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曹国占膏腴之地为何“积弱”而亡
...大国西周初,有这么一个诸侯国,占据着“天下之中”的膏腴之地,最稠密的人口,以及周王朝东部的交通枢纽,但直至国灭祀绝也没绽放出任何光彩,历代国君毫无作为,不仅没能壮大实力,就连基业也未能守住,最终沦为“...……更多
晋国的崛起之路:从偏远小国到春秋霸主
...晋国西、北、东三个方向还都是戎狄部落,相对于中原的膏腴之地,建国之路相对就比较艰难了。西周三百年,晋国的十一任国君都在努力站稳脚跟,固守周天子封给它的地盘,大多时候都默默无闻。西周分封制全图二、转型重...……更多
...役,并获得了晋武公的器重,韩万得以在晋国获得了立足之地。当然,对于韩万的后人来说,也非常厉害,毕竟,晋文公时期,晋国拥有至少十多个卿大夫家族。但是,最终只是三家分晋,这意味着大部分卿大夫家族,都在互相...……更多
楚庄王最后的结局如何
...在马陵之战中重创了魏国。在魏国衰落之后,齐国在中原之地几乎没有什么匹敌的对手了。因此,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对于齐威王来说,不仅开启...……更多
盘点春秋时期,谥号为“景”的君主
...(前547年—前490年在位),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齐景公既通治国之道,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更多
战国中最不起眼的韩国跻身战国七雄的主要原因
...原发展(吞并郑国)的方针,三家分晋时,主动放弃一些膏腴之地,反而要了一些战略价值高的荒凉之地,这为后面的灭郑创造了有利条件。趁魏国无暇之际,韩国灭掉了实力稍差的郑国,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二、申不害变...……更多
揭秘卫国:从康叔到文公,谁是最传奇的君主?
...然卫国人才多,但留不住人才,他们在卫国基本都无用武之地,都跑到其他国家去了,这就是所谓的,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更多
揭秘战国七雄之韩国的历史
...。第二,位置尴尬:韩国夹在秦,楚,魏,赵之间,四战之地,且无险关可守,无论秦国东出,楚国北上,还是魏赵发展,首当其冲的都是韩国。第三,国家尴尬:申不害变法,强调以术治国,使得韩国朝堂之上总是弥漫着一股...……更多
...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在位五十六年间,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从而为秦灭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秦昭襄王来说,不...……更多
越国衰落与楚国的征服:古代中国的沿海地区与战争
...之中,也遁入了莽莽丛林。楚国遂全部据有淮泗三百里之膏腴之壤,完成了楚文王以来500年的愿望,楚国的疆域也一度成为战国最大,披甲百万,国力盛极一时。楚国的强盛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楚怀王被张仪坑惨了,身死秦国...……更多
田氏齐国第六任君主齐闵王为何会被楚国将领所杀
...经几乎统一了淮泗之间的全部版图)。齐湣王想用宋国的膏腴之地笼络新兴的赵国,而苏代则千方百计阻挠。不仅如此,苏秦为了使齐国彻底孤立,还鼓动齐湣王攻打昔日的盟国。公元前289年,齐、赵合军攻韩,至鲁关下。对于...……更多
赵氏在晋国的崛起与衰落
...的晋景公终于没有赶尽杀绝,但赵氏在朝堂之上再无立足之地。二、重回朝堂正如赵氏的灾难是因为卿族势力不平衡,赵氏能够重回朝堂,也是因为晋悼公需要保持晋国政坛上的平衡。赵氏被族灭以后,得利最大的是郤氏。然而...……更多
郑文公、宋文公:春秋时期的两位被忽视的文治之君
...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国君(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为狐姬。晋文公元年(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即位为晋君。重耳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更多
秦穆公是个怎样的君主?秦孝公为何敬仰他
...了真正的实惠。夷吾归国之后,按照盟约,将晋国的河西之地割给了秦国,并将太子子圉送往秦国以为人质。秦国的地盘在秦穆公手里推进到了陕西、山西的黄河一线。秦穆公对秦国历史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将西戎之地纳入秦国版...……更多
聊聊春秋时期4位谥号为“献”的君主
...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春秋时期晋国第19任君主,晋武公之子,在位26年。晋献公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叔、曲沃庄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周”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国、霍国、魏国,击败狄戎,复采...……更多
为何说如果晋国在,秦国根本没机会一统中国
