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科学认识肿瘤
一、引言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为了提高大家对肿瘤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知,本文将深入探索有关肿瘤的健康科普知识,了解肿瘤的基本概念、发病原因、早期筛查和预防...……更多
全球肿瘤临床学术盛会开幕倒计时
来源:极目新闻2023年11月11日,一场汇聚全球肿瘤临床医生、研究员、学者的盛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这场题为“聚焦前沿,共话肿瘤精准诊治”的学术大会由我国生命关怀协会主办,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更多
“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温州这么做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我市展开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发布2023年癌谱报告“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温州这么做本报记者 李尖“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前日上午,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温州站启动会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更多
医疗技术结合临床实践,助力癌症诊疗技术新发展
...•金山茶花计划”总结交流在北京举行,来自肺癌、肝胆肿瘤、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妇科肿瘤、泌尿肿瘤、淋巴瘤、鼻咽癌等多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癌症预防新思路、治疗新进展,以及肿瘤领域人才培养新方法。对于肺癌方...……更多
“很多人认为,肿瘤是‘不治之症’,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是可防可控的。”4月17日是“世界肿瘤日”,本周也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府城院区门诊大厅,一场肿瘤防治宣传活动正在举行。北大医...……更多
节食暴瘦可以”饿死”肿瘤”?这样做后果很严重
...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流言:“可以通过节食来‘饿死肿瘤’”有人说,癌细胞生长需要营养,患者可以通过减少营养摄入,掐断癌细胞的营养供应,来起到抗癌的效果,令人担心的是,真的有部分癌症患者,尝试了这种做法...……更多
...的人,其实有21年癌龄。2024年4月15日—21日是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细心的市民发现,近期,形式多样的“肿瘤防治”宣传活动在我们身边举行。30年,“癌症”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病人的生活质量高了、...……更多
肿瘤的早期症状与筛查
李韵 遂宁市中心医院一、引言肿瘤是全球主要健康威胁,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肿瘤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早期发现肿瘤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二、肿瘤的早...……更多
科学治疗、全流程管理 提升肿瘤患者生存率
...文转自:新华日报□ 通讯员 陶一凡 本报记者 杨彦恶性肿瘤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202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根据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户籍居民癌...……更多
父子三人查出同一种癌!“癌症体质”真的存在?
...融治疗可治愈,术后不需化疗、服药等,治疗效果好;待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即已经进入中期、晚期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此时肿瘤压迫了肺、气管等器官,患者才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等临床...……更多
警惕“7字不良症状”  科学预防早诊治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专家科普肿瘤知识警惕“7字不良症状” 科学预防早诊治专家提示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记者 王超人人都怕得癌症,然而癌细胞是天生的“潜伏者”,它们在自身比较“弱小”时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症状...……更多
2024ASCO:乳腺癌创新药艾瑞康艾瑞妮等亮相,引领治疗新格局
芝加哥当地时间5月31日,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正式开幕。作为国际肿瘤学领域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全球顶尖专家齐聚于此,探讨、分享当前国际最前沿的肿瘤学科研成果和肿瘤治疗技术。恒瑞医药...……更多
2023进博会 | 吉利德首个“中国肿瘤日”以多元模式探讨创新可能
...作者 | 蔡娘婉编辑 | 袁月11月7日,吉利德科学首个“中国肿瘤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成功举办,一连带来六场活动和签约,围绕学术研究、药物可及、创新支付、患者赋能、全病程管理等肿瘤...……更多
肿瘤战场上的“精密武器” 让患者“愈”见未来
...讯 “面对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胸腺瘤等常见的胸部肿瘤,放疗是必备的治疗手段,70%左右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进行干预,40%左右的肿瘤根治性治疗需要放疗参与。”封巍与放射线“打交道”几十年,在他眼里,放疗就...……更多
肿瘤患者如何选择X线、CT和MRI检查
提到肿瘤大家都非常害怕,而尽早诊断和治疗是大众的普遍认知,而这一认知是正确的,尽早诊断不仅能尽早治疗,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非常重要。但是,大多数人对肿瘤的诊断方法并不了解,甚...……更多
·行业媒体Endpoints News报道称,ADC已经站在肿瘤学交易的最前沿,该行业正在将目光投向免疫疗法的联合治疗方案,观察这些治疗方法是否可以协同作用,更好地抑制癌症。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于10月20日-24日在西...……更多
