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三部新片3月8日亮相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3-08 07: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敦煌女儿》《海湾之遇》《狃花女》定档

三部新片3月8日亮相 今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有三部女性题材电影将上映。从封建社会的“狃花女”,到顶起半边天的“铁娘子”,到都市白领精英,再到面对困境坚强柔韧的“女性群像”,一路进阶的“女主们”,不仅反映了我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也折射出社会文化与时代的变迁。

实景沪剧电影《敦煌女儿》由滕俊杰执导,茅善玉领衔主演,影片艺术化地展现了85岁的考古学家樊锦诗先生为保护弘扬敦煌艺术,献了青春献终身,依然辛勤工作在敦煌第一线的真实故事,展现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人,他们用一代又一代的坚守保护璀璨的敦煌莫高窟文明,让敦煌文化得以在世界舞台绽放。该片描绘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群像,超强的历史回溯感令观众耳目一新,也让“莫高精神”深入人心。

电影《海湾之遇》是一部女性群像式的电影,由高建国编剧执导,黄璐、赵淑珍领衔主演。影片聚焦于远离城市纷扰的满山岛,围绕着四位不同年龄段平凡的女性展开:在影片中,黄璐饰演一位患有癌症的舞蹈演员、赵淑珍扮演一位记忆始终停留在30年前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刘亦然饰演一位和后妈关系失和的13岁叛逆少女、蒋小涵饰演一位意外失子的海岛女教师,她们相逢在满山岛,在经历一系列悲欢离合后彼此治愈。

