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通讯员 陶一凡 本报记者 杨彦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202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根据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户籍居民癌症监测信息,南京男性发病前三位的癌种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女性发病前三位的癌种为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男性、女性死亡前三位的癌种均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
这些肿瘤为何凶猛?在4月15日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肿瘤防治宣传周开幕的大型义诊上,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刘宝瑞详解了这几大癌症。他同时提醒,随着医学与技术的进步,医生可以用来对付肿瘤的药物与手段越来越多,因此也更强调科学治疗、全流程管理。
肺癌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癌”,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刘宝瑞主任表示,肺部每天都在与外部接触,又占据了几乎整个胸腔,细胞在不断修复损伤的过程中,也有着更高的恶变概率。过去,肺癌往往在病灶较大、症状明显时才会被发现,但现在,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肺小结节的筛查,被发现的早期肺癌越来越多。借助先进的诊断技术,医生已经可以更早地发现微小病变,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小结节是否是肺癌,多数情况下可以明确,有部分还需要综合结节大小、形态等综合来判断,有些需要多学科的讨论,甚至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来动态观察。”患者不必闻结节色变,但也要科学随访与治疗。
在死亡前三位癌种中,消化道癌症就占了两位。刘宝瑞主任提醒,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胃癌发现时就已经处于进展期,肠癌的早期发现率也不尽如人意,许多患者因未能及时发现而错失了治疗的黄金期。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改善,随着居民胃肠镜筛查意识的增强,胃癌与肠癌的早期发现率有望提升。特别提醒40岁以上居民,可以每两年做一次胃肠镜筛查。通过胃肠镜筛查,医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患者的消化道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变,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
刘宝瑞主任表示,在肿瘤治疗领域,精准医疗涵盖了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的全方位,这背后是人类生命科学和医学对恶性肿瘤认知的不断深化。随着我们对疾病认知的不断加深,科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些进步有部分已经转化为对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的手段。现在更强调综合治疗,治疗手段的丰富与多样是实现综合治疗的基础。如今的放疗、手术和化疗都发展出了多种细分技术,还有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面对众多的治疗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它们成了一个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强调综合科学的理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精准治疗。全流程管理也非常重要。对于病人来说,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康复的整个过程都科学规划,全流程的管理能够保障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