

在历史上有过重要作用的晋阳古城,毁于宋朝的皇帝。古城遗迹,引导着后来的文人经常来这里凭吊,时任山西巡抚的苏祐,经常凭吊晋阳古城。当时在晋祠附近居住的高汝行,正在参与编纂《太原县志》。苏祐与高汝行交往甚好,经常结伴经过晋阳古城,望着残垣断壁,满目空壕,草木深黄,感慨万千。

本诗以太原这座历史名城为背景,通过描绘古城遗迹,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感慨世事沧桑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现实的独特感悟。全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而复杂,既有对历史的怀念与敬仰,也有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与无奈;既有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与同情,也有对时间无情、物是人非的深刻反思。在怀古思今的过程中,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悟,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首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佳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抗战中的太原:四桩惨案遗址的历史诉说
...都在无声控诉。汾水呜咽,太行垂泪。在太原这片浸染着英雄热血的土地上,这些惨案遗址是凝固的历史证言,更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一段段跨越时空的“血色”记忆,正化作守护和平的坚定力
2025-08-29 07:02:00
《满江红》电影拍摄地太原古县城,88张大图展示古县城之美
...有2500年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县城,可以完美地契合了这座英雄古城的风格,而这也是张艺谋继《影》之后,又一次在太原取景拍摄的电影。今天让我们跟随樊丽勇老师的镜头一起梦回晋阳。太原
2023-02-03 09:41:00
从宦官到英雄:张承业的传奇人生
(张)承业奉遗顾,爰立嗣王,平内难,策略居多。承业感武皇(李克用)厚遇,自庄宗(李存勖)在魏州垂十年,太原军国政事,一委承业;而积聚庾帑,收兵市马,招怀流散,劝课农桑,成是霸基者
2024-04-08 06:29:00
“英雄天子”北齐开国皇帝,为何暴毙而亡
...北齐开国皇帝,一开始也是励精图治的,甚至被称之为“英雄天子”。但是,高洋没能做到善始善终,甚至连结局都不能说是善终了。一具体来说,北齐文宣帝高洋(526年~559年11月25
2024-02-07 13:41:00
别被影视剧误导,历史上真实的李渊非但不窝囊反而很有智慧
...民,而往往忽略了唐高祖李渊,尤其在影视剧,如《隋唐英雄传》、《隋唐英雄》里,李渊几乎已成定论,是一个十分窝囊的皇帝,虽然他是大唐开国皇帝,但他好像没做过什么似的:谋反隋朝是被
2023-07-08 15:30:00
唐朝的建立,李渊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当然是招兵买马,李渊派出长子李建成,去河东郡招揽英雄豪杰,次子李世民在太原招揽英雄豪杰,不论是草莽中的江湖好汉,打家劫舍的悍匪,走南闯北的商贩,雄踞一方的豪强,只要有能力,
2023-01-25 19:20:00
赵光义为什么要攻打北汉,并毁掉太原城
...来的千年名城的恐怖之处。因为晋阳自古以来出了太多的英雄豪杰,对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古代的人非常相信龙脉气运一说,而晋阳这种地方明显的就是龙气汇聚之地,对赵
2024-06-20 17:17:00
李世民的帝位之路:玄武门政变与太原起兵
...—李建成,李元吉和李智云。事先李渊让他俩多结交河东英雄人物,以备后用。但是二人只会吃喝玩乐,没有培养自己的人马。现在接到消息,急忙忙如丧家犬,顾不得其它,二人骑上马就跑。▲李
2023-10-29 07:31:00
历史上的两位韩信:一位是英雄,一位是叛徒
两个同名同姓同时代的韩信,如何区分?司马迁在《史记》称一个为韩王(韩)信,因其是战国时韩襄王的孙子,并且汉二年(公元前205年)被汉高祖封为韩王,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徙封代王
2023-10-09 15: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