电影《狃花女》由周琦、马德林联合执导,影片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地处湘西沅陵大山深处的借母溪,当地闭塞贫穷,男人娶不起媳妇,为了延续香火,传宗接代,于是就从山外“借母生子”,把别人家的媳妇接到自己家住上一段时间,等到期满,便可回家,这种习俗被称为“狃花”,租回来的女人被称为“狃花女”。讲述了在红军领导下,推翻封建陋俗的故事:婉儿18岁那年,因丈夫得痨病被从山外狃来替芦家借腹生子,婉儿在与两兄弟的接触中,对芦大生出好感,想方设法回避芦二,欲与芦大成事,尽快怀子拿钱回家,为此兄弟俩反目成仇。直到红军来到山里,一切发生了变化…… 据《新华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8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诉说樊锦诗坚守大漠50年的甘苦
本文转自:文汇报青丝花白、背影坚毅,樊锦诗手持手电照亮敦煌莫高窟第259窟中的禅定佛……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今日发布定档海报。由滕俊杰执导,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领衔主演的
2023-02-15 16:46:00
...河人独一无二的匠艺。而近80年来,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怀揣着光荣的梦想,坚守在风沙弥漫的茫茫戈壁,铸就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
2023-09-06 20:54:00
一辈子,一颗心,只为一件事
...自:扬子晚报一辈子,一颗心,只为一件事“敦煌女儿”樊锦诗自述图书入选“五个一工程奖”来到敦煌时,樊锦诗25岁,刚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在这里,她一待就是五六十年,大众给予了她
2022-12-22 07:22:00
...石窟一样,其间横跨了绵延60公里的三危山空间,也纵贯樊锦诗60年(1963—2023年)的莫高窟研究岁月。如何取舍增删,成为最大难点。《吾爱敦煌》制片方在“真实事件、真实人物
2023-12-15 06:25:00
守护莫高窟六十载,她向北大捐赠1000万元支持敦煌学研究
...佳)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之际,北大校友、“敦煌女儿”樊锦诗回到北大,捐赠1000万人民币并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图为樊锦诗在捐赠仪式上致辞。北京大学
2023-05-05 22:14:00
...组织(UNESCO)在论坛上为敦煌研究院、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颁发了杰出贡献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五十周年之际,为表彰
2023-09-08 09:54:00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莫高窟的保护情况7月上旬,一颗小行星以“敦煌女儿”樊锦诗的名字命名。樊锦诗星正是为了表彰她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所作的贡献。樊锦诗本人继向北京大学捐资1000万元支持敦煌学研
2023-08-01 20:11:00
再捐1000万!这颗“星”以她为名
本文转自:光明网今天(10日)上午,“‘樊锦诗星’命名、樊锦诗基金设立暨从事敦煌文物事业60年座谈会”在甘肃敦煌研究院举办。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
2023-07-10 14:52:00
老戏迷有福了
...《敦煌女儿》正式全国上映。影片以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为原型,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樊锦诗50多年的敦煌守望历程。一位是守护敦煌无悔奉献一生的“敦煌女儿”,一位是在方寸舞台谱写时
2023-03-09 03:3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背后》的故事像一面镜子:原来可以这样生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如何在理想与现实、自我与社会的重重矛盾中找到内心的安定?正在播出的文化访谈节目《背后》
2025-11-08 11:43:00
纪录电影《路易·艾黎在中国》斩获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12月6日,第二十一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官宣结果,聚焦国际主义战士生平的纪录电影《路易·艾黎在中国》实至名归,在全球优秀影片的同台竞技中
2025-11-08 12:25:00
陈小霞2025“COMPOSER老翅膀”音乐分享会北京启幕,上演“年度最有温度现场”
2025年11月2日晚,北京的秋夜被一缕缕温暖的旋律点亮。继广州之后,著名作曲家、女歌手陈小霞2025“COMPOSER老翅膀”音乐分享会在北京蛙厂RMMF·798店正式上演
2025-11-08 14:43:00
满满的广州城市记忆,电影《日掛中天》广州首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11月7日,“首映在广州”——《日掛中天》优秀电影推介活动在广州举行。在映后互动环节
2025-11-08 15:44:00
11月7日,备受期待的电影《日掛中天》正式登陆全国大银幕,同时,影片“阳光普照 熠熠生辉”全国路演来到上海站。本片导演蔡尚君
2025-11-08 16:14:00
以英语为桥,向世界推介武当文化——首届“用英语讲好武当故事”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初冬的十堰,因一场青春的盛会而暖意融融。11月8日,备受瞩目的“用英语讲好武当故事”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大赛决赛在十堰传媒中心2号演播厅举行
2025-11-08 22:09:00
海报|听好记者讲好故事
2025-11-08 20:45:00
大皖新闻讯 11月7日,由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精心承办的2025年黄梅戏剧本研讨会在安庆市成功举行。原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
2025-11-08 20:53:00
大咖来咯!这场朗诵会值得一看
多彩贵州网讯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承载着黔北文化瑰宝的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将于11月11日19:00在遵义大剧院璀璨绽放
2025-11-08 22:35:00
亳州市寓言作家王宏理获“金骆驼奖”最高奖——黄金奖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大皖新闻记者从亳州市作家协会获悉:第八届“金骆驼奖”颁奖典礼日前举行,安徽亳州市寓言作家王宏理的寓言集《小蜗牛登山》获最高奖——黄金奖
2025-11-08 17:22:00
北京文联推出小剧场青创计划 为喜剧青年提供成长平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11月7日晚,北京老舍剧院里笑声不断。7组青年创作者带来脱口秀、黑幕剧、素描喜剧
2025-11-08 19:45:00
吕剧芬芳进校园 文化种子润童心——东营市东营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大班组开展吕剧体验活动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扎根发芽,2025年11月7日,东营市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专业演员走进幼儿园
2025-11-08 15:53:00
大把“撒糖”! 宜宾市总工会举办“会聚良缘·缘定宜宾”单身职工联谊活动
2025年11月6日,由宜宾市总工会主办、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与叙州区总工会承办的“会聚良缘·缘定宜宾”单身职工联谊活动在少娥谷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欢乐上演
2025-11-08 14:42:00
百姓看日报·记者节特别版2.0 | 记者是群什么样的人?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郭伟 王博文案:赵丽肖手绘:王戬芬出镜:霍相博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王木者
2025-11-08 10:11: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
2025-11-08 0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