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揭秘“仙梅”:一处“梅”梢至多结两颗大果 百亿补贴助力“梅”好生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7 19:17: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7日讯 杨梅好吃,但不易得。

每年的杨梅产季只有短暂一个月,最晚也只到7月上旬,但种植期却需一年,不仅要躲避春寒,还要躲避夏季的多雨——多雨会让杨梅口味变淡,不宜卖出好价钱。等到成熟时节,工人要辛苦地上山采摘,山体陡峭,既要保护好杨梅不散落一地,又要保护好自己不要摔下山。

杨梅产地很多,但浙江最懂杨梅,而浙江仙居又将东魁杨梅种到极致。近几年,当地农户还将暖棚技术应用在杨梅种植上,可以将杨梅产季提前15-20天。

美味的杨梅,如今通过当地政府、农户、电商和快递等各方的努力,正销往全国各地。在全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商家细心地将杨梅按照大小分等级售卖。平台数据显示,杨梅至今已热销十余天,订单量已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40%。

这口“夏日限定”还被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惦念。公开信息显示,仙居杨梅2003年踏入国际市场,如今已遍布阿联酋、西班牙、新加坡、荷兰、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迪拜王室的仙居杨梅买家秀近日更是登上热搜。据销售商介绍,“王室同款”属于中果,15颗一盒,一盒90元人民币。

同样的国际“梅”在拼多多上并不需要如此高的成本。得益于百亿补贴等资源的支持,很多人有机会尝试并喜爱上这种浙江特色水果,仙居农户也能因此每斤多赚七八元左右。

“从涌泉蜜桔到仙居杨梅,浙江是品质水果的重要货源地之一。为满足平台用户不断升级的需求,我们坚持农产品零佣金的惠农政策,并不断加大百亿补贴等资源对浙江优质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助其扎根乡土,突出特色,做大做强。”拼多多水果类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热点水果杨梅为例,新鲜度是它的生命,我们将加大投入,提升产销对接的效率,让消费者买好货,让农民多卖货,培育、发展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产品品牌。”

揭秘“仙梅”:一处“梅”梢至多结两颗大果 百亿补贴助力“梅”好生活

早晨五点,正在山上采摘杨梅的工人。刘浩 | 摄

“仙梅”不易得

6月中旬正值杨梅产季,一进入浙江省仙居县城,就能看到路边连片的杨梅摊位。周末有大量外地牌照汽车停在路边,不少游客提着一篮篮杨梅塞满后备厢。

不同于其他水果,杨梅的果肉直接裸露在外,咬一口软糯,嘴里瞬间饱满汁水,风味浓郁,酸甜可口。成熟的杨梅颜色红得发黑,越“黑”越甜。1994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严济慈,在尝到仙居杨梅后,题写了“仙梅”二字。

仙居杨梅好吃,但采摘辛苦。露天杨梅产季集中在6月中旬后的一个月。其间,每天凌晨两点,山林里开始露出星星点点的探照灯光,那是上山采摘杨梅的农户。他们会通宵忙碌,直至太阳升高。如遇雨天,杨梅味道会变淡,卖不出好价钱,也不宜采摘。

先前采摘杨梅,工人需要背着半人高的塑料筐爬上山。现在有电动“过山车”顺着铺好的轨道载人上去。尽管不用浪费体力爬山,但“过山车”缓慢爬升时,路过几近垂直的山体,依然令人心有余悸。到了目的地,工人提着篮子爬上杨梅树,采摘时要尽量保证梅子不掉在地上,否则就不能要了。山体陡峭,工人的采摘难度不小。一些树旁泥地里,有人还会插入梯子作为辅助。

他们手脚麻利,大概两个小时,将所有塑料筐盛满后,便把塑料筐挂在“过山车”上送下山。

揭秘“仙梅”:一处“梅”梢至多结两颗大果 百亿补贴助力“梅”好生活

90后新农人郭帅从17岁开始接管家中的果园,到现在已经有16年种植经验。那木黑▕ 摄

郭帅今年33岁,从17岁起,便留在老家仙居县埠头镇大庄村种植杨梅。当年,他的父亲响应政府号召,将家中的橘树全推倒,改种了杨梅,“我们家15亩地一次性改种,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上世纪90年代,仙居县政府意识到杨梅作为经济作物的重要价值。自此,仙居县政府和当地农户开始了大范围种植杨梅的转型,并打造“仙居杨梅”的地标品牌,引导杨梅产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政府先是号召农户们改种杨梅,再在县里建立合作社,统一规划和管理种植技术。

