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1 14:15:00 来源:戏说三国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是北宋著名大词人苏轼所写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的名句,其中,“此心安处是吾乡”曾被很多青年男女引用,与爱人互诉衷肠。

都说,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文学家自然也不例外。当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不仅自己惹火上身,还牵连了最好的朋友王巩,以至于落得个“被贬岭南”的下场。

后来,苏轼与王巩相聚,发现他的身边竟有一位名叫“柔奴”的佳人,二人琴瑟和鸣,默契十足,犹如一对恩爱夫妻。

于是,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苏轼文思如泉涌,提笔写下了《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千年以来,这首妙词,成为了完美爱情的象征,只稍稍一读,就只教人十分感动,心向往之。究竟是怎样的爱情故事,促使苏轼写下了这首诗呢?

志趣相投,成为好友

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苏轼和王巩成为了至交好友。苏轼擅长写词,每次创作出新作品,他都会第一时间拿给王巩品鉴。一来二去,二人的友情越发深厚了。

渐渐地,苏轼和王巩从相互欣赏,到相互影响。王巩擅长书法,苏轼的书法同样不俗。从二人的书法作品不难看出,他们的行书风格有很多共同点。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苏轼不仅词风豪派,书法同样行云流水,独有一份洒脱。而王巩因为受到他的影响,创作出的书法作品同样气势十足。

除了诗词书画,王巩和苏轼还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爱喝酒。心情愉快时,二人兴冲冲地相约在酒楼,彻夜把酒言欢。心情抑郁时,他们也会聚在一起,无言对饮,借酒消愁。

苏轼曾不止一次地在诗词中提及王巩。想来,除了《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张怀民,苏轼最看重的朋友一定还有一个王巩。

都说,同甘共苦过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如果不是那一场祸乱,苏轼或许不会真正意识到,原来,王巩王定国,真真视自己为知己啊!

1079年,元丰6年,苏轼在湖州任职期间,会定期向皇上递交奏折,其内容主要是汇报自己在地方上的所作所为。苏轼文采斐然,佳篇流传,自然而然地,他会在递交皇上的奏折中“大写特写”。

之前都没有异常,他甚至还因为奏折写得好而得到了皇上的夸奖。而这一次,苏轼竟然马失前蹄,翻车了。

最后一次递交奏折,苏轼不知怎的,写到最后一句时有感而发:“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苏轼的意思是自己已经年老,比不上朝堂之上,那些潜力十足的新人。与这些人比起来,自己就是瞎折腾,做无用功,也就能放牧吧!如果在平时,苏轼这句话,没人会说什么。

可当时,皇帝重用王安石,推崇变法。苏轼此言,明面上是在讽刺自己,实际上,是暗讽王安石主张的变法运动是“瞎折腾”。苏轼的真实意思,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然而,人言可畏,苏轼被有心之人抓住了把柄。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苏轼递上这本奏折没多久,朝中大臣何正臣带领众人弹劾苏轼,至此“乌台诗案”正式拉开帷幕。

受到牵连,被贬岭南

以这份奏折为引子,苏轼的其他诗文也被呈上朝堂,坐实了苏轼反对变法,无视皇上决策的罪名。宋神宗龙颜大怒,颁布圣旨,将苏轼关押起来。经过103天暗无天日关押之后,苏轼最终被免于死罪,贬谪流放。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苏轼虽然没死,但光明的前途就此断送了。而且除了自己,他的亲人,朋友,也或多或少受到了牵连。因为与苏轼私交甚好。王巩是苏轼朋友中罚得最狠的一个,被御史台发配西南的边陲小镇,当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官。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出于对好友的愧疚之情,苏轼提笔写下了《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中那句“宾州在何处?为子栖上霞”正表达了苏轼对王巩被贬得愧疚和关心。

苏轼所写的关于王巩的诗词中,有一首尤为独特,那就是《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原来,王巩家中一直豢养着几位年轻貌美的歌女。

乌台诗案以后,他遭到贬谪,家中的妻妾,仆人,歌女都纷纷弃他而去。只有一个名叫宇文柔奴的歌女留了下来。此女不仅长得漂亮,性格也温柔体贴。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对于她的留下,王巩十分感动,他曾问过柔奴:“别人都走了,你为什么留下?”柔奴不善言语,只用一双含水的柔情眸子表达着内心的情意。

