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莫高学堂”助力敦煌文旅融合发展
2月23日,学员在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学习临摹敦煌壁画。近年来,甘肃省敦煌研究院依托敦煌石窟资源和学术资源,打造“莫高学堂”研学品牌,结合敦煌壁画的结构、岩彩、图案等内容和元素,研发了“莫高梦·泥胚典藏”、...……更多
一提到甘肃敦煌,人们便会想到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栩栩如生的飞天壁画、一望无际的鸣沙山……敦煌莫高窟依山而建、飞檐高耸,是敦煌最负盛名的文化名片。坚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赋能文旅伴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更多
甘肃“量身定制”为世界讲“敦煌故事”
...我们会讲到井上靖、平山郁夫痴迷敦煌文化,致力于敦煌莫高窟保护的事迹;走进乌兹别克斯坦,我们会讲到‘米微的故事’;走进新西兰,我们会讲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的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沟通。”7月15日,...……更多
...60公里的三危山空间,也纵贯樊锦诗60年(1963—2023年)的莫高窟研究岁月。如何取舍增删,成为最大难点。《吾爱敦煌》制片方在“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真实感情”的纪实性底色书写下,大胆采用国画美学独特的创作手法,从...……更多
一辈子,一颗心,只为一件事
...率先在全国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因对莫高窟的保护,樊锦诗被季羡林称赞“功德无量”。然而这么多年来,樊锦诗一直很“神秘”。她单纯简朴、低调谦和,喜欢将自己藏于敦煌绚烂的壁画图卷之后。面对公...……更多
2022-12-22 07:22
守护莫高窟六十载,她向北大捐赠1000万元支持敦煌学研究
...,樊锦诗进入北大考古专业就读。1963年毕业后,她前往莫高窟工作,从此将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弘扬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图为1964年,樊锦诗(左一)在敦煌工作。北京大学供图“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更多
...”的探索和数十载国际合作,不仅让“病患缠身”的敦煌莫高窟“转危为安”,在文物保护过程中还总结出了针对不同文物的各种保护技术。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交汇融合了世界四大文明印记,但以...……更多
敦煌莫高窟,中国艺术的瑰宝,融汇了中国古代壁画的精髓
...飞天的震撼场面呢?那么甘肃一行就能让你去见识到敦煌莫高窟的灵魂所在。敦煌肯定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羁绊,从楼兰的骆驼到霍去病你给的一去不复返,都为敦煌这个名字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让人们忍不住去掀开它的神...……更多
敦煌研究院“数字藏经洞”首个“超时空参与博物馆”
...百科全书”。敦煌藏经洞,又名鸣沙石室、敦煌石室,即莫高窟第17窟。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莫高窟第16窟清理积沙时,意外打开一个石窟,发现里面堆满了文书、经卷、绢画等文物。记者通过“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进入“数...……更多
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亮相《诗画中国》 数字技术展现敦煌文化
...官,将继续带来《山海百灵图》卷、《柴门掩雪图》轴、莫高窟第112窟南壁反弹琵琶、《陶渊明诗意图》册、《蓬莱仙境图》轴,带领观众感受古人的诗意人生,领略敦煌的文化魅力。数字技术焕活敦煌魅力,诗舞结合诠释雪中...……更多
莫高窟景区回应“窟内禁止拍照”:我错了
近日,一则旅游博主拍摄敦煌莫高窟内文物的视频引发关注和网友举报5月2日记者在第三方短视频平台该旅游博主个人主页当事视频依然可以正常播放该博主表示:“窟内禁止拍摄,我拍了两个就被制止。我错了,对不起大家。...……更多
...的壮美和千年历史的厚重,全面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瑰宝,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走出影院,樊锦诗那句话还萦绕耳边:“我心归处是敦煌。上天赋予我们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为这...……更多
老戏迷有福了
...土房、睡土炕、吃杂粮、喝咸水,日复一日地在没有电的莫高窟中进行保护研究、断代记录、查找文献,历时几十年撰写了考古学术报告,为敦煌学回归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熬过了戈壁大漠的寂寞,熬过了夫妻分居的十九...……更多
重磅!人民日报“新时代河西走廊见闻”系列报道在头版开栏
...廊,拥有敦煌、张掖、武威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汇聚莫高窟、嘉峪关、玉门关遗址等5处世界文化遗产。记者走进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敦煌市,马上感受到一种穿越感:古今只有一步之遥。源远流长的历史,探照出中...……更多