...。说到周天子东迁洛阳,就要说到西边的秦国周天子西边之地陷落以后,他把这块土地当作空头支票赐给了秦国的祖先,这才有了秦国西伯诸侯的由来。而当时的秦国是一个带兵数千,土地不足百里的小国家,东边的晋国则是一...……更多
三晋联盟的兴衰史:从春秋霸主到战国附属
...的邻居秦国也插手,攻入魏国河东,收复心心念念的河西之地。经过此次大败,魏国没有衰弱下去,魏国君臣也没有放弃称霸天下的想法。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称王,邀请宋、卫国、鲁等国国君前来观礼,而韩国国君拒绝参加,...……更多
战国七雄的起源与发展:从建国之初到逐鹿中原
...到周成王时,他念及熊绎家族的忠诚,于是就在南方楚蛮之地划了一块50里的土地给了熊绎,封其为子爵,所以这50里土地就是楚国的起家资本了。因楚国地处南方蛮荒之地,当时也处于尚未开发的状态,所以长期为中原诸国所...……更多
...前697年),姬姓,名林,周平王姬宜臼之孙,太子姬泄父之子,东周第二任君主,公元前719年—公元前697年在位。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周平王五十一年(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去世,大...……更多
秦大出于天下,超越六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秦楚强强对抗之前,秦国又不失时机的攻占了巴蜀,汉中之地和黔中之地,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重庆以及贵州的部分地区,占据了今天第二阶梯的大部分地区,对楚国有着居高临下的优势,最要命的是秦国的基本盘关中在汉江的...……更多
晋国第27任君主晋厉公最后为何囚禁被杀
...左传》作名州蒲),晋国新绛(今山西省侯马市)人,晋景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第27任君主,在位共8年,晋厉公即位后,与秦桓公订盟,但后来秦桓公急欲向东发展而背约,与狄合力攻晋。公元前578年(鲁桓公二十六年),晋使吕相...……更多
从权倾天下到阶下囚,揭秘六国末代君主的命运
...都是在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当时的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因此魏文侯在诸侯之中最早推行变法,使得魏国成为七国之中第一个强国。自魏文侯之后,魏国又传了7代,最后一任魏国国君是魏王假。同样,魏国传到魏王假时...……更多
简述名将羊祜一生的故事
...迫敌畏服的事例,派兵进据险要之地,修建五座城池“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对吴国形成了逼迫之势。在加强军事压力的同时,羊祜进一步推行怀柔附远的政策。羊祜实行怀柔政策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更多
春秋末期的女性命运与权力博弈
...挟天子以令诸侯。晋国有两次称霸的历史,只不过晋襄公之子和晋悼公之子都是无能之辈。 一个宠幸奸臣喜好声色,荒淫无道,一个大兴土木不务正事,导致大权旁落六卿手中,最后致使晋国被韩赵魏瓜分。而今天要讲的故事...……更多
盘点谥号为“怀”的君主
...),姬姓,名圉,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一任君主。晋惠公之子,母亲是梁国人。太子圉早年在秦国做人质,后来,其父晋惠公去世,太子圉做了国君,是为晋怀公。但是,因为晋怀公的父亲晋惠公得罪了秦国。所以,晋怀公的伯...……更多
晋国因为做了一笔买卖,而一跃成为春秋霸主
...。为什么晋国敢这样做呢?频繁的发动灭国战争,以百里之地扩张到千里之地,甚至灭掉的还有姬姓国家,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没有人制止他?周天子难道不主持公道吗?其实这还要从周幽王时期犬戎攻破镐京说起。公元前771年...……更多
晋国的实力与楚国旗鼓相当,晋文公为何要退避三舍?
...1、战前局势宋国这个国家很特殊。他土地丰饶,被称为膏腴之地;并且经济繁荣,是中原的商业中心。更重要的是,它交通发达,是楚国前往中原的通道。如果非要找个现实的样子,那宋国像极了现在有着“欧洲之门”“欧洲...……更多
韩国为何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发展起来,也一直难以成为强国。地理位置不佳,为四战之地 韩国和魏国的地理位置在战国七雄算是最差的。相比较于魏国,韩国的地理位置更差。韩国和魏国接壤,西边连接着秦国,北边连接着赵国,南边靠近楚国,东边接...……更多
探究影响秦晋关系的因素
...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晋国内乱,秦国为了夷吾承诺的河西之地出兵帮助夷吾继承君位,也就是晋惠公。秦国的出兵完全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河西对秦国来说是重要的战略地位,关系着秦国能否向中原进发,也是秦国称霸西戎...……更多
晋楚争霸楚国为何屡屡败于晋国
...侯爵,姬姓晋氏。它的首任国君是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其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晋国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