患难之处见真情,在柔奴的陪伴下,王巩踏上了去往西南的漫漫路途。想必,有贴心家人作伴,这一段路途不会太过于枯燥寂寞。

佳句流传,成为经典

3年多后,王巩得以回京,终于又见到了好友苏轼。一次聚会时,心细的苏轼发现这漫长的三年惩罚时光,非但没有磨灭好友的意志和锐气,反而让他更加意气风发了。

苏轼还注意到,好友身旁竟跟着一位妙龄美女二人形影不离,宛若伉俪情深的夫妻一般。

苏轼不禁奇怪,于是向好友询问:“定国坐坡累谪宾州,瘴烟窟里五年,面如红玉。究竟是何原因让他免于沉沦呢?”王巩笑而不语,只让身侧的柔奴弹起了琵琶,唱起了轻歌。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一曲听罢,苏轼的心境变得开阔,只这一曲,他便懂了,原来,好友是在柔奴的陪伴下,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期望。

面对如此纯洁的爱情,苏轼大为感动提笔写下了那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当苏轼问柔奴岭南好不好?只见柔奴温婉一笑,望着王巩,深情地说:“能让你心安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这句话虽简单,却蕴藏着满满的情意。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就是这一首妙词,流传了近千年,不知感动了多少青年男女,直到今天,这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仍是沉浸在爱情之中的男女,最想说的一句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19: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苏轼:才子佳人的传奇与风雨人生
...巨匠,他是画坛的翘楚,他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苏轼。这个名字如同一阵清风,穿越千年,依然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激荡着智慧的涟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既是文学的天才,也是政治
2024-08-30 13:08:00
...最后阶段,朝云一直陪伴在旁,令他非常感动。他曾写下一首《朝云诗》,说: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杨枝指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侍妾——樊素。白居易晚年时,病痛加身,于是让宠妾
2024-05-27 21:04:00
苏轼的《南歌子·感旧》:诉衷肠的铁汉柔情与豁达乐观
...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千古名句。本期分享的是苏轼的另一首婉约词,《南歌子·感旧》,这次是为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而写。1079年,苏轼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磨难——乌台诗案。在多方努力下,
2023-12-12 15:52:00
苏轼思念妻子,写下千古第一悼亡词
...轼便是如此,他在妻子去世多年之后怀念对方,并写下了一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悼亡词”的作品——《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
2023-04-22 09:06:00
苏轼《水调歌头》写的亲情还是爱情
诗词大会中曾经有一期考了苏轼的《水调歌头》,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选手一开始看到题目时还胸有成竹,但那一期的百人团成绩却惨不忍睹,一百人中有91人答错,仅9人答对,是苏轼的
2024-02-11 06:08:00
苏轼的爱情有多坎,三任妻子都红颜薄命
...写写苏东坡的这三位他深爱着的妻子。王弗自不必多讲,一首千古第一的悼亡词足以说明苏轼对她的情意。值得一提的是王弗是苏轼的姨家表妹,生于书香门第,也知书达理。最重要的是,王弗对苏
2023-06-29 14:46:00
据说苏轼那“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千古绝唱,其实是写给王朝云的。那年朝云12岁,明眸皓齿。而王朝云成为苏轼的侍妾,已经是六年后他被贬谪到黄州后的事了。朝云的父亲在运河码头当搬运工,辛
2023-07-28 17:54:00
苏轼的一首离别词,感情深沉哀婉,胜过李商隐的无题诗
...依不舍之情,他辞别徐州百姓赶赴湖州。途中,他写下了一首深情无限的《江神子》。苏轼江神子恨别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2022-12-19 18:15:00
苏轼成亲当晚,写了一首“洞房诗”描述场景,流传至今成千古名作
...为人们争相传颂的对象。相传,在苏轼成亲当晚,写下了一首“洞房诗”对新婚场景进行描述,而这一诗作一直流传至今,并成为了千古名作。那么,苏轼在成婚之时,究竟写下了何种诗篇?在这一
2025-04-23 14: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