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纣王的那顶破帽子扣不到妲己头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3 15: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为何说纣王的那顶破帽子扣不到妲己头上

近日,流量大剧《封神演义》正在热播,剧中混乱的剧情设定与五毛特效令大家吐槽的同时,大家对于妲己的人物设定也有很大兴趣,那文史君就来科普一下妲己在历史中的真实形象。

现今大众印象中的妲己形象来源于明人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一书,书中妲己为冀州候苏护之女,被其父献给商纣王做妃子。因被狐妖附体,唆使商纣王做出一些惨无人道的事情。诸如炮烙之刑、挖比干心、剖孕妇腹观察婴儿性别。但小说家言,不足为信,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古史中的苏妲己到底为何许人也。

为何说纣王的那顶破帽子扣不到妲己头上

一、妲己到底何许人也?

《封神演义》中的妲己是冀州候都护的女儿。但需向大家说明的是,在商时期,天下的社会形态为方国联盟。所谓方国联盟,并非大家印象中如后世的王朝一样是由王统一管理天下的形式,而是每一个方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商王只是其中最强大的方国,商王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使各方国服从,各方国定期向商王朝贡。了解大致背景,我来来看一条材料,就能知道妲己的来历。

为何说纣王的那顶破帽子扣不到妲己头上

《国语-晋语》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这句的意思为殷商国君辛(纣王)征讨有苏这个国家,有苏氏国君把自己女儿妲己贡献出去。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大致得知妲己为殷商时期一个小国家有苏国君主的女儿,有苏国可能因为反叛或者没及时上贡引来方国盟主商纣王的讨伐,被迫把国君女儿献给纣王。

二、妲己为人到底如何?

商周时期史料较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仅有的史料来推断妲己的为人。

《史记-殷本纪》中关于妲己的记载只有一句“(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听计从。”

为何说纣王的那顶破帽子扣不到妲己头上

这条与上条是可信史书中仅存的两条关于妲己的记载,我们由此可以大致得出的信息只有纣王十分宠爱妲己,他十分听妲己的话,仅此而已。

但妲己今日在我们心目的妖精狐媚形象已经根深蒂固,这一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值得我们深究。

三、妲己历史形象的步步丑化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其诗作《雪谗诗送友人》中写道“妲己灭纣,褒女惑周。天维荡覆,职此之由。”

那“妲己灭纣”这一观点到底是如何出现并深入人心的?我们常见的妲己的罪行,如唆使纣王滥杀无辜、建酒池肉林、行炮烙之刑最早见于西汉刘向《列女传》,此书中记载有“妲己嬖幸于纣,妲己之所以誉贵之,妲己之说憎诛之。”的说法。此书中的记载是否可信,我们只需稍加考察《汉书·刘向传》便可知晓。此传中写明了刘向写此书的动机是因为目睹了当时皇帝沉溺于后宫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剧史书记载,赵氏姐妹受宠于后宫,赵飞燕相传可以掌上起舞,赵合德被成帝唤作温柔乡,成帝终日与姐妹二人在宫中嬉戏,不理朝政。

为何说纣王的那顶破帽子扣不到妲己头上

刘向对此深感痛心,认为是由于赵氏姐妹魅惑君主所致,故作此书向皇帝规谏,说明贤妇可以兴国、妖妇则会亡国,来引导皇帝。故他在叙述的过程,十分强调“妇德”,一方面塑造贤良的女性帮助古代君王成就大业,一方面责痛斥那些邪恶的女性形象,导致国家灭亡。故在书写,出现大量张冠李戴、牵连附会的描写,纣王的许多恶劣行径被转移到了妲己头上,妲己被塑造成一个狐媚君主,心狠手辣、以杀人为乐的形象。

这一观点的深入人心与儒家观念长期主宰中国古代社会是分不开的。在儒家的观念中,儒家最推崇的周代的政治,所谓文王、武王、周公在儒家心目中都是圣人的形象。相反,被文武二王取代的纣王在儒家眼中都不太光彩,故纣王无道、妲己妖媚,被历代儒生认为是理所应当。此外,中国传统社会与儒家向来有轻视女子的观点,《左传》有言“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即是儒家在论述时最早把政权兴亡归罪于女子,其中就提到了妲己。

为何说纣王的那顶破帽子扣不到妲己头上

至于妲己与狐狸精的形象联系起来,则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狐狸精形象的形成与演绎慢慢与妲己联系所致。在早期中国,狐狸被作为是一些部落的图腾,象征着神。中国古代专门记载志怪的书籍《山海经》中有记载“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祥见,出则衔书。”此时的九尾狐与神是同一等级的。

