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近代藏书第一人:罗振玉
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一生勤于治学,著述不辍,平生著书一百三十余种,刊印书籍百余种,校刊书籍六百四十二种。他在对中国历代史料的保存,敦煌文献的整理,汉晋木简的研究,尤其是对甲骨的搜集、收藏、考释、传播...……更多
赓续吉林文脉 “先生向北——于省吾、罗继祖遗墨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展出
...,参酌沈寐叟,古劲俊朗。罗继祖先生的书法传承其先祖罗振玉行书而发扬光大,尤擅行楷,谨而不肆,内敛儒雅,深得虞世南“君子藏器”的作风。本次展览精选罗继祖、于省吾两位先生书画作品以及手稿总计139件(套),吉...……更多
谁鼓舞了我
...,跨越了一个冬天,今春才完成初稿。小说的隐形主人公罗振玉,我在20多年前的长篇《伪满洲国》中有涉及,犹记得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对他的鄙薄。但事实是,不论罗振玉如何,他是一个在收藏和学术上有贡献的人。2019...……更多
...29王帝乙把都城迁到“沬”。民国时期的甲骨文考证大家罗振玉考证,“迁沬必在帝乙之世”。(见罗振玉所著《殷墟书契考释》)郭沫若也说:“帝乙末年必有迁沬之事。如无此事,不唯旧史料中有多少事实成为子虚,即卜辞...……更多
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
...久,孙诒让便请人抄写了好几本,分别寄给刘鹗、端方、罗振玉等人各一本。然数年后,刘鹗客死新疆,端方被众兵杀死在军中,罗振玉在读完后认为“未能洞悉奥隐”,又说“未能阐发宏旨”,便不再提起。直到1916年,王国...……更多
...、荣辱与兴衰的穿越之旅;《碾压甲骨的车轮》,以晚清罗振玉所藏甲骨失散为引,围绕一桩迷雾重重的失踪案,探寻人类心灵世界的烛火微光。新书上市后,反响热烈,首日便实现加印,当日印数已达10万册。《喝汤的声音》...……更多
简介清代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淑妃
...责任,于是溥仪便在日本驻华公使馆里组成了以郑孝胥、罗振玉、商衍瀛等亲日分子的工作班子,积极谋划借助日本的外力,实现复辟,重登帝位的梦想。1925年2月24日,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吉祥日子。溥仪一家人及亲...……更多
二十周年庆!西泠拍卖4月21日至22日济南公开征集藏品
...程,获得业界广泛赞誉。2023西泠春拍黄易藏,黄宾虹、罗振玉等绘图题跋黄易最初藏本《嵩山三阙全璧卷》280万元起拍,724.5万元成交黄易与友人金石书画专题集中展现了黄易及其友人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学术高度和艺术造诣,专...……更多
冯世瀛八十岁举行“入学典礼”
...帝钦赐“怡经堂”匾额。20世纪20年代,《雪樵经解》被罗振玉等录入《四库未收书分类目录》,今载于《四库未收书辑刊》,是酉阳历史上唯一一部被收入“四库”字号的著作。(曾常《冯世瀛》)刊诗:二酉英华誉三巴“古...……更多
殷墟:拨开商朝迷雾
...在中药“龙骨”上,发现了一种古老文字。之后,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学者收集研究,确认这就是商代甲骨文,罗振玉还查访到这些甲骨文源自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1928年至1937年,以董作宾、李济等主持的中央研究院历史...……更多
“清室”对于“东陵事件”的态度是什么
...张园时,全园上下无不震惊。溥仪的三大死党,陈宝琛,罗振玉,郑孝胥以及清室众大臣都纷纷向溥仪表示愤慨,同时还有一些清室大臣愿意出资修筑陵墓。“东陵事件”在溥仪的心中,已经远远超过他被逐出皇宫一事。溥仪当...……更多
商朝是否已驯服大象作战
...中的记载,认为“此殷代有象之确证矣”。著名甲骨学家罗振玉先生经研究认为,“象为南越大兽,此为后事,古代则黄河南北亦有之。(甲骨文中的)‘为’字从手牵象,则象为寻常服御之物。”这是从甲骨文“为”字的字型...……更多
鲁酒文化谈|破解汉字里的“酒密码”,会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的形状来创造的,后期渐渐演变为“酉”字。古文字学家罗振玉形容“酉”是“想酒从尊中溢出之状”,即描绘了酒从器皿中满溢出来的模样,显得生动又可爱。后来“酉”字被天干借用,而“酒”又与水有关,象形字就变成了...……更多
...。而陈氏的母亲,是白季庚的妹妹。听起来有点乱,但经罗振玉、陈寅恪等史学家们考证,白居易的父母的确本是舅甥关系,只是白季庚的这个妹妹,极大可能是韩家寡妇改嫁给白居易祖父做侧室时带过来的,后来改姓白,与白...……更多
甲骨文上发现反常,商朝果然不叫“殷”
...邑商”、“天邑商”,没有一条称“殷”的。甲骨文大师罗振玉在《殷墟书契考释序》中考证指出:“史称盘庚以后,商改称殷,而遍搜卜辞,既不见‘殷’字,又屡言‘入商’……可知文丁、帝乙之世,虽居河北,国尚号商。...……更多
迟子建全新作品《东北故事集》上市
