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独上山城思寂寥,
英雄千古恨难销。
鸣蛙尚产居民灶,
惊马空留义士桥。
齐洞僧归云冉冉,
汉宫人去雨潇潇。
堪怜此地多离乱,
莫向明时负酒瓢。
——苏祐《太原怀古》
《太原怀古》是明朝苏祐任山西巡抚期间创作的一首怀古诗。通过对太原古城及其历史遗迹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诗人独自登上太原的山城,感受到一种寂寥与孤独。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历史上英雄人物逝去、功业难成的感慨。“英雄千古恨难销”一句,直接点出了本诗的主题——对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对历史遗憾的感慨。太原从战国以来到宋元时期,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这“恨”可以理解为英雄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
颔联:“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巧妙化用了两个与太原密切相关的历史典故。“鸣蛙尚产居民灶”典出“沉灶产蛙”:春秋时期,智伯联合韩、魏围攻赵襄子于晋阳,并引水灌城。城中积水深重,灶台沉没水中,甚至生出了青蛙,但百姓仍无叛意。此处暗喻太原城经历的惨烈战祸与百姓坚韧不屈的精神。“惊马空留义士桥”典出“豫让复仇”:智伯家臣豫让,为报知遇之恩,漆身吞炭改变容貌嗓音,伏于桥下刺杀赵襄子。因马惊而被发现,行刺失败。他最终请求击斩赵襄子之衣以示报仇,而后伏剑自尽。这里借义士桥的遗迹,抒发对忠义精神的凭吊,以及壮志未酬的历史遗憾。
颈联:“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了深沉的历史感慨。齐洞(指北齐年间在龙山、天龙山开凿的石窟)的僧人归来时,云雾缭绕,仿佛带着历史的尘埃;汉宫(指北汉时期的皇宫)的人离去时,雨声潇潇,更添一份凄凉与落寞。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美丽与哀愁,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人事更迭的感慨。
尾联:“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太原历史上多次战乱、离乱的悲叹,以及对和平时代的珍惜。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和平生活,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负酒瓢”化用了饮酒避世的传统意象。
在历史上有过重要作用的晋阳古城,毁于宋朝的皇帝。古城遗迹,引导着后来的文人经常来这里凭吊,时任山西巡抚的苏祐,经常凭吊晋阳古城。当时在晋祠附近居住的高汝行,正在参与编纂《太原县志》。苏祐与高汝行交往甚好,经常结伴经过晋阳古城,望着残垣断壁,满目空壕,草木深黄,感慨万千。
本诗以太原这座历史名城为背景,通过描绘古城遗迹,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感慨世事沧桑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现实的独特感悟。全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而复杂,既有对历史的怀念与敬仰,也有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与无奈;既有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与同情,也有对时间无情、物是人非的深刻反思。在怀古思今的过程中,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悟,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首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佳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