但随着狐仙文化的发展,到了汉代,开始出现狐妖的形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狐仙形象进一步堕落,狐妖开始幻化成美女,在凡间迷惑伤害好色之徒。唐以后,狐妖美女的形象大盛,出现大量蛊惑人心的淫狐媚狐形象,大诗人白居易在《古冢狐》中把狐妖形象与妲己联系在一起,他写道“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长溺人心。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他把狐妖与狐媚的美女作比较,用来告诫世人美色害人害国不浅。

为何说纣王的那顶破帽子扣不到妲己头上

元代刊刻的《武王伐纣平话》中说第一次塑造了《封神演义》故事中的原型:妲己为华州太守苏护之女,本是心地善良的女子,在应征入朝途中被九尾金毛狐换去神魂,自此妖狐在宫中蛊惑纣王,残杀大臣、祸乱百姓。这也使纣王从一个贤良的君主变成一个无道的君主。自此于是妲己的形象便被固定下来,到《封神演义》的进一步演绎,妲己则完全转变为一个妖媚残忍的狐狸精形象。

为何说纣王的那顶破帽子扣不到妲己头上

文史君说:

中国士大夫的传统观念都喜欢把亡国的责任归结到女人身上,即所谓“红颜祸水”。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以至于所有亡国的君主,都要把其责任归结到其后妃身上。时至今日,大众的历史认识甚至历史教育都遗留有此观点。但在男女平等的今天,这种观点可以休矣。在中国古代男权主导的社会里,除了个别到前台执掌政事的女性,大部分后宫女性对于现实政治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皇帝自制力的低下赖不到后妃身上,还是要从男性掌权者自身找原因。总之就是一句话:纣王的那顶破帽到不了妲己头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的纣王和妲己,真如《封神演义》说的那样吗
...理么?历史上真实的苏妲己,商纣王,和《封神榜》、《封神演义》里演的一样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封神演义里说妲己是个美人,这一点没有错,至少是妲己他们国家最美的一位。妲己本来是商
2024-06-03 14:50:00
《封神演义》中的闻仲和杨林是怎么出现的?
...史人物,是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类似的艺术形象并非《封神演义》中独有。在同样广受民间百姓好评的,讲述隋末唐初历史人物故事的《说唐全传》、《隋唐演义》等小说、话本中,也有一个几乎
2023-08-03 14:24:00
史记把商纣王描写成十恶不赦的人,《尚书》中六条罪状却无一属实
...被冤枉的。商纣王是古中国最早的几个君主之一,他在《封神演义》中是一个被妲己所迷惑,并且生性残暴的一个,而且在历史上他也是一个很有名气的暴君,有许许多多关于商纣王残暴的传说,比
2023-07-10 12:55:00
武王伐纣是否正义 ,一起来看看
...不然纣王也不至于用奴隶去打仗。历史上有争议,小说《封神演义》和电视剧《封神榜》的争议就更大了。按照小说和电视剧内容,纣王的最大罪过是写了一首打油诗调侃女娲娘娘,然后女娲派了几
2024-10-10 12:31:00
总被泼脏水,都怪她绝美
...都被安到了妲己头上。到了明朝,在许仲琳编著的小说《封神演义》里,妲己的形象被编排了关于她如何残害忠良的各种细节,反派面具才彻彻底底地烙在了妲己脸上。不过,只要意识到,这种反面
2023-08-06 00:34:00
商纣王帝辛真的是十恶不赦的暴君吗
...排行榜的话,估计商纣王帝辛会稳坐第一把交椅,一部《封神演义》更是让人们对商纣王的认知彻底定性,使得他成为一代暴君的典型代表,在书中,他喜欢饮酒作乐、残暴淫荡、奢侈浮华、筑肉林
2024-06-21 16:43:00
商纣王的功与过,浅谈神话《封神演义》中纣王的角色演变
...殷商的纣王有些特别。关于商纣王,他不仅是神话作品《封神演义》里反面角色,还有许多民间传说更是把他说得残暴无比,那么,真实的纣王是个什么样子的呢?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电视连续剧
2024-02-19 19:50:00
拒绝女性污名化第一步:重新认识苏妲己
...的蛇蝎美人,她引诱纣王,祸国殃民。 到了明朝小说《封神演义》,妲己则变成了千年狐妖,受女娲之命祸乱殷商,致使纣王变得怪戾残忍。而通过各种影视剧的强化,妲己狐媚的妖妇形象早已
2023-02-21 13:16:00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纣王为何被封神?
说到商纣王,相信大家最先想起的便是《封神演义》里面那个昏庸残暴、宠幸奸妃、陷害忠良的形象,至少在我们一直以来的印象中,商纣王就是一个昏庸无道、残害百姓的亡国之君。不可否认的是,商
2023-06-07 19: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