改种第四年时,郭帅接了父亲的班。通常,杨梅树在生长七八年后,果子才适合采摘。在没有看到任何成果的前提下,郭帅做了另一件大胆的事:他将3x3m的间距改成6x6m,一亩地只种10棵左右杨梅树。过于密集的种植并不适宜杨梅生长,为了结出更大更好的杨梅,郭帅忍痛砍掉了已故父亲栽下的不少树。

给杨梅树更富余的阳光、养分乃至生长空间,这是它长成“精品”的重要逻辑之一。就连疏果、剪枝时,每个枝头都只能保留1—2颗杨梅。郭帅介绍,这些举措能让一棵树上大个头杨梅的占比达到50%以上。

除此之外,当地政府为了保持绿色生态和杨梅品质,还规定了更为严格的用药要求:在杨梅成熟前半个月,严禁使用农药。

杨梅采摘前,当地镇政府会派专人挨家挨户抽检杨梅表层是否有药物残留。那些从果园里采摘的杨梅样品被封在塑料袋里,外面标好姓名和果园地点。一旦样品检测不合格,果园里的杨梅将被悉数“处置”,不得流入市场。

在杨梅的流通环节,农残检测依然严格。各个杨梅集市都专门设有免费的检测中心,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拿着杨梅去检测药物残留情况,“这样,我们卖得放心,大家吃得也安心。”郭帅说。

传统农业免不了靠天吃饭。通常,春季是杨梅的授粉时节,而一场严重的倒春寒可能会让一棵杨梅树的产量从200斤骤降至5斤。为减少自然条件对产量的影响,现代科技如今已广泛应用于杨梅的种植中。

王小法是当地最早采用大棚种植杨梅的农户之一。他今年已60岁,身型瘦削,种了一辈子杨梅。如今,他掏出手机,熟练地点开app,就可以“看到”大棚里的杨梅树。

2021年,王小法贷款50万,把20亩地中的一半改成大棚种植。大棚搭建好之后,他就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温度、湿度、打药时间和剂量。有了这套智能种植系统,他不用每天上山盯着每一棵杨梅树。但每到杨梅生长季节,他还是会在大棚里住下,方便照看。

大棚里的恒温、恒湿可以让杨梅免受寒冷和多雨天气的影响,比露天生长的杨梅早成熟15—20天,5月底便可以上市了。相较露天种植,大棚培育的杨梅个头更大,味道更甜,汁水也更多。王小法说,现在大棚杨梅收购价高时可以卖到100多元一斤,今年,他的10亩大棚杨梅卖了几十万元。

揭秘“仙梅”:一处“梅”梢至多结两颗大果 百亿补贴助力“梅”好生活

王小法可以在手机上操作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以及打药等程序。刘浩 | 摄

“杨梅吐气”:浙版特色农业样本

王小法记得刚改种杨梅时,很多人都持观望态度。杨梅成熟时,政府在西炉村开辟出杨梅集市,买家和卖家寥寥,他是少数骑着三轮车去集市卖杨梅的农户,每斤的售价是1—2元,“已经比橘子贵了几倍”。

当时已有收购农户杨梅的大商家。他们带着乒乓球大小的模具测量杨梅尺寸,只有那些大到不会漏下去的杨梅才会被选中买走,而每斤杨梅价格不超过10元。剩余的杨梅,要么拉去集市卖,要么做成杨梅烧酒,要么只能白白扔掉。

现在,随着电商的发展,农户已经不再只盯着大商家,或干等着被低价收购。在仙居,每天早晨6点开始,他们会背着采摘的杨梅送到电商老板的家门口。他们将一筐筐杨梅倒在门口的平台上,任老板认真地一个个分选,再按照杨梅的大小规格结账。

揭秘“仙梅”:一处“梅”梢至多结两颗大果 百亿补贴助力“梅”好生活

早晨6点开始,王旭伟家门口就有很多农户带杨梅来交易。刘浩 | 摄

王旭伟今年35岁,是仙居县坎头村里有名的电商老板。10年来,他在坎头村教了六七个徒弟。他们刚开始帮着师傅干活,顺便学习如何经营电商,随后都纷纷自立门户。

王旭伟有生意头脑,大学期间就批发西瓜在宿舍卖,一人从一楼爬到六楼挨个敲门推销。随后,他在网上开书店,赚到了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有一年暑假,他跑遍了老家仙居县所有的村子调研杨梅的产量和品质。毕业后,他回到老家,决定做杨梅电商。

