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历史上的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中旁征博引,论述有力,十分具有说服力。苏轼的奏章让宋神宗猛然醒悟,于是他连忙召见苏轼,和他细谈政令的得失等一系列问题。宋神宗甚至十分明确地告诉苏轼:哪怕是我犯下的过错,你也可以大胆地说出来!苏轼和宋神...……更多
...。 北宋中期,宋朝内部民贫兵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宋神宗即位后锐意进取,想大刀阔斧地改革,于是启用了王安石实行变法,此举遭到了保守派的激烈反对。而章惇的政治立场倾向于王安石的新党,苏轼的政治立场则倾向...……更多
苏轼与日照丨白鹤楼二三事
...明:此年二月,罢相十个月后的王安石虽然再次拜相,但宋神宗与其已有分歧,且王安石的得力助手吕惠卿罢相,知制诰陈襄向宋神宗再次举荐司马光、苏轼等33人。十月,吕惠卿外调知陈州,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加...……更多
宋神宗熙宁年间变法争议:王安石与苏轼的政见之争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开始主持变法,轰动一时,成果显著,朝野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两派彼此生隙之时,两方首要人物只限于政见争端,没有使用小...……更多
苏轼质疑王安石的咏菊诗,提笔进行嘲讽,最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越觉得自己懂得少,因此他们从不会妄下评判。王安石是宋神宗的宰相,他的诗歌文章也是天下闻名的,难道他的见识一定不如苏轼?难道全天下就只有你苏轼一个人聪明吗?显然不是这样的!《警世通言》中这个故事是在告诉...……更多
苏轼与章惇:从挚友到政敌的转变
...知政事。当苏轼身陷囹圄时,章惇还是施以援手的,他对宋神宗说,当年仁宗皇帝视苏轼为珍宝,如今陛下却把他投到监狱之中,恐怕后世会说您“听异言而恶讦直”。在章惇等人的大力营救下,苏轼最终出狱。之后,章惇还写...……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们政见不合却又惺惺相惜
...,无奈苏辙和哥哥一样,都反对变法。与此同时,年轻的宋神宗对苏轼这个人才也很重视,当苏轼表达对变法的反对意见时,宋神宗也愿意听,还亲自单独召见了苏轼,跟他一同探讨变法的利弊。可绕是苏轼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多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看到弟弟苏辙贬官之后,苏轼自然气不过,后来苏轼向宋神宗赵顼谈论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中的弊病,朝中的很多大臣都是向着宰相王安石这边的。 苏轼谈论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中的弊病,自然是招来了朝中其他大臣的攻...……更多
苏轼被贬黄州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八大家之一。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等地任职。苏轼仕途生涯相对平坦,但在元丰三年的时候,因“乌台诗案”被贬,直到宋哲宗继位,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务,到了晚年...……更多
乌台诗案苏轼冤枉吗?看王苏二人的关系则知宋神宗的态度
...没有被冤枉?既要看苏轼与王安石实质上的关系,还要看宋神宗到底怎么看待此事。宋神宗喜欢苏轼,主要因为苏轼有才,与政治无关。而皇帝是玩政治的,在宋神宗眼中自然是把政治放在第一位。一个搞文化的,一旦与政治挂...……更多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即位之初,他内心郁闷不已,因为当时的大宋已经病了,还病得不轻。面对积贫积弱的困境,宋神宗想要挽大厦于将倾,他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名叫王安石。在宋神宗抛出的橄榄枝下,王安石觉得是时...……更多
《苏堤春晓》:“杭人”苏轼的非线性人生
...逻辑。比如,戏的开端是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言论得罪宋神宗。通过歌队的叙述,引出苏轼在1070年呈送宋神宗的《拟进士对御试策》和1071年的奏折《上神宗皇帝书》的内容。然后笔锋一转,又表现了一个日常生活的场面:苏...……更多
“乌台诗案”的祸源,竟出自苏轼的一首词
宋神宗元丰二年7月28日(公元1079年),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突然被一群士卒押往大牢。直到当年12月份,宋神宗亲自颁布圣谕,免除苏轼湖州知州一职,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场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才偃旗息鼓。然而,...……更多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但为国为民之心不变,
...受害者。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这件事情越搅越大,甚至宋神宗都想要置苏轼于死地。而这件事情最终惊动了王安石以及王安石所存在的新党的部分人士(部分新党开始同情苏轼,并为苏轼开脱)。通过左右腾挪,终于饶了苏轼...……更多
聊聊宋朝奸臣的故事
...知县。再后来如此有能力的章惇被当朝宰相王安石和皇上宋神宗看中了,所以此后他的仕途一路通畅,最后定格在了副宰相。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地参与了“熙宁变法“,成了革新派的一员,而且还是里面的实权人物。章惇并没...……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品行卑劣
...,皇上本是苍天之龙,苏轼却骂成要到九泉之下去寻找。宋神宗听后勃然大怒,立即派人将苏轼查办,严刑伺候,而苏轼也因此差点丢了性命。经历此事后的苏轼,从此在仕途上跌倒了人生的谷底。这便是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更多
从王安石到苏辙:宋朝变法之争及其深远影响
...,有一位皇帝看不住了,他便是在宋朝历史上地位重要的宋神宗。雄心勃勃的他准备大干一场,从而摆脱如今宋朝的这副模样。就在此时,一位叫做王安石的书生引起了宋神宗的注意,二人一拍即合,很快便确立了变法同盟。就...……更多
...感,苏轼的艺术成就一时无双。“乌台诗案”发生在北宋宋神宗执政时期。大背景是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然而变法却难以为继,于是朝廷开始改制。苏轼作为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即便王安石变法难以为继,在这个敏感的时...……更多
...。苏轼做官没多久,一场政治动乱爆发了。宋仁宗死后,宋神宗继位,与宰相王安石一起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变法的初心本是好的,可由于各级官吏借新法之名大肆剥削,百姓还是苦不堪言。苏轼决定,要用那支白笔...……更多
聊聊王安石所出一联千古绝对“刁难”苏东坡背后的故事
