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国为何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25 20: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时间进入战国时代,春秋初期的百余个诸侯国,只剩下十来个,其中七个诸侯最为强大。这七个诸侯分别为:齐国、秦国、燕国、楚国、魏国、赵国、韩国。此后中国又出现了多个王朝和政权,后世的不少政权选择“国号”的时候,往往会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政权。

韩国为何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后世以“秦”为国号的政权有前秦、后秦、西秦等。以“齐”为国号政权有南朝齐、北朝齐、黄巢之齐、刘豫之伪齐。以“燕”为国号的政权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安禄山之燕等。以“楚”为国号的政权有张楚、西楚、桓楚、马楚等。以“赵”为国号的政权有前后、后赵等。以“魏”为国号的政权有曹魏、北魏、西魏、东魏、冉魏等。战国七雄中,只有韩没有在后世出现过。战国之后,基本上没有以“韩”为国号的政权。

后世之所以没有政权以“韩”为国号,除了因为韩地消失之外,韩国过于弱小可能是其中一大原因。每一个政权都希望自己能够强大;没有政权希望自己软弱,一直被别人欺负。韩国在战国时期,一直都比较弱,后世没有政权以“韩”为国号也正常。

韩国为何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少政权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唯独韩国没有。魏国是战国初期第一强国,齐国当年和秦国并列为两强,楚国也可以和秦国媲美,赵国一度成为山东六国最强的一个,老弱的燕国曾经在攻齐的时候漏了一把脸。只有韩国一直默默无闻,仅在申不害变法期间有点存在,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秦国、魏国、赵国等强国欺负的对象。

赵国、魏国、韩国合称之为三晋,三个诸侯国本来都是晋国的公卿。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三国正式列为战国诸侯。公元前376年,赵、韩、魏三家完全瓜分了晋国,三家分晋完成。赵、韩、魏三家都源自于晋国,魏国和赵国都曾经强大一时,只有韩国一直不温不火。即使魏国和韩国衰落之后,依然比韩国强大。为什么韩国一直比较弱小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韩国为何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韩国先天不足

由于晋国公室的力量薄弱,所以私家的实力强大。晋国私家本来有赵、韩、魏、范、中行、智六家,后来演变为赵、韩、魏、智四家,最后赵、韩、魏三家联合攻灭了智氏。晋国私家中只剩下赵、韩、魏三家。三家中赵氏和魏氏的实力相对较强,韩氏的力量则相对较弱。三家分晋的时候,赵国和魏国的领土面积相对较大,耕地面积相对较多,经济实力也相对较为发达。韩国国土面积相对较小、耕地面积相对较小、经济力量相对薄弱。

韩国建国之时,所分得的遗产相对较少,导致韩国先天“缺钙”。韩国先天缺钙,后天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韩国一直难以发展起来,也一直难以成为强国。

韩国为何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地理位置不佳,为四战之地

韩国和魏国的地理位置在战国七雄算是最差的。相比较于魏国,韩国的地理位置更差。韩国和魏国接壤,西边连接着秦国,北边连接着赵国,南边靠近楚国,东边接临着齐国。韩国是非常典型的四战之地。魏国强大的时候,会裹挟着韩国。秦国东出,韩国是必经之地。赵国南下、楚国北上、齐国西进,也都要经过韩国。由于韩国是一个四战之地,所以各大强国都不希望看到强大的韩国,都希望韩国维持相对羸弱的状态。

由于韩国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韩国难以强大起来。一旦韩国有强大的迹象,其他各国可能就要干预。比如韩国有强大迹象的时候,魏国马上出兵韩国,并包围了韩国都城。由于韩国是四战之地,韩国也难以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韩国的发展容易被打断,也容易被其他国家消耗力量。

韩国为何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申不害变法不彻底,失去了变法最佳时机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纷纷开展变法。不少国家通过变法,走上富强的道路,比如魏国、秦国、赵国等。由于魏国和韩国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更需要抓住变法的时机,变法也是魏国和韩国的最佳出路。魏国是战国列强中,最先变法的一个诸侯,率先抓住了变法的机遇。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年最强大的一个诸侯。韩国实行变法的时候,其余各国也纷纷展开了变法,比如商鞅变法等。