2013年,王旭伟成立合作社,跑通了“农户+合作社+电商”的模式。“没有销售渠道的农户可以把杨梅卖给我们,我们再通过电商平台,将杨梅销售到全国各地。”王旭伟说,“合作社的作用就是给农户兜底。”

2019年,王旭伟开始在拼多多开店。拼多多的玩法简单、容易上手。一段时间之后,他就凭借优秀的杨梅品质积累起更多的发单量。现在,他每天的发单量大概有1000单,“好的杨梅供不应求,如果我们的供货更多,发单量应该会更多。”

在探索电商的几年里,王旭伟已经研究出一套关于节省成本和杨梅保鲜的方法论。最初,杨梅只在江浙沪皖地区包邮,当时还没有冷链技术,发往广东等较远的地区只能通过空运,成本较高。慢慢地,随着仙居杨梅的热度越来越高,王旭伟和各家快递达成合作,冷链配送的成本也显著下降。

在杨梅保鲜上,摘下来的杨梅要先放在冷库预冷。预冷后,最初用真空密封篮子保鲜,到杨梅每颗独立摆放并真空包装,现在王旭伟采用混合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气调包装进行保鲜,抑制杨梅腐烂程度,延长保鲜时长。

为了保证消费者到手的杨梅品质更好更鲜,王旭伟还会用更高的价格来收货,“每颗30g左右的果子,我们目前的收货价已经是几十块钱一斤了。”忙碌时节,王旭伟还要雇佣50—60名当地人帮忙打包,每人每小时有15元的工资。

商家傅梦薇只在拼多多上开店卖杨梅,每天大概1000单,杨梅主要来自郭帅的果园以及仙居当地的合作社。据郭帅统计,和傅梦薇合作后,70%的杨梅在线上销售,线下只占了30%,平均每斤比以前多挣七八元。

