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文人误国?苏辙一篇文章掐断大宋复兴希望
...现误国误民的历史教训。比如著名文学家苏辙,就曾以一篇文章掐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到底怎么回事呢?宋代是诗词歌赋盛行的朝代,涌现出了许多的文学家和流传千古的诗词,是典型的重文轻武。在朝堂之上几乎都是文臣的...……更多
从王安石到苏辙:宋朝变法之争及其深远影响
...,有一位皇帝看不住了,他便是在宋朝历史上地位重要的宋神宗。雄心勃勃的他准备大干一场,从而摆脱如今宋朝的这副模样。就在此时,一位叫做王安石的书生引起了宋神宗的注意,二人一拍即合,很快便确立了变法同盟。就...……更多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因此苏辙虽然没有名列前茅,却也步入了朝臣的行列。宋神宗即位后,启用王安石变法以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当时王安石与苏辙都在三司条例司工作,王安石便说出青苗法与苏辙讨论,让苏辙将不好的地方说出。然而...……更多
苏辙: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杠精之路
...缺,导致现在朝中大臣连愿意给你谏言的人都没有了。整篇文章读下来,就不仅仅像是提建议了,而是把宋仁宗抨击的一钱不值。要知道,宋仁宗可是为数不多的被评价为“仁君”的皇帝。就连写完了这篇文章后,苏辙自己也自...……更多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揭开了乌台诗案的序幕,朝中的大臣们不光在苏轼的这一篇文章里挑苏轼的毛病,从苏轼很多的作品中挑出很多文字,借机污蔑苏轼藐视朝廷,对当今皇上不忠。宋神宗赵顼在看到此情况后,自然十分生气,于是命御史台的吏卒...……更多
聊聊唐宋八大家排名之争
...很难一较高下,不如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比较。就像宋神宗评价李白和苏轼:“白有轼之才,而无轼之学”,官职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问的广博程度以及应用能力。苏轼四、“唐宋四大家”之说还有人把其中名气最大...……更多
苏轼为何选河南山村做长眠处
...苏轼文采斐然,洋洋洒洒写下了《刑赏忠厚之至论》,整篇文章行云流水,文笔清新洒脱。阅卷人欧阳修看后赞不绝口,认为此考生文笔不凡,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在各位考官的赏识下,年轻的苏轼顺利进士及第。欧阳修很欣...……更多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不去京城,就想着在基层接触百姓,为百姓办实事。后来宋神宗即位,这位皇帝在是个普通皇子时就加了王安石的关注,一登基即召王安石进宫,彻夜长谈,王安石也把这些年做地方官的经历做了总结。两人一拍即合,随后王安...……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了时为翰林学士的欧阳修,并且献上了自己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欧阳修看了,大为赏识,并且向朝廷举荐了苏洵。苏洵的文章一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苏洵自此一战成名,后经韩琦举荐担任了秘书...……更多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文章的最后几页,他是以道人入梦结尾的,一下子就让这篇文章有了一种仙道的灵气,是那么的清丽脱俗,也惊绝了无数后人。 当然,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很优秀,对道家思想的参悟程度不亚于哥哥。有一回,苏辙熟睡之时,在...……更多
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是遇到以下两种亲人
...来生未了因。”苏辙看到这些诗句后,毫不犹豫地上书给宋神宗,申请放弟兄的命。果然,苏轼的命保住了,被贬黄州;苏辙的官位没有了,被派到江西做一个小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亲人的关心和帮助是无价的,它可以给人...……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们政见不合却又惺惺相惜
