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10: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即位之初,他内心郁闷不已,因为当时的大宋已经病了,还病得不轻。

面对积贫积弱的困境,宋神宗想要挽大厦于将倾,他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名叫王安石。

在宋神宗抛出的橄榄枝下,王安石觉得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于是果断赴京,决定与宋神宗一起创造历史。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两年之后,王安石被任命为了参知政事,次年正式拜相,开始执掌大权,而历史上极为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就此拉开了序幕。

王安石变法在当时的影响很大,由于触及了不少人的既得利益,朝中反对变法的浪潮一波接一波。

与此同时,在家里守孝满三年的苏轼,回到了京师,但是他发现一切都变了,而他曾经引以为傲的雄心壮志,在逐渐被消磨,原来世间最有力量的只能是时间。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苏轼不能接受新法,于是便上书抨击,结果被王安石给收拾了一顿,而新旧两派的激烈冲突也将在苏轼身上集中爆发。

公元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到任后给宋神宗写了一篇奏表,新党觉得这篇奏表大有可为,便栽赃苏轼包藏祸心,愚弄朝廷,于是便爆发了乌台诗案,苏轼锒铛入狱。

在狱中,苏轼受尽了折磨,他甚至觉得将命丧于此,好在,当时还有不少有良知的文人,在他们的营救下,苏轼捡了一条命,被贬黄州。

此后的苏轼在仕途上完全丧失了进取之心,他开始游戏人生,寄情于山水之间,呼朋唤友,得过且过。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但苏轼却始终鼓励后辈积极进取,当跟随他读书的年轻学子潘大临要赴省参加考试时,他便写下了一首词鼓励。

可没成想这首词却成为了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有5个字能让人笑喷,但如今已成耍酷的金句。被改变的命运

言论不能自由,何谓盛世乎?

封建社会中的文字狱是令读书人所惧怕的字眼,高压政策之下,严格控制着言论,道路两边尽是朝廷耳目,文人自然要小心翼翼。

只是无论什么朝代,都会有不惧怕政治黑暗的勇士,宋神宗是个革新派皇帝,但他却在暗流涌动的朝堂上举步维艰,即便他打心底是对苏轼很欣赏。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而乌台诗案的触发点,放在现在根本不是什么事,但是在当时却差点要了苏轼的命。

文人相轻,自古以来,便是文化界的一股邪恶势力,而苏轼恰恰就倒在了这四个字上面,他在文学上的出类拔萃,自然注定了很多文人想狠狠地踩他一脚。

既然有人挑头找苏轼的麻烦,那么就有人看戏,自然也会有人落井下石,一时间,朝野中弹劾苏轼的奏折如同漫天的雪花般被送到了宋神宗的案前

宋神宗并不是一个太过昏庸的皇帝,也不是不明是非和滥杀无辜的掌权者,但他却顶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苏轼只能被押解进京接受审讯。

审问苏轼的是一群小人,他们的嫉妒之心,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子,狠狠地插在了苏轼的心口,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言:

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苏轼在监狱中度过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当时被关押在苏轼隔壁的一位官员,留下了这样两句诗:

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通宵达旦的侮辱和殴打,就连隔壁的犯人都听不下去,这对于苏轼来说,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煎熬?最自恋的一首词

乌台诗案扭转了苏轼的人生轨迹,也让他的心性发生了巨大转变,在此案发生之前,苏轼愤世嫉俗,无所畏惧,好似一个战士,横刀立马,无所畏惧。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可是在案发之后,苏轼变了,他不再愤世嫉俗,开始随遇而安,将生活努力过成段子,毕竟监牢中弥漫的死亡的气息,时时刻刻敲击着他的心灵。

但即便如此,苏轼依然是个坚强的人,仕途的不顺,让他得以在文学上大放光芒,这也使得无论被贬到哪里,苏轼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愿意跟随苏轼学习的年轻后辈也络绎不绝,而潘大临就是其中之一,这或许就是大师的魅力。

潘大临是湖北黄州人,家境贫寒,属江西派诗人,极善诗文,又善工书,在苏轼被贬黄州时,他慕名拜访,跟随苏轼学习,苏轼对他非常欣赏,正如北宋诗僧惠洪在《冷斋夜话》中所言:

湖州黄州人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尤喜之。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学而优则仕,这是古代读书人的追求,无论苏轼经历过什么,但他都没有对朝廷失望,更没有想过诋毁朝廷,所以时常鼓励潘大临去拼一把。

