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才子苏轼有多多情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7 21:0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01

王弗

结发之妻,爱情和婚姻的起点

苏轼爱情与婚姻的初体验,是发妻王弗给他的。

1056年,16岁的王弗嫁给19岁的苏轼为妻。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6岁的王弗谨慎而聪慧,19岁的苏轼张扬而天真。

刚结婚时,王弗并没有告诉苏轼自己读过书,也不曾显露过。

每每苏轼在一旁读书,她都相伴在侧,或料理家务,或做做针线。

苏轼读书时,偶然忘记,王弗总在一旁提醒。

吃惊地苏轼问她还读过什么书,王弗一一作答。

苏轼有些吃惊:原来,我的妻子这么聪慧呀!

王弗给苏轼的惊喜还不止这些。

在凤翔时做签书判官时,家里经常有人来拜访。

苏轼在外堂与客人交谈,王弗隔着屏风在内堂仔细地听。

等客人走后,王弗就和苏轼说:这个人不是那么好亲近的,这么快和你做了朋友,不符合常理,如果有什么事情,他一定走得很快。

后来的事实果然证实了这一点,王弗对人性的洞察让苏轼佩服不已。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

对于苏轼来说,王弗的智慧和贤能,能为自己避免灾祸。

有一阵子,苏轼迷恋道家丹药。

一个雪天,他发现一个地方没有积雪,反而隆起,就猜测里面有丹药,激动的苏轼,想要挖出来看一看。

可这块地,不是苏轼的地。

王弗一看,静静地说:如果婆婆还在世的话,一定不会让你这样做的。

一味追求丹药,是为失智;在他人的土地上擅动,是为失德。

苏轼一想,非常惭愧,放弃了这个想法。

王弗之于苏轼,就像一根定海神针。

当苏轼恣意张扬时,总能智慧的洞察其中的风险,给苏轼以警醒。

可好景不长,相伴十一年后,王弗就去世了。

苏轼写下《墓志铭》,感慨道:失去你,我就永远都没有依靠了。

是啊,失去了王弗,没有人再像她一样,轻柔地劝解那个张扬的自己,温柔地安慰那个失意的自己。

王弗去世后,苏轼将他葬在自己父母的身边。

伊人已逝,可思念不止,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写下千古流传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是什么,让大文豪苏轼,在她去世后,十年不忘。

是王弗的智慧,是谨慎聪敏的性格,是她对苏轼发自内心的关爱。

能超越时间的,从来不是美貌,而是智慧与担当。

02

王闰之

患难之妻,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王弗去世三年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

在苏轼的三位夫人中,王闰之最没有存在感,可苏轼却说想和她葬在一起。

王闰之嫁给苏轼的开始就带着一些悲剧色彩。

据说,苏轼娶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照顾他与王弗的长子苏迈。

毕竟,娶堂妹作继妻,终究是自家人,不会亏待自己的儿子。

而事实也证明,王闰之是一个合格的继母。

王闰之嫁给苏轼后,给苏轼生了两个儿子苏迨和苏过。

苏轼说:三子如一,爱出于天。

对待三个儿子,王闰之始终如一,令人感动。

王弗去世后,苏轼的家庭在王闰之的操持下,重新稳定了起来。

王闰之没什么文学素养,不如堂姐王弗,似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可是,她对苏轼的爱却并不逊于堂姐。

这一年,在黄州,苏轼遇到两个朋友,月色正好,苏轼很高兴。

过了一会儿,他又悲伤起来:有客人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这样美好的夜晚真是浪费了。

一个客人说:我今天刚打到了鱼,菜的问题我解决了。可酒上哪找?

苏轼就回到家,和王闰之商量。

妻子这才告诉他:我有一壶酒,藏了很久了,就怕你突然需要。你现在要,我就拿给你。

王闰之的话,犹如及时雨一般。

我如果是苏轼,一定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人这一辈子,遇见性,遇见爱,都不稀奇,难得的是遇见懂得。

王闰之懂得苏轼的小脾气,像一个“及时雨”一般,时刻准备着他的需要。

苏轼就拿着这壶酒,和友人们畅游,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赤壁赋》。

而这一切,不得不感谢那壶酒,感谢王闰之的体贴与懂得。

王闰之的体贴还曾让他惭愧。

苏轼在密州当太守时,蝗灾严重,他主持灭蝗工作,身心俱疲。

回到家,小儿子苏过跑过来拉着父亲玩耍,苏轼的心情很糟糕,就训斥了儿子一顿。

一旁的王闰之说:你怎么比他还任性?回到家就生气,干嘛不找点乐子呢?