韩国申不害变法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申不害主要集中在“术”方面,并没有让韩国真正强大,申不害变法的后劲也不如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不彻底,而且又错过了变法的最佳时机,所以变法并没有让韩国真正强大起来。韩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力量依然比较羸弱。

韩国为何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韩国无明君强臣

战国时期,明君强臣是国家强大的重要因素。比如秦国的秦孝公、秦惠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商鞅、张仪、李斯、白起等人,赵国的赵武灵王、赵奢、李牧等,楚国的楚悼王、吴起等,齐国的齐威王、孙膑等,燕国的燕昭王、乐毅等,魏国的魏文侯、魏武侯、李悝、吴起等。

韩国的历任君主中,没有一位可以堪称是雄才大略的君主。韩国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将领,连二流将领都没有。韩国的能臣也就是申不害一人而已,张良祖上的能力有待探讨。

韩国为何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韩国没有拿得出手的君主,也没有拿得出手的能臣。在战国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韩国很难强大起来。由于韩国存在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因素不佳,韩国一直难以真正强大起来。韩国在战国七雄中,也基本上排名倒数前二。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也是第一个被灭的“雄”。秦朝灭亡韩国之后,在故韩土地上设置了颖川郡。韩国的所有土地也就是设置了一个郡而已,可见当时韩国的实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秋战国时期,韩国为什么会成为三家分晋中最弱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辉煌的两个时期,而这两个时期的划分大体上以强大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为标志.三大家族分入晋朝后,魏国和赵国都留下了强大的财富,但只有韩国从前期到后
2023-02-19 20:46:00
李悝变法并不彻底,魏国国君能力一代不如一代
...弱,魏惠王还在忙于称王的虚名,怎么能不衰弱呢?二、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申不害主张以法治国,实际上是以术治国,权术的术,其变法的主要手段就是:整顿吏治、加强集权、改革军事、鼓励耕种
2023-08-06 17:27:00
战国时期,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变法都没有秦国的成功
...的缩影。不论是后来逃到楚国进行变法的吴起,还是当时韩国的申不害,都是在变法刚见到些许成果之后,因为变法推动者的离世,导致变法不能再继续下去。秦国则相反,虽然商鞅后来命丧于国君
2024-06-28 15:21:00
聊聊战国时代的“特种兵”——魏武卒
...国、韩国三个国家(俗称三晋),历史进入战国时代。三晋中,赵国居北,又有山河之险,韩国在南,有冶铁兵器之坚,唯独地处中间的魏国,地理破碎,境内无高山大川,又处四战之地,与秦、齐
2023-07-12 22:01:00
韩国经历了“申不害变法”,为何还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
说起战国七雄中的韩国,相信大家最为之唏嘘的便是“申不害变法”。《战国策》、《史记》、《左传》等史料中有记载,三家分晋后,韩国在无论是财力或是兵力方面都远不如于魏国和赵国。战国初期
2022-12-19 13:57
战国时代的变法浪潮:魏国经济变法,齐国吏治变法,赵国军事变法
...类变法?魏国经济变法、齐国吏治变法、赵国军事变法、韩国术治、为何除法家之外皆无流传?其根源何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思想非常发达的时代,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它的文化繁荣程度也可以
2024-01-16 06:57:00
战国七雄中的六国是怎么灭亡的
...亡于历史悠久,楚国亡于分治制度,魏国亡于人才流失,韩国变法埋下隐患,齐国亡于君主不作为在战国七雄当中,每一个诸侯大国都是具有深厚底蕴的国家,它们要么是西周的开国诸侯,要么是东
2023-05-14 15:41:00
天下咽喉地缘关键|版图小无战略纵深,灭国之战秦国先拿韩国开刀
...强大的实力面前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而这一切则是以韩国开始的。韩国是战国时代第一个被消灭的诸侯大国,并且韩国的灭亡并没有耗费秦国大量的精力,它最终是举国而降的国家,韩王安因为
2024-02-19 15:04:00
​战国时期韩国申不害变法,能与魏国一决高下吗?
战国时期,韩国与秦国是同一时间进行变法的,韩国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在国内进行了申不害的术治变法,秦国的秦孝公任用了商鞅进行了商鞅变法,两个国家变法后实力的变化是这部电视剧的两条主线。
2023-05-05 10: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