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诉说樊锦诗坚守大漠50年的甘苦
...:文汇报青丝花白、背影坚毅,樊锦诗手持手电照亮敦煌莫高窟第259窟中的禅定佛……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今日发布定档海报。由滕俊杰执导,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领衔主演的《敦煌女儿》将于3月8日全国公映。去...……更多
《敦煌女儿》:戏曲电影的历史与美学探新
...献了五十余载春秋。时光流淌,影片里的故事老而愈醇,莫高精神感人至深,传统戏曲也在与电影的相遇中既保存艺术魅力又焕发时代新机,扩大影响,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以三次重要选择,写心与美的际会作为人物传记电影,...……更多
“数字藏经洞”提供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新窗口
...以藏经洞出土文物为重要研究资料。游客在藏经洞所在的莫高窟三层楼前驻足(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摄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数字藏经洞”将洞窟实体与所藏文物进行了复原。 用户可扮演不同角色,“穿越”至晚...……更多
94岁“敦煌少女”常沙娜的一生情
...复的环绕轨迹中,我最害怕的就是忘记我的父亲常书鸿与莫高窟了。”满头白发的常沙娜说得平淡,却饱含真情。“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4月30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对公众开...……更多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敦煌壁画花树图式,看其在壁画中的作用
...化与中原文化外来佛教文化交汇碰撞的地方,共同创建了莫高窟。敦煌艺术虽历经千年岁月磨砺,当我们走近精美绝伦的壁画或是栩栩如生的彩塑造像,愈深入研究越会被其精湛的技艺所震撼。敦煌壁画中描绘最多的是佛教本生...……更多
敦煌研究院和腾讯联合推出“数字藏经洞” 游戏科技打造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
...的新“大门”。图说:“数字藏经洞”毫米级高精度复刻莫高窟“三层楼”和第16、17窟公众在手机上登录“云游敦煌”小程序后,即可进入高清还原的藏经洞中,近距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等细节。同时,公众还可...……更多
“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 《吾爱敦煌》主创见面会在渝举行
...”、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坚守大漠,守护世界宝藏莫高窟的壮丽人生故事。扎根敦煌五十余载,樊锦诗与敦煌研究院的同事们一起,孤独地与西北的漫天风沙搏斗,抢救和保护莫高窟内的每一件文物;“绝不能让莫高窟在...……更多
聊聊唐宋时期的儿童娱乐生活
...童娱乐生活的“大荟萃”,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莫高窟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在近代时期也遭遇了极大的破坏和文物遗失,部分墙面的壁画以及文物现在几乎在国内无迹可寻。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描写唐宋时...……更多
肖怀德:第二届见地•敦煌艺术驻地出行前小记
...发了。我第一次遇见敦煌应该是2012年,犹记得第一次去莫高窟拜访侯黎明老师,侯老师拉着我的手,说:“小肖,我现在开始和你来讲讲中国艺术的三条线索,宫廷艺术,宗教艺术和文人艺术......”还记得当时托我在北大的硕士...……更多
...代表的敦煌人,他们用一代又一代的坚守保护璀璨的敦煌莫高窟文明,让敦煌文化得以在世界舞台绽放。该片描绘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群像,超强的历史回溯感令观众耳目一新,也让“莫高精神”深入人心。电影《海湾之遇》...……更多
...一事、终一生”的坚定信念,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了莫高窟,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令人深感敬佩,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多
...转自:兰州日报从“黄河之都”兰州到丝路名城敦煌,从莫高窟古文明到戈壁滩新面貌……6月5日至8日,来自22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高级别外交官走进兰州、敦煌两地,了解兰州市、河西走廊五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中国西部源...……更多
人民日报|甘肃出台举措支持敦煌研究院人才培养
...予最高200万元、最高100万元的科研项目专项资助。实施“莫高学者”培育计划,对遴选的“莫高学者”,以3年为周期,每年给予10万元的项目资金扶持。支持敦煌研究院与国内部分高校联合培养敦煌学研究和文物保护领域博士、...……更多
常沙娜《黄沙与蓝天》
...道敦煌,是移民,是黄沙漫漫,背井离乡。根本不知道有莫高窟。1978年考上大学后,我的老师叶鹏讲美学课,讲到敦煌,讲到莫高窟,讲到飞天,还讲到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个人贡献和悲欢离合。我对敦煌的认识由“黄沙漫漫...……更多
中国联合航空开通北京至敦煌直达航班