...。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王安石深受其器重,熙宁元年,宋神宗为摆脱大宋内忧外患的困境,召王安石商讨国策,王安石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提出变法改革。次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提拔新政官员,颁布新法,熙...……更多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不去京城,就想着在基层接触百姓,为百姓办实事。后来宋神宗即位,这位皇帝在是个普通皇子时就加了王安石的关注,一登基即召王安石进宫,彻夜长谈,王安石也把这些年做地方官的经历做了总结。两人一拍即合,随后王安...……更多
豪放词宗 法学大家
...诗收录于《苏东坡全集》诗集卷七,全诗十五句。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四月作于杭州通判任上,故诗中自称“余杭别驾”,这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子由)的。苏辙时任陈州(古时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州学教...……更多
聊聊王安石的诗歌特点和退休后的生活
...其他使他不配为公共服务的问题。由于巨大的反对压力,宋神宗无奈罢免了他的宰相职务,贬为江宁府。次年,宋神宗下旨恢复其地位。他从江宁乘船前往开封,途中留下了他的名作《登瓜州》。诗中“绿”字用得淋漓尽致。将...……更多
最具争议的王安石继承人是谁,陷害过苏轼
...的矛盾激化,章惇和当地官员蔡烨的矛盾也呈现公开化,宋神宗选择支持了蔡烨。有意思的是《宋史》上说章惇有侠义之风,这种侠气也体现在脾气上,不甘在仅荆湖路被架空的章惇果断选择了出三路大军,镇压田元猛的叛乱。...……更多
李白与苏轼:唐代与宋代文学的巅峰代表
...他们,就像是“关公VS秦琼”,谁弱谁强?谁是第一个?宋神宗曾经和别人提起过李白和苏轼,说了一句话,似乎解决了这场纠纷。宋神宗说:虽然李白是个大才子,但他还是比苏轼差一点,因为李白没有那么博学!然而,其中...……更多
炼字楷模与张扬个性:揭秘王安石诗词背后的独特魅力
...到他的瑕疵,就拣他不讲个人卫生这些上不了桌的毛病。宋神宗迫于巨大的反对压力只好将他罢相,贬到江宁府任职。第二年宋神宗下诏恢复其相位,他乘船从江宁到开封,途中留下了名作《泊船瓜洲》。诗中那个“绿”字硬是...……更多
...的,但是秦观的运气是真的很差。他刚考上进士,大老板宋神宗就挂了,可是刚即位的宋哲宗还是个孩子,啥用都没有,朝里说了算的其实是神宗皇帝的老妈——宣仁太后。当时朝堂之上形势非常复杂,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主...……更多
北宋有哪5位大臣,去世后被追谥为“文忠”
...,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宋神宗时期,苏轼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但是,苏轼的仕途是非常不顺利的。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更多
乌台诗案背后的风云:苏轼与沈括的交锋及其文化影响
...为上书批评新政的弊端而遭到打压,于是他自请外放,被宋神宗任命为杭州通判,离开了京城。两年后,沈括以巡察使的身份到达杭州。这位沈括就是《梦溪笔谈》的作者,十年前,沈括与苏轼同在崇文院任职,二人虽然政见不...……更多
北宋科学家沈括遭家暴:被悍妻打骂还撕下皮肉
...能。二十三岁中进士,在大宋的国家图书馆谋了个职位。宋神宗时,王安石获最高领袖重用,大宋的总设计师开始推行新法。王氏新法涵盖范畴极多,亟需各领域的人才,这时他发现了沈括,一个可向多领域劈腿的章鱼型人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兄长。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
2024-06-30 20:18:0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2024-06-30 20:18:00
南唐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昪,也就是后主李煜的祖父。此人出身寒微,父亲又在战乱中失踪,一度沦为流浪四方的孤儿。然而,李昪却在三十多年后成为南唐的皇帝
2024-06-30 20:18:00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2024-06-30 20:19:00
根据《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国的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七子
2024-06-30 20:20:00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对于司马敏来说,史料上的记载更加匮乏
2024-06-30 20:21:00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
2024-06-30 20:21:00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
根据史料可知,嬴政(秦始皇)之兄弟们至少是四个(一奶同胞、同父或同母)。其中,两个被嬴政处死了,那就是嫪毐与嬴政母亲的私生子
2024-06-30 20:21:00
所有人都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不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书中也有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小说和神话根本就不挨边
2024-06-30 20:19:00
为什么灭掉秦朝的刘邦却差点被匈奴活捉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024-06-30 20:21:00
司马进,字惠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在曹魏时期,司马恂担任中郎这一官职,封城阳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
2024-06-30 20:20:00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的四弟。相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孚,司马馗则比较低调
2024-06-30 20:19:00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许田打围之后,汉献帝简直是度日如年,朝中大臣也开始想办法要除掉曹操。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大多都胎死腹中
2024-06-30 20:20:00
民间招募的宫女都是必要验玉女,那么是怎么样来查验玉女的呢
在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无异是秦始皇嬴政,怎么样来检验玉女的呢?都说了当了天子就有三宫六院,美人三千。那么三宫指的是故宫中的内廷
2024-06-30 20:23:00
吕布在白门楼被俘,曹操为何听刘备意见杀了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飞将”。在很多的战场上,都能够看到吕布的身影。他率领的骑兵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
2024-06-30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