...,无奈苏辙和哥哥一样,都反对变法。与此同时,年轻的宋神宗对苏轼这个人才也很重视,当苏轼表达对变法的反对意见时,宋神宗也愿意听,还亲自单独召见了苏轼,跟他一同探讨变法的利弊。可绕是苏轼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多
苏轼与日照丨白鹤楼二三事
...明:此年二月,罢相十个月后的王安石虽然再次拜相,但宋神宗与其已有分歧,且王安石的得力助手吕惠卿罢相,知制诰陈襄向宋神宗再次举荐司马光、苏轼等33人。十月,吕惠卿外调知陈州,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加...……更多
相比于唐朝,宋朝最大的制度弊端在哪里
...权派的错误。例如苏轼在《论商鞅》里,用秦孝公来影射宋神宗,而将王安石比作商鞅。商鞅借鼓吹富国强兵来美化国家对底层百姓进行奴役的事实,在他的治理下,秦国人的生活只有“耕”、“战”二字,他们要么在战场上奋...……更多
揭秘“大苏”“小苏”的人生蜕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中)重磅推出
...雨也一同擎起了北宋的文化高峰……他们就是宗师苏轼与苏辙这段患难与共的兄弟情也被写进《宋史》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19日晚八点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八期苏轼苏辙篇(中)正式播出央视频App同步推出“文脉探访...……更多
宋哲宗时期的政治风波:从元祐更化到同文馆之狱
...化的不满后,就趁机建议宋哲宗举用汝州知州章惇,恢复宋神宗实施的变法措施。宋哲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一来自己本就不喜欢太皇太后,二来在太皇太后的纵容下,守旧党大臣都极为嚣张跋扈,于是,他就把曾经随王安石...……更多
历史上的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篇《喜雨亭记》表达内心充溢的感情。一位文学大家写一篇文章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他把自己的文章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更难得的是,这位年轻的普通官员将自己个人的喜怒哀乐与当地的百姓民生紧密相连。1069年,苏轼...……更多
...的方式来维系西北的安定。然而,这只是权宜之计罢了。宋神宗即位初期,励精图治,立志革新,他任用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力求解决朝廷的“三冗”问题,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北宋的国力。1068年,长期游历西北的王韶...……更多
豪放词宗 法学大家
...诗收录于《苏东坡全集》诗集卷七,全诗十五句。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四月作于杭州通判任上,故诗中自称“余杭别驾”,这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子由)的。苏辙时任陈州(古时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州学教...……更多
苏轼与章惇:从挚友到政敌的转变
...知政事。当苏轼身陷囹圄时,章惇还是施以援手的,他对宋神宗说,当年仁宗皇帝视苏轼为珍宝,如今陛下却把他投到监狱之中,恐怕后世会说您“听异言而恶讦直”。在章惇等人的大力营救下,苏轼最终出狱。之后,章惇还写...……更多
...吟咏中回荡感召后世之人……风云变幻,人生无常苏轼、苏辙晚年再遭贬谪苏门文人也飘落四方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26日晚八点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九期苏轼苏辙篇(下)正式播出央视频APP同步推出“文脉探访团”成...……更多
从眉而来,魂归郏县 北宋文豪三苏为何心安吾乡?
...镇苏坟村东南隅的三苏坟,是北宋大文学家苏洵、苏轼和苏辙的墓冢。相隔一千余公里,故园与墓园,生与死,眉山三苏祠与郏县三苏坟,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寻苏文化辐射大半个中国。苏坟夜雨、思乡古柏。苏氏父子的文化...……更多
古人也为买房发愁,这位名人家族显赫,倾家荡产才买起房子
...其一生去追寻这种目标,而其中做典型的就莫过于大文豪苏辙的例子了,苏辙的父亲苏洵与哥哥苏轼都是大文豪,也都是官员,按照道理来讲,他的家里应该是相当富饶的,可是苏辙的买房之旅也是困难重重,他是先在老家的祖...……更多
苏轼兄弟晚年居住在颍川一带,为何会葬在河南郏县?