...离、荣辱与兴衰的穿越之旅;《碾压甲骨的车轮》以晚清罗振玉所藏甲骨失散为引,围绕一桩迷雾重重的失踪案,探寻人类心灵世界的烛火微光——这是三场游历于现实和历史双重空间的历险,而读者最终将收获来自忠诚、无私...……更多
海源阁藏书浩瀚,海内之名,海内闻名
...做饭的燃料、睡觉的枕头。当时的报纸称:“杨宅已不见一人,院内室外,书籍满地,尽为大雨淋烂。”面对这些,杨保彝之子杨敬夫无力阻止,他曾三次抢运出阁,高价卖给书商、藏书家,部分抵押银行,后归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更多
...。在她的回忆里,陈桥驿很爱这些书,“他的床上人与书一人占一半,与书共眠,他人到哪里,这堆书山就跟着他到哪里。藏书是老爸用毕生精力四处搜集而来的,包括从国外找到的孤本,他说‘书就是我的命’。我们之所以把...……更多
...经一度成为“显学”,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在这种“长”在“龙骨”上的古老文字里,居然已经有了“龙”字。苏州大学徐山对此字...……更多
血战河西:大唐英雄张议潮的收复之旅
...收复”。宋人司马光则说他是“遣使来降”。直到民国的罗振玉作了一篇《补唐书张议潮传》,才算弥补了新旧两唐书张义潮无传的遗憾。现存的莫高窟壁画中,《张议潮出行图》是少有的历史题材壁画:张议潮出行图局部画中...……更多
...曹氏家主曹议金篡权,自此归义军进入了曹氏时代。近代罗振玉写过《瓜州曹氏年谱》,首先提出曹议金为曹氏归义军时代第一任节度使,但70年代有人根据国内敦煌文书指出,曹氏归义军第一任节度使应该是曹仁贵,此后史学...……更多
张新颖|慈云楼蟫鱼故事
...面容。她们并不相像,可两张脸庞又经常互相叠印,泯然一人”。红蟫爬出书页,看到她桌子上放着李云阶刊刻的《春雪集》,看到她笔记本上抄录的《李氏家乘》里的文字。“那些人,那些事,都曾与它的生命密不可分。它想...……更多
殷墟发掘过程中,最重要的文物有哪些,背后有哪些故事
...来历。极大地阻碍了正常的考古进程。 直到清末,学者罗振玉派人秘密到河南多处考察甲骨文的来源,学者们终于开始赶赴现场进行私人考古工作。直到1917年,王国维才终于整理出这些甲骨上的铭文,推断出它们应该是殷商时...……更多
藏书家周晶:一辈子与书打交道,曾将上百册精品藏书捐赠给图书馆
...皆是周晶的淘书乐园。有一次在英雄山文化市场,周晶见一人拿着一册《芥子园画谱》二集彩色套印本在叫卖,由于书品颇佳,不敢相信是旧本,在犹豫之际,便被别人捷足先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在周晶懊悔之后,他蹲...……更多
聊聊一生致力于中国古籍的收藏、整理和介绍的黄丕烈
...问》附《国朝著述家姓名略》把他列入清代校勘学家三十一人之中,反映了清末学人对他的看法。近人蔡冠洛在《清代七百名人传》中说:“丕烈博学赡闻,寝食于古……尤精校勘之学,所校《周礼郑氏注》、《夏小正》、《国...……更多
1、私家藏书的兴盛期雕版印刷业的出现使古代私家藏书兴盛。两宋的雕版印刷,在唐代开创的基础上有了提高,使宋代私家藏书在观念上也发生了变化,收藏功能向多样化发展,精致的印本书,吸引着一些藏书家的价值观向着...……更多
聊聊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及化,使得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顺应而生的就是古代的藏书管理制度,这是民族文化的整理以及传播制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唯一不变的是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在不断的完善。1、中国...……更多
聊聊云南古代书院藏书起源
云南古代书院藏书的来源、藏书的管理和藏书楼建筑,并对云南古代书院藏书在云南文化发展史及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评价。1云南古代书院藏书起源早在西汉元狩年间,叶榆张叔……闻司马相如至若水,遂负笈往从之受...……更多
聊聊藏书楼里的“国字号”
官府藏书楼是指由国家或官方所兴建、藏书属于官方所有的藏书楼。在古代藏书楼中,最早出现的就是官府藏书楼,整个藏书楼的历史也始于官府藏书楼。所以,官府藏书的起源也就是我国藏书活动的起源。我国上古时期的学...……更多
聊聊明代著名的一位藏书家——祁承㸁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典藏文献的产生源远流长,藏书事业成为我国文化史上一个十分光彩的部分,而这在明朝显得极为突出。据清代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一书记载,明代私人藏书家达427人,在我国古代藏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
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刘备不愿用城池来进行交换,曹操便将二女放入了铜雀台,供自己淫乐。此举也是让刘备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2024-06-29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