潘大临在进省应试前,苏轼极为开心,还为他作了一首词,表达对他的期望和嘱咐,这首词便是《蝶恋花·送潘大临》,诗曰: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苏轼自诩是风流帅

这首词如果用白话文直译是这样的意思:

送别的酒劝你一醉方休,清秀而丰润的潘郎,你会是何家的女婿?请你记住美女与升官所赏的喜钱,可不要交给邻居家的女子。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回忆起美女如云的长安,想到了三十年前的我,风流帅气很不一般,为了以后向青楼女子寻觅往事,还在青楼墙上留下了名字。

诗词的上片写出了苏轼对潘大临的期望和嘱咐,让他不要忘了初心,可谓语重心长,话短情长。

诗词的下片则是苏轼的梦幻和假想之笔,他以自己的从前勾勒了潘大临的以后,一句“我是风流帅”则将苏轼的自恋之情诠释地淋漓尽致。

我是风流帅……

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成为了这首词的灵魂,虽然能让人笑喷,但却成为了喜爱耍酷之人的口头金句。

不过相比较现在的耍酷,年轻时候的苏轼是真的很“酷”。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苏轼在写这首词的三十年前,他还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帅气小伙,赴京应试的风华正茂,立志中举的信心满满,他似乎已经站在了“风流帅”的行列。

当时的苏轼深谙书中自由黄金屋和颜如玉的道理,所以他也以此鼓励潘大临向着目标冲刺,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苏轼确实是个乐观的人,他在鼓励潘大临的时候,没有提到自己的所受的挫折和磨难,这种难得的品质,让苏轼注定是一位“千古风流人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苏轼鼓励晚辈考试,告诉他中举之后有什么好事
...不乏义正辞严的冠冕之词。然而,苏轼这首《蝶恋花·送潘大临》却很另类: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吩咐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
2024-03-15 19:06:00
乌台诗案苏轼贬居黄州,写下一首孤独的词
...,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却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对于43岁的苏轼来说,是最为晦暗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的五月,被贬湖州的苏轼,例行公事地向皇帝上了一道
2023-09-30 15:36:00
“乌台诗案”的祸源,竟出自苏轼的一首词
宋神宗元丰二年7月28日(公元1079年),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突然被一群士卒押往大牢。直到当年12月份,宋神宗亲自颁布圣谕,免除苏轼湖州知州一职,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场轰动
2023-02-03 21:12:00
乌台诗案背后的风云:苏轼与沈括的交锋及其文化影响
...为上书批评新政的弊端而遭到打压,于是他自请外放,被宋神宗任命为杭州通判,离开了京城。两年后,沈括以巡察使的身份到达杭州。这位沈括就是《梦溪笔谈》的作者,十年前,沈括与苏轼同在
2024-04-16 13:44:00
苏轼写了首词,凭其中5个字,名家认为他胜过李白
...法与苏轼所写的相提并论,因此他认为苏轼要胜过李白。宋神宗的评判卓人月的评判能不能被众人认可,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以一首诗词来评判高低似乎有些武断了些。要说对两人高低的
2023-04-21 07:33:00
苏轼质疑王安石的咏菊诗,提笔进行嘲讽,最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越觉得自己懂得少,因此他们从不会妄下评判。王安石是宋神宗的宰相,他的诗歌文章也是天下闻名的,难道他的见识一定不如苏轼?难道全天下就只有你苏轼一个人聪明吗?显然不是这样的!《警
2024-02-22 21:42:00
苏轼被贬黄州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八大家之一。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等地任职。苏轼仕途生涯相对平坦,但在元丰三年的时候,因“乌台诗案”被贬,直到宋哲宗继位,任翰林
2023-01-14 11:20:00
...世,他辞官守丧各3年。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任宰相,宋神宗重用他,实行变法。苏轼守孝期满,回朝任职,他看到新法弊端,上书评论新法,王安石恼怒。为此,苏轼自请外任。熙宁4年(10
2023-07-24 21:32:00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呈上朝堂,坐实了苏轼反对变法,无视皇上决策的罪名。宋神宗龙颜大怒,颁布圣旨,将苏轼关押起来。经过103天暗无天日关押之后,苏轼最终被免于死罪,贬谪流放。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苏
2023-05-11 14: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