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聊城古为东昌府,地标建筑光岳楼以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有一座清代著名的私人藏书楼——海源阁,列当时四大名楼之一。清末诗人叶昌炽赞它“四经四史同一斋”,近代著名学者傅增湘赞它“集四部之菁英”“举旷世之鸿室”。
海源阁整个院落呈长方形,采用均衡对称形式,主楼坐落在中轴线中央位置,顶部有华丽吻兽和雕饰,格外宏伟壮丽,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上为藏书阁。楼前有一长条状小院,东西两侧配有长廊式高台读书亭。楼下东首为通往后院通道,共四进院落,具有浓厚的北方四合院建筑风格。海源阁藏书浩瀚,海内闻名。
海源阁藏书楼的由来,要从其创建者杨以增说起。藏书始于杨以增之父杨兆煜,杨兆煜曾任即墨县教谕,精鉴赏、好收藏,学识广博,论帖、品诗、读画均为特长,家有藏书室“厚遗堂”,存有其所抄“东郡杨氏厚遗堂钞本欧阳修《居士集》”,至为珍贵。后经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杨承训四代人的努力,始具规模,遂使海源阁形成后来的泱泱大观。
海源阁与杨以增塑像
杨兆煜长子杨以增(1787年—1855年),字益之,号东樵,受父熏陶酷爱藏书。他32岁中举,35岁考取进士,曾任贵州荔波知县、两淮盐运使、甘肃按察使、陕甘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等职。清道光十七年,51岁因守父丧,闲居在家。他忆起自己秉承父业,立志藏书,步入仕途后,多在外地任职,广交文士,接触和收集到了许多珍本古籍,这时他意识到应当建造一座藏书楼。
清道光二十年,53岁的杨以增得到了文学家梅曾亮、包世臣协助,始建藏书楼,取《学记》“先河后海”之语,蕴含兼收并蓄、溯流追源之意,取其阁名为“海源”“盖寓追远之思,亦仿鄞范氏之以‘天一’名阁云”,时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亥月中浣,以增敬书并识”。下有“杨以增印”和“至堂”阳文篆字印章两方,楹联为“食荐四时新俎豆,书藏万卷小琅嬛”。
杨以增次子杨绍和(1830年—1875年),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等职,对古籍更是热心收藏,将海源阁藏书规模推到了顶峰。清同治八年,他将书稿进行校订编册,同治十年曾编著并刊行《楹书隅录》十卷,内载海源阁所藏珍本268种。
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江浙藏书大家的藏书纷纷流向社会,杨以增趁机购入藏书并收入海源阁。怡亲王载垣有大量藏书,因慈禧太后杀了载垣,使其珍籍流向社会。当时在北京任职的杨绍和,趁机购入藏于海源阁。
杨绍和之子杨保彝(1852年—1910年),曾任内阁中书、员外郎、山东省通志局会篡兼优级师范教务长等职,每遇善本,辄多购置,使得海源阁藏书更加宏富。
杨保彝嗣子杨承训(1900年—1970年),字敬夫,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秘书厅行走、赈灾委员会干事,后于京奉铁路局文书科、京汉铁路总务处、北洋政府交通部任职。1927年迁居天津,为避免藏书损失,遂将善本书运至天津。
海源阁历经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和杨承训四代人的多方搜寻,历时百年,其藏书规模之大、质量之精,在当时北方藏书家中首屈一指。据考证,海源阁兴盛时,总计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4600余种、22万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其中宋、元校抄500余种近2万卷,普通版本3236种,400余种善本可进入一级古籍之列。其藏书之宏富,版本之精善,文物之丰富,海内闻名。众多学界泰斗评价海源阁:“四经四史斋”“琅环之府、群玉之山”。中国历史博物馆将海源阁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并称为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
海源阁藏书既要有个人条件,又要有社会基础。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社会经济逐渐稳定繁荣,为藏书创造了一个富裕安定的经济环境。杨以增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收入较高且稳定,经济实力雄厚,更重要的是家学渊源及个人爱好藏书,又具备很高的学术素养和版本知识,并善于把握时机,从而创造出一个“文化奇迹”,最终成为藏书大家。
海源阁藏书并不是一帆风顺。上世纪20年代后期,海源阁曾受战乱之苦,清咸丰十一年,北方捻军袭扰,杨氏在肥城“陶南山馆”所藏书籍、刻本焚失近半。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海源阁第三代主人杨保彝正在京城做官,他在京十多年所收藏的100多种精品书被毁。1930年前后,河北土匪先后进入聊城,加之侵华日寇袭扰,海源阁蒙受灾难,在战乱中被毁,珍藏书籍成了土匪点火做饭的燃料、睡觉的枕头。当时的报纸称:“杨宅已不见一人,院内室外,书籍满地,尽为大雨淋烂。”面对这些,杨保彝之子杨敬夫无力阻止,他曾三次抢运出阁,高价卖给书商、藏书家,部分抵押银行,后归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
1956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把海源阁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对外开放,聊城市政府筹巨资于1992年10月重新修复了海源阁,收集珍藏了部分古籍,陈列展品有杨氏珍藏印章、历代主人画像、杨以增与林则徐往来书札手稿以及许多珍贵文物图片,也有启功、沈鹏、刘炳森、李苦禅等书画名家的字画。海源阁大门两侧的楹联,由胡乔木题写:“一人致力万人受惠,四代藏书百代流芳”。走进藏书阁,忆及印刻之难,搜集之艰,贮藏之辛,晾晒之繁,抢救之险,遥想几百年前嗜书爱书之人深沉的守望,实在可敬可佩!
今天的海源阁已经浴火重生,在新成立的“海源阁图书馆”,市民可以凭身份证借阅馆内图书。伴随着科技发展,海源阁网上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也已经建设完成,最大程度方便了广大读者。
如今的海源阁注定要肩负不一样的历史使命:它让读书不再是一家之长,让书墨的芬芳飘进千家万户,让文化的脉络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4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