...不仅仅是在旅途中匆匆看过汝州的风光,而且和他的弟弟苏辙一同游玩了汝州,那时他弟弟正做汝州知州。这样看来,苏轼与郏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言郏县小峨眉山酷似眉山关于苏轼为什么会葬在郏县,有这么一个传言。...……更多
宋仁宗的仁慈都表现在什么地方
熙宁二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主持了变法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当时还在京任职的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极为不屑,干脆申请外调,来个“眼不见心不烦”,熙宁十年,苏轼调离京城,先后担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更多
带你了解唐宋八大家的那些事儿
...重新了解下他们三苏的辈分,真的很难记。苏洵是苏轼与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老大。同时呢,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难忘的词句,想当初每天早上起来就是苏轼,睡前也是苏轼,那会儿苏...……更多
仁宗盛世:赵祯的仁政与人心,文人辈出科技辉煌
...也做过节度使),好脾气的仁宗照样没脾气了。苏轼弟弟苏辙参加进士考试时,在试卷中写下了他在路上听到的一些污蔑宋仁宗的话,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仁宗却说;“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要欢迎敢于进言之...……更多
三苏是哪几位合称?有何艺术成就
生长于蜀地眉山的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在北宋时期皆是名动一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且皆列名“唐宋八大家”。“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属于少见的文化现象。三苏是中国北宋散文家苏洵及其...……更多
何去非:宋朝被埋没的军事奇才
...,侃侃而谈,议论宏焯,展现出极强的军事才能,直接把宋神宗聊成了自己的小迷弟,当场被任命为右班殿直武学教授,负责整理校对古代兵书。他将古代武经《孙子》《吴子》等7本书校订完成,编成一套丛书,统称为《武经...……更多
宋仁宗一朝的文坛到底有多兴盛
...家,六一居士,仁宗晚期的文坛领袖,一手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范仲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韩琦:三朝宰辅,风流卓越的韩稚圭苏舜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商代军队是以师为单位吗?普遍有何作战方式
军队商代军队以师为单位,卜辞有“王作三师,右、中、左”。“三师”为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三军。虽然每师的具体人数尚未见有记载
2024-06-13 15:06:00
周幽王死后晋文侯开始如何复仇
晋穆侯第二位夫人杨姞(曲沃晋侯墓地63号疑似墓主)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周厉王的外甥女,周宣王的表妹。在《诗经·大雅·韩奕》中
2024-06-13 15:04:00
周武王向朝歌进攻,途中遇到了什么
周武王虽已高龄,但他意气风发,老当益壮,亲率大军向纣都朝歌进发。据《荀子·儒效》说,是在“兵忌”日出发,行军时又迎太岁星
2024-06-13 15:03:00
禹的儿子启把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了,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中华文明最开始是实行禅让制的公天下,但是到了禹的儿子启的时候就变成了家天下了,这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在启建立夏朝前天下是由各个部落组成的
2024-06-13 15:06:00
商朝一直在频繁地迁都,他们到底在躲避什么
在夏朝灭亡之后,商朝却一直在频繁地进行迁都活动。那么他们到底是在躲避什么?或者说是在害怕什么?难道是担心夏朝势力复辟么
2024-06-13 15:00:00
末代周天子赧王,到底窝囊成啥样
周朝的末代周天子姬延,他的一生都在窝囊憋屈中度过,他的结局更是窝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就连他的谥号周赧(nǎn)王,也相当的“名副其实”
2024-06-13 15:02:00
纣王被世人误解三千年,郭沫若先生写了一首什么诗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大约创始于公元前1600年,于公元前1046年前后被周朝所灭,共传承十七世三十余王
2024-06-13 15:19:00
提起商代,总是习惯性的称之为殷商,这是为何呢
汤伐桀,商代夏之后,定都于亳。但是我们今天无论是看小说《封神榜》,还是研究金石甲骨,提起商代,总是习惯性的称之为殷商,这是为何呢
2024-06-13 15:23:00
周朝做到的哪七个第一,后世王朝望尘莫及
一,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共持续790年,传30代37王,是持续时间最长和传君主最多的王朝。二,发展最快的王朝。商朝和西周都是奴隶社会
2024-06-13 15:32:00
商代女战神震惊世人,她竟然姓“好”
国家文明上下五千年,有不少的历史都埋没在岁月的长河中,现代的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流传下来的古籍文学去了解和发掘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考古去还原历史的真相
2024-06-13 15:37:00
汉代古墓出土姜子牙天书,民间传言不攻自破
在电视剧《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作为一名神话人物,初为昆仑山元始天尊麾下的弟子,被派往下界前去辅佐,姬昌因不满商纣王的统治
2024-06-13 15:40:00
古代社会买一个奴仆需要多少钱
在我国古代,但凡家里有点资产的,家里都会蓄养奴仆。这在古代非常普遍,即使是现在,也有人会花钱雇佣一些家政人员,来照顾家庭的生活起居
2024-06-13 15:42:00
女娲娘娘要轩辕坟三妖灭亡商朝,事成之后为何被灭口
在《封神演义》的开篇,就写到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结果在回来的时候,在自己的庙堂中看到商纣王写下的“爱慕”诗词
2024-06-13 15:43:00
姜子牙在仙界苦读兵书,为何斗不过商朝一老将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虽然他修仙的天分不是很高,但命中富贵,元始天尊推演天机,算出“五百年有王者起
2024-06-13 15:45:00
为何说纣王的那顶破帽子扣不到妲己头上
近日,流量大剧《封神演义》正在热播,剧中混乱的剧情设定与五毛特效令大家吐槽的同时,大家对于妲己的人物设定也有很大兴趣,那文史君就来科普一下妲己在历史中的真实形象
2024-06-13 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