关注乳腺癌 这些防癌抗癌科学锦囊请查收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袁渊 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江苏省肿瘤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责任制导师;南京医科大学PBL导师。2018-2019年在美国梅奥诊所研修一年。参与...……更多
我市总体新发癌症率下降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我市总体新发癌症率下降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将有专家义诊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丽霞)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记者从大连...……更多
航空总医院举办乳腺癌诊疗论坛
...航空总医院院长、大会名誉主席王建表示,近年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乳腺癌患者的总体诊疗状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航空总医院乳腺外科主任耿凤勇表示,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更多
针对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癌症 专家这样说
...也包括乳腺的增生结节、乳腺囊肿以及乳腺纤维瘤等良性肿瘤。绝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尤其是长期存在又无明显增大的结节。一般,良性乳腺结节不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主任医师 林华:...……更多
济南市中心医院开展“早诊早治 科学防癌”系列活动
...识送到百姓家门口。今年的4月15日—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济南市中心医院举行了肿瘤防治宣传周大型义诊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综合施策科学防癌”。随着肿瘤宣传周的开展,2024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也正式...……更多
让“生命之舟”再度启航
...:普洱日报让“生命之舟”再度启航——普洱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创新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罗成建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几乎人人谈之色变。在普洱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心驱散肿瘤患者的病痛与折磨,传递光...……更多
深入家门口,连接多学科,借力科学家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肿瘤筛查防治的这张“杭州网”,堪称医疗界的新质生产力深入家门口,连接多学科,借力科学家开展术中放疗(IORT)手术肿瘤标志物鉴定为放射治疗患者精准摆位 “我是在筛查时发现有乳腺结节的,已...……更多
早筛早诊  构建癌症防治第一线
...直播现场话题州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州三院”)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哪些成就?做CT是否会增加患癌风险?4月17日,州三院院长马刚率队做客《红河热线》,与听众、网友就提升癌症早筛意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更多
这一疫苗若问世,或能将乳腺癌五年无病生存率达100%,敬请期待!
...的病发人数已经超过了肺癌,成为了全球第一大高发恶性肿瘤,它就是:乳腺癌!在这一年中,我国新确诊的乳腺癌患者达到了42万人,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为12万人。单纯从乳腺癌的死亡率来看,它算是恶性肿瘤预后效果较好...……更多
【精湛技术】女子感染创伤弧菌,医生精心救治成功
...起了高烧,体温直接升高到39.7度。姜大姨一年前因乳腺肿瘤在乳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做过手术,自己怀疑是不是肿瘤发生转移或者存在血栓的情况,她赶紧电话咨询当时的主刀医生高庆军副院长,高院长告诉她最好马上去医院...……更多
...细节息息相关,只要科学地安排生活和饮食,可以远离“肿瘤君”。娃哈哈创始人因肺癌去世,医学专家忠告——警惕肺癌风险,不吸烟常检查采访专家: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张梅玲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胸外科...……更多
“在相对年轻岁数发现肿瘤,不一定坏事”癌症最好的防治是早筛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是关键。“在相对年轻岁数发现肿瘤,不一定坏事”2024年3月13日,《自然》(Nature)杂志发表题为《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患上癌症?数据说明了什么》(Why are so many young people getting cancer? What the data s……更多
这种肿瘤喜欢“跑”进脑子里,治疗它有新办法→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发生转移该怎么办—肺癌脑转移肿瘤转移,其实就是肿瘤细胞突破了原发病灶的位置,在其他脏器“安营扎寨”、掠夺能量,增加治疗难度,更让人体不堪重负,因此也带来较高的死亡率。...……更多
“分子导弹”带来肿瘤个性化治疗曙光
...文汇报ADC药物“精准制导”直击癌细胞“分子导弹”带来肿瘤个性化治疗曙光本版图片均视觉中国 ■秦文星 陈阳恶性肿瘤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化疗等传统的癌...……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孕妈借酒解压,结果母子“命悬一线” 专家表示孕期饮酒没有“安全剂量”
下个月,杭州孕妈小花(化名)的预产期就要到了,但由于她最近的一次酗酒,不仅导致自己“酮症酸中毒”,肚子里宝宝也跟着遭殃
2025-07-18 07:10:00
男子两次被蜂蜇伤无大碍,第三次却差点要命!专家:过敏反应可让“下一次”更严重
被蜜蜂蜇伤,前两次问题不大,第三次却在短短几分钟,出现喉咙发紧、呼吸困难、脸色惨白的症状,直接被拉去抢救!同样是被蜇,一次比一次更严重
2025-07-18 07:10:00
每天追着喂饭,一天吃10顿,为什么孩子还是精精瘦?