一边说话,一边洗净茶盏,给苏轼摆上喜欢的茶或酒。

苏轼听了妻子的话,惭愧不已。

这件事,记在他的《小儿》诗里: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

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

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

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

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有这样一个妻子在身旁,苏轼的心里该有多么大的安慰。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王闰之用行动告白着苏轼。

她与苏轼相伴25年,

她陪着苏轼到过徐州、密州,有过官太太的生活,可她从不张扬;

她陪着苏轼经历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陪着苏轼做农活,操持家里,毫无怨言;

素衣耕织,从不埋怨;飞黄腾达,也不惊喜。

25载相依相伴,她用体贴赢得了苏轼的爱。

王闰之去世后,苏轼悲痛的写下悼文:

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苏轼想和王闰之合葬,也许,这是苏轼对王闰之最好的评价。

苏轼去世后,弟弟苏辙将他与王闰之葬在一起,实现了哥哥的愿景。

03

朝云

有情有义的红颜知己

相对于苏轼的两个妻子,许多人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他的侍妾——朝云。

朝云来到苏轼家时,才12岁,是苏夫人买的丫鬟。

她聪敏异常,18岁时,被苏轼纳为侍妾。

与其他侍妾不同,朝云小小年纪,便是苏轼的知己。

《东坡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苏轼退朝回家,吃完饭,摸着圆滚滚的肚子,问一旁的侍女们:你们说我这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呀?

一个侍女说:都是文章。苏轼说:不是。

一个侍女说:都是道学哲理。苏轼也说:不对。

到了朝云,她回答说:学士一肚子都是“不合时宜”。

苏轼捧腹大笑,说:最懂我的,还是朝云呀。

朝云悟性高,对苏轼有透彻的了解,重要的是她还重情重义。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起起落落,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绍圣元年,年近花甲的苏轼被贬到遥远的惠州。

俗话说:有茶有酒兄弟多,急难何曾见一人?

苏轼年轻得意时,身边也围绕着很多的侍从和姬妾。

年近六十,仕途复起无望,身边的许多侍儿姬妾陆续散去。

而朝云不离不弃,跟着苏轼,翻山越岭,来到了惠州。

朝云不图苏轼的钱,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朝云一直陪伴在旁,令他非常感动。

他曾写下一首《朝云诗》,说: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杨枝指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侍妾——樊素。

白居易晚年时,病痛加身,于是让宠妾樊素离开。

朝云不似樊素,一直陪伴在坎坷而多病的苏轼身边,这怎能不令苏轼感到安慰呢?

在惠州时,某一年的端午节,苏轼与朝云共度,写下一首《浣溪沙》,许下“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愿望。

晚年的苏轼,仕途无望,妻子相继去世,又经历了丧子之痛。

失去了一切的苏轼,唯有朝云的相伴给了他巨大的安慰。

在三个女子中,苏轼给朝云写的诗词最多。

朝云与苏轼更像知己,她懂诗文,亦懂他内心的孤独和坚持。

这样的女子,怎能让苏轼不怀念呢?

有人说:人的一生注定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而苏轼那么幸运,他遇到了三个可亲可爱的女子。

他们给了苏轼智慧、陪伴和安宁。

而苏轼也真诚的爱过她们。

他爱王弗的智慧,爱王闰之的体贴,爱朝云的不离不弃。

人生的每一段都不白走,每一段路都会教会你什么。

而苏轼的爱情告诉我们:真心需要用真心来换,古来亦如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苏轼的爱情有多坎,三任妻子都红颜薄命
...王弗;最能照顾他生活的是王闰之;最懂他的是王朝云。苏轼临终前要求和王闰之合葬,而不是王弗。”坦白讲,这位读者朋友的评论确实很令人唏嘘。今天爆炸君就来专门写写苏东坡的这三位他深
2023-06-29 14:46:00
苏轼背后的女人:王弗王闰之王朝云
...民间有一句话:娶妻当如黄月英,要嫁就嫁苏东坡。说到苏轼,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东坡肉、乌台诗案、诗词、书法……有这么多的名号供后人仰慕,可是说回来,苏轼也只是生活在北宋的一个
2023-01-26 18:21:00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的诗人,甚至,被贬到天涯海角的话,这位诗人大概就是苏轼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名《自题金山画像》,这是苏轼对自己这一生的总结,当时的他已
2023-10-21 07:19:00
苏轼纳12岁小妾,初次相见就写下一千古名句
...最重文轻武的朝代宋朝,应运诞生的词人大多千古流芳,苏轼便可被称之为是其中的翘首。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不仅有众多代表作流传世间,他的许多趣闻逸事也广为传颂,而很多人没有注
2022-12-21 22:23
苏轼为三任妻子写的三首悼亡词,哪一首最让你感动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
2023-10-14 08:01:00
据说苏轼那“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千古绝唱,其实是写给王朝云的。那年朝云12岁,明眸皓齿。而王朝云成为苏轼的侍妾,已经是六年后他被贬谪到黄州后的事了。朝云的父亲在运河码头当搬运工,辛
2023-07-28 17:54:00
岭南惠州有一方清丽秀美的湖泊,风景极似杭州西湖,当地人也把它叫做西湖。一座小山依傍湖边,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可见一片苍翠的松树林,林中寂立着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
2024-05-27 10:51:00
...们献舞唱曲,随后来到他们的身边,各自陪着他们喝酒。苏轼的这位十二岁的小妾,就是苏轼在宴饮时的一名陪酒的舞女,只因其相貌美丽,便让这位大文豪情不自禁为其作诗一首;这位小妹妹也被
2023-07-06 06:13:00
苏轼:才子佳人的传奇与风雨人生
...巨匠,他是画坛的翘楚,他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苏轼。这个名字如同一阵清风,穿越千年,依然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激荡着智慧的涟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既是文学的天才,也是政治
2024-08-30 13: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