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3月28日报道:在陕煤黄陵矿区双龙煤业地下百米处0.78-1.3米的逼仄空间里,一场静默的技术革命正在上演:随着采煤机如同精准的外科手术刀般划过岩壁,乌金如流水般涌出,整套流程却不见矿工身影。
3月28日,记者从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获悉,这个突破传统开采极限的智能煤矿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是全国首个投入实际应用的薄及极薄煤层高效智能开采成套装备,标志着我国在极薄煤层开采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全球近30%的难采煤炭资源或将迎来破局曙光。
据介绍,传统工艺下的极薄煤层作业空间不足成人高度、设备难以施展,长期面临“采得出但采不好”的困境。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项目团队创新打造“机身传动系统悬机身式布置+双截割电机”结构,让采煤机在0.78米采高下仍保持灵活身姿。中压变频技术则为设备“瘦身健体”,使其在起伏巷道中如履平地。
2.jpg
当惯性导航系统与智能截割算法深度融合,设备开始展现“人类智慧”。采煤机会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刮板机、液压支架默契配合。而在地面控制中心大屏上,设备群的实时数据流汇成数字孪生矿井。验收专家介绍,该项目实现了三角煤的自动截割、工作面与顺槽装备的协同控制,开创了“无人作业+远程干预”模式,真正达到了无人化常态开采的标准,推动行业由“汗水驱动”向“智慧驱动”转变。
3.jpg
经测算,如果该技术能全面推广,可释放我国超百亿吨极薄煤层资源,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在“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当下,这项突破既提升稀缺资源利用率,又通过智能化手段降低能耗,让“井下无人则安”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据介绍,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已着手构建智能开采技术生态圈。未来,这些在地下深处淬炼出的中国智慧或将沿着“一带一路”点亮更多矿山的“智慧之眼”,纵相为全球能源革命提供东方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