朱冰泉 浙大儿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托幼机构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2025-07-18 07:41:00
\
王雁 浙江医院心脏康复科主任医师最近门诊来了位马拉松爱好者王先生,他告诉我,最近工作繁忙,熬夜成了常态,还感冒了一次,但热爱马拉松的他
2025-07-17 08:10:00
警惕!“土三七”不补反伤肝
陈公英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前段时间,我接诊了72岁的王大伯,到门诊时,他的腹部隆起得像待产的孕妇
2025-07-17 08:10:00
泰安光明爱尔眼科医院提醒:夏季长期待在空调房,警惕引起干眼症
盛夏到来,气温一路飙升,空调成了家家户户的“救命神器”。但享受清凉的同时,不少人发现眼睛开始“抗议”:眼红、眼干、眼痒
2025-07-17 09:52:00
别让AI健康助手成为药品夸大宣传的帮凶
唐传艳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用AI健康助手咨询健康问题、分析体检报告、获取用药指南,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成为各类健康谣言的主要受害者
2025-07-17 11:19:00
北京市多个献血点暑期迎来调整
夏季因天气炎热、献血主力大学生放暑假等原因,往往是无偿献血的低谷期。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获悉,日前
2025-07-17 11:19:00
上了年纪关节疼痛老反复?关舒宝复方塞隆胶囊 管用还安心
“早上起床,膝盖像生锈了一样,走几步才缓过来。”“天气一变,后背酸、腿又胀,贴膏药没几天就又犯。”“疼了好多年,各种药都试过
2025-07-17 11:25:00
刘众博士: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引领AI睡眠医学与AI心脏动力学前沿研究
作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员(Research Fellow),刘众博士不仅在基础理论研究和AI算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凭借其跨学科背景
2025-07-17 11:25:00
头发早白不用愁 六君生发胶囊从源头调理血虚
三十出头,白发却悄悄爬上了鬓角;镜子前,一抓就是一撮白,染了黑却越长越白。你以为是遗传,其实可能是身体虚了。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
2025-07-17 11:26:00
何时运动更健康?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研究肌肉“生物钟”成果发表《Nature》子刊
近日,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17.2)发表了题为“Muscle Rev-erb controls time
2025-07-17 14:25:00
优化护理管理 提升服务质效 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为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近日,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共同审议并表决《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方案(2025年版草案)》
2025-07-17 15:11:00
西安北大医院肖纪军:用专业守护每一位颅面神经疾病患者的微笑
在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颅面神经疾病的诊疗水平也在持续提升。而在这一专业领域中,西安北大医院肖纪军主任,凭借二十余年的临床与科研积淀
2025-07-17 15:37:00
蔡司发明全球首个三焦点晶体 十年长效稳定脱镜率超90%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年龄增长是最主要的病因。一旦有了白内障,靠吃药、点眼药水都不管用。目前,手术是解决白内障唯一有效的办法
2025-07-17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