揭秘“仙梅”:一处“梅”梢至多结两颗大果 百亿补贴助力“梅”好生活

公开资料显示,仙居目前拥有50多个像坎头村这样的特色杨梅村。刘浩 | 摄

就在仙居农户忙碌的时候,远在北京的办公室白领韩暖已经收到山中“仙梅”。她在王旭伟的店铺下了单,不到两天便尝到了想念许久的南方初夏的酸甜味道。

这颗杨梅需要农户凌晨两点上山采摘,需要在冷库预冷两三个小时再进行精密的保鲜处理,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把控从枝头到食客“心头”的每一个环节。这颗曾一度被市集冷落的“仙梅”如今接上电商的“地气”,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王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杨梅长成致富果
...、竞争力以及品牌价值,还会在多方面影响仙居人的生产生活。”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副县长王娴静表示,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已经成为该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传承。同时,也将有
2023-11-30 06:25:00
仙居:“人才入乡”激活乡村资源
...梅农、乡村民厨、民宿管家、乡村运营师、农创客、共富生活委员等六方面人才,落实新农人培训孵化支持举措,示范带动全县新农人素质整体提升。目前,该县共有创业型农创客340名,涵盖种
2024-06-02 00:48:00
仙居:赋能增值改革 提速增效
...员沈佳一)“从执照办理、品牌授权、商标注册备案,到杨梅包装设计,县市场监管局一条龙服务到位,还请了专业人员给我们进行电商培训,不仅节省了时间金钱,还帮我们打开了创业致富的新大
2024-01-26 00:59:00
拼多多陈磊:继续重仓农业农研,坚定投入长期价值
...、阳山水蜜桃、新疆哈密瓜等时令水果出村进城,在百亿补贴、秒杀等活动的加持下,成为知名的产地品牌。受极端天气影响,农产品减产、农户受损的情况并不少见。以荔枝为例,今年5月主产区
2024-08-28 11:48:00
培育更多致富能手
...他主要和学员交流一些实操性的东西。“杨梅可以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省内的大型杨梅种植地我基本都去参观过,哪里老师或种植户讲课讲得好的,我都会去听课。”三门县士贝家庭农场负责人郑
2024-06-08 01:09:00
...亩大棚建起来要400多万元。在团县委、县农业农村局专项补贴,以及家人的支持下,资金难题终于解决,“大棚计划”得以推行。2019年,20亩杨梅大棚建起来了。智慧种植,打造“未来
2022-12-30 05:22:00
浙江仙居:杨梅全产业链产值达35亿元
...居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5%,位列台州市第一。生活委员“代言”土特产身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员,在仙居县“神仙大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白塔旗舰店上班的顾艳红并不算忙碌,她
2023-06-20 18:57:00
引来人才“活水” 厚植振兴“沃土”
...线。为了让“头雁”变“群雁”,该县设立了“才助共富生活委员”岗位,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农村电商、传统工艺、文化技艺、非遗传承等培训,通过现场技术指导、集中轮训授课、举办乡村文化
2023-10-27 04:25:00
...周伊萍、郑梦媚、陈怡君“这几天订单特别多,为了保证杨梅的新鲜,我们都是当天采摘,当天发货。现在道路好了,物流顺畅,江浙沪地区隔天就能送到客户手上。”6月8日,台州仙居县某果业
2024-06-09 10: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9月15日下午,由山西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主办的“山西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太原市中博信息产业园召开,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
2025-09-18 06:54:00
“您已欠物业费超过26761.93元,请尽快缴费。”自今年7月起,广州市花都区好美华庭小区的业主,频繁在小区门禁处听到这样的播报
2025-09-18 07:41:00
绑有晾衣绳的水泥杆断裂 路过的5岁女童不幸被砸中身亡
华商网讯 9月17日,湖南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街道办事处通报该辖区内发生的一起女童死亡事件。通报称,2025年9月13日18时45分左右
2025-09-18 07:42:00
9月16日,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行将生育津贴发放至职工本人的通知,自2025年10月1日起,各统筹区须实现生育津贴线上直接发放给参保女职工本人
2025-09-18 07:42:00
全球首次证实树种多样性可显著提升森林光合能力引入“太空望远镜” 南大团队解锁“森林密码”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实习生黄佳琪)南京大学张永光教授团队突破传统研究局限
2025-09-18 07:45:00
积分可兑换健康服务,用药按需送到“家门口”家医服务“创新加码” 健康保障“触手可及”□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没想到每月按时测血压
2025-09-18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秉印中秋节将至,月饼市场迎来销售高峰。9月16日,记者走访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以下简称“众彩市场”)
2025-09-18 07:46: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溧公宣记者张彪)近日,在溧水区223路公交车上,一名八旬老人突然晕厥。紧急时刻,司机周立新立即对昏迷老人展开施救
2025-09-18 07:46:00
警方通报“谢某某穿警服直播带货”:依法对其处以行拘7日
中国网9月17日讯 据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公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公安局接群众举报称:“有人穿警服直播带货
2025-09-18 07:31:00
剪纸非遗润童心 匠师学子巧剪“福”——山口镇总工会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
鲁网9月17日讯9月16日,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总工会联合泰安第二十中学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特别邀请泰山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25-09-17 17:48:00
中国人寿岱岳区支公司:上门服务暖人心 高龄客户致谢意
鲁网9月17日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么大老远跑过来,还这么有耐心,不然我这老胳膊老腿的,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办完事。” 家住夏张镇的王大爷紧紧握着中国人寿柜员的手
2025-09-17 17:48:00
中国人寿泰山区支公司履职尽责“五进入”营造安全、透明、健康的金融环境
鲁网9月17日讯为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抵制非法“代理退保”,近日,中国人寿泰山区支公司经理王兆华带领经理室成员一起走进当地企业
2025-09-17 17:49:00
【多彩新论】玩梗别过界
重庆一位初中老师最近分享的视频引发热议。她发现学生们用“唐人”一词互相取笑,后来才知道这是在影射“唐氏综合征”。老师很认真地告诉学生
2025-09-17 17:51:00
大众网记者 张迪 通讯员 陈博 菏泽报道近日,中国银行菏泽康城支行成功堵截一起针对老年人的“骆驼奶”诈骗事件,为客户挽回6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2025-09-17 18:00:00
“才聚鲁西,智汇新区”线上引才系列活动本次招聘203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 通讯员 赵忠宇马拉松🔥 从传统锅炉到高端装备的华丽蜕变作为鲁西新区重点培育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2025-09-17 18: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