...,中国联合航空北京至敦煌直达首航航班停靠在甘肃敦煌莫高国际机场。当日,中国联合航空首次开通北京至敦煌直达航班,该航班每周二、四、六执飞。据了解,从3月31日起,敦煌莫高国际机场开始执行2024年夏航季航班时刻...……更多
敦煌六大景区今年游客接待量突破百万
来源:央视新闻日前,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六大景区累计接待突破百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36.55%,相比2022年增长566.84%。今年以来,当地不断推出旅游优惠政策、增开加密航线航班、开展文化研学活动、加强...……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近日,贵定农商银行城关支行成功拦截了一起电信诈骗事件,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安全。事发当日,客户唐女士来到贵定农商银行城关支行办理业务
2024-06-27 18:14:00
6月24日,山西。凌晨4点,一位山西妈妈晒出了女儿的高考成绩,文科,438分。她说女儿把最好的一次成绩给了高考。这是她从来没考过的分数
2024-06-27 18:16:00
耄耋老人断指“复活”,淄博市六院成功为80岁老人实施断指再植
近日,家住张店区的一位80岁老人近日在家做饭时,菜刀意外切到左手,家人紧急将老人送至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进行救治。具有多年手足外科经验的张鹏医生接诊
2024-06-27 18:32:00
共话银发经济发展!2024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开幕
高雅洁青岛报道6月27日,2024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以“迎接银发经济发展新时代”为主题
2024-06-27 18:31:00
青岛轮椅少年高考562分 已引起公益项目关注或将获万元奖学金
宋祖锋青岛报道语文108分、数学96分、英语134分、物理83分、化学74分、地理67分,总分562!6月25日下午,当坐在轮椅上的高志宇查询到高考成绩后
2024-06-27 18:32:00
厦门将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午休服务学生“躺休”今年每区至少13所试点校东南网6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厦门将开展午休条件提升改造试点
2024-06-27 18:51:00
南海网6月27日消息(记者 王小畅)27日晚7:30—9:30,在澄迈县融媒体中心一楼演播大厅,澄迈县2024年“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宣讲擂台赛决赛即将开赛
2024-06-27 18:59:00
揭秘“仙梅”:一处“梅”梢至多结两颗大果 百亿补贴助力“梅”好生活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7日讯 杨梅好吃,但不易得。每年的杨梅产季只有短暂一个月,最晚也只到7月上旬,但种植期却需一年,不仅要躲避春寒
2024-06-27 19:17:00
海口一餐饮公司拖欠货款成被告 负责人被法院限制出境促成还款
南海网6月27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日前,记者从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终本案件管理团队通过限制被执行人相关责任人出境的方式
2024-06-27 19:36: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在今天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王鹤云就“致敬新时代”红色故事宣讲和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两项重点活动进行了介绍
2024-06-27 19:39:00
安徽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169万
大皖新闻讯 6月27日,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安徽金融监管局着力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体系,督促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构建多层次
2024-06-27 19:48:00
34岁男子假扮女性与54岁男子网恋 诈骗36万获刑9年
近期,黑龙江省红兴隆人民法院处理了一桩源于网恋的诈骗案。案件中,黑龙江居民王某通过手机社交应用结识了一位名叫"靓妹"的网友
2024-06-27 20:01:00
奋战公交一线9年,这名五星级驾驶员有个梦想……
他是一名五星级驾驶员,在重庆四星级线路、重庆市敬老文明线路833路服务;他叫寿涛,熟悉他的人都爱喊他一声“涛儿”。今年
2024-06-27 20:11:00
石家庄市和平东路小学举行“赛古诗积累 书汉字之韵”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邓承虹、王莉莉)为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底蕴,激发全体师生学习积累古诗的热情,近日,石家庄市和平东路小学举行了“赛古诗积累 书汉字之韵”活动
2024-06-27 20:19:00
问政海南丨海口坡博家园一住户家中失火 楼道内消防栓滴水不出
点击进入“问政海南”栏目南海网 记者 李波6月24日7时,海口坡博家园3区3栋5层一住户家中发生火情,浓烟溢出窗外,由龙华区消防救援大队及时到场将火扑灭
2024-06-27 2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